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汽车行业王者将远超苹果 访理想汽车CTO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纵观人类历史,从蒸汽机的发明到智能手机的诞生,近百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把影响科技革命的每一个因素都比作荷叶上的水滴,那么诱发这场革命的原因就是这些水滴沿着荷叶的经脉不断汇聚,积聚势能并最终“落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我们最近的科技革命,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就是由4G、移动互联网、AI技术、触摸屏技术等等引发的。而下一个将引发科技革命的“荷叶”,很可能就是目前的汽车行业。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上述一套“荷叶理论”的提出者,是刚刚上任不久的李CTO(首席技术官)先生。到了李,他将全面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R&D和量产,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平台开发和Li OS实时操作系统。最近我们采访了他,谈了他对今天汽车行业的理解和对李未来的规划。

★为什么需要CTO?

为什么汽车公司需要首席技术官?这不是科技公司比较常见的职位吗?因为随着智能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融入汽车,比如5G、大数据、AI、自动驾驶、云服务等等。这就要求车企不仅要造车,还要能够利用新技术不断提升车主的用车体验。在科技公司中较为常见的CTO职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车企。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为什么是他?

CTO这个职位不仅要懂车,还要掌握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必须是“肩章上多颗星”的复合型人才。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不难理解李为什么要聘请先生担任企业的CTO了。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翻阅王锴先生过往经历,他曾在诺基亚、大唐电子等多家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负责芯片和系统设计长达十年。2012年,他来到伟世通担任全球首席架构师兼自动驾驶总监,负责公司软硬件产品的规划和落地。他直到今年8月才结束在伟世通的职位,来到李担任CTO。

当时王还在国外,李CEO李想先生专门找到他,通过微信多次沟通。两人聊得很投机。王锴被李想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并赞同对方的企业发展理念。后来,他决定加入李。而的加盟理想,可以说是来自于李湘本人,这也说明了李对人才的渴求。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李管理结构

创始人团队

(全名)

位置

李想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沈亚楠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马东辉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

李铁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

管理层级

(全名)

位置

王凯

首席技术官

范浩宇

Smart &系统副总裁

刘杰

销售和营销副总裁

郎咸鹏

自动驾驶总经理

李斌

理想常州工厂总经理

张辉

组织发展部高级总监

张晓

产品战略部主管

的确,从李目前的管理架构来看,除了原来的四位创始人,剩下的管理层都分管整车研发、自动驾驶、制造等领域。一定程度上是各自为政,缺少一个对彼此的技术领域了如指掌,又能统筹管理的人。从基层技术岗位看,王锴人有……很好的理解工程师的思维,善于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并且在科技和汽车领域都有建树,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人选。

★他如何规划李的未来?

那么在先生的带领下,李将会展开怎样的战略布局呢?先说李自身的发展定位。

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如果跨越当前阶段去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那么对自己的定位就模糊了,很可能造成企业经营的困难甚至失败。李把自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从0到1、从1到10和从10到100。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在这样的目标下,李开发了一套运行流畅、功能较为完善、支持整车OTA的车载发动机系统。根据车主遇到的问题,李建立了闭环反馈机制,将用户遇到的问题或建议发送给开发者,再由开发者优化功能后将新系统推送给用户。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现在李已经到了从1到10的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做呢?从宏观层面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李将建立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目的是在不断提升用户用车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让流程变得有序,为10-100赛段做准备。

自动驾驶要自己研究。

具体到产品端,对李未来发展的思考是这样的:李将把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最重要的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体验。因此,李必须自己开发自动驾驶架构。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其实从理想的发展阶段出发,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前一阶段从0到1,为了保证李ONE的快速落地,理想采用了Mobileye近乎黑箱的感知方案。虽然技术相对成熟,可以让产品快速落地,但无法自主升级感知技术,对供应商依赖较大。这种做法无法将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李选择更换供应商也在情理之中。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0

如果选择与英伟达合作,意味着李灿借助英伟达人工智能平台,快速实现辅助驾驶技术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自主研发感知算法。目前,英伟达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和成熟的供应链,可以为车企提供一套计算能力优秀、开源的平台。

