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允许车企自检自证,新能源车有望告别重复检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回答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政策时,工信部部长苗伟表示,下一步将在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从供给侧来看,苗伟表示,工信部将加大“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力度,有序开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同时对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实施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记者了解到,实行自检自证是车企的迫切要求。一般来说,传统主机厂都有自检自证的能力。蔚来汽车落户合福,小鹏拿下福迪资质,威马已经将中顺资质收入囊中。环顾四周,新的主机厂并不多,自己的R&D和生产必然会有检测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反复测试让他们感到头疼。整车出厂检验非常严格。有主机厂工程师告诉记者,所有主机厂都会做整车下线检测(EOL)。经过多年的运营,传统车辆的离线检测已经比较成熟。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除了动力系统不同之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中,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大部分检测项目。动力系统方面,传统汽车需要检测的排放项目被新能源汽车的新项目所取代,比如车辆等电位检测、车辆安全检测、车辆交流/DC充电检测等等。“传统汽车大致测试顺序是四轮定位、灯光、侧滑、刹车、驾驶性能、淋雨、路试。”主机厂的工程师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各个环节的检测内容。首先是四轮定位的检测。“如果四轮定位不理想,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就会很差,给驾驶员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工程师说,因此,整车出厂检验必须将四个车轮的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汽车照明不仅告诉外界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还避免了照明对他人造成的干扰。”工程师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夜间会车时车灯直接照射到对方驾驶员的眼睛,汽车大灯是为了防眩光而设计的。一般来说,主机厂都会使用大灯检测仪进行出厂前检查。制动性能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项目,检测内容包括:总制动力与车重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重的百分比、驻车制动力与车重的比值、制动力平衡、车轮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此外,还需要对ABS、ESP系统的工作有效性、调整率、反应时间、动态特性、制动系统最大静态制动力、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控制力等进行测试和评估。然后主机厂也会进行驾驶性能检测。“启动、换挡、前进、后退、加速、车速表校验等。必须经过验证和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最后,进行了道路试验。路试主要观察汽车总成零部件的运行状况,包括是否有异常噪声、发动机工作温度、机油压力、发电机发电充电特性、汽车的起动、加速、制动和操纵性能、汽车保持直线的能力和转向回正特性、悬架的缓冲减振特性、车轮是否发生摆振等。工程师告诉记者,在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中,传统汽车的这些检测项目都被保留了下来。此外,还增加了动力电池各方面的安全检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才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他说。重复检测增加企业负担。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和系统。为了规范企业行为,我国先后发布了六项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全面实施。具体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及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试验规程(GB/T 31467.1-2015)、锂离子电池组江淮华亭动力有限公司董事周鹏告诉记者,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检测体系,规范动力电池的生产。六项标准规范了动力电池的不同方面。只有有了这些标准,才能保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制定了严格的生产一致性要求。车辆生产企业量产的车辆要申请公告目录,必须符合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才能获得批准。不仅样机要符合标准,生产型号也要符合生产一致性的要求。为了保证这一点,整车企业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体系进行出厂检验。”周鹏说。但让企业感到无奈的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会被反复检测。周鹏认为,有些重复检测是必要的,但很多重复检测是不必要的,会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成为地方保护的借口。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讨会上,记者也注意到,汽车企业人士在发言时,往往流露出反复测试的无奈。这样一来,重复检测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了行业的普遍问题。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每年都有调整,为了保证补贴标准的严格执行,车企会将其电池送去检测。“一年检测一次,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位电池R&D工程师曾对记者表示,送去检测的电池要进行破坏性实验,每次测试都要破坏一个模块或电池组。全部破坏性实验完成后,报废电池价值超过30万元。“这只是直接成本。其他费用叠加,每项检测费用将超过100万元。”他说。另外,新能源汽车不仅国家有补贴,地方政府也有补贴。出于保护地方产业的目的,很多地方提出了很多附加指标要求。非本地车辆进入本地市场,需要重新检测,每个地方的指标要求不一样。“新能源汽车还是新事物,各地销量都不大。即使没有这些额外支出,企业也很难盈利。各地设立门槛,导致重复检测次数大幅增加,这是mise……面向企业的ble。”一些商界人士说。上述主机厂工程师还告诉记者,动力电池系统装上整车后,还要对整车进行反复测试,同样价格不菲。如何完善自检和第三方检测的制度?自检和第三方检测怎么分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标准体系检测完全依靠企业自检自测,很难保证标准体系的严格执行。比如不久前曝光的日本、德国企业产品技术指标造假丑闻,都是因为没有按照标准要求严格规范行为的企业的私心。在中国,也发生了多起生产不一致的造假事件。周鹏说:“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觉是不可行的。频繁的重复测试也让企业苦不堪言,增加了负担。因此,有必要完善企业自检和第三方检测制度。在某些方面,要求可以放宽。以企业自检为准,安全相关的检测必须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周鹏认为,要增加企业自检自测的权重,相应提高产品风险责任的主要要求。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一些检测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免责的挡箭牌,这种现象必须杜绝。周鹏认为,新能源汽车每次检测的重要性都不一样,基础产品应该由第三方检测。而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在基础产品上微迭代的衍生产品如果不涉及安全要求,则要求应适当放宽,无需重复测试。周鹏还告诉记者,检测设备很贵,不是所有企业都买得起。所以企业的自检自测需要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认证的自检自测会有一定的可信度。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整车装车,前20家企业占据95.7%的市场份额,其余59家企业分享剩余的4.3%。可见一些小企业很难花大价钱去完善自己的测试系统。周鹏说:“动力电池的检测设备投入相当高,往往要上千万元。比如动力电池的安全检测,设备本身要防爆才能满足消防要求,实验后对废弃物处理设备的要求也很高。这些投入都不低,普通小电池企业负担不起。就算买得起,投入产出比也挺不划算的。”记者经常听说一些小企业不具备检测能力,往往会委托某个企业进行检测,所以要加强自检自测的认证。目前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府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确实可以为企业减轻不少负担。