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独角兽宁德时代,重回全球第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9月5日下午,第十六届TEDA汽车论坛期间,上汽大众产品研发执行总监吴庆文接受媒体采访,就上汽大众节能减排的技术路线规划、双积分政策调整后企业的应对策略、上汽大众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产品研发理念、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考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Volkswagen, Passat, Beijing, LaVida, concept

上汽大众产品开发部部长吴庆文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媒体:上汽大众在走节能减排的汽车规划路线。可以请你介绍一下未来的方向吗?我觉得节能减排不仅仅是电气化,还有传统汽车的并行行走。SAIC大众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从上一年积分核算的结果来看,包括大众两家,传统车企销量越大,积分压力越大。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调整?吴庆文:说到双积分政策,我们国家在“十三五”已经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节能,一个是减排。我们国家的政策,尤其是节能的大背景,是因为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大。我今天准备的数字不太准确。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70%。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说汽车行业是产油大户,如何降低消耗是一大难题。你说的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节能。传统汽车领域还有一个词叫减排,号称国五国六。国六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步:前年实施第一步,去年要求全部实施;第二步是用颗粒捕集器的措施,需要将颗粒尺寸减小10倍;然后是与RDE的措施,这些措施将在晚些时候全面实施。这些法规要求促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从整车厂商的角度来看,尤其是销量领先、车型众多的上汽大众,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从节能的角度来说,传统汽车主要是发动机的技术优化,主要是提高非增压发动机的油耗,然后进一步更换为增压发动机。过去我们做小排放,五年前我们逐渐做到了。如你所见,TSI+DSG,大众所谓的经典组合,既省油。除了发动机,我们还在做的是整车轻量化,降低整车风阻系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如何改进外形,导流板的技术,甚至车轮的形状对风阻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大量的风洞试验来提高风阻。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电动汽车,我们企业做的是两类,插电式强混动纯电动汽车。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我们的插电式混动在市场上还是挺受欢迎的,销量不错。这本身就大大降低了汽油车的油耗,因为很多情况下可以用电池驱动,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纯电动汽车,众所周知,大众有非常强的新能源战略。我们的新能源工厂于去年11月竣工,基于MEB平台的一系列车型将于今年开始生产。大众宣布将在中国MEB平台上推出许多产品。上汽大众三个品牌都有纯电动MEB车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规划。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你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整合的压力,如何调整政策。从双积分来看,我们看到工信部网站每年公布的汽车厂商积分统计,销量最大的几家企业都是负积分。从我们自己的数字来看,四年来我们的油耗下降了很多,2019年平均油耗为5.75L/100km。从未来到2025年,我们也在做相应的规划,如何在2025年达到油耗和双积分的要求。大家都觉得纯电动车市场发展很快,但是跟不上这么大比例的双积分。如果单纯靠电动车销量来平衡汽油车的负分,就意味着电动车将进一步大幅推广,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关注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和接受度。因为大家还有里程焦虑,会觉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幅度不会像过去预期的那么高。2025年国家希望新能源汽车占25%,这是全行业不断探索和探讨的过程。政府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企业,不仅是整车企业,还有零部件企业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所以政府也在不断的调整政策,既能让新能源汽车健康持续的发展,也能让行业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可持续性。我觉得政府像今天TEDA论坛释放的信号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政府部门对行业的引领和引导作用。每年参加TEDA论坛,都能感受到政策释放的导向作用和善意。媒体:我来问一个消费者更感兴趣的话题。我接触上汽大众近20年,一直关注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请结合新上市的MPV车型谈谈上汽大众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研发理念。疫情期间,你们的产品研发设计有没有应对疫情的对策?吴庆文:上汽大众非常重视用户的需求。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被用户喜爱和接受,是因为我们不断贴近用户的需求。过去,SAIC大众有许多s……r车型。我对朗逸、途观、帕萨特、凌渡印象深刻,甚至有些车型被称为神车,因为在每一款车型的前期,我们都思考了目标用户的需求,这个细分市场的现有技术,竞争对手的达成程度,以及用户有什么样的反馈,尽力消除使用中的不便,解决痛点,贴近用户市场。结合最近我们今年推出的大型MPV,这款产品的策划过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我们研究它与轿车市场和SUV市场非常不同。用户在这个领域想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是比较高端的MPV市场,要解决舒适性和豪华性的问题,尤其是第二排座椅的开发。在车辆设计中,首先用户感知到外部造型需要大气,但也要考虑油耗的问题。我们保持屋顶相对较低。这款MPV的特点和其他车相比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车内空间很大。这是因为风阻系数为0.307,是MPV车型中最好的。从内部配置来说,特别是精力都花在了第二排座椅上。它的功能非常齐全,不仅仅是解决舒适性,比如通风、加热、按摩,还有躺姿,这个座椅向后倾斜70度,基本上这个乘客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休息姿势。甚至在考虑座椅的姿势时,由于座椅右侧的电动按钮在放下后相对较难够到,所以我们在座椅内部的位置再加了一个按钮,这是一个双向开关,也是为了提高舒适性。