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内,涉及五家以上主流车企,共计十余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疑似因自燃引发冒烟起火。之所以“疑似”,是因为基本没有来自涉事车企的官方正面、完整、详细的事故说明。
一场“电动车之夏”将电池安全问题推到了行业乃至社会的风口浪尖,不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资本市场动荡的导火索。
比如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作为几款疑似自燃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最近被转让或转入相对保守的电池技术路线,以提高产品安全性。虽然很快被官方澄清,但仍难以阻止股价下跌。
至9月14日收盘,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为192.78元/股,较9月1日收盘价214.25元/股下跌11%。如果换算成市值,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半个月蒸发超过500亿元。
但值得研究的是,四个月内疑似自燃案例超过十起。是不是太多了?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356.6万辆(2019年底数量+今年1-8月销量)。即使把四个月内自燃的纯电动汽车样本范围扩大到所有品牌甚至42款商用车,自燃的概率也只有0.0012%左右。
根据在时代财经搜索到的数据,关于传统燃油车自燃概率的数据是0.0015%-0.002%,这个数据是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都认可的。据此,即使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概率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至少也处于接近的水平。
然而,如今纯电动汽车的硝烟登上“热搜”,传统燃油汽车的大火却未必能引起关注,这恰恰反映了纯电动汽车岌岌可危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束缚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魔咒。
新能源汽车自燃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有其他车厂可以选择。
今年5月18日,广州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疑似自燃引发火灾事故。自此,国内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开始了疑似自燃的序幕。
随后的四个月里,类似的纯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不断发生,涉及的车企和车型越来越多。令人汗颜的是,一系列事故都有一个典型的共性——大部分车辆都配备了镍含量较高的三元锂电池,如NCM 811动力电池(镍、钴、锰的比例为8: 1: 1)。
9月11日,接近上述4月前疑似自燃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包括5月18日广州疑似自燃,以及深圳、海口等城市发生的多起冒烟起火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均涉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同批次NCM 811电池。“仅我们的品牌就涉及约4000辆汽车。如果要全部维修或更换至少2亿元,更换或维修还不确定。
但与此同时,另一位接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主机厂通知车主的主要原因是检查“镍电池”,自燃的最终原因尚未确认。此外,该人士还表示,目前国内合资品牌和海外使用的都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811”电池,“暂时没有问题”。
不管是谁的责任,接连发生疑似自燃事故都是车企和供应商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尤其是对于车企来说,毕竟……一旦出现类似问题,最受关注和影响的是主体。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有OEM都想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9月14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一直是决定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决定了整车厂和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并不简单,尤其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
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发布的2019年业绩报告。SZ),其19年出货量超过35gwh,同比增长60%,市场份额达到52%。另一项数据显示,今年1-8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量达到2.46GWh,占市场47.9%,第二名比亚迪占13.8%,行业领先地位仍难以撼动。
为了逃离电池供应商巨头,包括长城、吉利在内的一些车企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制造业,寻求更高的话语权,但即使放在国内一线车企,也还是少数。
对此,9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对此也持开放态度。毕竟不能完全占领整个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主机厂必须有这种考虑”。
在北京华清正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可看来,主机厂自建电池厂是必要的,但更有可能是在采购电芯后组装电池组,不会直接从事电芯生产。
“目前电池行业还是需要强大的行业积累和技术积累。目前一些有一定积累的巨头做的比较好,对于新能源主机厂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可比在9月11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
当然,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自燃不完全是电池本身的问题,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等诸多因素也很重要。但就电池而言,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市场上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来实现性能,安全和成本之间的更好平衡。
难转电池供应商
汽车厂商在动力电池供应商上选择有限,电池供应商也受困于电池技术路线的困局。
比如前面提到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高镍含量三元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其最终目标是推出无钴锂电池,以进一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其目前的明星产品NCM 811电池是无钴电池路线的最新成果,将钴含量降至镍、钴、锰总含量的1/10。
