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江淮大众、大众投资郭萱高科、蔚来中国之后,合肥市政府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攻城略地。8月26日,奥迪ag(中国)在合肥获得首张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牌照,并将于9月投入ezia团队,在合肥海恒社区80km全开放道路和真实交通环境下制定自动驾驶出行方案,并计划于明年初开始对社区40万居民进行载客路测。同时,据安徽省当地媒体报道,安徽省首条5G示范道路也将于9月3日进入公测阶段,有望在近期发放多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合肥的节奏并不快。早在2015年,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就在上海落地。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自动驾驶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各大城市开始组局抢占高地,数量成倍增长。深港证券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包括国家、地方、高速公路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64个。今年,随着2月24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发布和新基础设施的落地,相信建设示范区的热情会继续高涨。
但在狂热之下,也有专家指出这个行业已经“过热”。“虽然很多城市对自动驾驶非常积极,但出发点不同,落地方式也不同。有的只想做一个招商广告,企业参与不了,因为这样的城市并不是真的想做自动驾驶;还有一些城市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个行业太新,太大,操作上有很多盲目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近日表示,当然,虽然有些城市还在探索,但从最初的顶层设计到实施的步骤已经比较清晰了。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越来越密集的自动驾驶宣传似乎在宣告,那些只出现在大片里的炫酷镜头,很快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普及。事实上,自动驾驶还远未真正上路并得到广泛推广。为了实现这种跨越式的出行技术,除了自行车的智能化,还需要汽车和道路的配合,这种配合对道路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很多行业的配合,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目前,路测示范区被认为是帮助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补齐短板,而一个示范园区除了政府之外,还需要车企、通信运营商、自动驾驶零部件供应商等各方的参与。
“政府基本上希望产业落地。其实现在单纯的广告对城市发展意义不大。但是你没有看到正确的方向吗?合作伙伴能给政府好的建议吗?另当别论。”一家新造车企业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多位投资人表示,自动驾驶的投资在过去五年经历了极度膨胀,从今年开始将回归理性。
自动驾驶救“虚火”?
层层政策推动着自动驾驶产业向前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明确要求下,从2015年开始,工信部开始在全国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2018年4月,工信部、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测试主体、测试驾驶员和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和审核等细节,也为地方政府指明了方向,2018年和2019年示范区域数量连续翻番。
为了吸引优质的自动驾驶企业,各地政府提供了股权投资、现金补贴、减税降租等诸多优惠政策。例如,今年5月,深圳发布《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大领域16项推进措施,其中10项涉及资金支持,并设定核心环节突破最高2亿元。重庆还提出,智能化水平达到L2水平且年产销量超过1万辆的,将获得不超过1000万元的研发奖励。

由于入驻城市的基础不同,发展自动驾驶的目的和力度也会有所不同。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鲁文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发展自动驾驶的城市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整体发展较好、产业基础较好、相关企业较多的地区,政府在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投入较大,在当地形成产业链集聚;第二类是政府把自动驾驶作为规划重点,出台相关政策,在道路改造上也投入很多,但是企业发展不是很好,没有形成产业集聚。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将自动驾驶作为发展方向之一,是因为当地有几家自动驾驶企业,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政府的配套投入也不大;最后一类是政府想在未来发展自动驾驶,吸引这个方向的投资,但是自己什么都没有,在这方面投入不多。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吸引企业。“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示范区都是有效的,那些地区自封的示范区发展不平衡。”鲁文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有些盲目,吹嘘的成分更多。因为技术成熟度不是很高,而且中国的道路场景是最复杂多变的。”一位主流自动驾驶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政策引导下,除了一些地方政府“瞎折腾”,自动驾驶企业发展自动驾驶也存在“虚火”。按照之前的规划,包括长城、吉利、奇瑞、东风等多家自主车企都计划在2020年实现L3量产,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020年快过去了,L3是什么还没有明确定义。”一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分级标准,自动驾驶都分为五个级别,L0-L5,其中车辆负责L3的外围监控。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人类驾驶员通常不需要干预,只有当系统提示人类需要接管时,才需要干预,并且很难确定接管需要多少过渡时间。“你为什么提到L2.9,L2.99……...只是不能自称是真正的L3。因为真正的L3,责任在车厂。L3真正落地保守估计至少要2到3年。”上述车企内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一些国际车企已经放弃了L3级自动驾驶路线,比如奥迪已经率先量产应用L3级自动驾驶技术,而沃尔沃、丰田、Waymo也已经表示将跳过L3,直接做L4。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车企一直热衷于量产L3作为新车上市的宣传点。虽然L3的真正应用更有可能发生在测试道路上,但毕竟测试道路的驾驶员时刻准备着接管车辆。“推广L3可以免税。”上述车企人士告诉记者,以此作为营销噱头,被认为是车企高调推广L3的原因之一。
争夺标准制定权没有意义?
