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9月2日,德勤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播客专栏,移动的未来。在该系列最新一期节目中,文远智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南洋理工大学无人车测试与研究卓越中心项目总监Delport Niels de Boer作为访谈嘉宾,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的看法和期待。
德勤播客《移动的未来》最新一集
40分钟的采访,碰撞出很多精彩的想法。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来看待无人驾驶,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审视当下,规划未来。
以下是对韩旭的部分采访摘录:
第一,保证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不需要做所有的预测。
韩旭:无人驾驶的关键是安全,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不可预测性是人类行为和人性的特征之一。总会有人做不同的行为,就像行为模式图一样。主线之外总有一些变态点,其中不乏天才。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同样,人类司机也很难预测其他人下一秒会做什么。自动驾驶需要做的是在不预测周围物体所有行为的情况下,保证驾驶安全。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就是要保证整个运营过程中,车与车之间不发生碰撞。
其实自动驾驶在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以文远智行开发的第三代传感器套件为例。这个传感器套件包括一个高清激光雷达,六个360度相机模块,三个长距离相机和五个毫米波雷达。
文远知行机器人
这些传感器通过特定的硬件同步可以达到毫秒级的精度,可以探测到远至200米的道路信息,分辨率为厘米级。这些传感器的精度远远超过人眼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所有的障碍物,即使出现意外情况,汽车也可以及时安全停下。
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没有老司机灵活,但一定比人类司机安全,这就是自动驾驶的魅力。
第二,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重点是安全冗余和性价比。
韩旭:关于5G网络,我想先指出一点:5G非常非常贵。我给你算一笔账:4G基站之间的距离大概是1公里,而5G基站之间的距离是300米。也就是说,5G基站的辐射距离是4 G的三分之一..我们用π *r2来计算辐射面积。覆盖一个4G基站覆盖的圆周需要9到10个5G基站。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新加坡、北京、广州、芝加哥、旧金山这样的城市建设5G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一个人口不多,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投资建设5G来覆盖整个地区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诚然,对于大城市来说,建设和普及5G是非常有必要的。5G和V2X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为无人驾驶增加安全冗余,让无人驾驶更加安全高效。5G的使用是一个经济问题,需要在建设5G的高成本和5G带来的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需要考虑的地方。5G网络当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得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实施方案。
第三,继续推动技术,让无人驾驶不仅便宜,而且是个好买卖。
韩旭:我非常看好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和价格。2017年,一台64线激光雷达的价格约为75万元。2018年价格降到25-30万元之间。硬件价格每年都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在许多发达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年轻劳动力来提供驾驶服务,司机的人力成本也在逐年增加。机器成本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了风险……无人驾驶的利润率。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升级我们的技术,专注于这个商业模式。
文远智行人工成本与机器成本的比较
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韩旭: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能自己做出无人驾驶汽车。总有比你手头的工程资源和技术资源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谷歌、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也完全不可能自己做产品,从雷达到摄像头,从CPU到GPU,自己做车辆。我们必须合作,这也是工业化的魅力。
但同时,在无人驾驶领域,竞争也非常激烈。比如Waymo和Cruise可以合作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双方专注于不同的层面,比如Waymo和日产,合作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找到合作的机会,营造合作的氛围。
在我看来,资本的驱动力是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资本需要参与推动合作。此前,软银通过愿景基金将各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文远的知行铁三角模式
随着越来越开放和安全的操作,给公众信心。
韩旭:公众对无人驾驶的看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一个意外就可能颠覆整个社会的看法。
因此,包括文远之星在内的所有无人驾驶企业都应该努力确保安全,不仅在运营方面,而且在技术开发方面。
自开放运营以来,文远之星定期向公众发布数据报告。数据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我们累计了多少自驾里程,接待了这么多乘客,而且从未发生过一起主动安全事故,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成绩。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文远智行机器人。
文远知行机器人运营报告
以民用飞机为例:飞机就是把200多人装进一个大铁笼子里,里面有一个内燃机在不断地爆炸燃料,把这200多人推到天上,降落在另一个地方。这听起来很可怕,不是吗?但是现在坐飞机去机场的人会不会觉得特别害怕?其实不会。
推进无人着陆的过程也是如此。首先需要从基础科学和工程的角度证明它的安全性,然后逐步开放给更多人尝试。刚开始你可能会担心,但是安全尝试多次后,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再害怕和紧张。
这项工作需要逐步推进。车辆速度由低到高,作业范围由有限区域逐渐扩大到更具挑战性的区域。这样,公众对我们产品安全性的信心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无人驾驶的研发进程。
