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文学之都大侦探,五年前创立,赴美上市。李用一份招股说明书再次印证了新车市场的速度与激情。从梦想和狂热出发,曾经风靡一时,曾经饱受质疑和指责的造车新势力,最近以完全不同的姿态重新回到舆论中心。以拜腾、林赛、博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大多未能完成从“PPT造车”到优质车型量产的突破,或暂停运营或放弃造车,基本被判出局。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四大杀入淘汰赛的新势力,最近在资本层面都收到了好消息。例如,蔚来在今年4月获得合肥建投等投资者70亿融资后,近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6家银行104亿元综合授信。此外,有消息称,小鹏在美国的IPO已经进入倒计时。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在之前,李向SEC提交了招股书,计划通过在纳斯达克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至多1亿美元。招股书显示,其总额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已于6月1日完成。
李现阶段发布的唯一一款Li ONE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截止2020年6月30日交付量为10400台。得益于李一中的批量生产,李开始实现规模化创收。招股书披露:2019年,李实现营收2.8亿元,毛利-9.5万元,毛利率-0.03%。2020年第一季度,李实现营收8.4亿元,毛利6828.8万元,毛利率8.02%。在理想之前,只有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在2018年9月IPO成功,但上市后蔚来股价持续下跌,2019年下半年一度跌破1.5美元,与6.26美元的发行价相去甚远。直到今年蔚来连续实施两次大规模融资,股价才出现反弹,近一个月涨幅超过300%,突破14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场似乎重新点燃了对造车新势力的期待。此时上市的理想能否带来惊喜?量产半年后,毛利转正。在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的新头部力量中,理想的造车速度略落后:蔚来ES8于2017年12月正式上市,2018年6月开始面向普通用户交付。同年年底,蔚来ES6发布,半年后开始交付;威马EX5于2018年9月交付,EX6 Plus于2019年11月上市。小鹏G3于2018年底正式上市,同时开始交付,今年4月推出小鹏P7。理想情况下,第一款量产车型Li ONE要到2019年底才能交付。虽然比计划晚了一步,但Li ONE量产后的成绩单还算不错:到2020年6月30日,Li ONE交付数量已经达到10400架,创下了新势力最快交付10000架新机型的纪录。
更重要的是,在李ONE开始交付后,理想终于结束了漫长的烧钱时间,获得了营收:2019年,理想实现营收2.84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2.81亿元,占比98.8%,其他销售及服务收入340万元,占比1.2%。(其实2019年的理想年营收基本是11月份李ONE开始交付后产生的营收。)在Q1,2020年理想营收为8.5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4亿元,占比98.8%,其他销售及服务收入1061.7万元,占比1.2%。仅从交付量和营收来看,理想和蔚来还有一定差距:在Q1,2020年蔚来营收13.7亿元,第二季度蔚来交付量大幅增长,该季度共交付10331辆,同比增长190.8%,环比增长169.2%。
但从企业的造血能力来看,理想比蔚来好。2018年蔚来寻求IPO时,因为巨额亏损而备受争议,这也成为2019年造车新势力资本遇冷的原因之一。巨额亏损的观望情绪叠加在资本市场上,一度导致蔚来资金链紧张,2019年底甚至面临生死危机。今年在Q1,蔚来亏损收窄,但毛利率依然为负,综合毛利率为-12.9%,整车销售毛利率为-7.4%。但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创始人李斌透露,蔚来第二季度毛利将由负转正,并表示毛利率将超过5%,整车毛利率将超过3%。预计2020年底整车毛利率将达到两位数。蔚来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尚未出炉,但今年一季度理想已率先实现正毛利率:2020年的Q1,理想将实现毛利6828.8万元,毛利率8.02%,整车销售毛利率8.45%,净利润-7711.3万元,净利率-9.1%。
整体来看,理想还是亏损的,但是毛利的变化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而这是李ONE在量产初期的成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理想有实现自我造血的潜力,给市场一个很大的惊喜。
相比蔚来,理想毛利表现更好的主要原因与两家公司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关。Ideal是唯一使用增程技术架构造车的新生力量,增程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低于纯电动车。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驱动、电控和电池三部分,而增程式电动车还内置了里程扩展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和油箱。也就是说,当电池耗尽时,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燃料发电来驱动车辆行驶。理想招股书中提到,纯电动汽车的高成本受到目前电池技术的限制。锂电池广泛用于纯电动汽车,2019年的价格约为每千瓦时166美元。与大型内燃机SUV相比,电池、电动机和电控器……纯电动汽车可能会增加30%到35%的材料成本。此外,纯电动汽车将使用更高比例的铝等轻质材料,以平衡电池重量和车身重量。