车企以此作为营销卖点无可厚非,但自动驾驶真正的大规模应用,最终还是要落到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虽然地方政府在推广过程中不乏盲目性,但作为新生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做法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个新生事物,技术很复杂,影响范围很广。同时要考虑生态建设。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一段时间不断尝试,所以肯定会走弯路,但这种尝试对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否则创新是不可能的。”一家新造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的自动驾驶起步比中国早,但近年来在中国一直在快速追赶。而且由于交通环境不同,能学到的经验被认为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史一直在追历史,也经常提到‘标杆’这个词。但是,在智能联网阶段,我认为应该取消“标杆管理”。这是我们有机会超越或领先的领域,尤其是道路和汽车的结合。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国家优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研究所教授姚告诉《经济观察报》。
张永伟表示,成为自动驾驶城市有五个要素,包括建设支持智能驾驶和智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测试环境,展示各种应用,建设数据和云控制平台,以及根据车辆/道路协作者的要求建立一套推进机制……ion /5G应用场景。在这些要素的推广上,张永伟认为有五大挑战:一是重建设轻运营,不仅投资模式不清晰,运营模式也不清晰;二是重数据缺乏应用;三是缺乏顶层设计,不同的参与者给出了不同的方案,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第四,过于注重短期利益,缺乏战略眼光;第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和促进机制没有理顺。
虽然各地都有自动驾驶示范区,但各地应用技术的标准存在差异。针对标准统一的趋势,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想在自动驾驶标准的未来发展中抢占话语权,这样才能在商业化的时候拥有竞争优势。“其实每个地方出台自己的考试规则的时候,都是基于当地的需求。比如东北是天气问题,北京(强调)安全。我觉得没必要先统一。很多东西在大家还不确定的时候会统一,但是会制约这个行业的发展。先走一步,统一前达成共识。”姚对说道。
“必须先尝试,才能制定标准,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标准,而是顶层设计,针对交通痛点提出智能化发展目标,比如能否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高通行效率,让这些客观需求带动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定一个技术方案让大家先做。”上述新造车企业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国家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示范区肯定希望看到头脑风暴,但要引导行业在正确的范围内思考。
“肯定会有泡沫。不可能有那么多公司掌握前沿技术。但任何一个的崛起,都会伴随着投资热情的高涨,然后迅速降温,然后理性成长。这基本上是客观规律。”上述新造车企业分析认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是全新的技术,会带来生态的改变,具有实用和长远的客观价值。所以,只要投资回归理性,过去无序投资等问题自然会消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江淮大众、大众投资郭萱高科、蔚来中国之后,合肥市政府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攻城略地。8月26日,奥迪ag(中国)在合肥获得首张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牌照,并将于9月投入ezia团队,在合肥海恒社区80km全开放道路和真实交通环境下制定自动驾驶出行方案,并计划于明年初开始对社区40万居民进行载客路测。同时,据安徽省当地媒体报道,安徽省首条5G示范道路也将于9月3日进入公测阶段,有望在近期发放多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合肥的节奏并不快。早在2015年,中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就在上海落地。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自动驾驶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各大城市开始组局抢占高地,数量成倍增长。深港证券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包括国家、地方、高速公路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64个。今年,随着2月24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发布和新基础设施的落地,相信建设示范区的热情会继续高涨。
