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机的协助下又发生了一起事故。
近日,一位温州车主驾驶李ONE高速公路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在瞌睡时经过一个高速公路路口,其车辆直接撞上防撞斗,导致十几个防撞斗损坏,车辆前保险杠脱落。
虽然事故以车主疲劳驾驶,负事故全责,罚款200元告终,但网友们并不买账,把目光投向了技术。
有人急急地喊李:“无人驾驶不靠谱,不理想。”
有人出现说:“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认不出来,只好减速,开灯,并线。”
有人为《交通安全法》建言:“应该立法,凡是不开车出事故的,都应该判刑。”
还有的没说什么,直接做了总结:“总的来说,无人驾驶不靠谱。”
看来真的需要新智能司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不要让无人驾驶的司机背辅助驾驶的锅。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辅助驾驶
常见的驾驶辅助功能有自适应巡航、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变道辅助等。
虽然这些功能看似复杂,但重点在于“辅助”二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压力,其核心并不是控制汽车。
对于辅助驾驶的传感器配置,七星副总裁邱表示:
辅助驾驶只使用摄像头视觉的数据,无法全面准确的感知周围环境。摄像头遇到强光容易误检,司机还是要控制车辆。
换句话说,在辅助驾驶的场景下,驾驶员仍然是驾驶的主体。相信在购买有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时,工作人员会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握紧方向盘。
上周,Xpeng Motors正式发起了“小鹏NGP3000探险挑战赛”。
其中,新之家受邀参加泉州至温州段试乘,全长570km,其中具有NGP功能的路段超过400km。
在这一天的驾驶体验中,小鹏NGP整体表现不错,加减速操作平稳,识别反馈清晰高效。
同时,手动还主动接管了两次:一次是过环岛,因为下雨,前面的车辆溅了很多水汽,退出了一次;还有一次,路建在左侧,很多防撞桶乱堆放。
对此,Xpeng汽车公司表示:
NGP的高速自主导航和驾驶功能仍然属于辅助驾驶的范畴。我们希望该功能的实现能够帮助司机更轻松、更安全地完成旅程,绝不是代替司机。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辅助驾驶系统总是打破防撞桶?认弯路不就没事了吗?
对此,一位行业工程师解释说,辅助驾驶系统通常传感精度和准确度不足。另外规划算法不足,自动绕线很危险。目前“最方便”的方式是手动接管。
自驾
自动驾驶,原则上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但由于法律法规和安全的要求,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座上需要一名安全员(发生事故时可以手动接管)。
此外,在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比辅助驾驶更加严格。
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系统会导入相关区域的高精地图;当车辆上路时,安装在车身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信息,更精确的算法系统可以识别路面上的静态/动态障碍物,并准确预测其行动轨迹。
结合各种信息,自动驾驶汽车会做出智能决策,规划新路线,控制车辆轨迹——这是辅助驾驶不具备的能力。
这时,车辆就成了驾驶的主体。
无人驾驶的
一般来说,无人驾驶的水平是最高的,相当于把驾驶完全交给了无人驾驶系统。驾驶座可能没有安全员,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有。
但是,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珍爱生命,理性对待辅助驾驶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量产车,不管宣传页面上的表述是L2自动驾驶还是L2.5/L2+自动驾驶,严格来说都算是辅助驾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然而,AAA的研究表明,在现实世界中行驶4000英里的过程中,装有辅助系统的车辆平均每8英里就会遇到某种问题。
换句话说,这些辅助驾驶系统并不是100%安全可靠的。
同时,随着新车驾驶辅助系统加载率的快速提高,驾驶辅助系统开启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
包括前面提到的李ONE事故,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防撞斗未被驾驶辅助系统识别”。
事实上,辅助驾驶无法识别前方目标导致事故的情况非常普遍。
去年,李ONE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两起追尾车祸,都是因为驾驶辅助系统未能第一时间识别前方变道车辆。两位事故车主都表示,在他们干预之前,该系统未能识别前面的车辆,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没有减速。
就连被业内公认为新车领导者的特斯拉也时不时出现失控的情况,尽管特斯拉认为自己的自动驾驶可以拯救无数生命。
每季度,特斯拉都会公布自家电动汽车车队的安全记录数据,尤其是自动驾驶开启和关闭时的事故率对比。
特斯拉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开Autopilot的特斯拉每459万英里就出一次事故,只用我们主动安全功能的特斯拉事故率变成了242万英里一次。不开自动驾驶或主动安全功能的特斯拉,每179万英里就出一次事故。相比之下,NHTSA的美国车辆事故频率是每479,000英里。
好像自动驾驶很厉害吧?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误导。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Autopilot如此强大主要是因为它多用于高速公路,占94%。但在高速公路之外,事故率是高速公路的三倍以上。
虽然在特斯拉的官方语境下,Autopilot只能在高速下使用,但是高速行驶很容易,事故率低。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事。
最近,特斯拉开始小范围推全自动驾驶(FSD)的测试版,有必要将之前仅限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城市街道。
但在网友上传的相关视频中,不难发现FSD非常鲁莽,甚至像一个马路杀手。这种情况下,司机不提前介入是非常危险的。
界定责任的困难
其实类似事故发生时总有一个难题:责任如何界定?