也是考虑到私人用户的需要,私家车在第二排和第三排都配备了安全座椅,这两排都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插座。对于商务的需求,手机充电,车内有10个USB充电口,无论你喜欢移动办公还是休闲都可以完全满足。电动门由驾驶员控制,不需要第二排尊贵客户自己动手。而在信息娱乐系统中,我们非常重视。我们这次用的导航的互联功能是大众有史以来最强的,现在也得到了用户非常好的反馈。无论是道路拥堵的及时提醒,还是用户与他人通过手机的联系,在车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安全性方面,这款车用了很多科技,而且做得非常好。不仅满足五星碰撞的要求,还提供了很多驾驶辅助和主动安全性能。我们贴近用户需求,其实是为了更准确的定义用户群体。我们提前拜访了很多有这类车型驾驶经验的客户,我们在生产前三年就把这些东西放到内部主要特征目录里,这是一个三级目录,有170多个指标,都是量化的。我们用这组指标来指导设计工程师和造型师的相应工作,最终做出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媒体:主要针对中国用户吧?吴庆文:对。这已经成为我们内部设计的要求。不管新模型是什么,都要在这170个指标中量化。众所周知,汽车设计是有取舍的,要看这个用户群体最关注什么,要在这方面加强。媒体:疫情期间上汽大众的产品有哪些针对性的调整?吴庆文: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有很多有趣的发展。众所周知,为了过滤,这种疫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我们在车内空气过滤上下了不少脑筋。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以前主要目标是PM2.5,内部做了夹层,过滤更小的颗粒。当然,你可以想象,我们现在防范的是一种病,病的粒子很小,但是病还是附着在某个粒子上进行传播。比如咳嗽喷出的一小滴水可以被过滤网挡住吗?我们已经做了相应的工作。紫外线的杀菌方式其实有两种:第一种是在空气滤清器本身,因为它会吸附一段时间的灰尘,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我们做了相应的测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杀死这样的病。第二,病已经附着在乘客车厢上,比如……rmrest的座位,那么什么样的紫外线强度可以用来杀死它?当然,这个时候就需要人撤离车了。一般人离开车就开启这个功能。现在售后店都有相应的产品。今年从春节开始讨论在车上可以做什么。用了比较短的时间做出来的,当然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打仗一样。媒体:现在车企都在转型升级,我想了解一下上汽大众今年以及未来几年的新能源产品规划。我们想知道ID的上市进度。还有一个关于安全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烧车问题,我们老百姓把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大众的很多车型在欧洲都使用LG电池。我们是坚持电池供应国产化还是采用南京LG产品?吴庆文:你刚才问了新能源的三个方面。本身我们大众在新能源方面起步比较晚。2018年以来,我们推出了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两款是帕萨特和途观L的插电混动版,一款纯电动车是朗逸纯电动。目前这三款车都是基于传统汽油车的底盘改造。你也看到了,他们的身体都不错,和汽油车一样。大众认为未来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新平台是值得的。这是每个人都听过很多次的MEB纲领。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是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市场,因此上汽大众于去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MEB工厂。当时是ID。第一款车型下线,现在正在做各种专项测试,就是要保证交付给用户的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各项功能都是完整的。从上市节奏来看,目前预测明年上半年上市。ID系列还有其他几款,R&D部门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我经常开这些车,因为我们内部要做很多测试。除了工程师做相应的测试,领导层还需要对各种性能进行评估。特别是这款新能源车,未来有很多功能和汽油车不一样,主要是电气功能和互联功能会增加很多,包括一些很酷的技术,比如增强现实显示系统,这些都是原来汽油车没有的。根据我们最近做的统计,汽车ID中有251个功能。现在我们在不断测试这251个函数达到的程度。特别是我们的要求比较高,就是极端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在测试=,我也在测试自己。第二个是关于安全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真的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尤其是其他品牌的一些车发生自燃,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警示。国家标准部门反应迅速,立即出台了新的安全标准要求。具体来说,纯电动汽车,尤其是电池的热扩散。标准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电池内部已经发生热扩散,需要保证5分钟内火不突破电池的边界,即电池外壳外部没有火。当然,它的信号发出去了,汽车会被警告,甚至会被发送到国家监控平台。北京和上海的监控平台都可以知道车已经开始内部燃烧了。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信号怎么发,怎么和北京上海的平台对接;第二,用户从显示屏上看到这个信号;第三,电池组,我们做实验,它的一个电芯被电激发开始燃烧,然后计算5分钟是否不烧坏。这种做法做了很多轮,用了各种方法最终达到这个要求。众所周知,近年来我们国家对电池的要求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强调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目前使用的811体系以及三种电池中贵金属的比例关系。811的能量密度特别高,但是稳定性比较弱,所以在热扩散方面比较困难。续航里程和电池密度都不错,但是有热扩散的问题。怎么才能保证5分钟不烧?当然现在已经满足了。一年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条例一年前才刚刚颁布,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只有通过一轮测试,证明是可行的,保证5分钟不烧坏。我们现在放心了。为什么要考虑五分钟呢?就是按照公交车的要求,那么多人,只有一个车门,如何在5分钟内让所有乘客疏散完毕?但其实对于一辆私家车来说,不到5分钟,4个车门打开,逃生速度非常快。既然法律法规是这样制定的,我们就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您还谈到了电池供应商的选择。德国大众过去更多使用韩国LG的电池。2020年9月5日下午,第十六届TEDA汽车论坛期间,上汽大众产品研发执行总监吴庆文接受媒体采访,就上汽大众节能减排的技术路线规划、双积分政策调整后企业的应对策略、上汽大众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产品研发理念、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考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Volkswagen, Passat, Beijing, LaVida, concept

