“硅谷的极客”和“国货之光”第一次真正齐头并进。“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该我们出牌了。”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此言一出,无异于向暗战多年、看似相安无事的特斯拉抛出战书。来源:微博截图开启预售20天,售价近30万元的比亚迪韩预售超过1.5万辆。赵长江在微博上乐观表示“韩超越特斯拉销量的几率非常大!“同期,特斯拉宣布国产标准续航版Model 3价格降至30万元以内,并以1.16万辆、23%的市场份额成为5月份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上天”,特斯拉“下地”:黑科技、新贵形象深入人心的特斯拉,以“降维”之势攻城略地;多年来一直低调积蓄实力的比亚迪也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硅谷极客”与“国货之光”的角力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比亚迪能打什么牌?当比亚迪这个“三好学生”第一次遭遇从宝座上跌落的恐慌,特斯拉这个“天才少年”第一次放低姿态,试图进入寻常百姓家,一场宿命之战在所难免。2019年,特斯拉以36.75万辆的价格超越比亚迪(22.95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尤其是在比亚迪的主场中国。更严重的是,美国数据专家凯文·鲁克(Kevin Rooke)发现,特斯拉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60%,“秒杀”比亚迪37.5%的增速。制图:未来汽车日报,一条增长速度惊人的巨大鲶鱼,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特斯拉恐惧症”弥漫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比亚迪不得不战。准确对标Model 3的比亚迪韩,成为大战中的关键一员。比亚迪韩和Model 3都是尺寸差不多的纯电动汽车,价格定位在同一个区间,预售阶段的订单量也基本相同。据平安证券分析,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电池成本有望下降15%-20%,为Model 3进一步降价至25万元以内创造空间。从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时间等具体参数来看,比亚迪韩EV <:得益于刀锋电池,韩EV的性能不亚于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搭载的国产新Model 3,磷酸铁锂电池。制图:未来汽车日报“比亚迪的很多技术并不比特斯拉差”,一位比亚迪R&D的工作人员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三大技术是比亚迪的强项。另一位比亚迪员工表示,特斯拉的圆柱形电池很难避免自燃事故,“安全性不如比亚迪”。6月13日,这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在2020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家住成都的资深“迪粉”杨洋前去捧场。他见证了比亚迪从F3到韩,从S6到唐的产品历程。在他看来,比亚迪在韩的这一次大甩卖,才是比亚迪真正“抬起头”的时候。敢公开向特斯拉宣战,比亚迪当然不止一张牌。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杀手级blade电池,宣称在零下10摄氏度下仍能放电90%,全生命周期行驶里程可达120万公里。不仅迅速收获了大量的OEM客户,还靠自己的努力撬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三元锂电池市场格局。比亚迪Blade电池来源:比亚迪官方5月8日凌晨,比亚迪宣布闯入特斯拉的“欧洲后花园”,向挪威的C端用户销售比亚迪唐EV、电动卡车和电动卡车。一旦以性价比优势攻占挪威,比亚迪“覆盖欧洲市场”的野心可能会成为现实。去年7月成立国际合作部后,比亚迪已与戴姆勒集团和丰田汽车达成合作,分别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国际化。此外,类似于马斯克旗下数家公司并行发展,未来有望形成协同效应,比亚迪也有意将业务线重组分拆上市,独立融资造血。其中,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两轮融资,CICC预计其上市后市值将达到300亿。比亚迪去年成立的福迪模具、福迪科技、福迪动力三家全资子公司,未来也将推进市场化。不甘落后于特斯拉的比亚迪正在酝酿反击。这场战斗将在今年升温。很长一段时间,在耀眼的光环下,比亚迪很少有机会与特斯拉相提并论。与丰田、大众、福特等跨国巨头相比,其音量、声量仍显逊色;在苹果、谷歌、华为等科技巨头面前,失去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7年前,这家被贴上“接地气”标签的自主品牌车企就曾公开挑战特斯拉。2013年6月7日,100多名股东参加了比亚迪在深圳坪山总部六角形大楼召开的股东大会。再加上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100多平米的会场座无虚席,摆了很多小凳子。当时,比亚迪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刚刚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调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该公司已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他将2013年视为“第二次腾飞的元年”,并自信地表示,一旦家庭消费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就能造出特斯拉”。