但是,由于镍比例的增加和钴比例的降低,NCM 811电池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热失控的概率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市场上有消息称,因为一系列电池安全事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放弃NCM 811,走NCM 523路线。
事实上,根据上述传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显然不可能采取保守路线来保证电池安全,这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相当于“开倒车”。
除了技术趋势,9月14日,一位动力电池技术专家也为时代财经指出了高镍含量三元锂电池与其他配方/技术电池的性能差异。
比亚迪汉ev <汉EV图片来源:车企官图
“比亚迪韩EV(四驱高性能版)装备……以安全著称的d搭配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在北京金港赛道正式跑了1分25秒。搭载LG‘811’三元锂电池的最低配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同一赛道上可以跑近1分22秒。"
“要知道后者的加速性能明显不如韩EV(四驱高性能版),我相信最终会导致圈速表现的逆转。除了车辆调校、热管理系统等因素外,还体现了不同技术电池的性能差异。”
可见,对于性能要求更高的高端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镍含量高的三元锂电池是更匹配的选择。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似乎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探索方向。
即使积累像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样深厚,在追求技术理想的同时,也受到自身技术过硬甚至车企匹配能力等因素的考验。“翻车”的例子已经不是个例了。其他以安全为导向的供应商,如比亚迪,需要解决电池性能天花板与高端电动车的匹配问题。
在电动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毫无疑问动力电池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而在这个过程中,与正确树立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同等重要的是解除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担忧。
“短期来看,接连发生疑似自燃事故肯定会对车企和电池供应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拉长时间维度未必是坏事,总比量产后出现类似问题要好。而且我认为,经过这次事件,也将推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更加稳健地调整高镍电池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加强与主机厂在电池质量控制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莫克说。四个月内,涉及五家以上主流车企,共计十余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疑似因自燃引发冒烟起火。之所以“疑似”,是因为基本没有来自涉事车企的官方正面、完整、详细的事故说明。
一场“电动车之夏”将电池安全问题推到了行业乃至社会的风口浪尖,不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资本市场动荡的导火索。
比如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作为几款疑似自燃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最近被转让或转入相对保守的电池技术路线,以提高产品安全性。虽然很快被官方澄清,但仍难以阻止股价下跌。
至9月14日收盘,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为192.78元/股,较9月1日收盘价214.25元/股下跌11%。如果换算成市值,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半个月蒸发超过500亿元。
但值得研究的是,四个月内疑似自燃案例超过十起。是不是太多了?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356.6万辆(2019年底数量+今年1-8月销量)。即使把四个月内自燃的纯电动汽车样本范围扩大到所有品牌甚至42款商用车,自燃的概率也只有0.0012%左右。
根据在时代财经搜索到的数据,关于传统燃油车自燃概率的数据是0.0015%-0.002%,这个数据是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都认可的。据此,即使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概率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至少也处于接近的水平。
然而,如今纯电动车的硝烟登上“热搜”,传统燃油车的大火却未必能引起关注,这恰恰反映了纯电动车岌岌可危的安全问题,成为了束缚汽车厂商a的魔咒……电池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自燃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有其他车厂可以选择。
今年5月18日,广州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疑似自燃引发火灾事故。自此,国内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开始了疑似自燃的序幕。
随后的四个月里,类似的纯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不断发生,涉及的车企和车型越来越多。令人汗颜的是,一系列事故都有一个典型的共性——大部分车辆都配备了镍含量较高的三元锂电池,如NCM 811动力电池(镍、钴、锰的比例为8: 1: 1)。
9月11日,接近上述4月前疑似自燃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包括5月18日广州疑似自燃,以及深圳、海口等城市发生的多起冒烟起火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均涉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同批次NCM 811电池。“仅我们的品牌就涉及约4000辆汽车。如果要全部维修或更换至少2亿元,更换或维修还不确定。
但与此同时,另一位接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主机厂通知车主的主要原因是检查“镍电池”,自燃的最终原因尚未确认。此外,该人士还表示,目前国内合资品牌和海外使用的都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811”电池,“暂时没有问题”。
不管是谁的责任,接连发生疑似自燃事故都是车企和供应商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尤其是车企,毕竟一旦出现类似问题,最受关注和影响的是主体。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有OEM都想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9月14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一直是决定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也决定了整车厂和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并不简单,尤其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