上汽大众产品开发部部长吴庆文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媒体:上汽大众在走节能减排的汽车规划路线。可以请你介绍一下未来的方向吗?我觉得节能减排不仅仅是电气化,还有传统汽车的并行行走。SAIC大众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从上一年积分核算的结果来看,包括大众两家,传统车企销量越大,积分压力越大。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调整?吴庆文:说到双积分政策,我们国家在“十三五”已经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节能,一个是减排。我们国家的政策,尤其是节能的大背景,是因为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大。我今天准备的数字不太准确。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70%。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说汽车行业是产油大户,如何降低消耗是一大难题。你说的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节能。传统汽车领域还有一个词叫减排,号称国五国六。国六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步:前年实施第一步,去年要求全部实施;第二步是用颗粒捕集器的措施,需要将颗粒尺寸减小10倍;然后是与RDE的措施,这些措施将在晚些时候全面实施。这些法规要求促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从整车厂商的角度来看,尤其是销量领先、车型众多的上汽大众,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从节能的角度来说,传统汽车主要是发动机的技术优化,主要是提高非增压发动机的油耗,然后进一步更换为增压发动机。过去我们做小排放,五年前我们逐渐做到了。如你所见,TSI+DSG,大众所谓的经典组合,既省油。除了发动机,我们还在做的是整车轻量化,降低整车风阻系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如何改进外形,导流板的技术,甚至车轮的形状对风阻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做大量的风洞试验来提高风阻。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电动汽车,我们企业做的是两类,插电式强混动纯电动汽车。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我们的插电式混动在市场上还是挺受欢迎的,销量不错。这本身就大大降低了汽油车的油耗,因为很多情况下可以用电池驱动,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纯电动汽车,众所周知,大众有非常强的新能源战略。我们的新能源工厂于去年11月竣工,基于MEB平台的一系列车型将于今年开始生产。大众宣布将在中国MEB平台上推出许多产品。上汽大众三个品牌都有纯电动MEB车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规划。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你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整合的压力,如何调整政策。从双积分来看,我们看到工信部网站每年公布的汽车厂商积分统计,销量最大的几家企业都是负积分。从我们自己的数字来看,四年来我们的油耗下降了很多,2019年平均油耗为5.75L/100km。从未来到2025年,我们也在做相应的规划,如何在2025年达到油耗和双积分的要求。大家都觉得纯电动车市场发展很快,但是跟不上这么大比例的双积分。如果单纯靠电动车销量来平衡汽油车的负分,就意味着电动车将进一步大幅推广,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关注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和接受度。因为大家还有里程焦虑,会觉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幅度不会像过去预期的那么高。2025年国家希望新能源汽车占25%,这是全行业不断探索和探讨的过程。政府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企业,不仅是整车企业,还有零部件企业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所以政府也在不断的调整政策,既能让新能源汽车健康持续的发展,也能让行业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可持续性。我觉得政府像今天TEDA论坛释放的信号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政府部门对行业的引领和引导作用。每年参加TEDA论坛,都能感受到政策释放的导向作用和善意。媒体:我来问一个消费者更感兴趣的话题。我接触上汽大众近20年,一直关注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请结合新上市的MPV车型谈谈上汽大众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的研发理念。疫情期间,你们的产品研发设计有没有应对疫情的对策?吴庆文:上汽大众非常重视用户的需求。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被用户喜爱和接受,是因为我们不断贴近用户的需求。过去,SAIC大众有许多s……r车型。我对朗逸、途观、帕萨特、凌渡印象深刻,甚至有些车型被称为神车,因为在每一款车型的前期,我们都思考了目标用户的需求,这个细分市场的现有技术,竞争对手的达成程度,以及用户有什么样的反馈,尽力消除使用中的不便,解决痛点,贴近用户市场。结合最近我们今年推出的大型MPV,这款产品的策划过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我们研究它与轿车市场和SUV市场非常不同。用户在这个领域想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是比较高端的MPV市场,要解决舒适性和豪华性的问题,尤其是第二排座椅的开发。在车辆设计中,首先用户感知到外部造型需要大气,但也要考虑油耗的问题。我们保持屋顶相对较低。这款MPV的特点和其他车相比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车内空间很大。这是因为风阻系数为0.307,是MPV车型中最好的。从内部配置来说,特别是精力都花在了第二排座椅上。它的功能非常齐全,不仅仅是解决舒适性,比如通风、加热、按摩,还有躺姿,这个座椅向后倾斜70度,基本上这个乘客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休息姿势。甚至在考虑座椅的姿势时,由于座椅右侧的电动按钮在放下后相对较难够到,所以我们在座椅内部的位置再加了一个按钮,这是一个双向开关,也是为了提高舒适性。也是考虑到私人用户的需要,私家车在第二排和第三排都配备了安全座椅,这两排都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插座。