王传福参加央视节目《大家谈谈》来源:视频截图这种说辞很快漂洋过海,传到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那里。这位口中从不留情的“钢铁侠”在北美媒体面前笑着问:“你见过比亚迪的车吗?我觉得他只是从产品层面来说不够好。”当时,成立10年的特斯拉凭借电动汽车Model S走出破产危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第一季度盈利,股价翻番,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工厂。另辟蹊径转型纯电动的比亚迪才刚刚起步。小众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孤独。2008年12月,比亚迪首款新能源汽车F3 DM正式问世,成为王传福每天上下班的专属座驾。从2009年的48辆开始,这款车的销量直到2014年才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在王传福亲自操刀的乘用车战场上,比亚迪多年的新能源战略终于有了回报。当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特斯拉,销售额达到220亿元,首次比传统燃油车高出30亿元。随着比亚迪秦、唐、宋、元车型的上市,比亚迪新能源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2018年,比亚迪相继推出爆款宋MAX和唐。其中比亚迪唐在7款中型SUV细分市场与合资品牌展开竞争,最终获得销量冠军。制图:未来汽车日报第一个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选手比亚迪一鸣惊人。在比亚迪前员工陈皓看来,“最大的意义可能是让大家以一种惊喜的方式接触到新能源汽车,看到中国车企的希望”。他曾认为,比亚迪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前途光明,但“经过几代产品周期,可能比其他竞争对手进步更多。”号称“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比亚迪,去年再次被老对手赶超,销量差距近14万辆。同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69.55%,而这也是贡献了比亚迪87%以上营收的大本营。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以8.84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于比亚迪新能源。比亚迪昔日的辉煌,“国货之光”会就此终结吗?它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命运之战迫在眉睫。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争相入场之前,最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特斯拉”、用技术和黑科技征服了第一批“迪粉”的比亚迪是名副其实的。未来汽车日报通过与多位比亚迪车主的交流了解到,比亚迪早期和核心车主中,很多都是喜欢科技的汽车发烧友。他们认为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插电技术在国内自主品牌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下定决心押注新能源汽车之初,“技术狂人”王传福经历了和马斯克一样的嘲讽、质疑和孤独,在慢慢爬升的过程中引起了“股神巴菲特”的注意。巴菲特不止一次宣称,他看中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股份,至今仍持有8.25%股份。在2009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为“真正的明星”。巴菲特戴着比亚迪制造的口罩。来源:比亚迪起点相同,特斯拉和比亚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特斯拉已经明确生产纯el……tric豪华车自诞生以来,而比亚迪的理念是“纯电动汽车的定位是出租车和公交车”。2010年发布的比亚迪纯电动车e6原本是深圳出租车的“标配车”,比亚迪的出口车型基本都是商务车。直到2013年王朝系列推出,比亚迪才正式与特斯拉跨界。由于车型和定价不同,官方售价相差3-4倍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很久没有在同一个战场厮杀,而是成为了各自领域的赢家。以2016年为例,比亚迪唐和比亚迪秦以5.33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年,Model S和Model X的销量达到4.67万辆。比亚迪和特斯拉因此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前两位,但很少有人把它们视为同台竞技的对手。在王传福心中,豪华的特斯拉“只是富人的玩具,只适合少数人”,而比亚迪的定位更大众化。马斯克在采访中还宣称“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对手。”马斯克在采访中笑称:“你见过比亚迪的车吗?”来源:直到Model 3正式上市,彭博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对抗。