采用增程技术架构的Li ONE,可以通过使用更小容量的电池来降低电池成本,同时车身部分的轻材料比例也可以降低,因此制造成本远低于同级别的纯电动车,接近内燃机。得益于增程式电动车的成本优势,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造车新势力高投入、高亏损、难盈利的经营困境。不过,除了技术之外,理想费率的严格控制也是其能保持目前毛利表现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招股书显示,李ONE开始量产后,理想营业费用下降。2019年全年,理想的营业总费用为18.6亿元,其中R&D费用为11.7亿元;Q1 2020年营业费用为3亿元,营业费用率为35.5%,其中R&D率为22%。主要原因是2019年李ONE量产前发生了大量的审批确认和测试费用。
从2019年R&D率来看,R&D的理想投资远低于蔚来:根据蔚来财报,其2019年全年营业费用为98.8亿元,营业费用率为126%,R&D率为60.8%。
根据李想此前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的信息,理想的成本是成立五年后10亿美元,其中20多亿人民币用于研发投入,20多亿人民币用于购买工厂和生产资质。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理想的研发投入不小。蔚来在技术研发上的绝对投入高于理想,或与两者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有关。结合理想和蔚来的费率构成,可以一窥不同的经营风格。蔚来从诞生开始,就专注于用户服务卡。其2019年财报显示,蔚来在销售和管理方面的投入甚至高于研发。相比之下,销售和管理方面的理想投资则受到很大限制。
就在提交招股书的前几天,李想在朋友圈透露,理想整体对成本控制极其严格。李想对拜腾失利的评论不过,即使勒紧裤腰带,造车还是让理想的资金储备显得有些紧张。截至2019年底,理想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限目的现金的总价值为14.3亿元,截至2020年Q1年底,该价值为10.6亿元。这个数字与造车的巨额费用相比并不算多,报告期内的理想现金流也并不宽裕,这可能也是6月份再次融资,并在此时启动上市程序较为理想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Ideal成立五年来交出的答卷还是可圈可点的。随着李ONE投递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理想的盈利模式将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就不难理解,我们能否历尽艰辛实现理想,选择在此时登陆开放的资本市场。一方面,新车需要资本杠杆来撬动发展。在李ONE量产交付后,公司需要储备更多的资金来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安全性,这一点从理想的招股书披露的总现金价值就可以看出来。另一方面,IPO对企业在品牌推广上也有好处。作为上市公司代言,对说服潜在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有很大影响,对大力宣传李ONE理想也很重要。事实上,蔚来也是在ES8交付给普通用户后才开始IPO进程的。然而,IPO并不是万能的。能否成功,取决于新造车者在技术、产品、品牌、渠道、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理想的盈利状况其实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只是毛利转正,并不能解决造车新势力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目前的造车新势力头部梯队中,理想是唯一一家制造增程式电动车的企业。其优势不仅在于制造成本更低,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0
根据理想的招股书,到2019年底,在中国一线城市,不到25%的家庭拥有适合安装充电桩的停车位,纯电动汽车与公共快速充电桩的比例为17.7: 1。由于充电桩普及率的限制,中国的电动汽车车主仍在遭受“难……”的问题充电”,而增程式电动车则不受此限制。毕竟国内加油站的数量和密度已经完全满足了车主的需求。然而,扩展程序技术也有缺点。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增程式技术是一个了解门槛较高的新产品。许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对这项技术缺乏了解,对增程技术的实用价值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这可能是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不过,美团创始人王兴一直是李的坚定支持者。他个人在理想C轮融资投了2.85亿美元,在最近的理想D轮融资中,美团领投了5亿元。王兴还和威马创始人沈晖就理想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打了个,多次在社交平台上为理想公开站台。李婷婷,文学之都大侦探,五年前创立,赴美上市。李用一份招股说明书再次印证了新车市场的速度与激情。从梦想和狂热出发,曾经风靡一时,曾经饱受质疑和指责的造车新势力,最近以完全不同的姿态重新回到舆论中心。以拜腾、林赛、博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大多未能完成从“PPT造车”到优质车型量产的突破,或暂停运营或放弃造车,基本被判出局。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四大杀入淘汰赛的新势力,最近在资本层面都收到了好消息。例如,蔚来在今年4月获得合肥建投等投资者70亿融资后,近期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6家银行104亿元综合授信。此外,有消息称,小鹏在美国的IPO已经进入倒计时。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在之前,李向SEC提交了招股书,计划通过在纳斯达克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至多1亿美元。招股书显示,其总额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已于6月1日完成。