汽车企业也要利用好这个特殊时期,和行业协会、检验机构一起完善自检和第三方检验制度的建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回答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政策时,工信部部长苗伟表示,下一步将在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从供给侧来看,苗伟表示,工信部将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善服务”改革力度,有序开放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同时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测试的能力。记者了解到,实行自检自证是车企的迫切要求。一般来说,传统主机厂都有自检自证的能力。蔚来汽车落户合福,小鹏拿下福迪资质,威马已经将中顺资质收入囊中。环顾四周,新的主机厂并不多,自己的R&D和生产必然会有检测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反复测试让他们感到头疼。整车出厂检验非常严格。有主机厂工程师告诉记者,所有主机厂都会做整车下线检测(EOL)。经过多年的运营,传统车辆的离线检测已经比较成熟。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除了动力系统不同之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中,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大部分检测项目。动力系统方面,传统汽车需要检测的排放项目被新能源汽车的新项目所取代,比如车辆等电位检测、车辆安全检测、车辆交流/DC充电检测等等。“传统汽车大致测试顺序是四轮定位、灯光、侧滑、刹车、驾驶性能、淋雨、路试。”主机厂的工程师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各个环节的检测内容。首先是四轮定位的检测。“如果四轮定位不理想,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就会很差,给驾驶员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工程师说,因此,整车出厂检验必须将四个车轮的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汽车照明不仅告诉外界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还避免了照明对他人造成的干扰。”工程师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夜间会车时车灯直接照射到对方驾驶员的眼睛,汽车大灯是为了防眩光而设计的。一般来说,主机厂都会使用大灯检测仪进行出厂前检查。制动性能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项目,检测内容包括:总制动力与车重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重的百分比、驻车制动力与车重的比值、制动力平衡、车轮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此外,还需要对ABS、ESP系统的工作有效性、调整率、反应时间、动态特性、制动系统最大静态制动力、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控制力等进行测试和评估。然后主机厂也会进行驾驶性能检测。“启动、换挡、前进、后退、加速、车速表校验等。必须经过验证和测试。”工程师告诉记者;最后,进行了道路试验。路试主要观察汽车总成零部件的运行状况,包括是否有异常噪声、发动机工作温度、机油压力、发电机发电充电特性、汽车的起动、加速、制动和操纵性能、汽车保持直线的能力和转向回正特性、悬架的缓冲减振特性、车轮是否发生摆振等。工程师告诉记者,在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中,传统汽车的这些检测项目都被保留了下来。此外,还增加了动力电池各方面的安全检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才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他说。重复检测增加企业负担。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和系统。为了规范企业行为,我国先后发布了六项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全面实施。具体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及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试验规程(GB/T 31467.1-2015)、锂离子电池组江淮华亭动力有限公司董事周鹏告诉记者,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严格的检测标准和检测体系,规范动力电池的生产。六项标准规范了动力电池的不同方面。只有有了这些标准,才能保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制定了严格的生产一致性要求。车辆生产企业量产的车辆要申请公告目录,必须符合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才能获得批准。不仅样机要符合标准,生产型号也要符合生产一致性的要求。为了保证这一点,整车企业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体系进行出厂检验。”周鹏说。但让企业感到无奈的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会被反复检测。周鹏认为,有些重复检测是必要的,但很多重复检测是不必要的,会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成为地方保护的借口。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讨会上,记者也注意到,汽车企业人士在发言时,往往流露出反复测试的无奈。这样一来,重复检测就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了行业的普遍问题。记者了解到,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每年都有调整,为了保证补贴标准的严格执行,车企会将其电池送去检测。“一年检测一次,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位电池R&D工程师曾对记者表示,送去检测的电池要进行破坏性实验,每次测试都要破坏一个模块或电池组。全部破坏性实验完成后,报废电池价值超过30万元。“这只是直接成本。其他费用叠加,每项检测费用将超过100万元。”他说。另外,新能源汽车不仅国家有补贴,地方政府也有补贴。出于保护地方产业的目的,很多地方提出了很多附加指标要求。非本地车辆进入本地市场,需要重新检测,每个地方的指标要求不一样。“新能源汽车还是新事物,各地销量都不大。即使没有这些额外支出,企业也很难盈利。各地设立门槛,导致重复检测次数大幅增加,这是mise……面向企业的ble。”一些商界人士说。上述主机厂工程师还告诉记者,动力电池系统装上整车后,还要对整车进行反复测试,同样价格不菲。如何完善自检和第三方检测的制度?自检和第三方检测怎么分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标准体系检测完全依靠企业的自检自测,很难保证标准体系的严格执行。比如不久前曝光的日本、德国企业产品技术指标造假丑闻,都是因为没有按照标准要求严格规范行为的企业的私心。在中国,也发生了多起生产不一致的造假事件。周鹏说:“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觉是不可行的。频繁的重复测试也让企业苦不堪言,增加了负担。因此,有必要完善企业自检和第三方检测制度。在某些方面,要求可以放宽。以企业自检为准,安全相关的检测必须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周鹏认为,要增加企业自检自测的权重,相应提高产品风险责任的主要要求。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目前一些检测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免责的挡箭牌,这种现象必须杜绝。周鹏认为,新能源汽车每次检测的重要性都不一样,基础产品应该由第三方检测。而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在基础产品上微迭代的衍生产品如果不涉及安全要求,则要求应适当放宽,无需重复测试。周鹏还告诉记者,检测设备很贵,不是所有企业都买得起。所以企业的自检自测需要第三方认证,第三方认证的自检自测会有一定的可信度。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整车装车,前20家企业占据95.7%的市场份额,其余59家企业分享剩余的4.3%。可见一些小企业很难花大价钱去完善自己的测试系统。周鹏说:“动力电池的检测设备投入相当高,往往要上千万元。比如动力电池的安全检测,设备本身要防爆才能满足消防要求,实验后对废弃物处理设备的要求也很高。这些投入都不低,普通小电池企业负担不起。就算买得起,投入产出比也挺不划算的。”记者经常听说一些小企业不具备检测能力,往往会委托某个企业进行检测,所以要加强自检自测的认证。目前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府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确实可以为企业减轻不少负担。汽车企业也要利用好这个特殊时期,和行业协会、检验机构一起完善自检和第三方检验制度的建立。