特斯拉试图“向下走”,比亚迪试图“向上走”。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两年前开始,多次访华的马斯克意识到了中产阶级消费者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同年,特斯拉推出了平价车款Model 3,在中国引发了消费者排队订车和黄牛高价倒卖预留名额的热潮。2018年,特斯拉决定在中国上海投资建厂,扎根中国。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帮助特斯拉重新夺回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激起了比亚迪强烈的危机感。王传福在2017年公开表示,“中国人做生意就像庙会,一定要把它做成市场。轿子需要四个人抬,一个人抬不起来,要共同拓展市场。”巨大的潜在市场仍然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推出电动车,先行者比亚迪的优势正在被对手稀释。命运之战迫在眉睫。在整车业务压力和核心动力电池业务挑战的双重挑战下,比亚迪不得不主动出击。很难打破特斯拉的攻势。不久前,特斯拉一度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车企,大约是7比亚迪。苹果现阶段只是一个“假想敌”。深耕燃油车多年的丰田大众积重难返,而华为小米则明确表示不会造车。对于特斯拉来说,第一个全面转向新能源并与之厮杀数年的主流车企比亚迪可能是最值得警惕的对手。网易汽车对国内469位Model 3车主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30%的车主已经考虑购买比亚迪,认为它是最能与特斯拉抗衡的顶级种子选手。与马斯克不同,典型工程师风格的王传福很少“为自己说话”,而是更专注于“把成本做到极致”,这也成为比亚迪对抗特斯拉的利器。王传福曾公开透露,依靠产业链的封闭模式,比亚迪可以将成本降低到普通电子制造企业的80%,开发周期缩短到欧美企业的1/3。除了轮胎,比亚迪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借助这种高度垂直整合成本空间的“非主流”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未来半导体,动力电池等。也将成为“卫星产业”来支持他们的汽车工业。比亚迪计划营销Foday系列公司来源:未来汽车日报在王传福看来,未来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一位业内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家打通动力电池和整车制造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比亚迪在成本控制上较为冷静。相比之下,在资本市场延续股价神话的特斯拉,仅2019年就亏损9.76亿美元,大规模持续盈利依然遥遥无期。但在这场马拉松式的决斗中,特斯拉绝不是无牌可打。虽然比亚迪韩的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了特斯拉最大的卖点Model 3,自动驾驶……而车系,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这是比亚迪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最大壁垒。更何况比亚迪很难用一款新车拉平一季度6万多辆的销量差距。如何改变消费者对品牌低端定位的刻板印象,也是比亚迪必须克服的一大难点。经过17年的发展,特斯拉和比亚迪已经殊途同归,争夺同一块蛋糕。但相比特斯拉试图降低豪华品牌的价格,比亚迪的品牌想上去显然要困难得多。涨价不仅可能导致原有消费群体的流失,还有不被经济实力较高的人认可的风险。此外,马斯克个人魅力带来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了大批自称创新者的狂热粉丝。换句话说,特斯拉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大胆想象。特斯拉从不打广告,“Top Stream”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足以上头条。有一句话在特斯拉车主圈广为流传:“特斯拉的缺点和星星一样多,但优点一出来,就像太阳一样闪耀。”“硅谷的极客”和“国货之光”第一次真正齐头并进。“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该我们出牌了。”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此言一出,无异于向暗战多年、看似相安无事的特斯拉抛出战书。来源:微博截图开启预售20天,售价近30万元的比亚迪韩预售超过1.5万辆。赵长江在微博上乐观表示“韩超越特斯拉销量的几率非常大!“同期,特斯拉宣布国产标准续航版Model 3价格降至30万元以内,并以1.16万辆、23%的市场份额成为5月份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上天”,特斯拉“下地”:黑科技、新贵形象深入人心的特斯拉,以“降维”之势攻城略地;多年来一直低调积蓄实力的比亚迪也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硅谷极客”与“国货之光”的角力结果如何,还不得而知。比亚迪能打什么牌?当比亚迪这个“三好学生”第一次遭遇从宝座上跌落的恐慌,特斯拉这个“天才少年”第一次放低姿态,试图进入寻常百姓家,一场宿命之战在所难免。2019年,特斯拉以36.75万辆的价格超越比亚迪(22.95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尤其是在比亚迪的主场中国。