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沈阳市:拟新能源车公共停车场半价收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前,我们从沈阳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经起草了《关于加快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如有建议,请于2021年5月2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以邮件或信函方式反馈。

电子邮件:qicheban@163.com。

邮寄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号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工业处

邮政编码:110179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26日

附件:

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办发〔2020〕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要求,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创新为核心,以纯电动驱动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战略导向,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政策规划和市场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

到2023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万辆,占全市汽车总产量的10%,形成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和带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化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量达到4万辆。建成适度先进、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1)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1.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引导传统整车制造企业向电动化转型,加快大东、铁西、浑南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提升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能力。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华晨宝马新工厂将建成投产,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将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推动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建设;引导上汽通用在沈阳北盛基地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商用车方面,鼓励雷诺华晨金杯公司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实现量产。加强与知名新能源商用车的合资合作,引进新能源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责任单位:县(市)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2.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重点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机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形成10GWh/年电池产能和20万台/年电机产能。积极引进电子控制、“三小电”系统等新能源关键零部件国际国内领先厂商落户我市,支持互联网、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市)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生态一体化发展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三纵三横”R&D布局,加强整车集成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开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科技攻关,重点支持车辆轻量化、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智能及联网技术等R&D项目。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支持我市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2.加快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为目标,推进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研究。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的作用,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交叉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3)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

以建设东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先行区为目标,通过公共领域的示范效应促进私人购买,引导人们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公务用车领域,政府机关新建或更新的公务用车(不含执法执勤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领域,所有新建或更新的公交车都要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公交站点要同时建设充电设施。到2021年底,燃油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车辆领域,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配送中的比重……bution车辆,力争到2023年轻型货运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提高或更新至不低于80%。新增或更新的网约车应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优先用于巡游出租车、市政服务车、环卫车、通勤车、驾考(驾驶、培训)车,行业管理部门支持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加大促进私人消费力度,积极树立电动交通、低碳出行的消费理念。(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局、各县(市)政府)

(4)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沈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按照适度超前、车堆合一、智能化、高效化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合作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有代表性的充电服务企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到2023年,全市公共充电终端将达到7000个。

1.新建建筑充电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停车位应配备100%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不少于10%的停车位应与住宅项目同步配备充电设施,满足同步使用要求。新建商场、酒店、医院、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当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并按照不低于15%的停车位比例建设充电设施。规划条件中应当明确充电设施预留停车位的比例,并将充电设施预留停车位作为施工图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内容。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审查批准,不予竣工验收。(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建局)

2.已建成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占用住宅区内业主所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建设充电桩,必须经业主大会同意后方可实施。建设属于开发单位所有的地下停车位的充电桩,由开发单位实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房地产开发单位应当积极为私人充电桩建设提供便利,未经专业机构认可,不得以电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绝安装私人充电桩。将充电桩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范围,预留停车位,具备建设安装条件。(责任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房产局、市城建局)

3.公共机构充电设施建设。在市和区、县(市)集中办公区、市属企业、市属学校办公区配备不低于15%的固定停车位地面充电设施;公交、环卫、机场、通勤等定点运行的电动汽车,优先在停车场建设自用充电设施;有条件的在现有加油站、高架桥下增设快充设施;鼓励在商场、超市、酒店、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停车场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设施(责任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服务委、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等市级部门)。

4.构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安全监管,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及其安装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鼓励行业组织加强技术交流,梳理总结经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5.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路网设施建设。以大东区、铁西区为先行区,在全市范围内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实现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通信设施、智能路侧设备、车载终端的智能互联,推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2021年底,建成智能公交示范线。(责任单位:市城建局、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局、市交通局、各县(市)政府)

6.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设施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加快整合“车桩网”,对全市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设施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升市政平台服务能力,为新能源用户提供充电分流、充电状态查询、预约充电、费用结算等服务;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企业运营数据查询、充电设施运营数据分析、政策数据验证等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

(五)优化公共服务

1.优化充电(置换)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审批程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应利用现有土地进行。利用市政道路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可以按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使用土地,并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非独立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在当地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无需办理项目核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审批手续。对独立占地的集中充(换)电站项目,实行多规合一平台项目管理、业务协同、联合审批流程后,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行政执法局、各县(市)政府)

