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进
36Kr了解到,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宣布获得联想创投新一轮投资,投资金额未透露。此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
轻舟智航于2019年成立于硅谷,基于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多传感器融合、时间序列融合方案等核心技术,开发了面向复杂城市交通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Driven-by-QCraft”,并在中国、北京、深圳、苏州、硅谷等城市进行了测试和运营。
轻舟智航CEO于谦和另外三位联合创始人侯聪、大方、王坚是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的技术骨干,从事无人车行业近十年。今年4月,该公司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袁晶资本和泰德资本。
目前,轻舟智航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启动Robo-Bus常态化运营,用于地铁接驳和微循环接驳,是“QCraft驱动”方案的首个落地场景。
今年内,轻舟智航计划落地国内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城市开放道路Robo-Bus项目苏州,部署多条Robo-Bus城市微循环线路,覆盖苏州地铁2号线苏州北站、大湾地铁站周边。其中,公布的线路全长4公里多,沿线设置多个站点,串联苏州高铁新城核心交通枢纽、商务办公区、购物中心、居住区等地。
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是指交通从城市主干道的末端,通过支路的微循环道路系统,再从微循环道路系统汇入其他主干道的过程。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大部分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的利用率高达100%,平均拥堵率超过60%,而次干道或支路的平均拥堵率只有30%左右,能够起到良好的分流效果。

独木舟无人驾驶小巴(来源:独木舟智航)
在谈到优先考虑无人驾驶小巴的原因时,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兼CEO于谦表示,Robo-Bus有四大优势:一是在中低速场景下,乘客对速度的期望值可控,速度保持在20km/h到50km/h之间;二是固定路线,在同一条路线上反复磨练,更能保证行车安全,可以结合V2X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三是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有优先通行权;第四,在商业模式上,用户和客户分离,运营小巴的公司为用户提供公共出行服务,运营小巴的公司提供产品和支持,可以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
于谦还提到,轻舟小巴属于微循环公交,定位于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三公里”问题。采用6-8.5m和9-15座车型,行驶路线灵活,适用于狭窄街区。相比之下,没人租车,属于私人出行,载客量小。在高成本的压力下,支撑的区域有限,乘客不可能直接支付车辆和运营成本。普通公交车采用12m、32座车型,适用于列车密度低、空载率高的长途线路,难以深入狭窄街区。
谈及市场需求,轻舟智航表示,国内微循环公交应用正迎来爆发期。目前,东莞已开通近2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140辆小巴投入运营。其中,东莞松山湖地区的小巴线路已为超过18万市民提供了出行服务。广州在过去的8个月里开通了4条便民路线,100多辆便民车投入运营。除了小区和街道的公交缺口,连接地铁和火车站的公交线路也存在巨大缺口。以福州的地铁支线为例。一年来,为满足地铁沿线3-5公里内车站的换乘需求,福州开通地铁支线23条,日均客流近3万人次,高峰客流5万人次。深圳也使用了地铁支线。地铁6、10号线开通后,深圳已开通11条公交支线。
虽然有很多优点,但Robo-Bus也有自己的技术挑战,尤其是体感优化的问题。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大方之前在Waymo负责运动规划的关键模块。他提到公交车的刹车感比轿车更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客车悬挂系统需要承受更多的重量,与轿车悬挂结构不同,设计上比较硬,不能有效地吸收小而不均匀的加减速;另一方面,公交车上的座椅不像汽车座椅那样大面积覆盖人体,更加开放。同样的加速和减速更容易转化为车身晃动。然而,基于团队在决策和规划技术方面的经验,独木舟小型巴士现在可以准确地做出反应,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
此外,大方表示,苏州相城青龙港路上几个连续红绿灯之间的距离很短,最短距离只有130-140米,而黄灯时间只有2-3秒。在这样的一系列路口中,为了不让乘客因频繁刹车而感到不适,轻舟无人驾驶小巴不仅可以在感知和规划上提前预测,还可以通过5G网络下车辆和道路的协同应用,获取连续直行路段路口红绿灯的相位和时间信息。当Robo-Bus行驶在绿波路段第一个路口附近时,轻舟智航的无人驾驶系统会结合自身路径和红绿灯信息,得出最佳速度,避免因临时变灯而停车,减少通过路口时的等待时间。
针对此次投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轻舟智航找准了智慧城市的“微循环”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模式闭环。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无人驾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轻舟智航可量产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作者|王一进
36Kr了解到,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宣布获得联想创投新一轮投资,投资金额未透露。此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
轻舟智航于2019年成立于硅谷,基于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多传感器融合、时间序列融合方案等核心技术,研发了针对复杂城市交通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Driven-by-QCraft”,并在中国、北京、深圳、苏州、硅谷等城市进行了测试和运营。
轻舟智航CEO于谦和另外三位联合创始人侯聪、大方、王坚是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的技术骨干,从事无人车行业近十年。今年4月,该公司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袁晶资本和泰德资本。