更严重的是,美国数据专家凯文·鲁克(Kevin Rooke)发现,特斯拉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60%,“秒杀”比亚迪37.5%的增速。制图:未来汽车日报,一条增长速度惊人的巨大鲶鱼,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特斯拉恐惧症”弥漫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比亚迪不得不战。准确对标Model 3的比亚迪韩,成为大战中的关键一员。比亚迪韩和Model 3都是尺寸差不多的纯电动汽车,价格定位在同一个区间,预售阶段的订单量也基本相同。据平安证券分析,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电池成本有望下降15%-20%,为Model 3进一步降价至25万元以内创造空间。从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时间等具体参数来看,比亚迪韩EV <:得益于刀锋电池,韩EV的性能不亚于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搭载的国产新Model 3,磷酸铁锂电池。制图:未来汽车日报“比亚迪的很多技术并不比特斯拉差”,一位比亚迪R&D的工作人员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三大技术是比亚迪的强项。另一位比亚迪员工表示,特斯拉的圆柱形电池很难避免自燃事故,“安全性不如比亚迪”。6月13日,这款备受期待的新车型在2020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家住成都的资深“迪粉”杨洋前去捧场。他见证了比亚迪从F3到韩,从S6到唐的产品历程。在他看来,比亚迪在韩的这一次大甩卖,才是比亚迪真正“抬起头”的时候。敢公开向特斯拉宣战,比亚迪当然不止一张牌。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杀手级blade电池,宣称在零下10摄氏度下仍能放电90%,全生命周期行驶里程可达120万公里。不仅迅速收获了大量的OEM客户,还靠自己的努力撬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三元锂电池市场格局。比亚迪Blade电池来源:比亚迪官方5月8日凌晨,比亚迪宣布闯入特斯拉的“欧洲后花园”,向挪威的C端用户销售比亚迪唐EV、电动卡车和电动卡车。一旦以性价比优势攻占挪威,比亚迪“覆盖欧洲市场”的野心可能会成为现实。去年7月成立国际合作部后,比亚迪已与戴姆勒集团和丰田汽车达成合作,分别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国际化。此外,类似于马斯克旗下数家公司并行发展,未来有望形成协同效应,比亚迪也有意将业务线重组分拆上市,独立融资造血。其中,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两轮融资,CICC预计其上市后市值将达到300亿。比亚迪去年成立的福迪模具、福迪科技、福迪动力三家全资子公司,未来也将推进市场化。不甘落后于特斯拉的比亚迪正在酝酿反击。这场战斗将在今年升温。很长一段时间,在耀眼的光环下,比亚迪很少有机会与特斯拉相提并论。与丰田、大众、福特等跨国巨头相比,其音量、声量仍显逊色;在苹果、谷歌、华为等科技巨头面前,失去了科技感和未来感。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7年前,这家被贴上“接地气”标签的自主品牌车企就曾公开挑战特斯拉。2013年6月7日,100多名股东参加了比亚迪在深圳坪山总部六角形大楼召开的股东大会。再加上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100多平米的会场座无虚席,摆了很多小凳子。当时,比亚迪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刚刚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调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该公司已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他将2013年视为“第二次腾飞的元年”,并自信地表示,一旦家庭消费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就能造出特斯拉”。王传福参加央视节目《大家谈谈》来源:视频截图这种说辞很快漂洋过海,传到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那里。这位口中从不留情的“钢铁侠”在北美媒体面前笑着问:“你见过比亚迪的车吗?我觉得他只是从产品层面来说不够好。”当时,成立10年的特斯拉凭借电动汽车Model S走出破产危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第一季度盈利,股价翻番,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工厂。另辟蹊径转型纯电动的比亚迪才刚刚起步。小众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孤独。2008年12月,比亚迪首款新能源汽车F3 DM正式问世,成为王传福每天上下班的专属座驾。从2009年的48辆开始,这款车的销量直到2014年才迎来爆发式增长。2015年,在王传福亲自操刀的乘用车战场上,比亚迪多年的新能源战略终于有了回报。当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特斯拉,销售额达到220亿元,首次比传统燃油车高出30亿元。