2.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相关电力基础设施网络改造建设,提高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能力。优化电力准入营商环境,建立充电设施安装电报绿色通道,限期完成相关手续。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通往客户红线的供配电设施。2023年12月31日前,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免收需求(容量)电费。充电设施管理企业可以向新能源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电费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鼓励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对充电服务费给予优惠,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成本。(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各区县(市)政府)

3.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停车和交通便利。利用政府资源停放在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和道路停车泊位的绿牌新能源汽车,按政府定价标准的一半收费。按照精细分类管理、循序渐进、全面从严的原则,系统调整货车限行政策,研究发布电子交通标志,进一步为新能源物流车辆提供交通便利。(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

㈥政策支持

1.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建设。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给予投资补贴。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新建项目,在建设期内,按当年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给予投资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50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各区县(市)政府)

2.支持企业开发新模式。对我市整车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载重汽车和客车,如果进入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车型,并在……rmation Technology并上市销售的,按每台机型1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500万元。日前,我们从沈阳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经起草了《关于加快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原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起草了《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如有建议,请于2021年5月2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以邮件或信函方式反馈。

电子邮件:qicheban@163.com。

邮寄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号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工业处

邮政编码:110179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26日

附件:

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国办发〔2020〕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要求,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创新为核心,以纯电动驱动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战略导向,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加强政策规划和市场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

到2023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万辆,占全市汽车总产量的10%,形成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和带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快速发展的态势,产业规模化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量达到4万辆。建成适度先进、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1)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1.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引导传统整车制造企业向电动化转型,加快大东、铁西、浑南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提升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能力。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华晨宝马新工厂将建成投产,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将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推动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建设;引导上汽通用在沈阳北盛基地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商用车方面,鼓励雷诺华晨金杯公司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实现量产。加强与知名新能源商用车的合资合作,引进新能源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别。(责任单位:县(市)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2.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形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我市重点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机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形成10GWh/年电池产能和20万台/年电机产能。积极引进电子控制、“三小电”系统等新能源关键零部件国际国内领先厂商落户我市,支持互联网、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市)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生态一体化发展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三纵三横”R&D布局,加强整车集成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开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科技攻关,重点支持车辆轻量化、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智能及联网技术等R&D项目。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支持我市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2.加快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为目标,推进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研究。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的作用,引导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跨领域合作,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和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联合攻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基础交叉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3)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

以建设东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先行区为目标,通过公共领域的示范效应促进私人购买,引导人们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公务用车领域,政府机关新建或更新的公务用车(不含执法执勤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在公交车领域,所有新建或更新的公交车都要使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公交站点要同时建设充电设施。到2021年底,燃油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在物流车辆领域,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配送中的比重……bution车辆,力争到2023年轻型货运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提高或更新至不低于80%。新增或更新的网约车应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优先用于巡游出租车、市政服务车、环卫车、通勤车、驾考(驾驶、培训)车,行业管理部门支持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加大促进私人消费力度,积极树立电动交通、低碳出行的消费理念。(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局、各县(市)政府)

(4)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沈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按照适度超前、车堆合一、智能化、高效化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合作模式,积极培育和引进有代表性的充电服务企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到2023年,全市公共充电终端将达到7000个。

1.新建建筑充电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停车位应配备100%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不少于10%的停车位应与住宅项目同步配备充电设施,满足同步使用要求。新建商场、酒店、医院、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当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并按照不低于15%的停车位比例建设充电设施。规划条件中应当明确充电设施预留停车位的比例,并将充电设施预留停车位作为施工图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内容。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审查批准,不予竣工验收。(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建局)

2.已建成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占用住宅区内业主所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建设充电桩,必须经业主大会同意后方可实施。建设属于开发单位所有的地下停车位的充电桩,由开发单位实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房地产开发单位应当积极为私人充电桩建设提供便利,未经专业机构认可,不得以电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绝安装私人充电桩。将充电桩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范围,预留停车位,具备建设安装条件。(责任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房产局、市城建局)