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发布的2019年业绩报告。SZ),其19年出货量超过35gwh,同比增长60%,市场份额达到52%。另一项数据显示,今年1-8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装机量达到2.46GWh,占市场47.9%,第二名比亚迪占13.8%,行业领先地位仍难以撼动。
为了逃离电池供应商巨头,包括长城、吉利在内的一些车企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制造业,寻求更高的话语权,但即使放在国内一线车企,也还是少数。
对此,9月11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对此也持开放态度。毕竟不能完全占领整个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主机厂必须有这种考虑”。
在北京华清正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莫可看来,主机厂自建电池厂是必要的,但更有可能是在采购电芯后组装电池组,不会直接从事电芯生产。
“目前电池行业还是需要强大的行业积累和技术积累。目前一些有一定积累的巨头做的比较好,对于新能源主机厂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可比在9月11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
当然,自发的……纯电动新能源车的s燃不完全是电池本身的问题,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很多因素也很重要。但就电池而言,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市场上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来实现性能,安全和成本之间的更好平衡。
难转电池供应商
汽车厂商在动力电池供应商上选择有限,电池供应商也受困于电池技术路线的困局。
比如前面提到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高镍含量三元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其最终目标是推出无钴锂电池,以进一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其目前的明星产品NCM 811电池是无钴电池路线的最新成果,将钴含量降至镍、钴、锰总含量的1/10。
但是,由于镍比例的增加和钴比例的降低,NCM 811电池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热失控的概率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市场上有消息称,因为一系列电池安全事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放弃NCM 811,走NCM 523路线。
事实上,根据上述传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显然不可能采取保守路线来保证电池安全,这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相当于“开倒车”。
除了技术趋势,9月14日,一位动力电池技术专家也为时代财经指出了高镍含量三元锂电池与其他配方/技术电池的性能差异。
比亚迪汉ev <汉EV图片来源:车企官图
“以安全著称的搭载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韩EV(四驱高性能版)在北京金港赛道正式跑出1分25秒。搭载LG‘811’三元锂电池的最低配国产特斯拉Model 3,在同一赛道上可以跑近1分22秒。”
“要知道后者的加速性能明显不如韩EV(四驱高性能版),我相信最终会导致圈速表现的逆转。除了车辆调校、热管理系统等因素外,还体现了不同技术电池的性能差异。”
可见,对于性能要求更高的高端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镍含量高的三元锂电池是更匹配的选择。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似乎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探索方向。
即使积累像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一样深厚,在追求技术理想的同时,也受到自身技术过硬甚至车企匹配能力等因素的考验。“翻车”的例子已经不是个例了。其他以安全为导向的供应商,如比亚迪,需要解决电池性能天花板与高端电动车的匹配问题。
在电动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毫无疑问动力电池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而在这个过程中,与正确树立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同等重要的是解除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担忧。
“短期来看,接连发生疑似自燃事故肯定会对车企和电池供应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拉长时间维度未必是坏事,总比量产后出现类似问题要好。而且我认为,经过这次事件,也将推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更加稳健地调整高镍电池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加强与主机厂在电池质量控制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莫克说。
抢占自动驾驶技术赛道对于车企来说越来越重要。近日,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的华人运通宣布,其L4全自主代客泊车系统(AVP)在上海完成开发,并在高合HiPhiX量产车上完成测试投入试生产。
1900/1/1 0:00:00今年8月,现代集团正式宣布重启在华的进口车业务。据悉,这是时隔四年之后,现代汽车再次开启在中国进口车渠道。对此,关于“现代汽车进口回归背后,究竟隐藏着中韩合资双方怎样的权利较量”在网上引发了讨论。
1900/1/1 0:00:00在天降灰天鹅的2020年,北汽集团正通过多效改革再提向上发展速度,今年8月,该集团累计产量突破3000万辆。
1900/1/1 0:00:009月12日,第三代名爵6PHEV正式上市,作为名爵全新品牌战略下推出的首款新能源车型,在发布会活动后,围绕名爵品牌焕新的主要方向、具体布局、以及后续会有哪些大动作等相关议题,
1900/1/1 0:00:009月14日,东风公司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1、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车逾35万辆将继续优化交通结构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3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20年8月底,北京市已累计推广纯电动车超过35万辆,其中公共领域706万辆(含公交车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