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SAIC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SAIC大通EUNIQ7,并宣布了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到2025年,至少推出十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SAIC何洁科技(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和工程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百亿市值,建立超过1000人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规模,拥有市场加快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和绿色发展,提升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汽车领军者,吹响了行业能源革命的“进行曲”。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瓶颈。一方面,中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中国需要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抢占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零碳、高效、能源互联介质、可储存、安全可控等明显优势,可在交通、工业、建筑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无污染、高效、高负荷、快充、长续航等明显优势。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100万辆,加氢站超过1000座。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7搭载了SAIC自主研发的最新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以该产品的成功亮相为起点,SAIC将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推动新一代自主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车上的批量应用,并适时推出全新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
未来五年,SAIC将努力实现“10个、100个、1000个、10000个”四大目标:即到2025年,至少推出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杰氢科技达到100亿市值,建立1000人以上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10000辆燃料电池整车的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超过10%。到2025年,SAIC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将实现累计销售3万套以上,成为国内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导者。到2030年,SAIC将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经过20年潜心布局自主核心技术,全球顶级SAIC始终坚持创新绿色发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清洁高效的出行方式,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中国最早开发燃料电池技术的汽车企业,SAIC于2001年启动了凤凰1号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二十年来,SAIC不断投入攻关,累计研发费用超过30亿元。迄今为止,已获得511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并积极参与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的制定。SAIC“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SAIC旗下的何洁科技掌握了从核心部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全正向开发能力,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PROME P390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功率密度、低温启动等,堪比以丰田、现代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水平。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PROME M3H反应堆完全自主设计研发,58个一级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SAIC是全球行业唯一实现多品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企业,总行驶里程近500万公里,累计减碳600多吨,相当于种了12万棵树。2014年,荣威750燃料电池车成为国内第一款实现公告的燃料电池车。2016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车成为国内首款实现公告、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车。2017年,大同FCV80燃料电池轻客成为最早也是唯一商业化的燃料电池wide-bod……中国的轻客。2018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和申沃燃料电池客车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指定车辆,申沃燃料电池客车于2018年底在上海嘉定114路公交线路开始商业化运营。2020年,SAIC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和燃料电池专用车获工信部公告。2020年6月,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正式上市,今年即将上市。
其中,407辆SAIC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在上海、抚顺、佛山、大连、无锡、长治(山西)、青岛等7个城市进行了示范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400万公里。抚顺地区车辆全年有两个月遭遇极寒天气,平均最低温度低于-20℃,极端最低温度甚至达到-30℃。FCV80燃料电池轻型客车总体运行良好。2019年,FCV80燃料电池轻客启动无锡机场班车线路运营。目前车辆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载客率达到80%以上。SAIC将坚持技术和市场“双引擎驱动”,从市场用户需求出发,打造“低成本、长续航、高可靠性”的整车产品,以“长寿命、高性能、高功率”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全力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步伐。在中国建立一个“氢友团”,齐心协力建设氢能社会。SAIC继续加强与零部件、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精诚合作,携手打造中国“氢友团”,共同推动产业链整体落地。2018年1月,SAIC与上海化工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化工园区的示范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4月,SAIC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探讨了将燃料电池车作为通用车辆、客车轮渡、专业车辆用于地面服务、轨道维护和保养等其他用途,并计划共同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2020年7月,SAIC与中国宝武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共建“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A30公路周边氢气走廊、临港至南通氢气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在示范区落地。
展望未来,SAIC将与宝武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上海化学工业区、嘉定区等合作伙伴一起,助力打造“长三角氢走廊”、“长江经济带氢能生态圈”等平台,牢牢把握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政策机遇,不断提高氢燃料储运的经济性,不断推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氢能共享社会,不断增进发展和福祉。今天,SAIC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SAIC大通EUNIQ7,并宣布了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到2025年,至少推出十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SAIC何洁科技(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和工程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百亿市值,建立超过1000人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规模,拥有市场加快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价值工程与中国汽车工业绿色发展及增强中国能源战略安全。
