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蓬勃勃迎机遇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产销量刷新纪录,满意度赶超燃油车,国际巨头竞相发力...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巨大变化。在市场预期改善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Beijing, Hechuang

全方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工信部副部长新近日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今年国家出台了降低汽车企业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

4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文件,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2020年财政补贴不下降。6月,工信部发布政策,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对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车辆给予核算优惠,并修改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

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2020年7月-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下乡,参与车型最低价格不到3万元。企业还承诺在扣除国家购机补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利润。此外,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都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放开市场、促进科技创新等。

今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除了中央层面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汽车电动化,补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天津也不断出台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实施并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政策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细化,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拓展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措施和标准,将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48%和67.7%,创下Se历史新高……烬。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成熟,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新能源车满意度指数为78分,仅比燃油车低1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创下评价以来的最高纪录,连续五年实现增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客户满意度为80分,达到六年来的最高水平。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除了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传统自主品牌,近年来外资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加入新能源阵营。随着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车辆续航里程基本在400公里以上,智能化、网络化特点突出。

此外,新能源车的保养相对简单,服务收费满意度明显高于燃油车。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正在推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这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2020年,纯电动汽车品牌形象提升2.7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品牌形象提升1.6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为78.8分,同比上升1.2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感知质量提高了1.6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高了0.7分。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的满意度已经接近燃油车的水平,但其忠诚度水平与燃油车仍有差距。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降低用户投诉率和产品故障率,有效解决用户体验痛点。

未来仍然是发展的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近日表示,近几个月汽车工业的复苏形势仍然处于持续向好的状态,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新能源汽车。

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的不断巩固,“六稳”“六保”措施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广大市民收入增长和消费信心,从而促进汽车消费增长。据行业机构预测,四季度我国商用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在相关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也将保持一定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的积极创新,产品供给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者的日益认可,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生态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黄利斌表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的融合加速,汽车产业进入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规划,系统布局。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涵盖行业管理、推广应用、税收补贴、基础设施等不同层面的系统化政策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产品服务的专业化,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更广,场景更多,应用价值逐步体现。

刘迎霞,商务发展总监……国资委主任温特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应用端的引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要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部门之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同时,要提高供应质量,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核心问题,继续进行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再就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公共区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完善充换电、停车、过路桥等优惠政策。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着力集成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黄立斌说。产销量刷新纪录,满意度赶超燃油车,国际巨头竞相发力...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巨大变化。在市场预期改善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Beijing, Hechuang

全方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工信部副部长新近日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今年国家出台了降低汽车企业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

4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文件,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2020年财政补贴不下降。6月,工信部发布政策,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对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车辆给予核算优惠,并修改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

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2020年7月-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下乡,参与车型最低价格不到3万元。企业还承诺在扣除国家购机补贴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利润。此外,在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都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放开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科技创新。

今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除了中央层面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汽车电动化,补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培育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天津也不断出台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实施并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政策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细化,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拓展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措施和标准,将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创下9月历史新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成熟,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新能源车满意度指数为78分,仅比燃油车低1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创下评价以来的最高纪录,连续五年实现增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客户满意度为80分,达到六年来的最高水平。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除了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传统自主品牌,近年来外资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加入新能源阵营。随着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车辆续航里程基本在400公里以上,智能化、网络化特点突出。

此外,新能源车的保养相对简单,服务收费满意度明显高于燃油车。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正在推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这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2020年,纯电动汽车品牌形象提升2.7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品牌形象提升1.6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为78.8分,同比上升1.2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的感知质量提高了1.6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高了0.7分。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的满意度已经接近燃油车的水平,但其忠诚度水平与燃油车仍有差距。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降低用户投诉率和产品故障率,有效解决用户体验痛点。

未来仍然是发展的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近日表示,近几个月汽车工业的复苏形势仍然处于持续向好的状态,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新能源汽车。

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的不断巩固,“六稳”“六保”措施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广大市民收入增长和消费信心,从而促进汽车消费增长。据行业机构预测,四季度我国商用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在相关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也将保持一定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的积极创新,产品供给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者的日益认可,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生态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黄利斌表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的融合加速,汽车产业进入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规划,系统布局。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涵盖行业管理、推广应用、税收补贴、基础设施等不同层面的系统化政策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产品服务的专业化,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更广,场景更多,应用价值逐步体现。

刘迎霞,商务发展总监……国资委主任温特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应用端的引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要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部门之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同时,要提高供应质量,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核心问题,继续进行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再就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高公共区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完善充换电、停车、过路桥等优惠政策。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着力集成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黄立斌说。

标签:北京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广汇汽车前三季度净利下滑41.6% 系疫情影响致销量下滑

广汇汽车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12亿元,同比下滑416。

1900/1/1 0:00:00
充电桩,又一个不赚钱的朝阳行业?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2018年,充电桩行业与P2P行业一样,是当时资本市场的两个深坑。在政策和补贴刺激下,大批玩家纷纷入场进行跑马圈地,以拿补贴为目的盲目地进行扩张。

1900/1/1 0:00:00
董扬:挨了20年的骂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是史上最好的时期

2020年10月2930日,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在浙江德清举行,本届大会以“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为主题,主要是探讨出行科技与未来城市的协同发展问题,

1900/1/1 0:00:00
产能扩充至180万辆 日产汽车想通过中国市场扭转盈亏

后疫情时代,日产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华产能。

1900/1/1 0:00:00
威马召回部分威尔马斯特电动汽车 共计1282辆

10月28日下午消息,国家市场监管管理局发布公告,日前,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

1900/1/1 0:00:00
特斯拉:2020年第三季度交付量或创记录

日前,据特斯拉官方报道,在过去四个季度里,特斯拉创造了19亿美元的现金流,同时在新的生产能力、服务中心、超级充电站以及其他重要投资上花费了24亿美元,且在刚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