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记者:前不久,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做了题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创新突破》的主题演讲。
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需要新的技术路线、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新的技术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国家系统工程三个方面,他全面阐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下一步重点。
雷锋。com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对李俊院士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以下为全文:
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我选择了今天演讲的题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创新突破”。
虽然目前发布的新技术很多,但我们还需要实现真正的突破,要走出中国自己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新的技术路线。
2016年,美国SAE提出了现代自动驾驶汽车的五级分类标准SAE J3016,这也是自动驾驶的源头。
那么,这个源头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呢?
它的本质是自行车智能。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看清楚。它分为L1、L2、L3、L4和L5。主要分类是针对汽车本身,所以称之为“自动驾驶”。
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自动驾驶,通俗的说就是自行车智能。它定义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四个特征,包括DDT、ODD、OEDR和DDT Fallback。
所以可以看出,它从定义自动驾驶的最开始,就已经预测到这辆车是不是自动驾驶了。
当然,自动驾驶车辆有时也会出现故障。如果故障多,就不能叫自动驾驶了。这个标准出来后,经过几年的突破,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行车智能能工作吗?
截至去年,国际上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盟,即欧盟、美国和日本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盟,该联盟提出了另一个标准,叫做ISAD。
ISAD标准将支持自动驾驶的车外设施分为五个等级,这是第二次针对自动驾驶提出国际标准。
其中A路叫参与自动驾驶,也就是说不是自行车智能。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国际大趋势。
ISAD标准也整合了交通,因为汽车是交通的一部分。另外还引入了道路、交通、汽车的互联互通,所以这些都是大趋势。
在这样的大趋势变化下,应该用什么来连接?
欧盟最早提出5G汽车,就是用5G连接。
一般来说,5G就是水管,它的作用就是把刚才说的三者连接起来。
5G是中国的优势,但目前我们的5G大部分还在服务于汽车,并没有涉及到驾驶。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美国DOT对原有的L1、L2、L3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自行车智能定义中加入了板外赋能,并将其分为状态、趋势、行为协调三个层次。
此外,它还将汽车的外部增加到L3或以上,这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SAE已经倾向于不仅仅是自行车智能。
最后,ISO世界标准化组织正在谈判一项全球一致的标准,该标准将ODD、ISAD和交通规则结合起来,为自动驾驶汽车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标准框架。目前正在谈判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国际背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如何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新的技术突破。
目前,自行车智能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基于Waymo,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我称之为饱和感知。这种饱和感知最大的优点是非常灵敏,缺点是非常依赖高精地图,成本非常高。
另一种以特斯拉为代表,基于视觉感知(取决于摄像头),主要使用大量人工智能和数据学习。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的市值有苏……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两类汽车路线只重视“使能”,即汽车和自行车的智能化技术路线。
目前国内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这两条技术路线上,那么还有其他技术路线吗?
我们看到目前自行车智能存在五大弱点:
无人驾驶必须依靠AI。AI有黑箱效应。怎么克服?
兰德智库认为自动驾驶需要110亿英里的路测。如何实现?
全自动驾驶至少有上百万种极端工况。如何保证和验证软件设计?
L3,L4,L5自动驾驶成本高,尤其是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太高。如何进入私家车量产?
如何保证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行驶安全?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伤亡越来越多,它的社会问题比电池的热失控更大。
针对以上五个问题,我提出了八项技术突破。
首先,新的智能网联汽车概念不能只是完全的自行车智能。你要规避,自行车智能一直在做自动驾驶的上限,能力上限很难达到。
二是求,自行车不智能,但一定要压到下限。
第三是找到一个结合了车内自动驾驶能力和车外赋能的边界,方便大家。
第四,按照这个技术路线向前发展下一代汽车产品。这是全新的产品,不是说可以搭载在现有车辆上。我们要吸取新能源的教训,所以我们一直在带着它,所以新的技术概念很重要。未来是熵的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总是在增加熵,重点是如何减少熵。
新技术的第二个突破是车载使能感知和车外使能感知的融合。
自动驾驶最难的部分是穿过城市的十字路口。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路口有一个场景,在车内车外同时感受到,然后同时数字化,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车上,让车载计算平台做出最终的感知、规划和决策。这叫使能与赋能的一体化技术,目前还没有车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是学习。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软件定义的汽车,数据开发的汽车,芯片制造的汽车。
没有开发部门标定汽车发动机的数据。在过去,传统的汽车也依赖于数据。建立这样一个自驱动的软件学习成长体系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们中国的代工和一流的供应商在这方面值得反思。
第四是云,云是支撑。欧盟给出的三大支持非常明确。支持依赖于路边设施,但路边设施必须成为汽车自动驾驶感知的一部分。没有感知部分,路边设施没用,不参与驾驶只是给信息也没用。
第五是安全。大家都知道功能安全,这是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给出的数字。功能安全只占0.7%,大部分原因是预期功能安全。
解决安全问题有三大措施。一是线下安全,你得找到解决安全的研发方法,二是成长学习,三是线上安全,我称之为安全大脑。要安全到达车旁,不能只钻到车底。你不可能26个月或者36个月一直钻到车底下。这是不可接受的。
第六是5 G,5G不仅是V2X,还有三种商业模式,核心是无人驾驶。5G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把汽车变成了数字汽车,它有三大商品属性。5G汽车必须了解汽车的数据需求、数据结构和数据传输,才能定义用什么5G。
