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进入推特,看着一位已经年满60岁的传统汽车公司负责人,在推特上用一种非常“新势力”的方式调侃马斯克。当时外界并没有觉得不听话,或许大家都习惯了大众集团转型后的新形象。甚至很多人认为,前者早已是特斯拉在智能化、电动化道路上的“学生”。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找到“老师”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正所谓“圣人无常师”,孔子曾师从谭子学、长虹、石祥、老任,更何况这位“老师”目前的市值是6269.8亿美元,是大众集团的5.3倍。202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49.96万辆,是大众集团的2.2倍。3月15日,几乎与央视“315晚会”同时,大众集团在线上举办了POWER DAY活动,或多或少有特斯拉电池日的影子。从内容上看,这次“学生”发布的信息量并不比“老师”差,不仅透露了大众集团对电池和充电设施的规划,也宣布了整个集团战略层面的进一步转型措施。大众集团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大众集团的“标准化电池”诞生了。“电动出行是大众汽车集团未来战略的核心支柱,大众汽车将以整体的方式进一步拓展电动出行的整个价值链。”POWER DAY一开,Diss就明确表示,大众的目标是率先在全球量产电池,同时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迪斯认为大众集团在电池方面的实力已经和专业电池供应商持平。动力电池将是大众集团电动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大众集团在造车过程中,会把电池放在汽车开发的中心环节。大众集团提出了“标准电池”的概念,并在标准电池中植入了大量智能技术。在这个前提下,电池将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存在,还将成为整车的一部分,未来车辆将围绕电池进一步发展。未来,奥迪股份公司还将专注于标准化电池,通过适用电池的一体化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据初步分析,大众电池的成本最高可降低50%。大众集团如何实现电池成本降低50%以上的目标?拆分来说,第一,电芯的设计可以降低15%的成本;二是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10%的成本;第三,在正负极材料生产上,可实现降本增效20%以上;第四,电池系统概念研发还有5%的成本下降空间。据大众集团介绍,未来,标准化电池可以覆盖集团80%的车型。当然,剩下20%的机型需要独立的电池设计。据悉,奥迪Artemis项目中推出的车型将是大众首批配备标准电池的车型。大众集团也认为固态电池将是动力电池的终极状态,大众集团的目标是实现高性能和低成本。固态电池采用固态隔离层,保证了锂离子的双向流动。同时,由于不需要使用电解液,也可以减轻动力电池的重量。此外,可以进一步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据悉,未来固态电池从0-80%的理论充电时间仅为12分钟,大众集团计划2025年在17分钟内完成充电。当然,这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欧盟绿色协议的签署,2030年,大众纯电动汽车在集团中的比例将达到60%,电池产量需要增加。为此,大众集团计划在欧洲新增6家超大型电池工厂,平均年产能为40GWh。其中,2023年大众集团与Northvolt合作的年产能40GWh的瑞典工厂将投产,这部分产能将用于集团旗下的豪华车型。2025年,其位于萨尔茨吉特的第二座40GWh动力电池工厂将投产。2026年,第三座40GWh动力电池工厂将位于法国或西班牙。2027年,第四座40GWh工厂可能在西欧建立。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建造两座新工厂。目前,大众汽车集团电气化攻势的第一个高潮即将在中国打响,基于MEB平台的ID.4系列车型将于3月20日交付中国消费者。作为吹响传统品牌向新能源转型冲锋号的产品,ID.4系列车型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消费者对大众集团电动化未来的认可度。但要想真正吹响“冲锋号”,大众需要先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消除他们购买电动车的顾虑——充电难、续航里程不足。
「id.4x」在国内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规模与日俱增。到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80万个,应该已经打消了电动车消费者在用车层面的顾虑。但根据大众公布的调查数据,这80万个充电桩中,80%是交流电缓慢充电,充电效率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超过30%的充电桩存在缺陷,超过30%的充电桩车位往往被燃油车占用,导致日常场景下能有效使用的充电桩不足40%,远低于“80万”的预期。“经常被燃油车“霸占”的公共充电桩”此外,虽然很多车企在消费者购车时赠送私人充电桩,但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国内很多电动车主没有固定停车位,部分固定停车位由于环境和设施问题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数据显示,只有40%的电动汽车消费者拥有私人充电桩。对于上述问题,大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管理良好的公共充电系统。其实早在ID.4还没有在国内发布的时候,大众就开始布局充电业务了。2019年7月11日,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万邦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0亿元成立科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ID.4系列车型即将交付,上述充电系统的建设也收效甚微。截至目前,Camace已建成255个充电站……包括1800个充电桩。