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千亿理想,贵不贵?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成立5年来,一辆车累计交付1.04万辆,最高市值超过1000亿元,直逼蔚来,约为比亚迪的一半。第二个交易日(7.31),李股价继续飘红,最高达到17.17美元,比上市当天16.46美元的收盘价高出逾4%。但最终收于16美元,跌幅2.79%,未能维持前一日的疯狂上涨态势。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股价图是2020年最受关注的IPO项目之一。李上市成了投资圈的一件大事,当晚就有不少投资人在朋友圈庆祝,这甚至让上市的主角李显得更加低调。这的确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上市首日,李股价涨幅超过43%,市值从IPO前的不足100亿美元飙升至近140亿美元。高峰时其市值达到1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32亿元,甚至一度超过蔚来的市值。由于认购爆满,李提前一天关闭IPO,共募资近11亿美元,超过当时蔚来汽车的募资规模,成为自2018年3月爱奇艺IPO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规模最大的IPO。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在上市后经常会说一句话: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李想也认为IPO只是从0到1;但他也说,“我已经交易了一家十亿美元的公司,我希望交易另一家十亿美元的公司。”在上市演讲中,李想公开表达了车和家(李的母公司)横跨三个行业的雄心:数字交通、智能科技和房地产。他认为整个智能电动车的智能行驶距离比人们想象的更远更大。今天的李刚刚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最佳IPO "李赶上了IPO的好时机。从市场的普遍情况来看,今年智能汽车再次受到追捧,尤其是特斯拉和蔚来公布营收和利润增长的好消息后,两家新造车企业的股票大幅上涨。自年初以来,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了近两倍,而蔚来的股价上涨了两倍多。2018年9月蔚来上市时,只有一款量产车ES8,发行价6.5美元。按发行价计算,市值67.72亿美元。李也只有一辆车,其发行价为11.5美元,市值为97.24亿美元。李认为李“完成了中国造车史上最棒的IPO”,首先要感谢的是他的CFO李铁。这次成功的首次公开募股让李背后的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从IPO回望,李的估值在过去一年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的过程:2019年完成了5.3亿美元的C轮融资,当时估值仅为29.3亿美元;今年7月初,媒体曝出5亿美元由美团领投李的D轮融资,融资后估值升至40.5亿美元。D轮融资后不到一个月,李完成了IPO。按照最新市值计算,字节跳动、王兴等C轮投资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赚了371%,而美团、李想等D轮投资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赚了243%。可以想象,早期投资者如经纬中国、蓝驰创投、史明资本和袁晶资本将受益匪浅。以首钢基金为例。据媒体报道,其已连续三次投资李,投资总额达7亿元。按7月30日市值计算,首钢基金账面收益超过3倍。根据招股书,李在IPO时获得了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认购价格是最终的IPO发行价。四个基石投资者是美团点评、王兴、凯文·桑尼和字节跳动。其中,字节跳动将投资3000万美元。美团点评、王兴和Kevin Sunny将分别再投资3亿美元、3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些基石投资者在上市首个昼夜的账面收益达到了43%。对于李,王兴应该是极度乐观的。他不仅投入了真金白银,还多次公开为这家公司站台。IPO当天,王兴在饭局上说,“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用几千亿美元交易一个李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所以李的几十亿市值,在亿船舵手王兴眼里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些普通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他们已经在小声问一个问题:李今天值140亿美元吗?汽车能支撑股价多久?公开数据显示,蔚来、、威马、理想四家一线造车新锐企业中,李交车最晚,目前出货量最少。目前只有一辆Li ONE,交付量刚刚过万辆。目前蔚来已交付超过4.6万辆,其中ES6和ES8各占一半。威马累计销量也已超过3万辆,Xpeng汽车累计交付量也已超过2万辆。不过,李的市值已经和蔚来旗鼓相当了。截至7月31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市值141亿美元,李135亿美元。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7月30日蔚来汽车股价走势大涨后,部分个人投资者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表达了卖出理想股票的意向,甚至开始做空。在现阶段,约140亿美元的市值在他们看来已经很高了。但是,在资本市场,谁又能说得准呢?比如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交付量相当,特斯拉市值2666亿美元,比亚迪a股市值2329亿人民币。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在过去的几年里,李已经多次调整其产品线。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其实是低速电动车SEV。这是一款非常紧凑的纯电动低速车,售价在5万以内,满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需求。其续航里程为80km,电池可以带回家充电,停车方便。据说李想之所以选择做这款产品,是因为他预测到短期内会有低速电动车的相关行业运营标准出台,但直到现在,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2018年初,李想宣布暂停SEV项目,与滴滴合作,推出新的产品线。双方组建合资公司,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汽车。当时李想说,“SEV是车和家为出行场景打造的产品。我们判断和滴滴合作比用SEV好10倍。”于是,车和贾开始打造7座豪华SUV,车身长度超过5米,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斤……ters,定位为增程式中大型SUV电动车。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的七座豪华SUV“李一号”,图片来自李官方网站。在动力路线上,他们选择了扩展程序。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一般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中,增程式电动车被视为非主流路线,一度被业内视为“伪概念”。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在充电效率上很难与燃油汽车相比,所以采用“增程式”是解决汽车和电动汽车行业经济学家充电焦虑的一种方案。但是加程序的方向,业界并不是很认可。除了李,没有其他企业采用它。即使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也很少有企业开发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车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它被视为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过渡产品,没有长期生存的空间。