第七是芯片。现在我们注意到车载芯片多了,但是如果使能和赋能是一个系统的话,芯片肯定不只是在车内,车外也有。
八是测试。你要测试验证它是一款成熟安全的车,才能生产。是什么场景……f中国的安全分布?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公布一套全国权威的场景,所以你开这个车出去,保险公司就不敢给你保险了,车也卖不出去。因为你要知道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情,你不能一直开路,你要建实验室。
目前我国在高度自动驾驶实验室和测试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外现在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我们知道,没有开发实验室和开发工具,汽车是不会生产出来的。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国家系统工程。
首先要找到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叫做SOS(System of System)——由有限个独立的、可操作的系统组成的整体,这些系统相互联系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我们的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国家工程。比如美国把它纳入国家项目,欧盟把5G汽车定为国家项目,也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建议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包括中国的场景标准、地图标准、通信标准、交通标准、安全标准,不应该只是自行车智能。
中国智能汽车国家工程要有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要强大,要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汽车四个方面融合。要突破前瞻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闯出一条新路。
标签
今年,中国科协发布了《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其中已经指出,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进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是重大科学问题,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问题必须是国家工程。如何把自动驾驶变成国家项目,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只有抓住这样的抓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才能走向世界前列。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雷锋网记者:前不久,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做了题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创新突破》的主题演讲。
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需要新的技术路线、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新的技术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国家系统工程三个方面,他全面阐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下一步重点。
雷锋。com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对李俊院士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以下为全文:
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我选择了今天演讲的题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创新突破”。
虽然目前发布的新技术很多,但我们还需要实现真正的突破,要走出中国自己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新的技术路线。
2016年,美国SAE提出了现代自动驾驶汽车的五级分类标准SAE J3016,这也是自动驾驶的源头。
那么,这个源头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呢?
它的本质是自行车智能。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看清楚。它分为L1、L2、L3、L4和L5。主要分类是针对汽车本身,所以称之为“自动驾驶”。
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自动驾驶,通俗的说就是自行车智能。它定义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四个特征,包括DDT、ODD、OEDR和DDT Fallback。
所以可以看出,它从定义自动驾驶的最开始,就已经预测到这辆车是不是自动驾驶了。
当然,自动驾驶车辆有时也会出现故障。如果故障多,就不能叫自动驾驶了。这个标准出来后,经过几年的突破,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自行车智能能工作吗?
截至去年,一个新的联盟在世界上成立,tha……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联合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盟,它提出了另一个标准,叫做ISAD。
ISAD标准将支持自动驾驶的车外设施分为五个等级,这是第二次针对自动驾驶提出国际标准。
其中A路叫参与自动驾驶,也就是说不是自行车智能。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国际大趋势。
ISAD标准也整合了交通,因为汽车是交通的一部分。另外还引入了道路、交通、汽车的互联互通,所以这些都是大趋势。
在这样的大趋势变化下,应该用什么来连接?
欧盟最早提出5G汽车,就是用5G连接。
一般来说,5G就是水管,它的作用就是把刚才说的三者连接起来。
5G是中国的优势,但目前我们的5G大部分还在服务于汽车,并没有涉及到驾驶。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美国DOT对原有的L1、L2、L3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自行车智能定义中加入了板外赋能,并将其分为状态、趋势、行为协调三个层次。
此外,它还将汽车的外部增加到L3或以上,这意味着在某种意义上,SAE已经倾向于不仅仅是自行车智能。
最后,ISO世界标准化组织正在谈判一项全球一致的标准,该标准将ODD、ISAD和交通规则结合起来,为自动驾驶汽车建立一个新的全球标准框架。目前正在谈判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国际背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如何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新的技术突破。
目前,自行车智能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基于Waymo,基于多线激光雷达。我称之为饱和感知。这种饱和感知最大的优点是非常灵敏,缺点是非常依赖高精地图,成本非常高。
另一种以特斯拉为代表,基于视觉感知(取决于摄像头),主要使用大量人工智能和数据学习。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市值已经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车企。这两类汽车路线只重视“使能”,即汽车和自行车的智能化技术路线。
目前国内大部分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这两条技术路线上,那么还有其他技术路线吗?
我们看到目前自行车智能存在五大弱点:
无人驾驶必须依靠AI。AI有黑箱效应。怎么克服?