随着比亚迪秦、唐、宋、元车型的上市,比亚迪新能源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2018年,比亚迪相继推出爆款宋MAX和唐。其中比亚迪唐在7款中型SUV细分市场与合资品牌展开竞争,最终获得销量冠军。制图:未来汽车日报第一个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选手比亚迪一鸣惊人。在比亚迪前员工陈皓看来,“最大的意义可能是让大家以一种惊喜的方式接触到新能源汽车,看到中国车企的希望”。他曾认为,比亚迪在这场新工业革命中前途光明,但“经过几代产品周期,可能比其他竞争对手进步更多。”号称“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的比亚迪,去年再次被老对手赶超,销量差距近14万辆。同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增长69.55%,而这也是贡献了比亚迪87%以上营收的大本营。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以8.84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于比亚迪新能源。比亚迪昔日的辉煌,“国货之光”会就此终结吗?它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命运之战迫在眉睫。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争相入场之前,最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特斯拉”、用技术和黑科技征服了第一批“迪粉”的比亚迪是名副其实的。未来汽车日报通过与多位比亚迪车主的交流了解到,比亚迪早期和核心车主中,很多都是喜欢科技的汽车发烧友。他们认为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插电技术在国内自主品牌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下定决心押注新能源汽车之初,“技术狂人”王传福经历了和马斯克一样的嘲讽、质疑和孤独,在慢慢爬升的过程中引起了“股神巴菲特”的注意。巴菲特不止一次宣称,他看中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股份,至今仍持有8.25%股份。在2009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为“真正的明星”。巴菲特戴着比亚迪制造的口罩。来源:比亚迪起点相同,特斯拉和比亚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特斯拉已经明确生产纯el……tric豪华车自诞生以来,而比亚迪的理念是“纯电动汽车的定位是出租车和公交车”。2010年发布的比亚迪纯电动车e6原本是深圳出租车的“标配车”,比亚迪的出口车型基本都是商务车。直到2013年王朝系列推出,比亚迪才正式与特斯拉跨界。由于车型和定价不同,官方售价相差3-4倍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很久没有在同一个战场厮杀,而是成为了各自领域的赢家。以2016年为例,比亚迪唐和比亚迪秦以5.33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年,Model S和Model X的销量达到4.67万辆。比亚迪和特斯拉因此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前两位,但很少有人把它们视为同台竞技的对手。在王传福心中,豪华的特斯拉“只是富人的玩具,只适合少数人”,而比亚迪的定位更大众化。马斯克在采访中还宣称“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对手。”马斯克在采访中笑称:“你见过比亚迪的车吗?”来源:直到Model 3正式上市,彭博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对抗。特斯拉试图“向下走”,比亚迪试图“向上走”。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两年前开始,多次访华的马斯克意识到了中产阶级消费者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同年,特斯拉推出了平价车款Model 3,在中国引发了消费者排队订车和黄牛高价倒卖预留名额的热潮。2018年,特斯拉决定在中国上海投资建厂,扎根中国。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帮助特斯拉重新夺回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激起了比亚迪强烈的危机感。王传福在2017年公开表示,“中国人做生意就像庙会,一定要把它做成市场。轿子需要四个人抬,一个人抬不起来,要共同拓展市场。”巨大的潜在市场仍然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推出电动车,先行者比亚迪的优势正在被对手稀释。命运之战迫在眉睫。在整车业务压力和核心动力电池业务挑战的双重挑战下,比亚迪不得不主动出击。很难打破特斯拉的攻势。不久前,特斯拉一度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车企,大约是7比亚迪。苹果现阶段只是一个“假想敌”。深耕燃油车多年的丰田大众积重难返,而华为小米则明确表示不会造车。对于特斯拉来说,第一个全面转向新能源并与之厮杀数年的主流车企比亚迪可能是最值得警惕的对手。网易汽车对国内469位Model 3车主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30%的车主已经考虑购买比亚迪,认为它是最能与特斯拉抗衡的顶级种子选手。