目前行业内对动力路线的探索正逐渐向动力交换的模式转移。以BAIC为例,7月27日,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计划,到2021年6月底,国网电气和北汽集团将共同建设100个换电站,为全国至少1万辆换电站提供服务。李想曾把增加节目作为李长期坚持的路线。2018年,他在李ONE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认为实际上系列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包括增程式)将各占50%的市场。”但是李湘并不是一个死忠。或许是外界阻力太大,他最终妥协了。4月30日,李想在发布会上宣布,Li ONE不再强调“增程式电动车”的概念,从现在开始,Li ONE将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对用户、对我们、对媒体都有好处。”此外,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义公开透露,理想也有纯电车的规划。因此,目前,延期程序已成为李的阶段性动态程序。长期来看,他们还是会过渡到纯电路线路。至于什么时候实现纯电,目前还没有答案。什么时候能盈利?“赚得快”是李在资本市场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持续的巨亏是特斯拉和蔚来一直被二级市场诟病的问题。今年4月,李曾想提一句,“我们只要赚10亿美元左右就可以了。”当其他汽车制造企业花了很多钱,李是不同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和2.8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和24.38亿元。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IPO文件。2020年,李总营收8.52亿元,亏损大幅收窄至7711万元,实现毛利6800万元,而蔚来汽车当期毛亏1.67亿元;第二季度,李的净亏损进一步减少至7520万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在一、二季度均实现正毛利,一季度毛利率为8%,二季度为13.3%。理想真的这么快就盈利了吗,是怎么做到的?还是要从招股书里找答案。今年前两个季度亏损减少、毛利增加的原因,除了车辆交付、收入大幅增长外,还有有意控制投资的原因。以R&D投资为例。在过去的两年里,李在的投资接近20亿元,但在2020年将会减少。例如,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1.897亿元,同比下降9.1%,而蔚来同期研发支出为5.22亿元。从长远来看,除了省钱,关键是多赚钱。李要想持续盈利,最重要的是提高销量,进入一个卖得越多,赚得越多的良性循环。2020年对李和整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早在2018年4月,李就想通过媒体发出警告,整个行业可能在2020年实现大洗牌。所以他当时定下的目标是:到2020年,年销量达到10万辆。“现在有几十上百家汽车制造企业。我觉得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谁能在2020年实现年销量10万辆以上,谁就可能活下来。”2018年10月发布李ONE的时候,李想把这个原定目标降到了5万辆;在2020年4月的雪球直播中,他表示今年不会对理想的销售目标做预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Ideality已交付超过10,400辆Li ONE汽车,其中第二季度交付了6,604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今年理想似乎很难实现5万辆的销量目标。随着李库存订单的交付,其销售额呈下降趋势。据统计,从今年4月到6月,李的销量从2600辆下降到1800多辆。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李一销售趋势图,图片来自网络理想也在加紧拓展销售渠道。它计划今年开设60家门店,而不是20家。“在新车交付后客户满意度很高的情况下,20家店意味着把‘圈地’的机会给了竞争对手。”车辆交付后,李出现漏水、断轴、刹车失灵、汽车自燃等问题。而按照理想的计划,在2022年之前,李ONE将是唯一上市销售的车型。这意味着李一人将成为李盈利的关键。支撑销量,支撑盈利,支撑市值,这样看来,李一个人确实是承载了太多的期望。经得起考验吗?成立5年来,一辆车累计交付1.04万辆,最高市值超过1000亿元,直逼蔚来,约为比亚迪的一半。第二个交易日(7.31),李股价继续飘红,最高达到17.17美元,比上市当天16.46美元的收盘价高出逾4%。但最终收于16美元,跌幅2.79%,未能维持前一日的疯狂上涨态势。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股价图是2020年最受关注的IPO项目之一。李上市成了投资圈的一件大事,当晚就有不少投资人在朋友圈庆祝,这甚至让上市的主角李显得更加低调。这的确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上市首日,李股价涨幅超过43%,市值从IPO前的不足100亿美元飙升至近140亿美元。高峰时其市值达到1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32亿元,甚至一度超过蔚来的市值。由于认购爆满,李提前一天关闭IPO,共募资近11亿美元,超过当时蔚来汽车的募资规模,成为自2018年3月爱奇艺IPO以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规模最大的IPO。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在上市后经常会说一句话: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李想也认为IPO只是从0到1;但他也说,“我已经交易了一家十亿美元的公司,我希望交易另一家十亿美元的公司。”在上市演讲中,李想公开表达了车和家(李的母公司)横跨三个行业的雄心:数字交通、智能科技和房地产。他认为整个智能电动车的智能行驶距离比人们想象的更远更大。今天的李刚刚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最佳IPO "李赶上了IPO的好时机。从市场的普遍情况来看,今年智能汽车再次受到追捧,尤其是特斯拉和蔚来公布营收和利润增长的好消息后,两家新造车企业的股票大幅上涨。自年初以来,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了近两倍,而蔚来的股价上涨了两倍多。2018年9月蔚来上市时,只有一款量产车ES8,发行价6.5美元。按发行价计算,市值67.72亿美元。李也只有一辆车,其发行价为11.5美元,市值为97.24亿美元。李认为李“完成了中国造车史上最棒的IPO”,首先要感谢的是他的CFO李铁。这次成功的首次公开募股让李背后的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从IPO回望,李的估值在过去一年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的过程:2019年完成了5.3亿美元的C轮融资,当时估值仅为29.3亿美元;今年7月初,媒体曝出5亿美元由美团领投李的D轮融资,融资后估值升至40.5亿美元。D轮融资后不到一个月,李完成了IPO。按照最新市值计算,字节跳动、王兴等C轮投资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赚了371%,而美团、李想等D轮投资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赚了243%。可以想象,早期投资者如经纬中国、蓝驰创投、史明资本和袁晶资本将受益匪浅。以首钢基金为例。据媒体报道,其已连续三次投资李,投资总额达7亿元。按7月30日市值计算,首钢基金账面收益超过3倍。根据招股书,李在IPO时获得了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认购价格是最终的IPO发行价。四个基石投资者是美团点评、王兴、凯文·桑尼和字节跳动。其中,字节跳动将投资3000万美元。