中国汽车领军者,吹响了行业能源革命的“进行曲”。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瓶颈。一方面,中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中国需要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抢占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零碳、高效、能源互联介质、可储存、安全可控等明显优势,可在交通、工业、建筑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无污染、高效、高负荷、快充、长续航等明显优势。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100万辆,加氢站超过1000座。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7搭载了SAIC自主研发的最新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以该产品的成功亮相为起点,SAIC将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推动新一代自主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车上的批量应用,并适时推出全新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
未来五年,SAIC将努力实现“10个、100个、1000个、10000个”四大目标:即到2025年,至少推出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杰氢科技达到100亿市值,建立1000人以上的燃料电池R&D和运营团队,形成10000辆燃料电池整车的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超过10%。到2025年,SAIC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将实现累计销售3万套以上,成为国内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导者。到2030年,SAIC将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经过20年潜心布局自主核心技术,全球顶级SAIC始终坚持创新绿色发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清洁高效的出行方式,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中国最早开发燃料电池技术的汽车企业,SAIC于2001年启动了凤凰1号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二十年来,SAIC不断投入攻关,累计研发费用超过30亿元。迄今为止,已获得511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并积极参与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的制定。SAIC“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SAIC旗下的何洁科技掌握了从核心部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全正向开发能力,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PROME P390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功率密度、低温启动等,堪比以丰田、现代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水平。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PROME M3H反应堆完全自主设计研发,58个一级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SAIC是全球行业唯一实现多品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企业,总行驶里程近500万公里,累计减碳600多吨,相当于种了12万棵树。2014年,荣威750燃料电池车成为国内第一款实现公告的燃料电池车。2016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车成为国内首款实现公告、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车。2017年,大同FCV80燃料电池轻客成为最早也是唯一商业化的燃料电池wide-bod……中国的轻客。2018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和申沃燃料电池客车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指定车辆,申沃燃料电池客车于2018年底在上海嘉定114路公交线路开始商业化运营。2020年,SAIC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和燃料电池专用车获工信部公告。2020年6月,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EUNIQ 7正式上市,今年即将上市。
其中,407辆SAIC大通FCV80燃料电池轻客在上海、抚顺、佛山、大连、无锡、长治(山西)、青岛等7个城市进行了示范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400万公里。抚顺地区车辆全年有两个月遭遇极寒天气,平均最低温度低于-20℃,极端最低温度甚至达到-30℃。FCV80燃料电池轻型客车总体运行良好。2019年,FCV80燃料电池轻客启动无锡机场班车线路运营。目前车辆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载客率达到80%以上。SAIC将坚持技术和市场“双引擎驱动”,从市场用户需求出发,打造“低成本、长续航、高可靠性”的整车产品,以“长寿命、高性能、高功率”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全力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步伐。在中国建立一个“氢友团”,齐心协力建设氢能社会。SAIC继续加强与零部件、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精诚合作,携手打造中国“氢友团”,共同推动产业链整体落地。2018年1月,SAIC与上海化工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化工园区的示范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4月,SAIC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探讨了将燃料电池车作为通用车辆、客车轮渡、专业车辆用于地面服务、轨道维护和保养等其他用途,并计划共同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2020年7月,SAIC与中国宝武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共建“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A30公路周边氢气走廊、临港至南通氢气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在示范区落地。
展望未来,SAIC将与宝武集团、上海机场集团、上海化学工业区、嘉定区等合作伙伴一起,助力打造“长三角氢走廊”、“长江经济带氢能生态圈”等平台,牢牢把握国家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政策机遇,不断提高氢燃料储运的经济性,不断推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氢能共享社会,不断增进发展和福祉。
每周热点事件准时速报。
1900/1/1 0:00:00日前,宁德时代宣布称,成功发行15亿美元高级双期限固息债券。
1900/1/1 0:00:00一辆燃油MPV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约16吨,而一辆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MPV不仅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行驶1小时,还可净化约150名成年人呼吸的空气。
1900/1/1 0:00:00“领克销量的绝对量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对吉利汽车集团、对领克品牌来说非常珍贵。打造高端品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恒心、决心。”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林杰如是说。
1900/1/1 0:00:0021个月连续下滑后迎来五连增,这或许是汽车人们近期听到的最好消息。
1900/1/1 0:00:00日前,松下透露将在特斯拉Gigafactory1工厂再增一条生产线,这是松下在该工厂的第14条生产线,将使工厂产能提升约10。现阶段,特斯拉Gigafactory1工厂产能约为35GWh。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