2016年,一名特斯拉车主在京港澳高速邯郸段行驶时,与前方的扫路车发生追尾事故身亡。据交警介绍,特斯拉车主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然而,受害者的父亲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称特斯拉夸大的自动驾驶功能导致受害者在驾驶时放松了警惕,这才是车祸的真正原因——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并不完善,无法保证安全,但仍通过宣传诱导用户信任该系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年,一位北京特斯拉车主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时,两辆车受损……因为他没能避开停在左边的车。
车祸发生后,特斯拉车主在网络平台上详细描述了车祸的过程,并投诉特斯拉夸大自动驾驶功能以误导买家。
此后,特斯拉中国官网将“自动驾驶”一词替换为“自动辅助驾驶”,并发布了车主手册,要求车辆必须由持有驾驶执照的人驾驶,并且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去年9月发生事故后,李在其官网上将原来的“自动辅助驾驶”改为“辅助驾驶”。
李也给出了官方微博声明:“目前,李ONE中级辅助驾驶仍以驾驶员为主控制车辆,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决策”,并呼吁驾驶员安全使用该系统。
目前,在李ONE的订购页面下方还有一行浅色的字:
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驾驶辅助功能,它不能应对所有的交通、天气和路况。司机应该始终保持对车辆的主动控制。在交通情况复杂多变、雨雪路面湿滑、道路被淹或泥泞、能见度差、崎岖山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等情况下,请慎用。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未成熟。
一些灰暗的时刻不会阻止世界向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未来前进,但这些事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故,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来防止它再次发生?
所以,对于车主来说,清晰、正确地理解和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可能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答案。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在司机的协助下又发生了一起事故。
近日,一位温州车主驾驶李ONE高速公路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在瞌睡时经过一个高速公路路口,其车辆直接撞上防撞斗,导致十几个防撞斗损坏,车辆前保险杠脱落。
虽然事故以车主疲劳驾驶,负事故全责,罚款200元告终,但网友们并不买账,把目光投向了技术。
有人急急地喊李:“无人驾驶不靠谱,不理想。”
有人出现说:“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认不出来,只好减速,开灯,并线。”
有人为《交通安全法》建言:“应该立法,凡是不开车出事故的,都应该判刑。”
还有的没说什么,直接做了总结:“总的来说,无人驾驶不靠谱。”
看来真的需要新智能司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不要让无人驾驶的司机背辅助驾驶的锅。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辅助驾驶
常见的驾驶辅助功能有自适应巡航、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变道辅助等。
虽然这些功能看似复杂,但重点在于“辅助”二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压力,其核心并不是控制汽车。
对于辅助驾驶的传感器配置,七星副总裁邱表示:
辅助驾驶只使用摄像头视觉的数据,无法全面准确的感知周围环境。摄像头遇到强光容易误检,司机还是要控制车辆。
换句话说,在辅助驾驶的场景下,驾驶员仍然是驾驶的主体。相信在购买有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时,工作人员会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握紧方向盘。
上周,Xpeng汽车公司正式推出了“小鹏NGP3……0探险挑战”。
其中,新之家受邀参加泉州至温州段试乘,全长570km,其中具有NGP功能的路段超过400km。
在这一天的驾驶体验中,小鹏NGP整体表现不错,加减速操作平稳,识别反馈清晰高效。
同时,手动还主动接管了两次:一次是过环岛,因为下雨,前面的车辆溅了很多水汽,退出了一次;还有一次,路建在左侧,很多防撞桶乱堆放。
对此,Xpeng汽车公司表示:
NGP的高速自主导航和驾驶功能仍然属于辅助驾驶的范畴。我们希望该功能的实现能够帮助司机更轻松、更安全地完成旅程,绝不是代替司机。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辅助驾驶系统总是打破防撞桶?认弯路不就没事了吗?