随着ID的进一步交付。系列车型,卡慕2021年将充电桩规模扩大至6000个;2028年将扩展到17000只高跟鞋,配备120kW、180kW甚至300kW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只需打开卡慕App,即可提前30分钟预约充电桩,在车辆开到现场时扫码解锁,避免车位被占用的情况。充电后,App会自动推送附近的商场、餐厅等。供消费者消磨时间。「大众移动充电机器人」除了充电桩,大众还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三种充电产品,包括移动充电概念机器人(可以实现移动充电甚至汽车清洗服务)、带电池组的充电站(可以脱离电网,减少高峰时段城市用电负荷)、双向壁挂式充电桩伊里。其中,伊里被大众誉为“下一代产品”,它的诞生将直接改变电动汽车的使用场景,使其从简单的车辆变成移动储能站,成为未来城市电网的一部分。据介绍,该产品结合了智能管理系统和云计算技术,可以与家里的智能家居连接,计算出家庭用电的频段。该装置可在电网负荷低、电费低、家用电器使用频率低的时段为车辆充电。当电网负荷高,电费高,家用电器使用频率也高时,可以给设备反向充电,使电动车成为家用电源。以电池容量为77kWh的大众ID.3为例,一辆车可以提供一个家庭5天的用电需求。同时,上述技术还可以与太阳能、风能连接,使车辆成为上述能源的储能站,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编辑点评:Diss曾表示,公司正在考虑自己生产电池,以免长期依赖电池厂商。大众集团在POWER DAY上展示的多项信息显示,大众将在动力电池领域下大力气,采用标准化的电池设计来降低生产成本,并于2025年开始使用固态电池。可见电池的布局已经不在PPT阶段,而是在实用阶段,这让我们很期待。当然,正如大众集团所说,解决充电问题仍然是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以中国市场为例。虽然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真正可用的充电桩数量仍然不到3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众提出的能源网络全数字化,实现“储能设施”与电网联动的充电方案值得借鉴。(文/汽车之家李正光·陈灿)今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进入推特,看着这位已经年满60岁的传统车企掌门人,在推特上用一种非常“新势力”的方式调侃马斯克。当时外界并没有觉得不听话,或许大家都习惯了大众集团转型后的新形象。甚至很多人认为,前者早已是特斯拉在智能化、电动化道路上的“学生”。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找到“老师”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正所谓“圣人无常师”,孔子曾师从谭子学、长虹、石祥、老任,更何况这位“老师”目前的市值是6269.8亿美元,是大众集团的5.3倍。202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49.96万辆,是大众集团的2.2倍。3月15日,几乎与央视“315晚会”同时,大众集团在线上举办了POWER DAY活动,或多或少有特斯拉电池日的影子。从内容上看,这次“学生”发布的信息量并不比“老师”差,不仅透露了大众集团对电池和充电设施的规划,也宣布了整个集团战略层面的进一步转型措施。大众集团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大众集团的“标准化电池”诞生了。“选举……c出行是大众集团未来战略的核心支柱,大众将以整体的方式进一步拓展电动出行的整个价值链。“POWER DAY一开,Diss就明确表示,大众的目标是率先在全球量产电池,同时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迪斯认为大众集团在电池方面的实力已经和专业电池供应商持平。动力电池将是大众集团电动汽车产业的重中之重。大众集团在造车过程中,会把电池放在汽车开发的中心环节。大众集团提出了“标准电池”的概念,并在标准电池中植入了大量智能技术。在这个前提下,电池将不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存在,还将成为整车的一部分,未来车辆将围绕电池进一步发展。未来,奥迪股份公司还将专注于标准化电池,通过适用电池的一体化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据初步分析,大众电池的成本最高可降低50%。大众集团如何实现电池成本降低50%以上的目标?拆分来说,第一,电芯的设计可以降低15%的成本;二是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10%的成本;第三,在正负极材料生产上,可实现降本增效20%以上;第四,电池系统概念研发还有5%的成本下降空间。据大众集团介绍,未来,标准化电池可以覆盖集团80%的车型。当然,剩下20%的机型需要独立的电池设计。据悉,奥迪Artemis项目中推出的车型将是大众首批配备标准电池的车型。大众集团也认为固态电池将是动力电池的终极状态,大众集团的目标是实现高性能和低成本。固态电池采用固态隔离层,保证了锂离子的双向流动。同时,由于不需要使用电解液,也可以减轻动力电池的重量。此外,可以进一步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据悉,未来固态电池从0-80%的理论充电时间仅为12分钟,大众集团计划2025年在17分钟内完成充电。当然,这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随着欧盟绿色协议的签署,2030年,大众纯电动汽车在集团中的比例将达到60%,电池产量需要增加。为此,大众集团计划在欧洲新增6家超大型电池工厂,平均年产能为40GWh。其中,2023年大众集团与Northvolt合作的年产能40GWh的瑞典工厂将投产,这部分产能将用于集团旗下的豪华车型。2025年,其位于萨尔茨吉特的第二座40GWh动力电池工厂将投产。2026年,第三座40GWh动力电池工厂将位于法国或西班牙。2027年,第四座40GWh工厂可能在西欧建立。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建造两座新工厂。目前,大众汽车集团电气化攻势的第一个高潮即将在中国打响,基于MEB平台的ID.4系列车型将于3月20日交付中国消费者。作为吹响传统品牌向新能源转型冲锋号的产品,ID.4系列车型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消费者对大众集团电动化未来的认可度。但要想真正吹响“冲锋号”,大众需要先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消除他们购买电动车的顾虑——充电难、续航里程不足。
