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知名教育家,广大青少年的“指路明灯”;一个是曾经的“电池大王”,带着实业报国的心愿进入汽车行业,打造了从取电到储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们是余和王传福。近日,于在一档企业家追踪访谈节目《我的看法》中采访了王传福。他们从贫穷的出身谈起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的动荡岁月和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王传福的那句“比亚迪什么都能造”。
的确,从1993年王传福从北京调到深圳,到两年后比亚迪成立,再到2002年在香港上市,王传福用了7年时间将比亚迪打造成为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后来,王传福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如果你坚持收购,我们就卖比亚迪股份,直到死。”投资人的威胁并没有动摇王传福的决心。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汽车行业,买车,拆车,逆向开发。比亚迪在学习传统汽车行业的同时,开发了自己的三电技术,并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2008年,第一款插电式比亚迪F3 DM诞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王朝系列诞生。纯电、插电、燃油的组合,已经成为比亚迪卖新车的标配。去年,刀片电池和DM-i混合动力技术全部亮相,比亚迪向业界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我们是一群崇尚技术的人,因为改变世界需要一些技术;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然后解决这个问题,抓住行业痛点。之后一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可,一定会拿到订单。当然,你的企业会变大。”王传福这样说道。在他看来,“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在一个行业的稳定期,管理可能是第一驱动因素,但当行业发生变化时,技术会跑到第一位。"
不可否认,在这个创新决定未来的社会环境下,创新技术具有重塑产业结构的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与市场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技术本身所蕴含的能量、引入市场的时间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技术推动产业的力量。稍微了解比亚迪的人都会说:“比亚迪什么都能造。”我深信这一点可以从比亚迪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出租车、公交车、卡车上得到证明。再加上云轨、口罩以及各种电子产品,毫不夸张的说,比亚迪什么都能造。能不能建是个问题,能不能建好又是个问题。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比亚迪也失去了几次绝佳的机会。首先,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赶超,成为汽车行业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如果比亚迪率先供应自己的电池,不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否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也将成为另一幅图景。
其次,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过于激进,从支持纯电动车到DM版“542”(百公里5秒内加速,四驱,理想工况油耗2升以内)的性能追求,都与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有点错位。受基础设施影响,纯电动汽车普及相当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进展。在更受消费者青睐的混合动力汽车中,比亚迪最初过于注重车辆性能,而忽略了大多数消费者关注的经济性。虽然“542”系列车型的诞生满足了很多消费者在“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固定场景下的需求,但却忽略了大多数消费者对更经济的车辆的需求。再次,在刀片电池的普及上,比亚迪也是落后市场一步。自去年刀片电池问世以来,电池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韩也成为众多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对象。但由于刀片电池的产能问题,韩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车难求”的局面,长期要等半年才能提车。
一边是特斯拉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一边是“魏小利”等造车新势力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产能不足的韩肯定又流失了一批消费者,这对比亚迪来说并不好。或许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因为太“自我”而忽略了行业的发展,也让比亚迪有了今天的样子。好在比亚迪在改变自己,从半导体业务拆分上市到电池板对外销售,再到今年更加经济实用的DM-i车型大放异彩。比亚迪正在用自己的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在记者看来,这个步伐应该加快。以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应该会有比较突出的市场表现。正如很多业内人士坚信,如果比亚迪早一点推出DM-i技术,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实现大踏步前进。就像比亚迪一样,应该在新能源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期待积极主动的自我改变,人们可以看到更好的……D.一个是知名教育家,广大青少年的“指路明灯”;一个是曾经的“电池大王”,带着实业报国的心愿进入汽车行业,打造了从取电到储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也许你已经猜到了,他们是余和王传福。近日,于在一档企业家追踪访谈节目《我的看法》中采访了王传福。他们从贫穷的出身谈起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后的动荡岁月和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进取精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王传福的那句“比亚迪什么都能造”。