3.公共机构充电设施建设。在市和区、县(市)集中办公区、市属企业、市属学校办公区配备不低于15%的固定停车位地面充电设施;公交、环卫、机场、通勤等定点运行的电动汽车,优先在停车场建设自用充电设施;有条件的在现有加油站、高架桥下增设快充设施;鼓励在商场、超市、酒店、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停车场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场建设公共充电设施(责任单位: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交通局、市服务委、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等市级部门)。

4.构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安全监管,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要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及其安装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鼓励行业组织加强技术交流,梳理总结经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部门、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5.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路网设施建设。以大东区、铁西区为先行区,在全市范围内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实现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通信设施、智能路侧设备、车载终端的智能互联,推动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相关标准制定和管理平台建设。2021年底,建成智能公交示范线。(责任单位:市城建局、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市局、市交通局、各县(市)政府)

6.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市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设施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加快“车桩网”整合,对全市运行的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设施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安全隐患。提升市政平台服务能力,为新能源用户提供充电分流、充电状态查询、预约充电、费用结算等服务;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企业运营数据查询、充电设施运营数据分析、政策数据验证等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局、市工信局)

(五)优化公共服务

1.优化充电(置换)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审批程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则上应利用现有土地进行。利用市政道路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可以按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使用土地,并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非独立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在当地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无需办理项目核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审批手续。对独立占地的集中充(换)电站项目,实行多规合一平台项目管理、业务协同、联合审批流程后,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行政执法局、各县(市)政府)

2.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电力保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相关电力基础设施网络改造建设,提高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能力。优化电力准入营商环境,建立充电设施安装电报绿色通道,限期完成相关手续。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通往客户红线的供配电设施。2023年12月31日前,电动汽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免收需求(容量)电费。充电设施管理企业可以向新能源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电费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鼓励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对充电服务费给予优惠,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成本。(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各区县(市)政府)

3.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停车和交通便利。利用政府资源停放在公共停车场(停车设施)和道路停车泊位的绿牌新能源汽车,按政府定价标准的一半收费。按照精细分类管理、循序渐进、全面从严的原则,系统调整货车限行政策,研究发布电子交通标志,进一步为新能源物流车辆提供交通便利。(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

㈥政策支持

1.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建设。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给予投资补贴。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新建项目,在建设期内,按当年项目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给予投资补助,补助上限不超过500万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各区县(市)政府)

2.支持企业开发新模式。对我市整车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载重汽车和客车,如果进入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车型,并在……rmation Technology并上市销售的,按每台机型1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500万元。最近,现代汽车集团展出了一款非常特别的车型——“传承系列小马”。现代汽车对首款量产车型PONY进行了创新时尚、复古风格的改装,最终呈现了这款“艺术品”。“传承系列PONY”融合了独特的传统设计特色和现代科技,展现了面向未来的设计风格,成为韩国釜山现代汽车工作室“运动中的反思”展览中的耀眼作品。

modernity, idea

在韩国现代汽车工作室(Hyundai Motorstudio)在釜山举办的“运动中的反思”展览上,现代汽车展出了“传承系列PONY”。

小马对现代汽车来说意义重大。它诞生于45年前。它是现代汽车推出的首款自主研发的量产车型,开启了现代汽车汽车工业的征程,是韩国汽车工业开始的重要标志。最初的小马由意大利传奇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亲自设计,成为1975年至1990年现代汽车个人出行工具的代表量产车,也是第一辆出口海外的韩国车辆。45年后的今天,小马的“永恒价值”理念在“传承系列小马”中得以延续。

modernity, idea

“传承系列PONY”是在现代汽车首款自产车型PONY的基础上重新打造的。

“Heritage系列小马”拥有经典复古的掀背轮廓,哑光漆面下由前向后闪耀银色星光。竖立在挡风玻璃前翼子板上的数字后视镜、采用像素设计的圆形大灯以及U型LED尾灯更为抢眼。值得注意的是,这组别致的前后大灯与IONIQ 5和45概念车所采用的“Pixel Road Trip”设计方法同根同源,以8位图像作为时尚与复古风格的设计表达元素。

“传承系列小马”巧妙地将IONIQ 5和45概念车的灯组设计与复古风格结合在一起。

在内饰设计上,“传承系列小马”更是独树一帜。打开车门,就像进入了“赛博朋克”的世界。经典设计的车门表面覆盖优质材料,结合现代车内氛围照明系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最惊艳的是突破想象的测速仪,由数个发光真空管组成,复古与未来的融合风格极为明显。