目前,轻舟智航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启动Robo-Bus常态化运营,用于地铁接驳和微循环接驳,是“QCraft驱动”方案的首个落地场景。
今年内,轻舟智航计划落地国内首个常态化运营的城市开放道路Robo-Bus项目苏州,部署多条Robo-Bus城市微循环线路,覆盖苏州地铁2号线苏州北站、大湾地铁站周边。其中,公布的线路全长4公里多,沿线设置多个站点,串联苏州高铁新城核心交通枢纽、商务办公区、购物中心、居住区等地。
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是指交通从城市主干道的末端,通过支路的微循环道路系统,再从微循环道路系统汇入其他主干道的过程。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大部分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的利用率高达100%,平均拥堵率超过60%,而次干道或支路的平均拥堵率只有30%左右,能够起到良好的分流效果。

独木舟无人驾驶小巴(来源:独木舟智航)
在谈到优先考虑无人驾驶小巴的原因时,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于谦表示,Robo-Bus有四个优势:firs……在中低速场景下,乘客对车速的期望值是可控的,车速保持在20k m/h-50k m/h之间;二是固定路线,在同一条路线上反复磨练,更能保证行车安全,可以结合V2X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三是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有优先通行权;第四,在商业模式上,用户和客户分离,运营小巴的公司为用户提供公共出行服务,运营小巴的公司提供产品和支持,可以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
于谦还提到,轻舟小巴属于微循环公交,定位于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三公里”问题。采用6-8.5m和9-15座车型,行驶路线灵活,适用于狭窄街区。相比之下,没人租车,属于私人出行,载客量小。在高成本的压力下,支撑的区域有限,乘客不可能直接支付车辆和运营成本。普通公交车采用12m、32座车型,适用于列车密度低、空载率高的长途线路,难以深入狭窄街区。
谈及市场需求,轻舟智航表示,国内微循环公交应用正迎来爆发期。目前,东莞已开通近2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140辆小巴投入运营。其中,东莞松山湖地区的小巴线路已为超过18万市民提供了出行服务。广州在过去的8个月里开通了4条便民路线,100多辆便民车投入运营。除了小区和街道的公交缺口,连接地铁和火车站的公交线路也存在巨大缺口。以福州的地铁支线为例。一年来,为满足地铁沿线3-5公里内车站的换乘需求,福州开通地铁支线23条,日均客流近3万人次,高峰客流5万人次。深圳也使用了地铁支线。地铁6、10号线开通后,深圳已开通11条公交支线。
虽然有很多优点,但Robo-Bus也有自己的技术挑战,尤其是体感优化的问题。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大方之前在Waymo负责运动规划的关键模块。他提到公交车的刹车感比轿车更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客车悬挂系统需要承受更多的重量,与轿车悬挂结构不同,设计上比较硬,不能有效地吸收小而不均匀的加减速;另一方面,公交车上的座椅不像汽车座椅那样大面积覆盖人体,更加开放。同样的加速和减速更容易转化为车身晃动。然而,基于团队在决策和规划技术方面的经验,独木舟小型巴士现在可以准确地做出反应,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稳定。
此外,大方表示,苏州相城青龙港路上几个连续红绿灯之间的距离很短,最短距离只有130-140米,而黄灯时间只有2-3秒。在这样的一系列路口中,为了不让乘客因频繁刹车而感到不适,轻舟无人驾驶小巴不仅可以在感知和规划上提前预测,还可以通过5G网络下车辆和道路的协同应用,获取连续直行路段路口红绿灯的相位和时间信息。当Robo-Bus行驶在绿波路段第一个路口附近时,轻舟智航的无人驾驶系统会结合自身路径和红绿灯信息,得出最佳速度,避免因临时变灯而停车,减少通过路口时的等待时间。
针对此次投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轻舟智航找准了智慧城市的“微循环”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模式闭环。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无人驾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轻舟智航可量产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网易汽车10月12日报道10月12日,宝马在线上举行“2020宝马中国数字化体验媒体沟通会”,阐释宝马在中国“以客户为中心”、“用数据赋能”和“打造适应数字化进程的组织”的数字化战略。
1900/1/1 0:00:00雷锋网按:前不久,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做了主题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创新突破》的主题演讲。
1900/1/1 0:00:00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2016年3月底推出、次年7月28日开始交付的Model3,是目前特斯拉旗下起售价最低,也是产量最大、交付量最高的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智能电动车的资本热潮已经席卷至海外。36氪多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美国电动汽车项目LucidMotors正以约30亿美元估值,寻求preIPO轮次融资,预计明年年中IPO。
1900/1/1 0:00:00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周一,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LG化学表示,由于石化和电动汽车电池销售强劲,该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将超过市场预期,并且将创下季度新高。
1900/1/1 0:00:00网易汽车10月12日报道近日,奇瑞集团发布2020年9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9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9075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