李现阶段发布的唯一一款Li ONE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截止2020年6月30日交付量为10400台。得益于李一中的批量生产,李开始实现规模化创收。招股书披露:2019年,李实现营收2.8亿元,毛利-9.5万元,毛利率-0.03%。2020年第一季度,李实现营收8.4亿元,毛利6828.8万元,毛利率8.02%。在理想之前,只有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在2018年9月IPO成功,但上市后蔚来股价持续下跌,2019年下半年一度跌破1.5美元,与6.26美元的发行价相去甚远。直到今年蔚来连续实施两次大规模融资,股价才出现反弹,近一个月涨幅超过300%,突破14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场似乎重新点燃了对造车新势力的期待。此时上市的理想能否带来惊喜?量产半年后,毛利转正。在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的新头部力量中,理想的造车速度略落后:蔚来ES8于2017年12月正式上市,2018年6月开始面向普通用户交付。同年年底,蔚来ES6发布,半年后开始交付;威马EX5于2018年9月交付,EX6 Plus于2019年11月上市。小鹏G3于2018年底正式上市,同时开始交付,今年4月推出小鹏P7。理想情况下,第一款量产车型Li ONE要到2019年底才能交付。虽然比计划晚了一步,但Li ONE量产后的成绩单还算不错:到2020年6月30日,Li ONE交付数量已经达到10400架,创下了新势力最快交付10000架新机型的纪录。
更重要的是,在李ONE开始交付后,理想终于结束了漫长的烧钱时间,获得了营收:2019年,理想实现营收2.84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2.81亿元,占比98.8%,其他销售及服务收入340万元,占比1.2%。(其实2019年的理想年营收基本是11月份李ONE开始交付后产生的营收。)在Q1,2020年理想营收为8.5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8.4亿元,占比98.8%,其他销售及服务收入1061.7万元,占比1.2%。仅从交付量和营收来看,理想和蔚来还有一定差距:在Q1,2020年蔚来营收13.7亿元,第二季度蔚来交付量大幅增长,该季度共交付10331辆,同比增长190.8%,环比增长169.2%。
但从企业的造血能力来看,理想比蔚来好。2018年蔚来寻求IPO时,因为巨额亏损而备受争议,这也成为2019年造车新势力资本遇冷的原因之一。巨额亏损的观望情绪叠加在资本市场上,一度导致蔚来资金链紧张,2019年底甚至面临生死危机。今年在Q1,蔚来亏损收窄,但毛利率依然为负,综合毛利率为-12.9%,整车销售毛利率为-7.4%。但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蔚来创始人李斌透露,蔚来第二季度毛利将由负转正,并表示毛利率将超过5%,整车毛利率将超过3%。预计2020年底整车毛利率将达到两位数。蔚来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尚未出炉,但今年一季度理想已率先实现正毛利率:2020年的Q1,理想将实现毛利6828.8万元,毛利率8.02%,整车销售毛利率8.45%,净利润-7711.3万元,净利率-9.1%。
整体来看,理想还是亏损的,但是毛利的变化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而这是李ONE在量产初期的成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理想有实现自我造血的潜力,给市场一个很大的惊喜。
相比蔚来,理想毛利表现更好的主要原因与两家公司采用的技术方案有关。Ideal是唯一使用增程技术架构造车的新生力量,增程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低于纯电动车。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驱动、电控和电池三部分,而增程式电动车还内置了里程扩展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和油箱。也就是说,当电池耗尽时,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燃料发电来驱动车辆行驶。理想招股书中提到,纯电动汽车的高成本受到目前电池技术的限制。锂电池广泛用于纯电动汽车,2019年的价格约为每千瓦时166美元。与大型内燃机SUV相比,电池、电动机和电控器……纯电动汽车可能会增加30%到35%的材料成本。此外,纯电动汽车将使用更高比例的铝等轻质材料,以平衡电池重量和车身重量。
采用增程技术架构的Li ONE,可以通过使用更小容量的电池来降低电池成本,同时车身部分的轻材料比例也可以降低,因此制造成本远低于同级别的纯电动车,接近内燃机。得益于增程式电动车的成本优势,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造车新势力高投入、高亏损、难盈利的经营困境。不过,除了技术之外,理想费率的严格控制也是其能保持目前毛利表现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招股书显示,李ONE开始量产后,理想营业费用下降。2019年全年,理想的营业总费用为18.6亿元,其中R&D费用为11.7亿元;Q1 2020年营业费用为3亿元,营业费用率为35.5%,其中R&D率为22%。主要原因是2019年李ONE量产前发生了大量的审批确认和测试费用。
