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保时捷真的不想「国产化」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保时捷中国

作者|周游

编辑|李欢欢

特斯拉再次刷新了国内速度。

根据上述新闻报道,9月6日,特斯拉Giga上海二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0年底前建设完成。此时距离二期工程开工仅7个月。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眼中的“奇迹”。一期孵化了国产Model 3的“销量杀手”,二期将负责国产Model Y的生产,更是被他寄予厚望。“这款车型的需求最终可能会超过特斯拉其他车型的总和。”

都是在中国“本土化”,特斯拉在这里大踏步前进,但其拥有超强盈利能力的对手之一保时捷却一再否认。

8月底,有消息称保时捷将考虑在海南本土生产。理由被广为流传:在海南自贸区组装销售可以免税,保时捷可能会选择建立合资公司进行国产。

不过官方还是回应了那个冷冰冰的回答:没有国内的计划。这不是保时捷第一次“国产”,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保时捷为什么不走国产化道路?人民币不香吗?

2020年,保时捷依然是“中国制造”

铁打的保时捷,流水的“八卦对象”。

梳理公开资料可以知道,保时捷“国产化”的第一桩丑闻出现在2009年。当时有消息称,保时捷正考虑在中国设厂生产新型跑车,有可能与一汽大众旗下的奥迪Q5平行生产SUV。

在该传闻断断续续传出两年后,时任保时捷全球董事会主席的马伦在2011年初亲自致信表示,虽然亚洲和北美的进口限制确实会促使保时捷考虑未来海外生产或组装的可能性,但目前保时捷的生产重心仍在德国,海外生产尚未提上日程,也不会与奥迪同步生产。

2011年是保时捷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十年。十年来,保时捷在华年销量从2002年的27辆跃升至2010年的13856辆,累计总销量也突破了5万辆。然而,当时保时捷的全球年销量仅达到10万辆。考虑到成本和产能,在海外设厂生产显然不划算。

虽然被官方否认,但是对于此事的炒作热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到2014年,保时捷“国产”的传闻再起,但这一次的目标变成了上海大众(后来的上汽大众)。

2014年9月23日,传闻上海大众宁波基地二期正式开工。预计该基地将于2016年建成后全面国产,投产的第一款车型将是在中国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卡宴。然而话音未落,紧接着25日,保时捷中国官方就被“打了一巴掌”:没有国产计划。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保时捷Cayenne Coupé来源:保时捷中国

让大家觉得这件事还有转机的是,2018年,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卢茨·梅施克(Lutz Meschke)提到,国产时“松口”是史无前例的。他表示,如果保时捷未来在中国的单款车型销量超过10万辆,可能会考虑这一策略。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被保时捷全球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博士降至5万辆。“单一车型的年销量至少要达到5万辆,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数据显示,2019年,保时捷在华交付新车86,752辆,同比增长8%,占全球总销量的31%。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虽然单个车型的销量离5万还很远,但是比10万要容易做到很多。

或许是因为这些前提条件,今年8月底,有消息称保时捷将在海南建合资公司……为了本土化而成功“”了很多人。因为海马是海南唯一的车企,ST海马的股价受消息影响持续上涨。其中,8月24日st海马股价上涨4.98%,8月25日上涨3.86%。

不过随着保时捷官方辟谣,海马很快做出了官方回应:“目前公司没有相关事宜。”至此,又一场保时捷被“国产”的想象大戏落幕。

从27到近10万。

作为一个起源于汽车制造大国的超豪华品牌,“德国制造”和私人定制是保时捷最看重的护城河之一。

2018年4月,Obermu在性能发布会上就“本土化”问题向中国媒体表态,称保时捷经过慎重考虑,没有考虑在中国本土化生产,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保时捷用户和经销商投资者对“德国制造”保时捷的性能和品质表示高度认可。

保时捷的高端豪华地位是在2001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确立的。当时,长安保时捷中心在著名的高端涉外商务俱乐部长安俱乐部一楼开业,这是开设的第一家保时捷中心,也开启了保时捷在中国数十年的高调成长之路。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北京长安保时捷中心来源:保时捷中国

数据显示,保时捷刚进入中国时,2002年年销量只有27辆,8年后突破1万辆。此后以年均17%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保时捷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2013年12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2017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超过7万辆,全球市场销量占比首次达到30%;同样在2017年,保时捷的销售利润率高达17.6%,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下滑时,保时捷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为80,108辆,同比增长12%。作为豪华品牌,玛莎拉蒂当年在华销量仅为10,696辆,同比下降32%。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保时捷中国;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对于保时捷来说,即使车市下行,其销量和利润率也是可以保证的。所以在国内投产并不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保时捷完全不可能国产吗?事实并非如此。

