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用“不服”这个词来概括北京现代这几年的风风雨雨是比较合适的。
从2016年的年销量114万辆到去年的50.2万辆,五年时间,北京现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行业撕裂,从最初的强调“现代速度”到后来的大谈“现代技术”,完成了从抢占市场先机到技术自信的转变。但中国市场非常特殊。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趋势的剧变和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加速了整个行业格局的重塑。
当然,这不是北京一个现代企业遇到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目睹了太多新生力量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惨烈局面,被疫情中伤的微车公司纷纷倒下。
市场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北京现代恰好遇到了这个风口。此后,为了尽可能地在接下来的销售博弈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北京现代在推出新产品和精简现有产品上全力以赴。尤其是为了巩固菲斯塔终于回升的品牌形象,北京现代在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和昨晚正式上市的第五代途胜L上投入了远超以往的精力。
虽然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第七代伊兰特的销量稳步上升,让北京现代看到了久违的曙光。截至目前,从第七代伊兰特所依托的10万级轿车市场,到16万元以上的SUV市场,北京现代将面临几何倍数增长的挑战。
一方面,正是北京现代现有的品牌形象,将第五代途胜L牵制在这个细分市场,撑起了昔日的光环。另一方面,近年来广泛展开的德日同类竞品的疯狂攻势,无疑将继续对其产生影响。哪怕是再一次上了北京现代所有希望的一部力作。
“图森”这个词代表力量。
“第五代途胜L的流量需要北京现代来恢复,北京现代的辉煌也需要前者来支撑。”从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杜军宝、副总经理范景涛,到北京现代的每一个人,这种期待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去年年底,北京现代发布全新科技品牌“HSMART+ Strategy”时,包含智能+环保、智能+互联、智能+自由三个部分,真正为北京现代新一代产品的智能进化之路指明了方向。只是当我们回到第五代途胜L的时候,期待依然只是期待。如何面对现实的残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2005年开始,途胜确实是见证了北京现代在中国车市立足的功勋车型。正如杜军宝向外界传达的,如果说国产索纳塔是支撑起北京现代品牌高度的明星车型,那么途胜的首次国产,无论从销量还是品牌形象来看,都是北京现代的“骄傲”。作为北京现代史上第一款SUV,途胜在国内积累了超过160万的用户基数,也是国内合资城市SUV的第一款车型。
没错,这是图森的高光时刻,但故事的发展趋势永远不会以辉煌的开头自行续写。第二代途胜和北京现代突破年销量百万,进入主流。第三代途胜直接支撑了北京现代在2016年高峰期达到了114万辆的年销量,但是到了第四代途胜,一切都变了。市场格局的突变,让途胜在本田CR-V、大众途观、别克昂科威的围攻下逐渐失去优势,直至沉寂。
我记得早在2019年的瓜……周车展,北京现代在推进“HSMART+战略”时,对外界表示,“前几年北京现代也经历了艰难的市场环境。我们发现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没有完全传达给所有中国消费者,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加强科技品牌的塑造,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北京现代的品牌实力和先进技术。”
现在第五代途胜L来了。先不说16.18万~ 20.18万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掀起风浪,似乎现阶段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抛开前作的束缚,重塑形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加长的轴距,“nastic运动”的设计理念和“参数化动态”的设计主题,以及为适应中国市场用车习惯而自主研发的百度3.0车载系统,成为了第五代途胜L用来抹去阴霾的筹码。
不过,或许是成本的原因,这次上市的第五代途胜L并没有推出更高级别的动力系统版本,也不敢重蹈新胜达的覆辙:在品牌形象尚未回归的情况下,贸然用高端车型来支撑品牌天花板。
从这个市场现有的发展逻辑来看,随着价格不再是主导市场走向的唯一因素,当本田和丰田的同级别SUV都在逐渐树立这个市场的价值风向标,鼓吹20万元以上的自主车销量份额增加了多少的时候,第五代途胜L的目标客户是否会像北京现代预测的那样从主流合资品牌中分流出去,还是会留下很大的疑问。
途胜在发展,但市场在分化。
“如果不是品牌的弱化,北京现代不会有今天。”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杜军宝毫不犹豫地说道,但他也确实让外界感受到了北京现代改变的决心。
生死速度的赛跑,必然会重新清洗行业局面,洗牌资源配置,让这个混乱的车市努力从野蛮生长的混乱中恢复健康向上的秩序。此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试水走向失败,北京现代必须以不同的生存逻辑去适应。
一年前,北京现代顺应汽车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新能源领域和赛车前沿技术的全部成果带到广州车展。已经实施了三年的“现代汽车嘉年华”,在终端市场反复向消费者宣传科技品牌的基因。
一年后,当北京现代带来覆盖各细分市场的强大新产品阵容,分享HSMART+战略实施两年来的丰硕成果时,所有人都知道,从年销量百万辆的无边风光中陷入亏损的北京现代,终于复苏了,在快慢变化中学会了沉淀和思考。
如今,在年销量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第七代伊兰特成为了北京现代一个有价值的亮点。未来呢,第五代途胜L?
