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36氪对话理想汽车、ARCFOX:特斯拉不会一手遮天,客户关系是未来最重要资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作者|秦

编辑|旅行

连续下跌一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复苏,但很多车企已经倒在淘汰赛阶段。进入中国后,特斯拉以一款国产Model 3车型横扫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形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努力?怎样才能切到市场的“七寸”?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9月12日,李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新能源ARCFOX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36Kr CEO冯大刚出席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沈亚楠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会很像智能手机行业,但特斯拉不会像苹果那样占据那么大的份额。从长远来看,中国车企在未来与特斯拉的竞争中会非常有信心。陈愉表示,凭借产品和制造优势,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中国车企可以直接与特斯拉竞争。

新能源的ARCFOX和李,是国企老脱胎而来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品牌。双方如何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出牌“封杀”特斯拉备受关注。

以下为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整理的冯大刚与沈亚楠、陈郁的对话摘录: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冯大刚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客户关系将是最重要的资产。

冯大刚(36Kr CEO):如果要打造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当下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是动力模式、自动驾驶还是智能服务?

沈亚男(李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汽车行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在某一点上突破很难取胜。李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这件事。第一个是新的电驱动,第二个是新的智能,第三个是新的商业模式,代表了三个方向。

首先,电驱动的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纯电动或者插电式混动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和技术优势。

第二个方向是要有智能特性,汽车的性能甚至可以通过OTA升级来改变,包括制动性能,加速性能,降低油耗。

第三种新的商业模式是指新的客户关系,即通过自我服务客户,包括汽车销售、服务和售后保养,以积累客户资源,这也是李一直在做的。直接的客户关系将是最重要的资产。

陈郁(BAIC新能源ARCFOX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当前,数字化、智能化、颠覆性的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在新能源方面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的发展,一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有一个产品没有模型,这个产品的技术实力就没有办法提高;只有模式没有产品,这种模式不会长久。

目前的商业模式,无论是直销还是分销,都处于过渡阶段。目前我们走的是复合策略,以直营模式为主,同时在广泛的市场会采取相对传统的模式,但形式上会有一些变化,发货和销售也是分开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的,服务好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让用户满意。

对于敌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

冯大刚:前段时间关于加程序的技术路线争议很大。有人可能觉得纯电驱动才是未来。沈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沈亚楠:对于一些驱动方案,世界上没有一个技术方案可以一招制敌。如果想一招制敌,恐怕不太现实。李选择增程的技术路线作为出发点,主要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沈亚楠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首先,增程基础还是纯电车,只是多了一套增程系统,所以在驾驶的轻松性上和纯电车一样。第二是方便。目前国家的充电设施在逐步完善,但速度不尽如人意。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超过15000辆汽车,近60%的里程由纯电驱动。剩下的里程主要是在人跑长途或者远行的时候通过加油来补充,非常方便。第三是性价比高。增程的结构会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在Li ONE的综合购买成本甚至低于燃油车。

另外,就对社会的贡献而言,无论是纯电车还是增程式车,其实都是在为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做贡献,都实现了所谓的弯道超车,不再受制于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技术落后。

冯大刚:ARCFOX的α-T即将上市,预售价28万,与新动力品牌一致。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开始做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

陈郁:差异化应该基于自己的DNA,这取决于公司机制和自己的资金来源。对于ARCFOX来说,作为国有企业,可以与麦格纳建立新的合资模式进行产业发展,保证了ARCFOX产品的生产制造,也会在供应链上形成一定的优势。此外,内部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内外结合将打造ARCFOX core的差异化竞争力。

特斯拉在充电方案上胜出?

冯大刚:最近有一种说法,很多公司都没有搞清楚特斯拉赢在哪里。这个问题可以单独问。我们能不能先问问特斯拉?如果你赢了,你在哪里做得最好?

沈亚男: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特斯拉为什么会赢,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讨论如何和特斯拉竞争。我们的观点是,特斯拉主要靠解决充电问题取胜,其充电网络帮助用户解决充电问题。如果你真的去看特斯拉Model 3,无论是尺寸、准备还是制造质量,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都不是一款很好的车。

特斯拉今年将在中国铺设4000个超级充电桩,而过去6年只有2000个。一旦充电问题得到解决,无论客户是否具备充电条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充电焦虑。

特斯拉赢在能源网,但这个能源网也是有限的。目前,城市资源越来越有限。如果被单一品牌占据过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特斯拉)过度填充的桩会越来越难铺。

陈郁:特斯拉的成功实际上与最初的时机有关。特斯拉于2014年进入中国。当时国家已经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斯拉的出现顺应了这个机遇和趋势,同时创造了很多产品标准,比如大屏、OTA、纯电驱动,包括电池安全的一些标准……这些东西是开创性的。

冯大刚: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特斯拉?更广义的说,未来如何才能占领新能源汽车市场?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陈郁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陈郁:在市场竞争方面,提升产品力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其次是对用户体验的把握。传统企业最大的短板就在这里。以前更多的是甲方的想法,而不是充分了解用户。如今,我们需要与客户有更深层次的沟通,结合产品和制造的优势,以及了解中国市场的优势,我相信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与特斯拉或燃油车进行更广泛的竞争。

