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电池需要钴等稀有金属,容易过热、着火甚至爆炸,影响充电速度。此外,这种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有限,增加了用户的更换和维护成本。因此,电池创新成为一些重要行业的基石。
(来源:tech.eu)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初创公司PJP Eye推出了一种替代电池来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首席情报官Inketsu Oina表示,使用PJP之眼的碳基技术,电池可以可持续地制造和回收,同时提供优异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
PJP眼睛公司开发的替代电池使用从有机棉花(或任何可以转化为碳的有机材料)中回收的碳来代替电极中的稀有金属。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单碳电池,其中一个电极由碳制成,另一个电极由普通金属制成。在此改进的基础上,与传统电池(约1500次充电循环)相比,单碳电池充电速度提高10倍,电池循环次数超过8000次。而且这种电池安全性高,正常电池达到300°C以上时,其温度不会超过50°C。
单碳电池的缺点是无法为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功率密度和电压。其输出电压为3.6V,不适合电动汽车或飞机等应用(通常需要4.2V),但非常适合电动滑板车、卫星、小型无人机等解决方案。
至于电动汽车和其他需要高电压的应用,PJP眼正在研究一种方法,用碳取代电池中的两个电极,在完全去除稀有金属的同时,实现5.2V的更高电压。这种电池叫双碳电池。目前概念验证已经完成,尚未进入生产阶段。Oina认为有望在未来两年内投产。
该公司希望通过创造电池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城市和车辆的效率。目前由于规模有限,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碳电池的成本更高。理论上,未来通过扩大使用范围,有望使其价格达到同一水平。
归根结底,pjeye说它的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碳电池可能会成为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和可持续电动汽车的基石。对于新兴世界来说,为离网地区提供高效安全的电力存储可能更为重要。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电池需要钴等稀有金属,容易过热、着火甚至爆炸,影响充电速度。此外,这种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有限,增加了用户的更换和维护成本。因此,电池创新成为一些重要行业的基石。
(来源:tech.eu)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初创公司PJP Eye推出了一种替代电池来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首席情报官Inketsu Oina表示,使用PJP之眼的碳基技术,电池可以可持续地制造和回收,同时提供优异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
PJP眼睛公司开发的替代电池使用从有机棉花(或任何可以转化为碳的有机材料)中回收的碳来代替电极中的稀有金属。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单碳电池,其中一个电极由碳制成,另一个电极由普通金属制成。在此改进的基础上,与传统电池(约1500次充电循环)相比,单碳电池充电速度提高10倍,电池循环次数超过8000次。而且这种电池安全性高,正常电池达到300°C以上时,其温度不会超过50°C。
不利者……单碳电池的e在于它不能为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功率密度和电压。其输出电压为3.6V,不适合电动汽车或飞机等应用(通常需要4.2V),但非常适合电动滑板车、卫星、小型无人机等解决方案。
至于电动汽车和其他需要高电压的应用,PJP眼正在研究一种方法,用碳取代电池中的两个电极,在完全去除稀有金属的同时,实现5.2V的更高电压。这种电池叫双碳电池。目前概念验证已经完成,尚未进入生产阶段。Oina认为有望在未来两年内投产。
该公司希望通过创造电池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城市和车辆的效率。目前由于规模有限,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这种碳电池的成本更高。理论上,未来通过扩大使用范围,有望使其价格达到同一水平。
归根结底,pjeye说它的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碳电池可能会成为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和可持续电动汽车的基石。对于新兴世界来说,为离网地区提供高效安全的电力存储可能更为重要。
标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LG电子与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国际组建的合资企业(暂命名为LG麦格纳电动动力系统,LGMagnaePowertrain)已“非常接近”与苹果公司签订合同,
1900/1/1 0:00:001913年,亨利福特发明出工业流水生产线,成为了世界现代汽车工业之父,福特这家公司也在此后百年来一直走在汽车产业浪潮的潮头。毫无疑问,亨利福特是那个时代的“钢铁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家德国法院裁决,大众必须向一名贷款购买了其问题柴油车的消费者进行全额退款,这些车辆被发现安装了非法装置,在排放测试中存在作弊。
1900/1/1 0:00:00全新奥迪A6L2021年型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4198万元6538万元。奥迪A6L作为“全场景智能豪华C级旗舰座驾”,树立了豪华C级轿车市场的新标杆。
1900/1/1 0:00:00进入2021年,智能汽车赛道先后迎来苹果与小米两位新选手。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前辈”用了四五年时间,才迈过量产与交付的门槛。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雷诺已经开始与工会谈判,该公司有意在西班牙三座工厂内将减产延长至9月底,该公司希望以此来应对持续中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