这时,你可能会担心李有没有实力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事实上,从0到1的阶段,李就一直在为自主研发自动驾驶做布局,这一点从李一中就能看出来。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1

此外,李还获得了国家乙级地图测绘资质,这也有利于未来李更高层次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告诉我们,李即将推出的下一代车辆将解决目前车辆的计算能力问题和驾驶辅助硬件的不足。未来,李将继续为其辅助驾驶带来新的功能,推出自己的导航辅助驾驶(NOA),并逐步使辅助驾驶水平达到L3和L4标准。

车床系统要自己开发。

< img alt = "李,特斯拉,…鄂创,李一,丰田" src = "/eeimg/{ HostI }/img/20230303230552924296/13 . jpg "/>

目前Li OS操作系统的前期开发已经完成,其重点是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对接,起到桥梁作用。与此同时,李还在整合车辆各个软件控制领域的功能软件,为实现车辆计算集中化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实现车辆计算的集中化。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计算中心化?这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取消传统车型部件相对独立的ECU整车控制器,而是尽可能将这些控制器进行集成,方便管理,实现OTA功能升级,减少线束的使用。是多管齐下的事情,但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过去大部分定义零部件功能的工作都是供应商负责,而现在变成了车企主导,供应商辅助的工作。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3

★他对汽车工业的看法

前面我们介绍了王锴先生的荷叶理论,了解到下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很可能是汽车行业,这也是他转投这个行业的动力。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凝聚一批“水滴”。除了前面提到的5G、大数据、AI、自动驾驶、云服务,还包括IoT(万物互联)的概念。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4

现在大部分在售的车都已经具备联网能力,甚至大部分10万元以下的低价车型都不缺少这个功能。为什么物联网可以在汽车行业成功落地,而其他行业却很难做到?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5

王锴先生表示,汽车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足以支撑物联网的规模。而且由于汽车市场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政府肯定会介入,所以制定行业标准非常容易。这就为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形成了非常好的土壤,这是其他行业很难具备的优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回国就业,王锴先生特别提到,手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指苹果,另一多强指华为、三星、小米、OPPO等手机公司。目前三星手机业务还在走下坡路,所以多强格局主要是中国手机企业在支撑。纵观人类历史,从蒸汽机的发明到智能手机的诞生,近百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把影响科技革命的每一个因素都比作荷叶上的水滴,那么诱发这场革命的原因就是这些水滴沿着荷叶的经脉不断汇聚,积聚势能并最终“落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我们最近的科技革命,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就是由4G、移动互联网、AI技术、触摸屏技术等等引发的。而下一个将引发科技革命的“荷叶”,很可能就是目前的汽车行业。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上述一套“荷叶理论”的提出者,是刚刚上任不久的李CTO(首席技术官)先生。到了李,他将全面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R&D和量产,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平台开发和Li OS实时操作系统。最近我们采访了他,谈了他对今天汽车行业的理解和对李未来的规划。

★为什么需要CTO?

为什么汽车公司需要首席技术官?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常见的技术职位吗……ogy公司?因为随着智能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融入汽车,比如5G、大数据、AI、自动驾驶、云服务等等。这就要求车企不仅要造车,还要能够利用新技术不断改善车主的用车体验。在科技公司中较为常见的CTO职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于车企。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为什么是他?

CTO这个职位不仅要懂车,还要掌握5G、大数据、AI等新技术。必须是“肩章上多颗星”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标准,我们就不难理解李为什么要聘请先生担任企业的CTO了。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翻阅王锴先生过往经历,他曾在诺基亚、大唐电子等多家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负责芯片和系统设计长达十年。2012年,他来到伟世通担任全球首席架构师兼自动驾驶总监,负责公司软硬件产品的规划和落地。他直到今年8月才结束在伟世通的职位,来到李担任CTO。