沈亚男:和特斯拉竞争,中长期还是很有信心的。特斯拉在独立充电网络中胜出,但一寸长就意味着一寸危险。接下来的体量发展会受限于自己铺设充电网络的速度,对自己形成瓶颈。美国95%的特斯拉用户都有家用充电桩,在中国会受到充电网络瓶颈的限制。

我们更有信心在智力上打败它。目前,大多数特斯拉用户仍然在他们的汽车上使用手机,因为他们认为它的导航不好用,它的音乐是由H5实现的。

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确实有领先优势,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机会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计算能力方面超越它。

智能汽车的发展更像智能手机,只是时间会慢很多。

冯大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不会像现在燃油车或者智能手机的格局?新能源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沈亚楠:从最终来看,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会和智能手机非常相似。首先是品牌整合。国外的汽车行业,中国没有那么多品牌。目前特斯拉占据着和苹果类似的位置,但市场份额不会像苹果那么高。所以中国一定会涌现出华为、小米这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传统汽车企业也一定能像三星一样转型成功。

但从时间段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转型肯定会比智能手机慢。无论你是智能手机还是非智能手机,供应商体系都差不多,转型会更快;然而,汽车供应链的转变将是缓慢的,越来越多的客户将想要智能电动汽车。因此,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传统主机厂转型服务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很长时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家的整体规划有机会实现。比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激进达到750万辆,其中纯电可能占一部分,增程式和插电式占另一部分。

陈郁:从市场来看,目前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幅度在(到)20-40万元(发展)。蔚来和小鹏都在这个区间,也是传统燃油车必须争夺的区间。产品的竞争也会加剧。今年ARCFOX将推出首款车,以后每年都会有新车推出。北汽集团希望在2025年实现集团的全面转型。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作者|秦

编辑|旅行

连续下跌一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复苏,但很多车企已经倒在淘汰赛阶段。进入中国后,特斯拉以一款国产Model 3车型横扫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形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努力?怎样才能切到市场的“七寸”?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9月12日,李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新能源ARCFOX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36Kr CEO冯大刚出席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沈亚楠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会很像智能手机行业,但特斯拉不会像苹果那样占据那么大的份额。从长远来看,中国车企在未来与特斯拉的竞争中会非常有信心。陈愉表示,凭借产品和制造优势,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中国车企可以直接与特斯拉竞争。

新能源的ARCFOX和李,是国企老脱胎而来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品牌。双方如何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出牌“封杀”特斯拉备受关注。

以下为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整理的冯大刚与沈亚楠、陈郁的对话摘录: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冯大刚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客户关系将是最重要的资产。

冯大刚(36Kr CEO):如果要打造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当下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是动力模式、自动驾驶还是智能服务?

沈亚男(李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汽车行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在某一点上突破很难取胜。李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这件事。第一个是新的电驱动,第二个是新的智能,第三个是新的商业模式,代表了三个方向。

首先,电驱动的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纯电动或者插电式混动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和技术优势。

第二个方向是要有智能特性,汽车的性能甚至可以通过OTA升级来改变,包括制动性能,加速性能,降低油耗。

第三种新的商业模式是指新的客户关系,即通过自我服务客户,包括汽车销售、服务和售后保养,以积累客户资源,这也是李一直在做的。直接的客户关系将是最重要的资产。

陈郁(BAIC新能源ARCFOX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当前,数字化、智能化、颠覆性的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在新能源方面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的发展,一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有一个产品没有模型,这个产品的技术实力就没有办法提高;只有模式没有产品,这种模式不会长久。

目前的商业模式,无论是直销还是分销,都处于过渡阶段。目前我们走的是复合策略,以直营模式为主,同时在广泛的市场会采取相对传统的模式,但形式上会有一些变化,发货和销售也是分开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的,服务好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让用户满意。

对于敌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

冯大刚:前段时间关于加程序的技术路线争议很大。有人可能觉得纯电驱动才是未来。沈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沈亚楠:对于一些驱动方案,世界上没有一个技术方案可以一招制敌。如果想一招制敌,恐怕不太现实。李选择增程的技术路线作为出发点,主要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沈亚楠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首先,增程基础还是纯电车,只是多了一套增程系统,所以在驾驶的轻松性上和纯电车一样。第二是方便。目前国家的充电设施在逐步完善,但速度不尽如人意。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超过15000辆汽车,近60%的里程由纯电驱动。剩下的里程主要是在人跑长途或者远行的时候通过加油来补充,非常方便。第三是性价比高。增程的结构会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在Li ONE的综合购买成本甚至低于燃油车。

另外,就对社会的贡献而言,无论是纯电车还是增程式车,其实都是在为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做贡献,都实现了所谓的弯道超车,不再受制于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技术落后。

冯大刚:ARCFOX的α-T即将上市,预售价28万,与新动力品牌一致。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开始做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

陈郁:差异化应该基于自己的DNA,这取决于公司机制和自己的资金来源。对于ARCFOX来说,作为国有企业,可以与麦格纳建立新的合资模式进行产业发展,保证了ARCFOX产品的生产制造,也会在供应链上形成一定的优势。此外,内部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内外结合将打造ARCFOX core的差异化竞争力。

特斯拉在充电方案上胜出?