与马斯克不同,典型工程师风格的王传福很少“为自己说话”,而是更专注于“把成本做到极致”,这也成为比亚迪对抗特斯拉的利器。王传福曾公开透露,依靠产业链的封闭模式,比亚迪可以将成本降低到普通电子制造企业的80%,开发周期缩短到欧美企业的1/3。除了轮胎,比亚迪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借助这种高度垂直整合成本空间的“非主流”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未来半导体,动力电池等。也将成为“卫星产业”来支持他们的汽车工业。比亚迪计划营销Foday系列公司来源:未来汽车日报在王传福看来,未来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一位业内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家打通动力电池和整车制造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比亚迪在成本控制上较为冷静。相比之下,在资本市场延续股价神话的特斯拉,仅2019年就亏损9.76亿美元,大规模持续盈利依然遥遥无期。但在这场马拉松式的决斗中,特斯拉绝不是无牌可打。虽然比亚迪韩的指标接近甚至超过了特斯拉最大的卖点Model 3,自动驾驶……而车系,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这是比亚迪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最大壁垒。更何况比亚迪很难用一款新车拉平一季度6万多辆的销量差距。如何改变消费者对品牌低端定位的刻板印象,也是比亚迪必须克服的一大难点。经过17年的发展,特斯拉和比亚迪已经殊途同归,争夺同一块蛋糕。但相比特斯拉试图降低豪华品牌的价格,比亚迪的品牌想上去显然要困难得多。涨价不仅可能导致原有消费群体的流失,还有不被经济实力较高的人认可的风险。此外,马斯克个人魅力带来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了大批自称创新者的狂热粉丝。换句话说,特斯拉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大胆想象。特斯拉从不打广告,“Top Stream”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足以上头条。有一句话在特斯拉车主圈广为流传:“特斯拉的缺点和星星一样多,但优点一出来,就像太阳一样闪耀。”" Musk Twitter首页来源:Twitter一位比亚迪员工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这也导致了特斯拉的潜在用户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而比亚迪的目标受众仍在实用性和性价比之间权衡。这两家公司2003年开始造车,2008年量产电动车,就像“三好学生”和“天才少年”——都是尖子生,但特斯拉有能力“让大众兴奋”。被迫上战场的比亚迪并非没有一战的实力,但仍需要拿出更具想象力和颠覆性的产品,才能超越特斯拉。(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杨洋和陈皓为化名。)”马斯克Twitter首页来源:Twitter一位比亚迪员工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这也导致了特斯拉的潜在用户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而比亚迪的目标受众仍在实用性和性价比之间权衡。这两家公司2003年开始造车,2008年量产电动车,就像“三好学生”和“天才少年”——都是尖子生,但特斯拉有能力“让大众兴奋”。被迫上战场的比亚迪并非没有一战的实力,但仍需要拿出更具想象力和颠覆性的产品,才能超越特斯拉。(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杨洋和陈皓为化名。)
买车10个月,修车十余次,至今仍有行驶中随时断电的风险自去年买车以来,来自北京的李先生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6月18日,据美联社报道,日本三菱汽车CEO加藤隆雄(MitsubishiMotors)称,公司高管已减薪45,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此外,公司也将不会给股东分红。
1900/1/1 0:00:001、发改委:积极推进汽车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发展改革委6月16日上午召开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要大力挖掘释放内需潜力。
1900/1/1 0:00:00美国时间6月16日,大众汽车宣布将增加对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Scape的投资,增资的金额为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大众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固态电池。
1900/1/1 0:00:00既然是欧洲内部重组为何阻碍重重?6月10日,有外媒报道,欧盟反垄断机构因担忧PSA和FCA合并后对欧洲轻型货车市场形成垄断,要求双方在合并前做出相应退让,
1900/1/1 0:00:002019年11月,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的合资项目正式落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