从2019年R&D率来看,R&D的理想投资远低于蔚来:根据蔚来财报,其2019年全年营业费用为98.8亿元,营业费用率为126%,R&D率为60.8%。
根据李想此前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的信息,理想的成本是成立五年后10亿美元,其中20多亿人民币用于研发投入,20多亿人民币用于购买工厂和生产资质。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理想的研发投入不小。蔚来在技术研发上的绝对投入高于理想,或与两者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有关。结合理想和蔚来的费率构成,可以一窥不同的经营风格。蔚来从诞生开始,就专注于用户服务卡。其2019年财报显示,蔚来在销售和管理方面的投入甚至高于研发。相比之下,销售和管理方面的理想投资则受到很大限制。
就在提交招股书的前几天,李想在朋友圈透露,理想整体对成本控制极其严格。李想对拜腾失利的评论不过,即使勒紧裤腰带,造车还是让理想的资金储备显得有些紧张。截至2019年底,理想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限目的现金的总价值为14.3亿元,截至2020年Q1年底,该价值为10.6亿元。这个数字与造车的巨额费用相比并不算多,报告期内的理想现金流也并不宽裕,这可能也是6月份再次融资,并在此时启动上市程序较为理想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Ideal成立五年来交出的答卷还是可圈可点的。随着李ONE投递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理想的盈利模式将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就不难理解,我们能否历尽艰辛实现理想,选择在此时登陆开放的资本市场。一方面,新车需要资本杠杆来撬动发展。在李ONE量产交付后,公司需要储备更多的资金来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安全性,这一点从理想的招股书披露的总现金价值就可以看出来。另一方面,IPO对企业在品牌推广上也有好处。作为上市公司代言,对说服潜在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有很大影响,对大力宣传李ONE理想也很重要。事实上,蔚来也是在ES8交付给普通用户后才开始IPO进程的。然而,IPO并不是万能的。能否成功,取决于新造车者在技术、产品、品牌、渠道、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理想的盈利状况其实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只是毛利转正,并不能解决造车新势力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目前的造车新势力头部梯队中,理想是唯一一家制造增程式电动车的企业。其优势不仅在于制造成本更低,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0
根据理想的招股书,到2019年底,在中国一线城市,不到25%的家庭拥有适合安装充电桩的停车位,纯电动汽车与公共快速充电桩的比例为17.7: 1。由于充电桩普及率的限制,中国的电动汽车车主仍在遭受“难……”的问题充电”,而增程式电动车则不受此限制。毕竟国内加油站的数量和密度已经完全满足了车主的需求。然而,扩展程序技术也有缺点。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增程式技术是一个了解门槛较高的新产品。许多消费者和投资者对这项技术缺乏了解,对增程技术的实用价值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这可能是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不过,美团创始人王兴一直是李的坚定支持者。他个人在理想C轮融资投了2.85亿美元,在最近的理想D轮融资中,美团领投了5亿元。王兴还和威马创始人沈晖就理想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打了个,多次在社交平台上为理想公开站台。根据理想的招股书,李想是李的第一大股东,拥有25.1%的股份和70.3%的投票权。王兴旗下的励志精英投资有限公司和紫金环球是李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14.5%和8.9%的股份和5.8%的表决权。此外,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否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还很模糊。比如在北京,政府只把纯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可以申请新能源车牌,而增程式电动车李ONE只能使用燃油车牌。这意味着理想车主无法享受到北京政府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主的购买意愿。其次,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为“新基础设施”后,我国充电桩建设加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比例将会有明显提升。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和里程焦虑的缓解,李ONE等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将会减弱。
2
Ideal成立5年,现阶段只推出了一款生产车型,推动产品多元化仍将是Ideal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根据招股书,理想的计划是在2022年推出一款高端SUV,搭载下一代增程动力系统,未来将通过生产中型和小型SUV来扩大产品线。同时也意味着理想需要持续投入到整车研发中,能否在投入新车研发的同时保持并进一步实现毛利率的增长,将是理想能否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关键。