「id.4x」在国内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规模与日俱增。到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80万个,应该已经打消了电动车消费者在用车层面的顾虑。但根据大众公布的调查数据,这80万个充电桩中,80%是交流电缓慢充电,充电效率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超过30%的充电桩存在缺陷,超过30%的充电桩车位往往被燃油车占用,导致日常场景下能有效使用的充电桩不足40%,远低于“80万”的预期。“经常被燃油车“霸占”的公共充电桩”此外,虽然很多车企在消费者购车时赠送私人充电桩,但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国内很多电动车主没有固定停车位,部分固定停车位由于环境和设施问题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数据显示,只有40%的电动汽车消费者拥有私人充电桩。对于上述问题,大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管理良好的公共充电系统。其实早在ID.4还没有在国内发布的时候,大众就开始布局充电业务了。2019年7月11日,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万邦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0亿元成立科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ID.4系列车型即将交付,上述充电系统的建设也收效甚微。截至目前,Camace已建成255个充电站……包括1800个充电桩。随着ID的进一步交付。系列车型,卡慕2021年将充电桩规模扩大至6000个;2028年将扩展到17000只高跟鞋,配备120kW、180kW甚至300kW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只需打开卡慕App,即可提前30分钟预约充电桩,在车辆开到现场时扫码解锁,避免车位被占用的情况。充电后,App会自动推送附近的商场、餐厅等。供消费者消磨时间。「大众移动充电机器人」除了充电桩,大众还在发布会上展示了三种充电产品,包括移动充电概念机器人(可以实现移动充电甚至汽车清洗服务)、带电池组的充电站(可以脱离电网,减少高峰时段城市用电负荷)、双向壁挂式充电桩伊里。其中,伊里被大众誉为“下一代产品”,它的诞生将直接改变电动汽车的使用场景,使其从简单的车辆变成移动储能站,成为未来城市电网的一部分。据介绍,该产品结合了智能管理系统和云计算技术,可以与家里的智能家居连接,计算出家庭用电的频段。该装置可在电网负荷低、电费低、家用电器使用频率低的时段为车辆充电。当电网负荷高,电费高,家用电器使用频率也高时,可以给设备反向充电,使电动车成为家用电源。以电池容量为77kWh的大众ID.3为例,一辆车可以提供一个家庭5天的用电需求。同时,上述技术还可以与太阳能、风能连接,使车辆成为上述能源的储能站,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编辑点评:Diss曾表示,公司正在考虑自己生产电池,以免长期依赖电池厂商。大众集团在POWER DAY上展示的多项信息显示,大众将在动力电池领域下大力气,采用标准化的电池设计来降低生产成本,并于2025年开始使用固态电池。可见电池的布局已经不在PPT阶段,而是在实用阶段,这让我们很期待。当然,正如大众集团所说,解决充电问题仍然是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以中国市场为例。虽然经过多年的大力投入,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真正可用的充电桩数量仍然不到3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众提出的能源网络全数字化,实现“储能设施”与电网联动的充电方案值得借鉴。(文/汽车之家李正光陈灿)
日前,从中国招标采购网获悉,零跑汽车的全新车型或将在9月举行的慕尼黑车展亮相。据悉,目前零跑汽车正准备制作一台1:1内外饰一体的高仿真展车,该车或将命名为C01。
1900/1/1 0:00:00随着第二款产品T03的热销,零跑汽车在2020年随即进入销量稳定增长期。近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的交付数据,截止2021年2月28日,零跑汽车的累计交付数突破1万台,达到10841台。
1900/1/1 0:00:00“2020年度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行业科技创新品牌”网络投票正式启动汽车工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车载计算平台、车用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6日,大众在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公布了更多有关其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扩张计划的细节,其股价因此飙升超过9,市值升至1500亿欧元。
1900/1/1 0:00:00在电池日公布未来十年电气化战略规划之后,3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在2021年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大众集团今年电动车销量目标是100万辆,
1900/1/1 0:00:002009年我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2014年销量开始提高,到如今,第一批动力电池已经进入退役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