兰德智库认为自动驾驶需要110亿英里的路测。如何实现?
全自动驾驶至少有上百万种极端工况。如何保证和验证软件设计?
L3,L4,L5自动驾驶成本高,尤其是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太高。如何进入私家车量产?
如何保证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行驶安全?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伤亡越来越多,它的社会问题比电池的热失控更大。
针对以上五个问题,我提出了八项技术突破。
首先,新的智能网联汽车概念不能只是完全的自行车智能。你要规避,自行车智能一直在做自动驾驶的上限,能力上限很难达到。
二是求,自行车不智能,但一定要压到下限。
第三是找到一个结合了车内自动驾驶能力和车外赋能的边界,方便大家。
第四,按照这个技术路线向前发展下一代汽车产品。这是全新的产品,不是说可以搭载在现有车辆上。我们要吸取新能源的教训,所以我们一直在带着它,所以新的技术概念很重要。未来是熵的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总是在增加熵,重点是如何减少熵。
新技术的第二个突破是车载使能感知和车外使能感知的融合。
最难的部分……自动驾驶正在穿越城市的十字路口。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路口有一个场景,在车内车外同时感受到,然后同时数字化,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车上,让车载计算平台做出最终的感知、规划和决策。这叫使能与赋能的一体化技术,目前还没有车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是学习。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软件定义的汽车,数据开发的汽车,芯片制造的汽车。
没有开发部门标定汽车发动机的数据。在过去,传统的汽车也依赖于数据。建立这样一个自驱动的软件学习成长体系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们中国的代工和一流的供应商在这方面值得反思。
第四是云,云是支撑。欧盟给出的三大支持非常明确。支持依赖于路边设施,但路边设施必须成为汽车自动驾驶感知的一部分。没有感知部分,路边设施没用,不参与驾驶只是给信息也没用。
第五是安全。大家都知道功能安全,这是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给出的数字。功能安全只占0.7%,大部分原因是预期功能安全。
解决安全问题有三大措施。一是线下安全,你得找到解决安全的研发方法,二是成长学习,三是线上安全,我称之为安全大脑。要安全到达车旁,不能只钻到车底。你不可能26个月或者36个月一直钻到车底下。这是不可接受的。
第六是5 G,5G不仅是V2X,还有三种商业模式,核心是无人驾驶。5G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把汽车变成了数字汽车,它有三大商品属性。5G汽车必须了解汽车的数据需求、数据结构和数据传输,才能定义用什么5G。
第七是芯片。现在我们注意到车载芯片多了,但是如果使能和赋能是一个系统的话,芯片肯定不只是在车内,车外也有。
八是测试。你要测试验证它是一款成熟安全的车,才能生产。中国的安全分发是什么场景?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公布一套全国权威的场景,所以你开这个车出去,保险公司就不敢给你保险了,车也卖不出去。因为你要知道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情,你不能一直开路,你要建实验室。
目前我国在高度自动驾驶实验室和测试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外现在已经很发达了,但是我们知道,没有开发实验室和开发工具,汽车是不会生产出来的。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国家系统工程。
首先要找到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叫做SOS(System of System)——由有限个独立的、可操作的系统组成的整体,这些系统相互联系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我们的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国家工程。比如美国把它纳入国家项目,欧盟把5G汽车定为国家项目,也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建议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包括中国的场景标准、地图标准、通信标准、交通标准、安全标准,不应该只是自行车智能。
中国智能汽车国家工程要有宏观布局、中观布局和微观布局,要强大,要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汽车四个方面融合。要突破前瞻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闯出一条新路。
标签
今年,中国科协发布了《2020年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其中已经指出,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进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是重大科学问题,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问题必须是国家工程。如何把自动驾驶变成国家项目,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只有抓住这样一只紧握的手,中国才能……智能网联汽车走向世界前沿。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图片来源:LG化学官方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深陷质量危机的LG化学或将丢失全球动力电池的冠军宝座。近日,现代科纳电动汽车频频出现起火事件。
1900/1/1 0:00:00精彩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首场国际车展北京车展在9月26日盛大开幕。
1900/1/1 0:00:00网易汽车10月12日报道10月12日,宝马在线上举行“2020宝马中国数字化体验媒体沟通会”,阐释宝马在中国“以客户为中心”、“用数据赋能”和“打造适应数字化进程的组织”的数字化战略。
1900/1/1 0:00:00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2016年3月底推出、次年7月28日开始交付的Model3,是目前特斯拉旗下起售价最低,也是产量最大、交付量最高的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作者王艺瑾36氪获悉,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宣布获得联想创投的新一轮投资,投资金额未透露。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1900/1/1 0:00:00智能电动车的资本热潮已经席卷至海外。36氪多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美国电动汽车项目LucidMotors正以约30亿美元估值,寻求preIPO轮次融资,预计明年年中IPO。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