保时捷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豪华汽车品牌,但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品牌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在几个关键点上进行大胆的改变。

2002年卡宴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指责保时捷为了市场和利润而放弃原则。但保时捷思路清晰,果断地从“跑车制造商”转型为“跑车和SUV制造商”。事实证明,保时捷抓住了SUV市场的先机,卡宴成为保时捷无可争议的“销售担当”。有了这辆车,保时捷赚得盆满钵满。同样的情节在2009年再次上演。推出四门轿跑Panamera的保时捷再次被指“离经叛道”,但最终却让保时捷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顶级汽车品牌。

另外,虽然官方一直强调纯“德国血统”,但早在2014年,保时捷就宣布卡宴车型的车身将从德国转移到大众位于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工厂。今年8月中旬,路透社报道称,保时捷计划在斯洛伐克建造新的车身制造工厂,此前保时捷在该国已经有一家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

等待时机?

从保时捷高管以往的言论来看,是否考虑国产,更多的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

此前,Obermu曾表示,虽然保时捷品牌的全球销量持续增长,但总量仍然很小。分配到各个细分市场和车型后,产量就更少了,在国内投产也不划算。

对于保时捷来说,销售回报率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数据。在汽车圈,丰田是公认的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但在销售回报上,保时捷比丰田有绝对优势。官方财报显示,2018年保时捷实现销售利润43亿欧元,营业收入258亿欧元,销售回报率16.6%。同年,丰田销售额达302256亿日元,营业利润达24675亿日元,销售回报率仅为8.2%。

但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今年以来,全球疫情肆虐,汽车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保时捷也难逃冲击。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时捷营业收入达124.2亿欧元,同比下降7.3%;销售利润12.3亿欧元,同比下降26.3%;销售回报率为9.9%,去年同期为16.5%。

对此,保时捷将“销售回头率15%”的年度目标调整为“力争使销售回头率达到两位数”。保时捷承认,尽管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市场销量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5月的损失,但仍无法预测2020年的全年表现。

全球销售目标面临压力,因此增加中国市场是一个好策略。这一点,保时捷在电动化道路上最大的对手特斯拉深有体会。

今年6月,特斯拉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车企,这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强力加持。特斯拉国产后,成本和价格都有所损失,销量和口碑不断提升,对后疫情时代的其他车企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正式入驻上海临港之前,特斯拉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观望和纠结。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除了上海,苏州、广州等地都积极拉拢特斯拉在那里设厂。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与各地的谈判条件苛刻,技术要求完全保密。同时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提供巨额的土地储备和资金支持以及免税政策。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一直坚持独自建厂,这显然违背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工业底线”——保护民族汽车工业。1994年,我国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提出,生产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股份不得低于50%。

2018年4月,这一“规定”被打破。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取消股比限制。马斯克等人来了他一直想要的结果,特斯拉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建厂的外资车企,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这也给一向重视利润回报的保时捷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除此之外,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与保时捷的未来规划不谋而合。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梅斯格尔此前表示,2020年至2024年,保时捷在电气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00亿欧元,其中60亿欧元将用于汽车混合动力和电气化技术;30亿欧元投资充电站等相关基础设施;10亿欧元投资智能网络、自动驾驶和移动出行服务。与此同时,还将有50亿欧元的额外支出用于数字化转型和风险投资活动。

根据保时捷的计划,下一款车型将是Taycan CrossTurismo,这是热门电动车Taycan的第一款衍生车型。新一代紧凑型Macan也将实现电动化,成为保时捷第二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到2025年,保时捷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总销量的一半。

押宝电动化的保时捷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国产化也未必不可能。

欢迎关注未来汽车日报。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保时捷中国

作者|周游

编辑|李欢欢

特斯拉再次刷新了国内速度。

根据上述新闻报道,9月6日,特斯拉Giga上海二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0年底前建设完成。此时距离二期工程开工仅7个月。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眼中的“奇迹”。一期孵化了国产Model 3的“销量杀手”,二期将负责国产Model Y的生产,更是被他寄予厚望。“这款车型的需求最终可能会超过特斯拉其他车型的总和。”

都是在中国“本土化”,特斯拉在这里大踏步前进,但其拥有超强盈利能力的对手之一保时捷却一再否认。

8月底,有消息称保时捷将考虑在海南本土生产。理由被广为流传:在海南自贸区组装销售可以免税,保时捷可能会选择建立合资公司进行国产。

不过官方还是回应了那个冷冰冰的回答:没有国内的计划。这不是保时捷第一次“国产”,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保时捷为什么不走国产化道路?人民币不香吗?