“传承系列小马”拥有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科幻内饰。

同时,触摸数控按键,放置手机底座和带声控按键的方向盘,继续传递着现代汽车对未来出行的设计愿景,甚至连最后一公里移动工具都用不锈钢外壳放在后备箱里。这些都在表达现代汽车“以人为本”的设计承诺。

后备箱不锈钢外壳的最后一英里移动工具,展现了现代汽车对未来出行的设计愿景。

现代汽车通过“传承系列小马”夸张地表达了对经典传承与未来科技完美融合的创新诠释,而刚刚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的IONIQ 5就是现代汽车为当下消费者呈现的一款力作。

IONIQ 5于2021年上海车展首次在中国亮相。

作为现代汽车首款专属电动车,IONIQ (Enikon) 5继承了PONY“永恒设计”的设计主题,借助先进的电动技术,突破现有汽车设计的规则,完成面向未来的创新电动演绎。IONIQ 5用简单而鲜明的线条勾勒出独特的视觉特征。单壳式车身设计、翻盖式电动舱口盖、隐藏式门把手以及造型复杂的大尺寸车轮,不仅创造了优美流畅的外观,还使空气动力学性能更加出色……整车性能达到最佳效果。采用“参数化像素”设计的前后灯组,让IONIQ (Enikon) 5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属电像。这种独特的设计元素透露出现代汽车重塑电动车定义的决心,IONIQ品牌未来的车型也将延续这种专属的设计风格。

IONIQ 5继承了PONY的设计DNA。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移动出行时代,IONIQ 5将环保理念延伸至汽车制造领域。IONIQ 5在内饰上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车门饰板、车门开关、仪表板等。都涂有从油菜花、玉米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涂层。同时,座椅采用从甘蔗、玉米等植物中提取合成的生物织物面料。此外,IONIQ (Enkrypton) 5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的环保工艺,比如使用回收的PET塑料瓶作为回收材料,在座椅皮革的染色工艺中使用植物油。这是小马设计对“永恒”这一概念更高维度的继承和创新。

IONIQ (Enikon) 5在内饰上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展现了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胆创新。

作为全球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现代汽车集团秉承并坚持了“不忘初心”的汽车设计理念,对未来有着独特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现代汽车一直秉承“为人类进步”的品牌愿景,致力于不断帮助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未来移动出行体验。最近,现代汽车集团展出了一款非常特别的车型——“传承系列小马”。现代汽车对首款量产车型PONY进行了创新时尚、复古风格的改装,最终呈现了这款“艺术品”。“传承系列PONY”融合了独特的传统设计特色和现代科技,展现了面向未来的设计风格,成为韩国釜山现代汽车工作室“运动中的反思”展览中的耀眼作品。

modernity, idea

在韩国现代汽车工作室(Hyundai Motorstudio)在釜山举办的“运动中的反思”展览上,现代汽车展出了“传承系列PONY”。

小马对现代汽车来说意义重大。它诞生于45年前。它是现代汽车推出的首款自主研发的量产车型,开启了现代汽车汽车工业的征程,是韩国汽车工业开始的重要标志。最初的小马由意大利传奇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亲自设计,成为1975年至1990年现代汽车个人出行工具的代表量产车,也是第一辆出口海外的韩国车辆。45年后的今天,小马的“永恒价值”理念在“传承系列小马”中得以延续。

modernity, idea

“传承系列PONY”是在现代汽车首款自产车型PONY的基础上重新打造的。

“Heritage系列小马”拥有经典复古的掀背轮廓,哑光漆面下由前向后闪耀银色星光。竖立在挡风玻璃前翼子板上的数字后视镜、采用像素设计的圆形大灯以及U型LED尾灯更为抢眼。值得注意的是,这组别致的前后大灯与IONIQ 5和45概念车所采用的“Pixel Road Trip”设计方法同根同源,以8位图像作为时尚与复古风格的设计表达元素。