美团点评、王兴和Kevin Sunny将分别再投资3亿美元、30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也就是说,这些基石投资者在上市首个昼夜的账面收益达到了43%。对于李,王兴应该是极度乐观的。他不仅投入了真金白银,还多次公开为这家公司站台。IPO当天,王兴在饭局上说,“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用几千亿美元交易一个李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所以李的几十亿市值,在亿船舵手王兴眼里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些普通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他们已经在小声问一个问题:李今天值140亿美元吗?汽车能支撑股价多久?公开数据显示,蔚来、、威马、理想四家一线造车新锐企业中,李交车最晚,目前出货量最少。目前只有一辆Li ONE,交付量刚刚过万辆。目前蔚来已交付超过4.6万辆,其中ES6和ES8各占一半。威马累计销量也已超过3万辆,Xpeng汽车累计交付量也已超过2万辆。不过,李的市值已经和蔚来旗鼓相当了。截至7月31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市值141亿美元,李135亿美元。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7月30日蔚来汽车股价走势大涨后,部分个人投资者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表达了卖出理想股票的意向,甚至开始做空。在现阶段,约140亿美元的市值在他们看来已经很高了。但是,在资本市场,谁又能说得准呢?比如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交付量相当,特斯拉市值2666亿美元,比亚迪a股市值2329亿人民币。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在过去的几年里,李已经多次调整其产品线。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其实是低速电动车SEV。这是一款非常紧凑的纯电动低速车,售价在5万以内,满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需求。其续航里程为80km,电池可以带回家充电,停车方便。据说李想之所以选择做这款产品,是因为他预测到短期内会有低速电动车的相关行业运营标准出台,但直到现在,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2018年初,李想宣布暂停SEV项目,与滴滴合作,推出新的产品线。双方组建合资公司,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汽车。当时李想说,“SEV是车和家为出行场景打造的产品。我们判断和滴滴合作比用SEV好10倍。”于是,车和贾开始打造7座豪华SUV,车身长度超过5米,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斤……ters,定位为增程式中大型SUV电动车。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的七座豪华SUV“李一号”,图片来自李官方网站。在动力路线上,他们选择了扩展程序。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一般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中,增程式电动车被视为非主流路线,一度被业内视为“伪概念”。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在充电效率上很难与燃油汽车相比,所以采用“增程式”是解决汽车和电动汽车行业经济学家充电焦虑的一种方案。但是加程序的方向,业界并不是很认可。除了李,没有其他企业采用它。即使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也很少有企业开发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车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是,它被视为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过渡产品,没有长期生存的空间。目前行业内对动力路线的探索正逐渐向动力交换的模式转移。以BAIC为例,7月27日,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计划,到2021年6月底,国网电气和北汽集团将共同建设100个换电站,为全国至少1万辆换电站提供服务。李想曾把增加节目作为李长期坚持的路线。2018年,他在李ONE发布会上表示,“到203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认为实际上系列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包括增程式)将各占50%的市场。”但是李湘并不是一个死忠。或许是外界阻力太大,他最终妥协了。4月30日,李想在发布会上宣布,Li ONE不再强调“增程式电动车”的概念,从现在开始,Li ONE将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对用户、对我们、对媒体都有好处。”此外,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义公开透露,理想也有纯电车的规划。因此,目前,延期程序已成为李的阶段性动态程序。长期来看,他们还是会过渡到纯电路线路。至于什么时候实现纯电,目前还没有答案。什么时候能盈利?“赚得快”是李在资本市场如此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持续的巨亏是特斯拉和蔚来一直被二级市场诟病的问题。今年4月,李曾想提一句,“我们只要赚10亿美元左右就可以了。”当其他汽车制造企业花了很多钱,李是不同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和2.8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和24.38亿元。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IPO文件。2020年,李总营收8.52亿元,亏损大幅收窄至7711万元,实现毛利6800万元,而蔚来汽车当期毛亏1.67亿元;第二季度,李的净亏损进一步减少至7520万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在一、二季度均实现正毛利,一季度毛利率为8%,二季度为13.3%。理想真的这么快就盈利了吗,是怎么做到的?还是要从招股书里找答案。今年前两个季度亏损减少、毛利增加的原因,除了车辆交付、收入大幅增长外,还有有意控制投资的原因。以R&D投资为例。在过去的两年里,李在的投资接近20亿元,但在2020年将会减少。例如,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1.897亿元,同比下降9.1%,而蔚来同期研发支出为5.22亿元。从长远来看,除了省钱,关键是多赚钱。李要想持续盈利,最重要的是提高销量,进入一个卖得越多,赚得越多的良性循环。2020年对李和整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早在2018年4月,李就想通过媒体发出警告,整个行业可能在2020年实现大洗牌。所以他当时定下的目标是:到2020年,年销量达到10万辆。“现在有几十上百家汽车制造企业。我觉得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谁能在2020年实现年销量10万辆以上,谁就可能活下来。”2018年10月发布李ONE的时候,李想把这个原定目标降到了5万辆;在2020年4月的雪球直播中,他表示今年不会对理想的销售目标做预期。截至2020年6月30日,Ideality已交付超过10,400辆Li ONE汽车,其中第二季度交付了6,604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今年理想似乎很难实现5万辆的销量目标。随着李库存订单的交付,其销售额呈下降趋势。据统计,从今年4月到6月,李的销量从2600辆下降到1800多辆。