当时王还在国外,李CEO李想先生专门找到他,通过微信多次沟通。两人聊得很投机。王锴被李想的工作热情所感动,并赞同对方的企业发展理念。后来,他决定加入李。而的加盟理想,可以说是来自于李湘本人,这也说明了李对人才的渴求。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李管理结构

创始人团队

(全名)

位置

李想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沈亚楠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马东辉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

李铁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

管理层级

(全名)

位置

王凯

首席技术官

范浩宇

Smart &系统副总裁

刘杰

销售和营销副总裁

郎咸鹏

自动驾驶总经理

李斌

理想常州工厂总经理

张辉

组织发展部高级总监

张晓

产品战略部主管

的确,从李目前的管理架构来看,除了原来的四位创始人,剩下的管理层都分管整车研发、自动驾驶、制造等领域。一定程度上是各自为政,缺少一个对彼此的技术领域了如指掌,又能统筹管理的人。从技术岗位的基层来说,很懂工程师思维,善于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在技术、汽车等领域都有建树的王锴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人选。

★他如何规划李的未来?

那么在先生的带领下,李将会展开怎样的战略布局呢?先说李自身的发展定位。

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如果跨越当前阶段去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那么对自己的定位就模糊了,很可能造成企业经营的困难甚至失败。李把自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从0到1、从1到10和从10到100。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在这样的目标下,李开发了一套运行流畅、功能较为完善、支持整车OTA的车载发动机系统。根据车主遇到的问题,李建立了闭环反馈机制,将用户遇到的问题或建议发送给开发者,再由开发者优化功能后将新系统推送给用户。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现在李已经到了从1到10的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做呢?王锴从宏观上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流程上,李将建立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目的是在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并使流程有序化,从而为阶段做准备。

自动驾驶要自己研究。

具体到产品端,对李未来发展的思考是这样的:李将把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最重要的一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体验。因此,李必须自己开发自动驾驶架构。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

其实从理想的发展阶段出发,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前一阶段从0到1,为了保证李ONE的快速落地,理想采用了Mobileye近乎黑箱的感知方案。虽然技术相对成熟,可以让产品快速落地,但无法自主升级感知技术,对供应商依赖较大。这种做法无法将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李选择更换供应商也在情理之中。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0

如果选择与英伟达合作,就意味着李灿借助英伟达人工智能平台,快速实现辅助驾驶技术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自主研发感知算法。目前,英伟达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和成熟的供应链,可以为车企提供一套计算能力优秀、开源的平台。

这时,你可能会担心李有没有实力开发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事实上,从0到1的阶段,李就一直在为自主研发自动驾驶做布局,这一点从李一中就能看出来。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1

此外,李还获得了国家乙级地图测绘资质,这也有利于未来李更高层次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告诉我们,李即将推出的下一代车辆将解决目前车辆的计算能力问题和驾驶辅助硬件的不足。未来,李将继续为其辅助驾驶带来新的功能,推出自己的导航辅助驾驶(NOA),并逐步使辅助驾驶水平达到L3和L4标准。

车床系统要自己开发。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2

目前Li OS操作系统的前期开发已经完成,其重点是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对接,起到桥梁作用。与此同时,李还在整合车辆各个软件控制领域的功能软件,为实现车辆计算集中化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实现车辆计算的集中化。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计算中心化?这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取消传统车型部件相对独立的ECU整车控制器,而是尽可能将这些控制器进行集成,方便管理,实现OTA功能升级,减少线束的使用。是多管齐下的事情,但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过去大部分定义零部件功能的工作都是供应商负责,而现在变成了车企主导,供应商辅助的工作。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3

★他对汽车工业的看法

前面我们介绍了王锴先生的荷叶理论,了解到下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很可能是汽车行业,这也是他转投这个行业的动力。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凝聚一批“水滴”。除了前面提到的……g,大数据,AI,自动驾驶和云服务,它还包括IoT(万物互联)的概念。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4

现在大部分在售的车都已经具备联网能力,甚至大部分10万元以下的低价车型都不缺少这个功能。为什么物联网可以在汽车行业成功落地,而其他行业却很难做到?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5