“传承系列小马”巧妙地将IONIQ 5和45概念车的灯组设计与复古风格结合在一起。

在内饰设计上,“传承系列小马”更是独树一帜。打开车门,就像进入了“赛博朋克”的世界。经典设计的车门表面覆盖优质材料,结合现代车内氛围照明系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最神奇的是突破想象的速度计,由几个发光的真空管组成,融合……复古和未来的风格非常明显。

“传承系列小马”拥有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科幻内饰。

同时,触摸数控按键,放置手机底座和带声控按键的方向盘,继续传递着现代汽车对未来出行的设计愿景,甚至连最后一公里移动工具都用不锈钢外壳放在后备箱里。这些都在表达现代汽车“以人为本”的设计承诺。

后备箱不锈钢外壳的最后一英里移动工具,展现了现代汽车对未来出行的设计愿景。

现代汽车通过“传承系列小马”夸张地表达了对经典传承与未来科技完美融合的创新诠释,而刚刚在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的IONIQ 5就是现代汽车为当下消费者呈现的一款力作。

IONIQ 5于2021年上海车展首次在中国亮相。

作为现代汽车首款专属电动车,IONIQ (Enikon) 5继承了PONY“永恒设计”的设计主题,借助先进的电动技术,突破现有汽车设计的规则,完成面向未来的创新电动演绎。IONIQ 5用简单而鲜明的线条勾勒出独特的视觉特征。单壳式车身设计、翻盖式动力舱盖、隐藏式门把手、造型复杂的大尺寸轮毂,不仅营造出优美流畅的外观,也使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效果。采用“参数化像素”设计的前后灯组,让IONIQ (Enikon) 5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属电像。这种独特的设计元素透露出现代汽车重塑电动车定义的决心,IONIQ品牌未来的车型也将延续这种专属的设计风格。

IONIQ 5继承了PONY的设计DNA。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移动出行时代,IONIQ 5将环保理念延伸至汽车制造领域。IONIQ 5在内饰上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车门饰板、车门开关、仪表板等。都涂有从油菜花、玉米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涂层。同时,座椅采用从甘蔗、玉米等植物中提取合成的生物织物面料。此外,IONIQ (Enkrypton) 5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的环保工艺,比如使用回收的PET塑料瓶作为回收材料,在座椅皮革的染色工艺中使用植物油。这是小马设计对“永恒”这一概念更高维度的继承和创新。

IONIQ (Enikon) 5在内饰上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展现了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胆创新。

作为全球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现代汽车集团秉承并坚持了“不忘初心”的汽车设计理念,对未来有着独特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现代汽车一直秉承“为人类进步”的品牌愿景,致力于不断助力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未来移动出行体验。

标签:宝马合创理念世纪金杯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XING Mobility与嘉实多合作 为EV提供先进的浸没式冷却电池系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力传动系统公司XINGMobility(XING)与BP(英国石油公司)旗下润滑油公司嘉实多(Castrol)宣布合作,利用嘉实多的先进热管理液,

1900/1/1 0:00:00
芯片供不应求 三星将最大化晶圆代工厂产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4月29日三星电子表示,将最大限度提高其晶圆代工厂的产能,以应对芯片需求飙升。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他制造商都在努力为自己的产品确保足够的半导体。

1900/1/1 0:00:00
研究人员发明新轮胎 可在车辆行驶时改变形状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来自首尔大学、哈佛大学和韩泰轮胎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基于折纸设计(origamidesign)的轮胎,可在车辆行驶时改变轮胎形状。

1900/1/1 0:00:00
逐美之行,长安汽车,推动品牌向上之路

4月28日,长安汽车由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陈政,携手服装设计师陈安琪、先锋摄影师姜伊浩、以及网易汽车栏目设计主编武岳,带领观众与UNIK一起走近四川理塘,

1900/1/1 0:00:00
福特加速电池研发 成立全球创新中心

2021年4月28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成立一个全新的全球电池创新中心FordIonPark,携近二十年的动力电池研发经验,以加速动力电池组和电池单体技术的研发,以及未来的动力电池制造。

1900/1/1 0:00:00
尽管芯片短缺,维宁尔第一季度营收上涨16%

盖世汽车讯4月38日,维宁尔表示,尽管全球芯片短缺带来成本压力,但该公司仍认为今年销售额将实现逾25的增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