的确,从1993年王传福从北京调到深圳,到两年后比亚迪成立,再到2002年在香港上市,王传福用了7年时间将比亚迪打造成为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后来,王传福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如果你坚持收购,我们就卖比亚迪股份,直到死。”投资人的威胁并没有动摇王传福的决心。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汽车行业,买车,拆车,逆向开发。比亚迪在学习传统汽车行业的同时,开发了自己的三电技术,并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2008年,第一款插电式比亚迪F3 DM诞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王朝系列诞生。纯电、插电、燃油的组合,已经成为比亚迪卖新车的标配。去年,刀片电池和DM-i混合动力技术全部亮相,比亚迪向业界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我们是一群崇尚技术的人,因为改变世界需要一些技术;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然后解决这个问题,抓住行业痛点。之后一定会得到业界的认可,一定会拿到订单。当然,你的企业会变大。”王传福这样说道。在他看来,“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在一个行业的稳定期,管理可能是第一驱动因素,但当行业发生变化时,技术会跑到第一位。"
不可否认,在这个创新决定未来的社会环境下,创新技术具有重塑产业结构的力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与市场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技术本身所蕴含的能量、引入市场的时间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技术推动产业的力量。稍微了解比亚迪的人都会说:“比亚迪什么都能造。”我深信这一点可以从比亚迪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出租车、公交车、卡车上得到证明。再加上云轨、口罩以及各种电子产品,毫不夸张的说,比亚迪什么都能造。能不能建是个问题,能不能建好又是个问题。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比亚迪也失去了几次绝佳的机会。首先,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被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赶超,成为汽车行业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如果比亚迪率先供应自己的电池,不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能否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是一个很大的问号,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也将成为另一幅图景。
其次,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过于激进,从支持纯电动车到DM版“542”(百公里5秒内加速,四驱,理想工况油耗2升以内)的性能追求,都与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有点错位。受基础设施影响,纯电动汽车普及相当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进展。在更受消费者青睐的混合动力汽车中,比亚迪最初过于注重车辆性能,而忽略了大多数消费者关注的经济性。虽然“542”系列车型的诞生满足了很多消费者在“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固定场景下的需求,但却忽略了大多数消费者对更经济的车辆的需求。再次,在刀片电池的普及上,比亚迪也是落后市场一步。自去年刀片电池问世以来,电池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韩也成为众多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对象。但由于刀片电池的产能问题,韩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车难求”的局面,长期要等半年才能提车。
一边是特斯拉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一边是“魏小利”等造车新势力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产能不足的韩肯定又流失了一批消费者,这对比亚迪来说并不好。或许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因为太“自我”而忽略了行业的发展,也让比亚迪有了今天的样子。好在比亚迪在改变自己,从半导体业务拆分上市到电池板对外销售,再到今年更加经济实用的DM-i车型大放异彩。比亚迪正在用自己的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在记者看来,这个步伐应该加快。以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应该会有比较突出的市场表现。正如很多业内人士坚信,如果比亚迪早一点推出DM-i技术,国内新能源市场将会实现大踏步前进。就像比亚迪一样,应该在新能源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期待积极主动的自我改变,让人看到更好的比亚迪。
财联社3月29日讯,顺应时代变革,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俨然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但在一片火热的背景下,行业也存在一些乱象,近期官媒、专家纷纷警示风险,行业“虚火”或得到遏制。
1900/1/1 0:00:00坚持走视觉主导路线的特斯拉又双叒叕出事了。本月中旬,一辆特斯拉ModelY在底特律市郊撞上了一辆白色半挂卡车,车头直接钻进了卡车的货柜之下。
1900/1/1 0:00:00上个礼拜POWERDAY和2021年报发布会上,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博士开始对特斯拉绝地反击,“特斯拉追赶计划”的重头戏上演。反击的武器,是SSP平台。
1900/1/1 0:00:001、补贴后售价格为399789万元思皓E10X正式上市3月28日,思皓品牌旗下全新纯电动微型车思皓E10X正式在合肥上市。
1900/1/1 0:00:00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
1900/1/1 0:00:00分享福特有一个“更福特、更中国”的策略,旨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用车特点推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