3
如何平衡R&D投资和企业收益是一直困扰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难题。其核心在于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上的“先天缺陷”并未改变: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者对品牌力的要求极高,导致国产品牌汽车与外资、合资品牌汽车的长期跨越式竞争,也导致国产汽车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来到国产新能源。另一方面,与技术成熟的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仍处于早期阶段,这意味着新的汽车制造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巨大的技术投入。同时,由于技术不成熟,电动汽车的成本很难降低。内忧未解,还有外患。尚处于成长期的新势力跟随特斯拉,在完成融资、R&D、量产的内部培育后,也已经进入与特斯拉直接竞争的阶段。今年上半年,新补贴政策的出台,加剧了国内新势力与特斯拉的竞争。到期……o新的补贴政策,价格应该在30万以内。特斯拉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选择了降价,补贴后的价格只有27万元,低于蔚来和理想。与小鹏P7、威马EX5纪念版、威马EX6 Plus极地版价格持平。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叠加,特斯拉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超过9万辆,造车新势力中交付量最高的蔚来数据仅为1万辆。新的汽车制造力量的未来仍不明朗。创造另一个丰田?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可以说是紧随特斯拉之后。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对汽车和技术的迷恋,对隐藏的巨大商机的一瞥,以及对特斯拉创始人、“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崇拜。2014年4月,43岁的马斯克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酒仙桥恒通商务园向中国首批Model S车主交付钥匙。李想是其中之一。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举行了首次车主交车仪式。马斯克出席仪式时,33岁的李想已经入行十余年。李想在高中时属于中等偏下,但他热爱电脑。他在高三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网站,并且赚到了第一笔财富。然后放弃高考专心创业,以显卡之家为原型推出泡泡网。到2003年,泡泡网年收入已近百万,成长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IT垂直门户网站之一。李想从2005年开始接触汽车行业。当时,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拓展到汽车业务,正式推出汽车之家,为汽车消费者提供选车、购车等一站式服务。经过八年的发展,汽车之家于2013年底在纽交所上市。因为工作和兴趣,李想是圈内有名的汽车爱好者。现任汽车之家营销副总裁刘杰,大学毕业后在宝马负责培训业务。08年的时候经常去汽车之家给编辑做知识培训,每次培训会李想都没有缺席。2014年,李想从马斯克手里拿走特斯拉Model S的钥匙,后来自己买了一辆Model X。诸多因素汇聚,李选择造车也在情理之中。李想2015年7月,车和家成立,后更名为李。与此同时,李想退出汽车之家,这是他自己创立的,现在价值数百亿美元。大多数人对他退出汽车之家感到困惑。李想回应道:“我可能会在有生之年再造一辆丰田。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呢?”当李想正式投入造车事业时,特斯拉引起的旋风已经席卷中国,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2014年年中,Xpeng Motors成立;11月,蔚来成立;同年12月,贾跃亭通过微博公布乐视概念图,正式进入造车行列;一个月后,威马汽车成立。造车需要很高的技术、资金、团队、产能等多维度能力。也正因为如此,进场的选手都有着奢华的背景,这注定是一场昂贵的比赛。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创办汽车互联网平台易车。蔚来之初因其华丽的投资人名单而备受关注,包括小米创始人雷军、腾讯创始人马、创始人刘、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高耀资本创始人等。Xpeng Motors由UC创始人何创办,由创始人和猎豹移动CEO傅盛联合创办。阿里巴巴是其主要投资者之一。威马创始人沈晖出身于传统汽车企业,曾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百度曾领投威马的B轮和C轮融资。当时新车赛道火热。根据华尔街日报2018年的报告,中国注册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多达487家;同时,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造车新势力整体融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一些造车新势力logo图,图来源网络,但资本的热点必然滋生乱象。在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过程中,“PPT造车”的嘲讽从未断绝。事实确实如此。比如“PPT造车”的鼻祖游侠汽车,今年被雷到的林赛汽车,都握有大量融资,但至今都无法制造出合格的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成功实现量产并有一定成交量的造车新势力只有蔚来、小鹏、理想和威马四家,共同组成了造车新势力的头部梯队。6月6日,何在微博中发了一张合影。照片中,何、和李想挨着坐,的手放在旁边两人的肩膀上。何肖鹏写道:“三难,忆苦思变……”当天,李想在朋友圈晒出同样的照片,感慨道:“三难比谁快。”