LI, Weilai, Li ONE, Tesla, BYD

李李一销售趋势图,图片来自网络理想也在加紧拓展销售渠道。它计划今年开设60家门店,而不是20家。“在新车交付后客户满意度很高的情况下,20家店意味着把‘圈地’的机会给了竞争对手。”车辆交付后,李出现漏水、断轴、刹车失灵、汽车自燃等问题。而按照理想的计划,在2022年之前,李ONE将是唯一上市销售的车型。这意味着李一人将成为李盈利的关键。支撑销量,支撑盈利,支撑市值,这样看来,李一个人确实是承载了太多的期望。经得起考验吗?

标签:理想汽车蔚来理想ONE特斯拉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广汽集团:纯电动车续航可达1000km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了一份“前沿技术介绍”,其中提到了广汽自主研发的用于自动驾驶的5GVBOX技术、ADiGOParkPro以及电池电芯技术。

1900/1/1 0:00:00
产销量卫冕!中国新能源汽车五年居世界首位

近日,国新办就2020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

1900/1/1 0:00:00
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销量793.2万辆 特斯拉逆势增130.5%

8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2020年7月份消费指数及6月全口径乘用车市场分析。

1900/1/1 0:00:00
网传爱驰告别陆风牵手汉腾汽车 官方回应:不属实

8月4日早,有媒体报道称,据接近爱驰汽车人士透露,爱驰汽车将退出江铃控股,放弃陆风汽车的生产资质,转而寻求通过汉腾汽车获取生产资质,爱驰在生产资质层面或将有大的变动。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再获3亿美元融资:阿里领投

距离C轮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小鹏汽车再次获得超3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09988领投、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也参与投资。

1900/1/1 0:00:00
特斯拉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大幅增加全球交付量

据Electrek,特斯拉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大幅增加全球交付量,可能超过30万辆,几乎是今年上半年交付量的两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