2020年,保时捷依然是“中国制造”

铁打的保时捷,流水的“八卦对象”。

梳理公开资料可以知道,保时捷“国产化”的第一桩丑闻出现在2009年。当时有消息称,保时捷正考虑在中国设厂生产新型跑车,有可能与一汽大众旗下的奥迪Q5平行生产SUV。

在该传闻断断续续传出两年后,时任保时捷全球董事会主席的马伦在2011年初亲自致信表示,虽然亚洲和北美的进口限制确实会促使保时捷考虑未来海外生产或组装的可能性,但目前保时捷的生产重心仍在德国,海外生产尚未提上日程,也不会与奥迪同步生产。

2011年是保时捷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十年。十年来,保时捷在华年销量从2002年的27辆跃升至2010年的13856辆,累计总销量也突破了5万辆。然而,当时保时捷的全球年销量仅达到10万辆。考虑到成本和产能,在海外设厂生产显然不划算。

虽然被官方否认,但是对于此事的炒作热情已经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到2014年,保时捷“国产”的传闻再起,但这一次的目标变成了上海大众(后来的上汽大众)。

2014年9月23日,传闻上海大众宁波基地二期正式开工。预计该基地将于2016年建成后全面国产,投产的第一款车型将是在中国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卡宴。然而话音未落,紧接着25日,保时捷中国官方就被“打了一巴掌”:没有国产计划。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保时捷Cayenne Coupé来源:保时捷中国

让大家觉得这件事还有转机的是,2018年,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卢茨·梅施克(Lutz Meschke)提到,制造时“松口”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他表示,如果保时捷未来在中国的单款车型销量超过10万辆,可能会考虑这一策略。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被保时捷全球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博士降至5万辆。“单一车型的年销量至少要达到5万辆,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数据显示,2019年,保时捷在华交付新车86,752辆,同比增长8%,占全球总销量的31%。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虽然单个车型的销量离5万还很远,但是比10万要容易做到很多。

或许是因为这些前提条件,今年8月底,有消息称保时捷将在海南建合资公司进行国产化,成功“”了不少人。因为海马是海南唯一的车企,ST海马的股价受消息影响持续上涨。其中,8月24日st海马股价上涨4.98%,8月25日上涨3.86%。

不过随着保时捷官方辟谣,海马很快做出了官方回应:“目前公司没有相关事宜。”至此,又一场保时捷被“国产”的想象大戏落幕。

从27到近10万。

作为一个起源于汽车制造大国的超豪华品牌,“德国制造”和私人定制是保时捷最看重的护城河之一。

2018年4月,Obermu在性能发布会上就“本土化”问题向中国媒体表态,称保时捷经过慎重考虑,没有考虑在中国本土化生产,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保时捷用户和经销商投资者对“德国制造”保时捷的性能和品质表示高度认可。

保时捷的高端豪华地位是在2001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确立的。当时,长安保时捷中心在著名的高端涉外商务俱乐部长安俱乐部一楼开业,这是开设的第一家保时捷中心,也开启了保时捷在中国数十年的高调成长之路。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北京长安保时捷中心来源:保时捷中国

数据显示,保时捷刚进入中国时,2002年年销量只有27辆,8年后突破1万辆。此后以年均17%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保时捷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2013年12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2017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超过7万辆,全球市场销量占比首次达到30%;同样在2017年,保时捷的销售利润率高达17.6%,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下滑时,保时捷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为80,108辆,同比增长12%。作为豪华品牌,玛莎拉蒂当年在华销量仅为10,696辆,同比下降32%。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保时捷中国;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对于保时捷来说,即使车市下行,其销量和利润率也是可以保证的。所以在国内投产并不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保时捷完全不可能国产吗?事实并非如此。

保时捷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豪华汽车品牌,但从其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品牌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在几个关键点上进行大胆的改变。

2002年卡宴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指责保时捷为了市场和利润而放弃原则。但保时捷思路清晰,果断地从“跑车制造商”转型为“跑车和SUV制造商”。事实证明,保时捷抓住了SUV市场的先机,卡宴成为保时捷无可争议的“销售担当”。有了这辆车,保时捷赚得盆满钵满。同样的情节在2009年再次上演。推出四门轿跑Panamera的保时捷再次被指“离经叛道”,但最终却让保时捷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顶级汽车品牌。

另外,虽然官方一直强调纯“德国血统”,但早在2014年,保时捷就宣布卡宴车型的车身将从德国转移到大众位于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工厂。今年8月中旬,路透社报道称,保时捷计划在斯洛伐克建造新的车身制造工厂,此前保时捷在该国已经有一家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

等待时机?