4
一个月后,蔚来又获得100亿元融资,理想开始IPO冲刺。根据公开报道,小鹏还秘密向美国股市提交了IPO文件。表面上看,三个“抱怨”的人过得很好。但新生力量要想摆脱政策和资本的影响,就必须实现自我造血。在这个阶段,很难降低R&D成本。他们要想提高竞争力,只能拼交,抢市场。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在淘汰赛阶段将面临来自市场基于交付量的考验。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也明显加速成长。压力显然是巨大的。进入淘汰赛头部梯队,随着李递交招股书,李想即将迎来收获期。那么,与蔚来上市初期明显优越的财务表现相比,Ideal能保证有理想的未来吗?答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根据理想的招股书,李想是李的第一大股东,拥有25.1%的股份和70.3%的投票权。王兴旗下的励志精英投资有限公司和紫金环球是李的第二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14.5%和8.9%的股份和5.8%的表决权。此外,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否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还很模糊。比如在北京,政府只把纯电动车作为新能源车,可以申请新能源车牌,而增程式电动车李ONE只能使用燃油车牌。这意味着理想车主无法享受到北京政府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主的购买意愿。其次,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为“新基础设施”后,我国充电桩建设加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比例将会有明显提升。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和里程焦虑的缓解,李ONE等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将会减弱。
2
Ideal成立5年,现阶段只推出了一款生产车型,推动产品多元化仍将是Ideal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根据招股书,理想的计划是在2022年推出一款高端SUV,搭载下一代增程动力系统,未来将通过生产中型和小型SUV来扩大产品线。同时,这也意味着理想需要在车辆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在投入新车研发的同时能否保持并进一步实现毛利率的增长,将是理想能否在I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国内造车新势力。
3
如何平衡R&D投资和企业收益是一直困扰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难题。其核心在于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上的“先天缺陷”并未改变: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者对品牌力的要求极高,导致国产品牌汽车与外资、合资品牌汽车的长期跨越式竞争,也导致国产汽车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来到国产新能源。另一方面,与技术成熟的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仍处于早期阶段,这意味着新的汽车制造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进行巨大的技术投入。同时,由于技术不成熟,电动汽车的成本很难降低。内忧未解,还有外患。尚处于成长期的新势力跟随特斯拉,在完成融资、R&D、量产的内部培育后,也已经进入与特斯拉直接竞争的阶段。今年上半年,新补贴政策的出台,加剧了国内新势力与特斯拉的竞争。由于新的补贴政策,价格应该在30万以内。特斯拉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选择了降价,补贴后的价格只有27万元,低于蔚来和理想。与小鹏P7、威马EX5纪念版、威马EX6 Plus极地版价格持平。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叠加,特斯拉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超过9万辆,造车新势力中交付量最高的蔚来数据仅为1万辆。新的汽车制造力量的未来仍不明朗。创造另一个丰田?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可以说是紧随特斯拉之后。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对汽车和技术的迷恋,对隐藏的巨大商机的一瞥,以及对特斯拉创始人、“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崇拜。2014年4月,43岁的马斯克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酒仙桥恒通商务园向中国首批Model S车主交付钥匙。李想是其中之一。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举行了首次车主交车仪式。马斯克出席仪式时,33岁的李想已经入行十余年。李想在高中时属于中等偏下,但他热爱电脑。他在高三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网站,并且赚到了第一笔财富。