王锴先生表示,汽车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足以支撑物联网的规模。而且由于汽车市场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政府肯定会介入,所以制定行业标准非常容易。这就为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形成了非常好的土壤,这是其他行业很难具备的优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回国就业,王锴先生特别提到,手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一超指苹果,另一多强指华为、三星、小米、OPPO等手机公司。目前三星手机业务还在走下坡路,所以多强格局主要是中国手机企业在支撑。这些企业培养了一批AI、人体工程学、软件研发等领域的工程师,而这也为汽车智能化的“落地”创造了非常好的土壤,而这正是欧洲所缺乏的。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2

实际上,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多领域技术融合的过程。比如OTA,语音识别,车载系统的操作逻辑,都是从手机行业吸收过来的。在王锴看来,特斯拉现在已经超过丰田,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主要是因为特斯拉有很强的科技属性,马斯克也强调特斯拉是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它抓住了这一轮变革的核心,那就是技术。今年以来,投资者逐渐认识到特斯拉的技术属性对汽车行业的意义。由此看来,未来的车企不再是制造车辆那么简单,而一定会被贴上科技公司的标签,需要对车主在车内的体验负责。否则,它可能会像诺基亚或摩托罗拉一样被淘汰。

★全文总结: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3

汽车行业也在加速洗牌,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延伸到人才竞争。采访中,王锴先生多次告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文章吸引更多的行业相关人才,尤其是在软件智能、汽车等领域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李有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但作为初创企业,自身实力难以与实力雄厚的传统势力抗衡,这是其需要面对的现实。那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才,你会选择李这样的企业吗?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这些企业培养了一批AI、人体工程学、软件研发等领域的工程师,而这也为汽车智能化的“落地”创造了非常好的土壤,而这正是欧洲所缺乏的。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2

实际上,目前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多领域技术融合的过程。比如OTA,语音识别,车载系统的操作逻辑,都是从手机行业吸收过来的。在王锴看来,特斯拉现在已经超过丰田,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主要是因为特斯拉有很强的科技属性,马斯克也强调特斯拉是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为什么会成功,因为它抓住了这一轮变革的核心,那就是技术。今年以来,投资者逐渐认识到特斯拉的技术属性对汽车行业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汽车公司……e不再是制造车辆那么简单,肯定会被贴上科技公司的标签,需要对车主在车内的体验负责。否则,它可能会像诺基亚或摩托罗拉一样被淘汰。

★全文总结:

LI, Tesla, Hechuang, Li ONE, Toyota3

汽车行业也在加速洗牌,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延伸到人才竞争。采访中,王锴先生多次告诉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文章吸引更多的行业相关人才,尤其是在软件智能、汽车等领域有所涉猎的复合型人才。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李有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但作为初创企业,自身实力难以与实力雄厚的传统势力抗衡,这是其需要面对的现实。那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才,你会选择李这样的企业吗?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标签:理想汽车特斯拉合创理想ONE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为提速数字化转型,一汽大众与斑马网络合作

9月17日上午,在杭州2020云栖大会上,一汽大众和斑马网络在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

9月19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后文简称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正式在京成立,该联盟是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发起的。

1900/1/1 0:00:00
英国环保组织:插电混动车型根本不环保

对于转型中的传统车企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其实现完全电动化产品阵容前的最佳过渡选择,不过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能不如车企们原先承诺的那样环保,

1900/1/1 0:00:00
数百款新车 2020北京车展展位图发布

我们从官方获悉,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CHINA2020)将于2020年9月28日10月5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举行,

1900/1/1 0:00:00
一周热点 | 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建成投产;宁德时代成功发行15亿美元境外债券;海南发展控股或接手海马汽车

1、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即将修订发布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15日消息,工信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134号建议的答复称,下一步,

1900/1/1 0:00:00
特斯拉新专利用金属空气电池抑制热失控:以防自燃

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就是电池成组安全问题。近年发生的汽车动力电池事故均是由于锂电池组中的某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产生大量热,导致周围电池单体受热产生热失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