对于商务的需求,手机充电,车内有10个USB充电口,无论你喜欢移动办公还是休闲都可以完全满足。电动门由驾驶员控制,不需要第二排尊贵客户自己动手。而在信息娱乐系统中,我们非常重视。我们这次用的导航的互联功能是大众有史以来最强的,现在也得到了用户非常好的反馈。无论是道路拥堵的及时提醒,还是用户与他人通过手机的联系,在车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安全性方面,这款车用了很多科技,而且做得非常好。不仅满足五星碰撞的要求,还提供了很多驾驶辅助和主动安全性能。我们贴近用户需求,其实是为了更准确的定义用户群体。我们提前拜访了很多有这类车型驾驶经验的客户,我们在生产前三年就把这些东西放到内部主要特征目录里,这是一个三级目录,有170多个指标,都是量化的。我们用这组指标来指导设计工程师和造型师的相应工作,最终做出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媒体:主要针对中国用户吧?吴庆文:对。这已经成为我们内部设计的要求。不管新模型是什么,都要在这170个指标中量化。众所周知,汽车设计是有取舍的,要看这个用户群体最关注什么,要在这方面加强。媒体:疫情期间上汽大众的产品有哪些针对性的调整?吴庆文: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有很多有趣的发展。众所周知,为了过滤,这种疫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我们在车内空气过滤上下了不少脑筋。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以前主要目标是PM2.5,内部做了夹层,过滤更小的颗粒。当然,你可以想象,我们现在防范的是一种病,病的粒子很小,但是病还是附着在某个粒子上进行传播。比如咳嗽喷出的一小滴水可以被过滤网挡住吗?我们已经做了相应的工作。紫外线的杀菌方式其实有两种:第一种是在空气滤清器本身,因为它会吸附一段时间的灰尘,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我们做了相应的测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杀死这样的病。第二,病已经附着在乘客车厢上,比如……rmrest的座位,那么什么样的紫外线强度可以用来杀死它?当然,这个时候就需要人撤离车了。一般人离开车就开启这个功能。现在售后店都有相应的产品。今年从春节开始讨论在车上可以做什么。用了比较短的时间做出来的,当然也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打仗一样。媒体:现在车企都在转型升级,我想了解一下上汽大众今年以及未来几年的新能源产品规划。我们想知道ID的上市进度。还有一个关于安全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烧车问题,我们老百姓把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大众的很多车型在欧洲都使用LG电池。我们是坚持电池供应国产化还是采用南京LG产品?吴庆文:你刚才问了新能源的三个方面。本身我们大众在新能源方面起步比较晚。2018年以来,我们推出了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两款是帕萨特和途观L的插电混动版,一款纯电动车是朗逸纯电动。目前这三款车都是基于传统汽油车的底盘改造。你也看到了,他们的身体都不错,和汽油车一样。大众认为未来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新平台是值得的。这是每个人都听过很多次的MEB纲领。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是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市场,因此上汽大众于去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MEB工厂。当时是ID。第一款车型下线,现在正在做各种专项测试,就是要保证交付给用户的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各项功能都是完整的。从上市节奏来看,目前预测明年上半年上市。ID系列还有其他几款,R&D部门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我经常开这些车,因为我们内部要做很多测试。除了工程师做相应的测试,领导层还需要对各种性能进行评估。特别是这款新能源车,未来有很多功能和汽油车不一样,主要是电气功能和互联功能会增加很多,包括一些很酷的技术,比如增强现实显示系统,这些都是原来汽油车没有的。根据我们最近做的统计,汽车ID中有251个功能。现在我们在不断测试这251个函数达到的程度。特别是我们的要求比较高,就是极端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在测试=,我也在测试自己。第二个是关于安全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真的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尤其是其他品牌的一些车发生自燃,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警示。国家标准部门反应迅速,立即出台了新的安全标准要求。具体来说,纯电动汽车,尤其是电池的热扩散。标准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电池内部已经发生热扩散,需要保证5分钟内火不突破电池的边界,即电池外壳外部没有火。当然,它的信号发出去了,汽车会被警告,甚至会被发送到国家监控平台。北京和上海的监控平台都可以知道车已经开始内部燃烧了。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信号怎么发,怎么和北京上海的平台对接;第二,用户从显示屏上看到这个信号;第三,电池组,我们做实验,它的一个电芯被电激发开始燃烧,然后计算5分钟是否不烧坏。这种做法做了很多轮,用了各种方法最终达到这个要求。众所周知,近年来我们国家对电池的要求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强调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了提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目前使用的811体系以及三种电池中贵金属的比例关系。811的能量密度特别高,但是稳定性比较弱,所以在热扩散方面比较困难。续航里程和电池密度都不错,但是有热扩散的问题。怎么才能保证5分钟不烧?当然现在已经满足了。一年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条例一年前才刚刚颁布,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只有通过一轮测试,证明是可行的,保证5分钟不烧坏。我们现在放心了。为什么要考虑五分钟呢?就是按照公交车的要求,那么多人,只有一个车门,如何在5分钟内让所有乘客疏散完毕?但其实对于一辆私家车来说,不到5分钟,4个车门打开,逃生速度非常快。既然法律法规是这样制定的,我们就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安全的话题。您还谈到了电池供应商的选择。德国大众过去更多使用韩国LG的电池。