但在狂热之下,也有专家指出这个行业已经“过热”。“虽然很多城市对自动驾驶非常积极,但出发点不同,落地方式也不同。有的只想做一个招商广告,企业参与不了,因为这样的城市并不是真的想做自动驾驶;还有一些城市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个行业太新,太大,操作上有很多盲目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首席专家张永伟近日表示,当然,虽然有些城市还在探索,但从最初的顶层设计到实施的步骤已经比较清晰了。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越来越密集的自动驾驶宣传似乎在宣告,那些只出现在大片里的炫酷镜头,很快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普及。事实上,自动驾驶还远未真正上路并得到广泛推广。为了实现这种跨越式的出行技术,除了自行车的智能化,还需要汽车和道路的配合,这种配合对道路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很多行业的配合,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目前,路测示范区被认为是帮助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补齐短板,而一个示范园区除了政府之外,还需要车企、通信运营商、自动驾驶零部件供应商等各方的参与。
“政府基本上希望产业落地。其实现在单纯的广告对城市发展意义不大。但是你没有看到正确的方向吗?合作伙伴能给政府好的建议吗?另当别论。”一家新造车企业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多位投资人表示,自动驾驶的投资在过去五年经历了极度膨胀,从今年开始将回归理性。
自动驾驶救“虚火”?
层层政策推动着自动驾驶产业向前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明确要求下,从2015年开始,工信部开始在全国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2018年4月,工信部、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测试主体、测试驾驶员和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和审核等细节,也为地方政府指明了方向,2018年和2019年示范区域数量连续翻番。
为了吸引优质的自动驾驶企业,各地政府提供了股权投资、现金补贴、减税降租等诸多优惠政策。例如,今年5月,深圳发布《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大领域16项推进措施,其中10项涉及资金支持,并设定核心环节突破最高2亿元。重庆还提出,智能化水平达到L2水平且年产销量超过1万辆的,将获得不超过1000万元的研发奖励。

由于入驻城市的基础不同,发展自动驾驶的目的和力度也会有所不同。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鲁文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发展自动驾驶的城市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整体发展较好、产业基础较好、相关企业较多的地区,政府在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投入较大,在当地形成产业链集聚;第二类是政府把自动驾驶作为规划重点,出台相关政策,在道路改造上也投入很多,但是企业发展不是很好,没有形成产业集聚。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将自动驾驶作为发展方向之一,是因为当地有几家自动驾驶企业,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政府的配套投入也不大;最后一类是政府想在未来发展自动驾驶,吸引这个方向的投资,但是自己什么都没有,在这方面投入不多。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吸引企业。“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示范区都是有效的,那些地区自封的示范区发展不平衡。”鲁文亮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有些盲目,吹嘘的成分更多。因为技术成熟度不是很高,而且中国的道路场景是最复杂多变的。”一位主流自动驾驶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政策引导下,除了一些地方政府“瞎折腾”,自动驾驶企业发展自动驾驶也存在“虚火”。按照之前的规划,包括长城、吉利、奇瑞、东风等多家自主车企都计划在2020年实现L3量产,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020年快过去了,L3是什么还没有明确定义。”一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分级标准,自动驾驶都分为五个级别,L0-L5,其中车辆负责L3的外围监控。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人类驾驶员通常不需要干预,只有当系统提示人类需要接管时,才需要干预,并且很难确定接管需要多少过渡时间。“你为什么提到L2.9,L2.99……...只是不能自称是真正的L3。因为真正的L3,责任在车厂。L3真正落地保守估计至少要2到3年。”上述车企内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一些国际车企已经放弃了L3级自动驾驶路线,比如奥迪已经率先量产应用L3级自动驾驶技术,而沃尔沃、丰田、Waymo也已经表示将跳过L3,直接做L4。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车企一直热衷于量产L3作为新车上市的宣传点。虽然L3的真正应用更有可能发生在测试道路上,但毕竟测试道路的驾驶员时刻准备着接管车辆。“推广L3可以免税。”上述车企人士告诉记者,以此作为营销噱头,被认为是车企高调推广L3的原因之一。
争夺标准制定权没有意义?