然后放弃高考专心创业,以显卡之家为原型推出泡泡网。到2003年,泡泡网年收入已近百万,成长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IT垂直门户网站之一。李想从2005年开始接触汽车行业。当时,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拓展到汽车业务,正式推出汽车之家,为汽车消费者提供选车、购车等一站式服务。经过八年的发展,汽车之家于2013年底在纽交所上市。因为工作和兴趣,李想是圈内有名的汽车爱好者。现任汽车之家营销副总裁刘杰,大学毕业后在宝马负责培训业务。08年的时候经常去汽车之家给编辑做知识培训,每次培训会李想都没有缺席。2014年,李想从马斯克手里拿走特斯拉Model S的钥匙,后来自己买了一辆Model X。诸多因素汇聚,李选择造车也在情理之中。李想2015年7月,车和家成立,后更名为李。与此同时,李想退出汽车之家,这是他自己创立的,现在价值数百亿美元。大多数人对他退出汽车之家感到困惑。李想回应道:“我可能会在有生之年再造一辆丰田。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呢?”当李想正式投入造车事业时,特斯拉引起的旋风已经席卷中国,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2014年年中,Xpeng Motors成立;11月,蔚来成立;同年12月,贾跃亭通过微博公布乐视概念图,正式进入造车行列;一个月后,威马汽车成立。造车需要很高的技术、资金、团队、产能等多维度能力。也正因为如此,进场的选手都有着奢华的背景,这注定是一场昂贵的比赛。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创办汽车互联网平台易车。蔚来之初因其华丽的投资人名单而备受关注,包括小米创始人雷军、腾讯创始人马、创始人刘、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高耀资本创始人等。Xpeng Motors由UC创始人何创办,由创始人和猎豹移动CEO傅盛联合创办。阿里巴巴是其主要投资者之一。威马创始人沈晖出身于传统汽车企业,曾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百度曾领投威马的B轮和C轮融资。当时新车赛道火热。根据华尔街日报2018年的报告,中国注册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多达487家;同时,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造车新势力整体融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一些造车新势力logo图,图来源网络,但资本的热点必然滋生乱象。在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过程中,“PPT造车”的嘲讽从未断绝。事实确实如此。比如“PPT造车”的鼻祖游侠汽车,今年被雷到的林赛汽车,都握有大量融资,但至今都无法制造出合格的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成功实现量产并有一定成交量的造车新势力只有蔚来、小鹏、理想和威马四家,共同组成了造车新势力的头部梯队。6月6日,何在微博中发了一张合影。照片中,何、和李想挨着坐,的手放在旁边两人的肩膀上。何肖鹏写道:“三难,忆苦思变……”当天,李想在朋友圈晒出同样的照片,感慨道:“三难比谁快。”
4
一个月后,蔚来又获得100亿元融资,理想开始IPO冲刺。根据公开报道,小鹏还秘密向美国股市提交了IPO文件。表面上看,三个“抱怨”的人过得很好。但新生力量要想摆脱政策和资本的影响,就必须实现自我造血。在这个阶段,很难降低R&D成本。他们要想提高竞争力,只能拼交,抢市场。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在淘汰赛阶段将面临来自市场基于交付量的考验。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也明显加速成长。压力显然是巨大的。进入淘汰赛头部梯队,随着李递交招股书,李想即将迎来收获期。那么,与蔚来上市初期明显优越的财务表现相比,Ideal能保证有理想的未来吗?答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7月6日,北京近日,哈啰出行在苏州召开年中供应商大会,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电池”)作为重要合作商受邀出席,并荣获“生态伙伴奖”。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懂懂笔记造假退市之后的瑞幸,仍将面临投资者诉讼和巨额赔偿。这样的瑞幸在资本眼中或许没有太多剩余价值了,但陆正耀依然要保住它,为此不惜上演了一出自己罢免自己的戏码。
1900/1/1 0:00:00“里程焦虑”是很多纯电动车消费者心中的一个坎,在充电设施补能方面,除了北汽新能源、蔚来的换电服务外,自建超级充电桩是更多车企的选择。
1900/1/1 0:00:00上海浦东新区11日宣布,在浦东的金桥开发区推出上海首个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该道路丰富的城市场景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试验场,驱动“未来车”产业加速驶入现实。
1900/1/1 0:00:00“北汽接过神州优车的传球,正准备投篮,却被旁边补防的上汽,盖了个大帽儿”。这是在一场虚构的“神州租车杯”篮球比赛中,刚刚发生的一幕。真实情况还要从两纸公告说起。
1900/1/1 0:00:00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月度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325万辆和2194万辆,同比增长225和116,创下6月单月销量历史最好水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