从保时捷高管以往的言论来看,是否考虑国产,更多的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

此前,Obermu曾表示,虽然保时捷品牌的全球销量持续增长,但总量仍然很小。分配到各个细分市场和车型后,产量就更少了,在国内投产也不划算。

对于保时捷来说,销售回报率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数据。在汽车圈,丰田是公认的最赚钱的企业之一,但在销售回报上,保时捷比丰田有绝对优势。官方财报显示,2018年保时捷实现销售利润43亿欧元,营业收入258亿欧元,销售回报率16.6%。同年,丰田销售额达302256亿日元,营业利润达24675亿日元,销售回报率仅为8.2%。

但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今年以来,全球疫情肆虐,汽车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保时捷也难逃冲击。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时捷营业收入达124.2亿欧元,同比下降7.3%;销售利润12.3亿欧元,同比下降26.3%;销售回报率为9.9%,去年同期为16.5%。

对此,保时捷将“销售回头率15%”的年度目标调整为“力争使销售回头率达到两位数”。保时捷承认,尽管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市场销量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5月的损失,但仍无法预测2020年的全年表现。

全球销售目标面临压力,因此增加中国市场是一个好策略。这一点,保时捷在电动化道路上最大的对手特斯拉深有体会。

今年6月,特斯拉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车企,这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强力加持。特斯拉国产后,成本和价格都有所损失,销量和口碑不断提升,对后疫情时代的其他车企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正式入驻上海临港之前,特斯拉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观望和纠结。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除了上海,苏州、广州等地都积极拉拢特斯拉在那里设厂。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与各地的谈判条件苛刻,技术要求完全保密。同时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提供巨额的土地储备和资金支持以及免税政策。

最重要的是,特斯拉一直坚持独自建厂,这显然违背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工业底线”——保护民族汽车工业。1994年,我国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提出,生产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股份不得低于50%。

2018年4月,这一“规定”被打破。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取消股比限制。马斯克等人来了他一直想要的结果,特斯拉成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建厂的外资车企,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这也给一向重视利润回报的保时捷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Porsche, Tesla, Volkswagen, Toyota, Haima

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除此之外,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与保时捷的未来规划不谋而合。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梅斯格尔此前表示,2020年至2024年,保时捷在电气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00亿欧元,其中60亿欧元将用于汽车混合动力和电气化技术;30亿欧元投资充电站等相关基础设施;10亿欧元投资智能网络、自动驾驶和移动出行服务。与此同时,还将有50亿欧元的额外支出用于数字化转型和风险投资活动。

根据保时捷的计划,下一款车型将是Taycan CrossTurismo,这是热门电动车Taycan的第一款衍生车型。新一代紧凑型Macan也将实现电动化,成为保时捷第二款纯电动汽车。预计到2025年,保时捷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总销量的一半。

押宝电动化的保时捷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国产化也未必不可能。

欢迎关注未来汽车日报。

标签:保时捷特斯拉大众丰田海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广汽丰田8月销量70247台 同比增长19%

9月8日,广汽丰田发布了8月销量为70,247台,突破7万关口,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9;18月累计销量462,632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

1900/1/1 0:00:00
EV晨报 | 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破10万;现代与SK开发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江淮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38%

1、国务院:支持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建设京沪车联网公路9月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信息,国务院原则同意《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

1900/1/1 0:00:00
卡门简报 | 大众否认与特斯拉联盟传闻;东风雷诺完成股权转让;宁德时代获批20亿美元外债额度

卡门简报整理吴晓宇头条大众掌门人迪斯否认与特斯拉联盟传闻:只是与马斯克简单聊天9月8日,针对“大众与特斯拉结盟”的传言,

1900/1/1 0:00:00
乘联会:呈快速回暖态势 8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8.9%

网易汽车9月8日报道9月8日,乘联会公布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

1900/1/1 0:00:00
泰达论坛上 企业/专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说了什么?

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防范新风险,并保持应对新挑战的准备。

1900/1/1 0:00:00
电池日一波三折即将开幕,马斯克可能曝光的底牌与大招

作者程潇熠编辑王妍几经周折的电池日即将来临,这场特斯拉电池技术首秀,被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为“特斯拉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日子之一”,早已吊足了粉丝与行业的胃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