除了轿车市场的强劲复苏,SUV市场也将在洗牌后重回增长,这也是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最明显的特征。甚至从乘用车整体市场趋势来看,在SUV销量逆势增长的带动下,SUV销量占乘用车整体销量的比重已经从2014年的20.7%上升到2020年的46.9%,这意味着它将继续追赶轿车市场。但别忘了,SUV市场分化严重也是现阶段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2020年SUV年度销量排名前十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占5款,合资品牌总销量为959773辆,占比44.8%,与自主品牌几乎持平。但是,从具体的莫来看……排名第十的ls、本田CR-V、大众途观、大众谭跃、丰田RAV4、日产琦君依然是所有合资SUV面前的大山。更何况,随着本田郝颖和丰田Velanda的进入,第五代途胜L在这个市场上留下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北京现代可以避开这些强势合资企业的围攻,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耕耘,也就是比这些主流竞争对手低2万元的SUV市场。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以长城、长安、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逐渐推出了15-20万的2.0版本SUV市场。从最早的全新克林01,到最新上市的长安UNI-K,甚至是即将上市的WEY Mocha等新车,没有一款是好的。
北京现代试图避免与自主品牌正面交锋,但市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从产品力上来说,现在的15万级自主车型没有明显的短板;品牌上,自主高端化进程已经步入正轨。
换句话说,由于北京现代的产品核心价格区间过于集中在10-15万元区间,上面有实力雄厚的合资品牌,吉利、长城等一线自主向上进攻。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北京现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那么再往上,合理避免不同定位车型价格交叉的现象,提升现有北京现代用户的归属感之后,北京现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一点上,对于第五代途胜L来说,把握技术端的细节,不断打磨,是北京现代正在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善市场环境仍将是一场拉锯战。没错,用“不服”这个词来概括北京现代这几年的风风雨雨是比较合适的。
从2016年的年销量114万辆到去年的50.2万辆,五年时间,北京现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行业撕裂,从最初的强调“现代速度”到后来的大谈“现代技术”,完成了从抢占市场先机到技术自信的转变。但中国市场非常特殊。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趋势的剧变和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加速了整个行业格局的重塑。
当然,这不是北京一个现代企业遇到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目睹了太多新生力量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惨烈局面,被疫情中伤的微车公司纷纷倒下。
市场成熟是要付出代价的,北京现代恰好遇到了这个风口。此后,为了尽可能地在接下来的销售博弈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北京现代在推出新产品和精简现有产品上全力以赴。尤其是为了巩固菲斯塔终于回升的品牌形象,北京现代在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和昨晚正式上市的第五代途胜L上投入了远超以往的精力。
虽然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第七代伊兰特的销量稳步上升,让北京现代看到了久违的曙光。截至目前,从第七代伊兰特所依托的10万级轿车市场,到16万元以上的SUV市场,北京现代将面临几何倍数增长的挑战。
一方面,正是北京现代现有的品牌形象,将第五代途胜L牵制在这个细分市场,撑起了昔日的光环。另一方面,近年来广泛展开的德日同类竞品的疯狂攻势,无疑将继续对其产生影响。哪怕是再一次上了北京现代所有希望的一部力作。
“图森”这个词代表力量。
“第五代途胜L的流量需要北京现代来恢复,北京现代的辉煌也需要前者来支撑。”从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杜军宝、副总经理范景涛,到北京现代的每一个人,这种期待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去年年底,北京现代发布全新科技品牌“HSMART+ Strategy”时,包含智能+环保、智能+互联、智能+自由三个部分,真正为北京现代新一代产品的智能进化之路指明了方向。只是当我们回到第五代途胜L的时候,期待依然只是期待。如何面对现实的残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2005年开始,途胜确实是见证了北京现代在中国车市立足的功勋车型。正如杜军宝向外界传达的,如果说国产索纳塔是支撑起北京现代品牌高度的明星车型,那么途胜的首次国产,无论从销量还是品牌形象来看,都是北京现代的“骄傲”。作为北京现代史上第一款SUV,途胜在中国已经积累了超过160万的用户群,…ich也是国内合资城市SUV的首款车型。
没错,这是图森的高光时刻,但故事的发展趋势永远不会以辉煌的开头自行续写。第二代途胜和北京现代突破年销量百万,进入主流。第三代途胜直接支撑了北京现代在2016年高峰期达到了114万辆的年销量,但是到了第四代途胜,一切都变了。市场格局的突变,让途胜在本田CR-V、大众途观、别克昂科威的围攻下逐渐失去优势,直至沉寂。
记得早在2019广州车展上,北京现代在推进“HSMART+战略”时,就对外界表示,“北京现代前几年也经历了艰难的市场环境。我们发现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没有完全传达给所有中国消费者,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加强科技品牌的塑造,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北京现代的品牌实力和先进技术。”