标签: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大众宝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从国家政策看恒大造车的未来

10月9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在国务院常委会议上的通过,未来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正式确定了方向。对于关心政策与市场的人来说,这份《规划》并不陌生。

1900/1/1 0:00:00
柏历:通用电动化“后发制人” 2022年BEV3平台量产首款车

文腾讯汽车张翠翠刚刚在9月底结束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几乎成了中欧新能源汽车行业交流会。

1900/1/1 0:00:00
专访上汽大众吴庆文:聚焦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力

2020年9月5日下午,在第十六届泰达汽车论坛举办期间,上汽大众产品研发执行总监吴庆文接受媒体专访,

1900/1/1 0:00:00
吉利参与力帆重整进程

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以联合体身份,参与力帆股份重整工作。10月9日,ST力帆(601777)发布了关于招募重整投资人的进展公告。

1900/1/1 0:00:00
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线更新完成,助推特斯拉冲击50万辆目标产量

来源:路透社作者秦章勇编辑王妍为了冲击年产50万辆车的目标,上海超级工厂或成为特斯拉的关键一环。

1900/1/1 0:00:00
比亚迪9月销售19881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5.32%

10月9日,比亚迪发布2020年9月销量快报。9月比亚迪共销售19881辆新能源车,较去年同期的13681辆增长了4532,环比增长300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603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