对此,一位行业工程师解释说,辅助驾驶系统通常传感精度和准确度不足。另外规划算法不足,自动绕线很危险。目前“最方便”的方式是手动接管。
自驾
自动驾驶,原则上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但由于法律法规和安全的要求,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座上需要一名安全员(发生事故时可以手动接管)。
此外,在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比辅助驾驶更加严格。
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系统会导入相关区域的高精地图;当车辆上路时,安装在车身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信息,更精确的算法系统可以识别路面上的静态/动态障碍物,并准确预测其行动轨迹。
结合各种信息,自动驾驶汽车会做出智能决策,规划新路线,控制车辆轨迹——这是辅助驾驶不具备的能力。
这时,车辆就成了驾驶的主体。
无人驾驶的
一般来说,无人驾驶的水平是最高的,相当于把驾驶完全交给了无人驾驶系统。驾驶座可能没有安全员,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有。
但是,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珍爱生命,理性对待辅助驾驶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量产车,不管宣传页面上的表述是L2自动驾驶还是L2.5/L2+自动驾驶,严格来说都算是辅助驾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然而,AAA的研究表明,在现实世界中行驶4000英里的过程中,装有辅助系统的车辆平均每8英里就会遇到某种问题。
换句话说,这些辅助驾驶系统并不是100%安全可靠的。
同时,随着新车驾驶辅助系统加载率的快速提高,驾驶辅助系统开启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
包括前面提到的李ONE事故,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防撞斗未被驾驶辅助系统识别”。
事实上,辅助驾驶无法识别前方目标导致事故的情况非常普遍。
去年,李ONE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两起追尾车祸,都是因为驾驶辅助系统未能第一时间识别前方变道车辆。两位事故车主都表示,在他们干预之前,该系统未能识别前面的车辆,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也没有减速。
就连被业内公认为新车领导者的特斯拉也时不时出现失控的情况,尽管特斯拉认为自己的自动驾驶可以拯救无数生命。
每季度,特斯拉都会公布自家电动汽车车队的安全记录数据,尤其是自动驾驶开启和关闭时的事故率对比。
特斯拉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开Autopilot的特斯拉每459万英里就出一次事故,只用我们主动安全功能的特斯拉事故率变成了242万英里一次。不开自动驾驶或主动安全功能的特斯拉,每179万英里就出一次事故。相比之下,NHTSA的美国车辆事故频率是每479,000英里。
好像自动驾驶很厉害吧?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误导。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Autopilot如此强大主要是因为它多用于高速公路,占94%。但在高速公路之外,事故率是高速公路的三倍以上。
虽然在特斯拉的官方语境下,Autopilot只能在高速下使用,但是高速行驶很容易,事故率低。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事。
最近,特斯拉开始小范围推全自动驾驶(FSD)的测试版,有必要将之前仅限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城市街道。
但在网友上传的相关视频中,不难发现FSD非常鲁莽,甚至像一个马路杀手。这种情况下,司机不提前介入是非常危险的。
界定责任的困难
其实类似事故发生时总有一个难题:责任如何界定?
2016年,一名特斯拉车主在京港澳高速邯郸段行驶时,与前方的扫路车发生追尾事故身亡。据交警介绍,特斯拉车主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然而,受害者的父亲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称特斯拉夸大的自动驾驶功能导致受害者在驾驶时放松了警惕,这才是车祸的真正原因——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并不完善,无法保证安全,但仍通过宣传诱导用户信任该系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年,一位北京特斯拉车主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时,两辆车受损……因为他没能避开停在左边的车。
车祸发生后,特斯拉车主在网络平台上详细描述了车祸的过程,并投诉特斯拉夸大自动驾驶功能以误导买家。
此后,特斯拉中国官网将“自动驾驶”一词替换为“自动辅助驾驶”,并发布了车主手册,要求车辆必须由持有驾驶执照的人驾驶,并且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去年9月发生事故后,李在其官网上将原来的“自动辅助驾驶”改为“辅助驾驶”。
李也给出了官方微博声明:“目前,李ONE中级辅助驾驶仍以驾驶员为主控制车辆,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决策”,并呼吁驾驶员安全使用该系统。
目前,在李ONE的订购页面下方还有一行浅色的字:
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驾驶辅助功能,它不能应对所有的交通、天气和路况。司机应该始终保持对车辆的主动控制。在交通情况复杂多变、雨雪路面湿滑、道路被淹或泥泞、能见度差、崎岖山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等情况下,请慎用。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未成熟。
一些灰暗的时刻不会阻止世界向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未来前进,但这些事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故,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来防止它再次发生?
所以,对于车主来说,清晰、正确地理解和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可能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答案。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万辆重型Ram柴油卡车,召回原因是车辆存在一个可能导致发动机舱起火的问题。
1900/1/1 0:00:003月26日,我们从蔚来汽车官方获悉,由于半导体短缺,自2021年3月29日起,位于合肥的工厂将停产5个工作日。
1900/1/1 0:00:00数十年前,互联网曾彻底颠覆人类生活方式。而今,智能网联技术也全面冲击着传统汽车领域,我们正经历着汽车史上最大的变革。
1900/1/1 0:00:003月26日,蔚来汽车官方宣布,将下调其第一季度交付量至195万辆,而此前预期第一季度将交付2万至205万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开发更具可持续性的锂离子电池,以提高存储和电能输送的效率。
1900/1/1 0:00:00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持续发酵。本田、丰田、日产、大众、通用等车企纷纷被迫宣布减产、停产。3月26日,蔚来汽车宣布,因芯片短缺暂停生产5个工作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