现在第五代途胜L来了。先不说16.18万~ 20.18万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掀起风浪,似乎现阶段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抛开前作的束缚,重塑形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加长的轴距,“nastic运动”的设计理念和“参数化动态”的设计主题,以及为适应中国市场用车习惯而自主研发的百度3.0车载系统,成为了第五代途胜L用来抹去阴霾的筹码。
不过,或许是成本的原因,这次上市的第五代途胜L并没有推出更高级别的动力系统版本,也不敢重蹈新胜达的覆辙:在品牌形象尚未回归的情况下,贸然用高端车型来支撑品牌天花板。
从这个市场现有的发展逻辑来看,随着价格不再是主导市场走向的唯一因素,当本田和丰田的同级别SUV都在逐渐树立这个市场的价值风向标,鼓吹20万元以上的自主车销量份额增加了多少的时候,第五代途胜L的目标客户是否会像北京现代预测的那样从主流合资品牌中分流出去,还是会留下很大的疑问。
途胜在发展,但市场在分化。
“如果不是品牌的弱化,北京现代不会有今天。”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杜军宝毫不犹豫地说道,但他也确实让外界感受到了北京现代改变的决心。
生死速度的赛跑,必然会重新清洗行业局面,洗牌资源配置,让这个混乱的车市努力从野蛮生长的混乱中恢复健康向上的秩序。此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试水走向失败,北京现代必须以不同的生存逻辑去适应。
一年前,北京现代顺应汽车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新能源领域和赛车前沿技术的全部成果带到广州车展。已经实施了三年的“现代汽车嘉年华”,在终端市场反复向消费者宣传科技品牌的基因。
一年后,当北京现代带来覆盖各细分市场的强大新产品阵容,分享HSMART+战略实施两年来的丰硕成果时,所有人都知道,从年销量百万辆的无边风光中陷入亏损的北京现代,终于复苏了,在快慢变化中学会了沉淀和思考。
如今,在年销量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第七代伊兰特成为了北京现代一个有价值的亮点。未来呢,第五代途胜L?
除了强者……在轿车市场的覆盖下,SUV市场将在重新洗牌后恢复增长,这也是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最明显的特征。甚至从乘用车整体市场趋势来看,在SUV销量逆势增长的带动下,SUV销量占乘用车整体销量的比重已经从2014年的20.7%上升到2020年的46.9%,这意味着它将继续追赶轿车市场。但别忘了,SUV市场分化严重也是现阶段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2020年SUV年度销量排名前十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占5款,合资品牌总销量为959773辆,占比44.8%,与自主品牌几乎持平。但从具体车型来看,排名第十的本田CR-V、大众途观、大众谭跃、丰田RAV4、日产琦君依然是所有合资SUV面前的大山。更何况,随着本田郝颖和丰田Velanda的进入,第五代途胜L在这个市场上留下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
北京现代可以避开这些强势合资企业的围攻,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耕耘,也就是比这些主流竞争对手低2万元的SUV市场。众所周知,今年以来,以长城、长安、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逐渐推出了15-20万的2.0版本SUV市场。从最早的全新克林01,到最新上市的长安UNI-K,甚至是即将上市的WEY Mocha等新车,没有一款是好的。
北京现代试图避免与自主品牌正面交锋,但市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从产品力上来说,现在的15万级自主车型没有明显的短板;品牌上,自主高端化进程已经步入正轨。
换句话说,由于北京现代的产品核心价格区间过于集中在10-15万元区间,上面有实力雄厚的合资品牌,吉利、长城等一线自主向上进攻。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北京现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那么再往上,合理避免不同定位车型价格交叉的现象,提升现有北京现代用户的归属感之后,北京现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一点上,对于第五代途胜L来说,把握技术端的细节,不断打磨,是北京现代正在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善市场环境仍将是一场拉锯战。
图源:官方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1上海车展)将于2021年4月21日至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900/1/1 0:00:002021年4月13日,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沈阳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展开全面合作,为客户提供汽车座椅。
1900/1/1 0:00:00今日凌晨,一年一度影响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盛会NVIDIAGTC如期而至,这是GTC大会继去年后第二次在线上举行,其图形和加速器设计师宣布他们将再次设计自己的Arm处理器SoC。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4月13日,一位发言人表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已与德国国金属工业工会(IGMetall)达成薪资协议。德国金属工业工会为德国权力最大的工会。
1900/1/1 0:00:00“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从1958年中国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到63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的震荡与轮回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投机者。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4月12日,英伟达(NVIDIA)宣布推出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AI计算平台NVIDIADRIVEAtlan,可将车辆整个计算基础平台集成至单个片上系统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