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十五年发展规划都有啥新变化 ?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未来十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终于正式出炉。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着力融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有很多变化,值得认真研究分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从规划的整体内容来看,政府管理部门将更加注重发挥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务实对待行业目标,加强基础制度的协调性、自主性和力度。

用定性描述大纲减少定量目标

作为中国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核心指引,规划的愿景非常重要。对比征求意见稿,发现规划在愿景指标上做了很多改动。

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方面,规划提出了两个重要指标。到2025年,新增电动乘用车平均耗电量下降到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征求意见稿中,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定为25%,现在更新为20%比较稳定,尤其是去年7月以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未来目标考虑需要相对稳定。”在崔东树看来,20%的目标肯定可以实现,25%的目标也大有可为。

至于新增纯电动乘用车平均耗电量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相比征求意见稿中的11千瓦时/百公里也放宽了要求。崔东树认为,这是基于鼓励高端新能源发展的考虑,给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就有车企指出,不宜将能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应该简单地与石油消耗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设定功耗目标可能会阻碍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毕竟未来智能元器件的功耗不容小觑。

除了两大指标的调整,规划还删除了此前“2025年新增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2025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指标要求。对此,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解释,近三年国内PHEV实际状态平均油耗维持在5L/100km以上,LWTC工况切换进一步加大了降低PHEV油耗的压力;此前,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份额目标,但由于L1和L2也属于智能网联汽车,目标实现主体并不明确。可以说,规划中删除这些量化指标更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客观情况,也避免了政策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更多干预。

直击行业痛点,区分应用场景

此前公布的规划部分内容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披露信息不完整,仅谈及“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难免引起业内一些误解。不过,从此次公布的规划全文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布局理念更为现实,与不久前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份文件从不同的场景出发,对充电设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规划》提出,积极推广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推进适度超前、快充慢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技术与认证部主任刘凯曾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居住、工作场所等居住时间较长的场所,从电池安全、衰减、停车费、充电费等角度考虑,应以交流慢充桩为主;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快充网络的建设,对于扩大私人车辆的出行范围,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快速充电应该是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站的主要充电场景,但充电功率要根据车辆的实际应用需求来设定,不要盲目求多求快。

此外,规划还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外两大痛点——电池回收和安全,特别是增加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立法”和“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确定“新三”强调国际化

在计划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业界一直在说的“新四化”,在这份文件中首次明确定义为“新三化”——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

据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汽车“共享”的概念是在2015年提出的。虽然在业内广为流传,但规划中并没有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提出汽车工业的“四化”。与其他“三化”相比,共享主要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的衍生消费方式,其内涵是汽车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不是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

其次,再次强调“国际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第七章“深化开放与合作”中,规划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扩大开放、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另一方面是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从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延伸。崔东树认为,汽车工业的强大应该体现在国际竞争力上。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开放,我们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自己,并通过开放提升产业能力和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走出去,帮助建立更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该规划将为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规划的制定为契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着力融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梦萱未来十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顶层设计终于正式出炉。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着力融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有很多变化,值得认真研究分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从规划的总体内容来看,政府管理部门将更加注重扮演好引导和监督的角色,务实对待产业……y目标,强化基础系统的协调性、自主性和强度。

用定性描述大纲减少定量目标

作为中国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核心指引,规划的愿景非常重要。对比征求意见稿,发现规划在愿景指标上做了很多改动。

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方面,规划提出了两个重要指标。到2025年,新增电动乘用车平均耗电量下降到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征求意见稿中,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定为25%,现在更新为20%比较稳定,尤其是去年7月以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未来目标考虑需要相对稳定。”在崔东树看来,20%的目标肯定可以实现,25%的目标也大有可为。

至于新增纯电动乘用车平均耗电量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相比征求意见稿中的11千瓦时/百公里也放宽了要求。崔东树认为,这是基于鼓励高端新能源发展的考虑,给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就有车企指出,不宜将能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应该简单地与石油消耗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设定功耗目标可能会阻碍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毕竟未来智能元器件的功耗不容小觑。

除了两大指标的调整,规划还删除了此前“2025年新增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2025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指标要求。对此,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解释,近三年国内PHEV实际状态平均油耗保持在5L/100km以上,LWTC工况切换进一步加大了降低PHEV油耗的压力;此前,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份额目标,但由于L1和L2也属于智能网联汽车,目标实现主体并不明确。可以说,规划中删除这些量化指标更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客观情况,也避免了政策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更多干预。

直击行业痛点,区分应用场景

此前公布的规划部分内容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披露信息不完整,仅谈及“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难免引起业内一些误解。不过,从此次公布的规划全文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布局理念更为现实,与不久前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份文件从不同的场景出发,对充电设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规划》提出,积极推广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推进适度超前、快充慢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技术与认证部主任刘凯曾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居住、工作场所等居住时间较长的场所,从电池安全、衰减、停车费、充电费等角度考虑,应以交流慢充桩为主;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快充网络的建设,对于扩大私人车辆的出行范围,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快速充电应该是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站的主要充电场景,但充电功率要根据车辆的实际应用需求来设定,不要盲目求多求快。

此外,规划还提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外两大痛点——电池回收和安全,特别是增加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立法”和“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确定“新三”强调国际化

在计划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业界一直在说的“新四化”,在这份文件中首次明确定义为“新三化”——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

据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汽车“共享”的概念是在2015年提出的。虽然在业内广为流传,但规划中并没有国家相关政策明确提出汽车工业的“四化”。与其他“三化”相比,共享主要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的衍生消费方式,其内涵是汽车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不是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

其次,再次强调“国际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第七章“深化开放与合作”中,规划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扩大开放、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另一方面是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从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延伸。崔东树认为,汽车工业的强大应该体现在国际竞争力上。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开放,我们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自己,并通过开放提升产业能力和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走出去,帮助建立更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该规划将为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规划的制定为契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着力融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梦萱

标签:合创理念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海口市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发布 每台车可补贴3000元

为推进汽车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拉动汽车消费增长,11月4日,海口市商务局表示,《海口市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于近日正式通过并发布。

1900/1/1 0:00:00
10月欧洲新车销量再次下跌 疫情二度爆发令车市雪上加霜

腾讯汽车讯据相关媒体报道,欧盟四大汽车市场10月新车销量均出现下滑,该地区需求再度出现跌势,而第二波疫情爆发更是令欧洲车市雪上加霜。

1900/1/1 0:00:00
继周一上涨近7%后 小鹏汽车股价周二收盘时再上涨7.19%

TechWeb11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当地时间周一上涨近7后,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股价在当地时间周二收盘时继续上涨719,报收于2221美元,公司市值达163

1900/1/1 0:00:00
同比增长81% 凯迪拉克发布10月销量

据凯迪拉克官方信息,2020年10月,凯迪拉克共计销量汽车25316辆,同比上一年增长81,110月累计销售178176辆。

1900/1/1 0:00:00
围猎特斯拉,穿越血色黎明

作者:银杏财经,图片来自“Unsplash”1935年,尼古拉特斯拉在实验室里打开一口深井,他向井内丢了根钢套管,然后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

1900/1/1 0:00:00
洞察者|“三电”本土研发格局形成 沃尔沃能否凭电池安全巩固品牌优势?

一年又一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继去年的电池实验室落成之后,11月初,已经投入使用2个月的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电机实验室正式揭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