韩旭:新冠肺炎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问了我们工程师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无人驾驶进行物资配送吗?”可惜当时我们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但今天或许可以做到。于是我又问他们:“如果再发生类似的危机,我们能为社会和世界做点贡献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告诉我的工程师全速发展技术。如果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我们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取代人类驾驶员,因此驾驶员不需要暴露在风险中。
对于像新冠肺炎这样的全球性疫情,出租车司机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司机一旦感染病,很可能会通过乘客大面积传播。如果实现无人驾驶,用Robotaxi接客,在每一单之间在车上杀死他们,就切断了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SpaceX发射火箭探索火星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而我们所做的是通过无人驾驶让地球家园的旅行更加高效和安全。当疫情发生时,无人驾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切断病的传播。
第五,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共享给全人类。
韩旭: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不仅美国人使用灯泡,全世界都使用它。我们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希望全世界、全人类都能用上我们的技术。这是我们造福全人类的愿景。我相信文远之星将来也有机会扩展到东南亚国家。
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引入,需要一个国际标准,需要各方提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技术的引入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需要建立怎样的监督机制?无人驾驶机制应该向政府开放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必须在我们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之前得到解决。
当你有机会定义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全力以赴。
韩旭:是什么让我每天充满动力,投身于未来出行方式的改变?我对这类问题的回答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在你的一生中有一次机会去定义未来,你不会尽力去实现吗?对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每天想的都是让自动驾驶技术成为现实,让人类出行更安全,这也是我在努力奋斗的原因。[TechWeb]9月2日,德勤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播客专栏,移动的未来。在该系列最新一期节目中,文远智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南洋理工大学无人车测试与研究卓越中心项目总监Delport Niels de Boer作为访谈嘉宾,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对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的看法和期待。
德勤播客《移动的未来》最新一集
40分钟的采访,碰撞出很多精彩的想法。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来看待无人驾驶,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审视当下,规划未来。
以下是对韩旭的部分采访摘录:
第一,保证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不需要做所有的预测。
韩旭:无人驾驶的关键是安全,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不可预测性是人类行为和人性的特征之一。总会有人做不同的行为,就像行为模式图一样。主线之外总有一些变态点,其中不乏天才。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同样,人类司机也很难预测其他人下一秒会做什么。自动驾驶需要做的是在不预测周围物体所有行为的情况下,保证驾驶安全。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步就是要保证整个运营过程中,车与车之间不发生碰撞。
其实自动驾驶在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以文远智行开发的第三代传感器套件为例。这个传感器套件包括一个高清激光雷达,六个360度相机模块,三个长距离相机和五个毫米波雷达。
文远知行机器人
这些传感器通过特定的硬件同步可以达到毫秒级的精度,可以探测到远至200米的道路信息,分辨率为厘米级。这些传感器的精度远远超过人眼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所有的障碍物,即使出现意外情况,汽车也可以及时安全停下。
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没有老司机灵活,但一定比人类司机安全,这就是自动驾驶的魅力。
第二,无人驾驶上的5G应用,重点是安全冗余和性价比。
韩旭:关于5G网络,我想先指出一点:5G非常非常贵。我给你算一笔账:4G基站之间的距离大概是1公里,而5G基站之间的距离是300米。也就是说,5G基站的辐射距离是4 G的三分之一..……e用π *r2计算辐射面积。覆盖一个4G基站覆盖的圆周需要9到10个5G基站。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新加坡、北京、广州、芝加哥、旧金山这样的城市建设5G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一个人口不多,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投资建设5G来覆盖整个地区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诚然,对于大城市来说,建设和普及5G是非常有必要的。5G和V2X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为无人驾驶增加安全冗余,让无人驾驶更加安全高效。5G的使用是一个经济问题,需要在建设5G的高成本和5G带来的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需要考虑的地方。5G网络当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我们得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实施方案。
第三,继续推动技术,让无人驾驶不仅便宜,而且是个好买卖。
韩旭:我非常看好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和价格。2017年,一台64线激光雷达的价格约为75万元。2018年价格降到25-30万元之间。硬件价格每年都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在许多发达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的年轻劳动力来提供驾驶服务,司机的人力成本也在逐年增加。机器成本的下降,人工成本的上升,为无人驾驶创造了不断上升的利润空间。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升级我们的技术,专注于这个商业模式。