车企以此作为营销卖点无可厚非,但自动驾驶真正的大规模应用,最终还是要落到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虽然地方政府在推广过程中不乏盲目性,但作为新生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做法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个新生事物,技术很复杂,影响范围很广。同时要考虑生态建设。没有以前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一段时间不断尝试,所以肯定会走弯路,但这种尝试对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否则创新是不可能的。”一家新造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的自动驾驶起步比中国早,但近年来在中国一直在快速追赶。而且由于交通环境不同,能学到的经验被认为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史一直在追历史,也经常提到‘标杆’这个词。但是,在智能联网阶段,我认为应该取消“标杆管理”。这是我们有机会超越或领先的领域,尤其是道路和汽车的结合。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国家优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研究所教授姚告诉《经济观察报》。
张永伟表示,成为自动驾驶城市有五个要素,包括建设支持智能驾驶和智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测试环境,展示各种应用,建设数据和云控制平台,以及根据车辆/道路协作者的要求建立一套推进机制……ion /5G应用场景。在这些要素的推广上,张永伟认为有五大挑战:一是重建设轻运营,不仅投资模式不清晰,运营模式也不清晰;二是重数据缺乏应用;三是缺乏顶层设计,不同的参与者给出了不同的方案,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第四,过于注重短期利益,缺乏战略眼光;第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和促进机制没有理顺。
虽然各地都有自动驾驶示范区,但各地应用技术的标准存在差异。针对标准统一的趋势,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想在自动驾驶标准的未来发展中抢占话语权,这样才能在商业化的时候拥有竞争优势。“其实每个地方出台自己的考试规则的时候,都是基于当地的需求。比如东北是天气问题,北京(强调)安全。我觉得没必要先统一。很多东西在大家还不确定的时候会统一,但是会制约这个行业的发展。先走一步,统一前达成共识。”姚对说道。
“必须先尝试,才能制定标准,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标准,而是顶层设计,针对交通痛点提出智能化发展目标,比如能否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高通行效率,让这些客观需求带动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定一个技术方案让大家先做。”上述新造车企业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国家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示范区肯定希望看到头脑风暴,但要引导行业在正确的范围内思考。
“肯定会有泡沫。不可能有那么多公司掌握前沿技术。但任何一个的崛起,都会伴随着投资热情的高涨,然后迅速降温,然后理性成长。这基本上是客观规律。”上述新造车企业分析认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是全新的技术,会带来生态的改变,具有实用和长远的客观价值。所以,只要投资回归理性,过去无序投资等问题自然会消除。
摘要罗琳将自9月11日起加入联合机构,担任市场部执行副总裁。她将接任此前离开公司的胡波。
1900/1/1 0:00:00网易汽车8月28日报道二手车保值率是很多消费者购车时的顾虑之一,电动汽车一直因为技术迭代过快保值率过低被诟病,无法形成完整流通的生命周期,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1900/1/1 0:00:00最近一段时间,恒大造车动作更加密集,继8月初一次性首发了6款车后,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亲赴上海和广州视察生产基地;
1900/1/1 0:00:00摘要由于供应商制造偏差,在高油压工况下螺纹处可能发生微裂并引起系统油压下降,影响动力传输,大众召回部分进口西雅特列昂、甲壳虫、尚酷及高尔夫。
1900/1/1 0:00:0042岁何小鹏,第二次创业三年就敲钟了。“前路依旧,更新起点。”8月27日晚,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公司简称“XPEV”,发行价为15美元ADS。
1900/1/1 0:00:008月能否迎来日本车市的首次正增长呢?7月29日,日本岩手县政府宣布,县内有1人新冠病检测呈阳性,为该县首个确诊病例。至此,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全部出现确诊病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