冯大刚:最近有一种说法,很多公司都没有搞清楚特斯拉赢在哪里。这个问题可以单独问。我们能不能先问问特斯拉?如果你赢了,你在哪里做得最好?

沈亚男: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特斯拉为什么会赢,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讨论如何和特斯拉竞争。我们的观点是,特斯拉主要靠解决充电问题取胜,其充电网络帮助用户解决充电问题。如果你真的去看特斯拉Model 3,无论是尺寸、准备还是制造质量,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都不是一款很好的车。

特斯拉今年将在中国铺设4000个超级充电桩,而过去6年只有2000个。一旦充电问题得到解决,无论客户是否具备充电条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充电焦虑。

特斯拉赢在能源网,但这个能源网也是有限的。目前,城市资源越来越有限。如果被单一品牌占据过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特斯拉)过度填充的桩会越来越难铺。

陈郁:特斯拉的成功实际上与最初的时机有关。特斯拉于2014年进入中国。当时国家已经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但是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斯拉的出现顺应了这个机遇和趋势,同时创造了很多产品标准,比如大屏、OTA、纯电驱动,包括电池安全的一些标准……这些东西是开创性的。

冯大刚: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特斯拉?更广义的说,未来如何才能占领新能源汽车市场?

Tesla, LI, Hechuang, Li ONE, Gun

陈郁来源:HICOOL全球企业家峰会

陈郁:在市场竞争方面,提升产品力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其次是对用户体验的把握。传统企业最大的短板就在这里。以前更多的是甲方的想法,而不是充分了解用户。如今,我们需要与客户有更深层次的沟通,结合产品和制造的优势,以及了解中国市场的优势,我相信我们可以在市场上与特斯拉或燃油车进行更广泛的竞争。

沈亚男:和特斯拉竞争,中长期还是很有信心的。特斯拉在独立充电网络中胜出,但一寸长就意味着一寸危险。接下来的体量发展会受限于自己铺设充电网络的速度,对自己形成瓶颈。美国95%的特斯拉用户都有家用充电桩,在中国会受到充电网络瓶颈的限制。

我们更有信心在智力上打败它。目前,大多数特斯拉用户仍然在他们的汽车上使用手机,因为他们认为它的导航不好用,它的音乐是由H5实现的。

在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确实有领先优势,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机会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计算能力方面超越它。

智能汽车的发展更像智能手机,只是时间会慢很多。

冯大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不会像现在燃油车或者智能手机的格局?新能源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沈亚楠:从最终来看,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会和智能手机非常相似。首先是品牌整合。国外的汽车行业,中国没有那么多品牌。目前特斯拉占据着和苹果类似的位置,但市场份额不会像苹果那么高。所以中国一定会涌现出华为、小米这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传统汽车企业也一定能像三星一样转型成功。

但从时间段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转型肯定会比智能手机慢。无论你是智能手机还是非智能手机,供应商体系都差不多,转型会更快;然而,汽车供应链的转变将是缓慢的,越来越多的客户将想要智能电动汽车。因此,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传统主机厂转型服务新能源汽车还需要很长时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家的整体规划有机会实现。比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激进达到750万辆,其中纯电可能占一部分,增程式和插电式占另一部分。

陈郁:从市场来看,目前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幅度在(到)20-40万元(发展)。蔚来和小鹏都在这个区间,也是传统燃油车必须争夺的区间。产品的竞争也会加剧。今年ARCFOX将推出首款车,以后每年都会有新车推出。北汽集团希望在2025年实现集团的全面转型。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标签:特斯拉理想汽车合创理想ONE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宝马新能源战略再进化,iX3欲为传统豪门正名

昨晚,代表着宝马集团创新纯电思维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宝马iX3迎来在中国的首秀,并宣布以4751万人民币开启预售。

1900/1/1 0:00:00
卡门简报 | 上汽发布业内首个氢战略;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二期开业;油价或将下调

卡门简报整理邹帅头条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二期开业9月14日,华晨宝马沈阳动力电池中心二期正式开业,这是宝马全球生产网络中全球首家生产BMW第五代动力电池的工厂。

1900/1/1 0:00:00
马斯克:特斯拉预计将在12月中旬推送改进后的Autopilot系统

TechWeb9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预计将在今年12月中旬推送改进后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系统。

1900/1/1 0:00:00
i-VISTA自动驾驶挑战赛完赛:沃尔沃XC60、长安UNI-T夺冠

9月14日,随着最后一项商业化进程挑战赛鸣金收兵,“2020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顺利完成所有比赛。

1900/1/1 0:00:00
官宣!网易新闻成为2020北京车展官方独家直播媒体

网易汽车9月14日报道9月14日,网易新闻正式官宣为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官方独家直播媒体平台。

1900/1/1 0:00:00
无人驾驶出租车开到北京 商用还远吗?

TechWeb9月14日,2017年李彦宏将百度无人驾驶车开上北京五环,并收到罚单。现在,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ApolloRobotaxi真的在北京开站营业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