文远智行人工成本与机器成本的比较
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韩旭: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能自己做出无人驾驶汽车。总有比你手头的工程资源和技术资源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谷歌、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也完全不可能自己做产品,从雷达到摄像头,从CPU到GPU,自己做车辆。我们必须合作,这也是工业化的魅力。
但同时,在无人驾驶领域,竞争也非常激烈。比如Waymo和Cruise可以合作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双方专注于不同的层面,比如Waymo和日产,合作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找到合作的机会,营造合作的氛围。
在我看来,资本的驱动力是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资本需要参与推动合作。此前,软银通过愿景基金将各企业聚集在一起,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文远的知行铁三角模式
随着越来越开放和安全的操作,给公众信心。
韩旭:公众对无人驾驶的看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一个意外就可能颠覆整个社会的看法。
因此,包括文远之星在内的所有无人驾驶企业都应该努力确保安全,不仅在运营方面,而且在技术开发方面。
自开放运营以来,文远之星定期向公众发布数据报告。数据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我们累计了多少自驾里程,接待了这么多乘客,而且从未发生过一起主动安全事故,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成绩。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文远智行机器人。
文远知行机器人运营报告
以民用飞机为例:飞机就是把200多人装进一个大铁笼子里,里面有一个内燃机在不断地爆炸燃料,把这200多人推到天上,降落在另一个地方。这听起来很可怕,不是吗?但是人飞到空中会不会觉得特别害怕……rt now?其实不会。
推进无人着陆的过程也是如此。首先需要从基础科学和工程的角度证明它的安全性,然后逐步开放给更多人尝试。刚开始你可能会担心,但是安全尝试多次后,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再害怕和紧张。
这项工作需要逐步推进。车辆速度由低到高,作业范围由有限区域逐渐扩大到更具挑战性的区域。这样,公众对我们产品安全性的信心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无人驾驶的研发进程。
韩旭:新冠肺炎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问了我们工程师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无人驾驶进行物资配送吗?”可惜当时我们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但今天或许可以做到。于是我又问他们:“如果再发生类似的危机,我们能为社会和世界做点贡献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告诉我的工程师全速发展技术。如果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我们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取代人类驾驶员,因此驾驶员不需要暴露在风险中。
对于像新冠肺炎这样的全球性疫情,出租车司机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司机一旦感染病,很可能会通过乘客大面积传播。如果实现无人驾驶,用Robotaxi接客,在每一单之间在车上杀死他们,就切断了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SpaceX发射火箭探索火星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而我们所做的是通过无人驾驶让地球家园的旅行更加高效和安全。当疫情发生时,无人驾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切断病的传播。
第五,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共享给全人类。
韩旭: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不仅美国人使用灯泡,全世界都使用它。我们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希望全世界、全人类都能用上我们的技术。这是我们造福全人类的愿景。我相信文远之星将来也有机会扩展到东南亚国家。
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引入,需要一个国际标准,需要各方提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技术的引入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需要建立怎样的监督机制?无人驾驶机制应该向政府开放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必须在我们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之前得到解决。
当你有机会定义未来的时候,一定要全力以赴。
韩旭:是什么让我每天充满动力,投身于未来出行方式的改变?我对这类问题的回答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在你的一生中有一次机会去定义未来,你不会尽力去实现吗?对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每天想的都是让自动驾驶技术成为现实,让人类出行更安全,这也是我在努力奋斗的原因。
来源:吉利ICON作者吴晓宇编辑周游在以“国内首部健康车”的身份出圈后,吉利ICON又玩转起了“国潮”。
1900/1/1 0:00:009月伊始,一汽红旗率先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8月共售出新车21万辆,同比暴增110。目前销量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4。
1900/1/1 0:00:00今日,重庆发布《重庆市局关于重庆市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工作措施征求公众意见》。
1900/1/1 0:00:00《科创板日报》(杭州,记者罗祎辰)讯,9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吉利汽车的招股说明书,意味其科创板上市计划已进入冲刺阶段。
1900/1/1 0:00:00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昊讯9月1日晚间,ST众泰000980
1900/1/1 0:00:00TechWeb9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福特的首席执行官(CEO)吉姆哈克特(JimHackett)表示,特斯拉通过建造电池厂来实现自给自足的电池战略“没有任何优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