标签:江淮蔚来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乘联会:6月第一周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下降20%

1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起步不强6月第一周(17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不强,第一周日均零售257万辆,同比增速下降10。从环比口径看,6月第一周的环比下降20,走势稍有回落的态势。

1900/1/1 0:00:00
特斯拉创历史: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市值车企

北京时间6月10,全球汽车工业迎来奇点时刻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整车企业。这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胜利,也是全球车企警钟长鸣的时刻变则生、不变则死。

1900/1/1 0:00:00
29辆汽车被曝充电故障 长安新能源:正协调处理

日前,据钱江晚报报道,位于杭州某租赁公司的29辆长安新能源汽车CS15EV400被曝集体快充故障,充电时长需要34个小时,让司机叫苦不迭。

1900/1/1 0:00:00
深圳地补新政:新购电动汽车最高补2万,置换最高再补2万

6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的通知。

1900/1/1 0:00:00
一电调查 | 即将上市!预售价17万起的Aion V是否让你心动?

4月27日,AionV亮相,这是继AionS、AionLX之后,广汽新能源Aion家族的第三款车。

1900/1/1 0:00:00
解密宁德时代16年“长寿电池”

一向低调的宁德时代,从今年5月的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开始,随着董事长曾毓群的不断“爆料”,宁德时代带上了“热搜”体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