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所有人,请记住这燥热的一刻!丨2021 上海车展闭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之前国产品牌在海外车企面前相形见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这种现象似乎有所改善,甚至有所超越。

一位业内人士在参观了今年的上海车展后,和新智家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今天正式闭幕。参展商这几天的经历不能说是燥热难耐。

热度来源于海外燃油车品牌统治行业数百年,首次在某国际车展上略显黯然失色;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追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开始超车。

以前,无论是从展厅的建设,还是从人们的关注度,国外汽车厂商的一举一动总是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然而,在本届车展上,中国品牌吸引了更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链,甚至是细分场景的落地竞争。

正如这次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也许是时候让世界拥抱中国汽车工业的变化了。

一个

从各大会议内容来看,电动化无疑是本次车展的主角。

无论是日产、宾利、大众、本田等国外汽车厂商,还是SAIC、长城、广汽等国内自主品牌,都推出了部分车型的首款新能源汽车作为展台亮点。

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上海车展显示了中国的变化有多快。就在四年前,还是以传统内燃机为主,但今天,展厅里的每个展位都有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

四年前的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只有103辆。几乎每一个参加今年的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

一方面,电气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除去特斯拉车展期间引起的社会新闻,无论是本次车展期间新车发布的关注度,还是展厅的人流量,国产品牌的风头都盖过了传统的外资车企。

本次车展期间,在梅赛德斯-奔驰举办的“梅赛德斯-奔驰之夜”中,包括EQ家族旗舰车EQS和梅赛德斯-奔驰远景AVTR概念车在内的四款电动车型公布。

然而,奔驰新车首秀在极狐和华为刚刚推出的阿尔法Hi版的攻击下,以及随后在小鹏的P5发布会上,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除了奔驰,马自达、福特、宝马等外国品牌都在本次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的电动汽车。虽然国外汽车厂商投下重磅炸弹,但大众还是更关注国产车。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百度搜索热度前18名的车大多是中国品牌车。

在7.1馆,与百年汽车品牌宝马竞争的不是同一批豪华品牌,而是蔚来和小鹏两支造车新势力,以及比亚迪、极速福克斯和恒驰。

从话题关注度来看,宝马等传统汽车厂商逐渐淡出舆论场,本土汽车品牌的新动作纷纷成为头条。

从资本关注度来看,蔚来市值一度超过奔驰、宝马,恒大一辆车没卖出去市值更接近4800亿,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潜力。

以上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土造车品牌有信心与外资品牌抗衡。

近期,360、创维、OPPO等公司也开始将业务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精彩。

电动化成为本届车展最重要的标签的同时,智能化的趋势也开始在本届车展上显现。

地平线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车型都是以智能化作为宣传点的。但是,很多年前,我们最关心和宣传的话题大概就是功率、马力、内饰、音响设备等。”

风起于清平之末,浪成于涟漪之间。在这种趋势下,智能本地化也有了全面的突破。

硬件方面,黑芝麻、速腾、何塞、镭神等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已久。

它们从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芯片和激光雷达中,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高效的硬件选型方案。

车展期间,地平线发布了面向ADAS的Horizon Matrix单声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基于Journey 3芯片的L2+ Horizon Matrix Pilot驾驶解决方案。

据悉,广汽、奇瑞、东风蓝兔、SAIC致基的新车型已经确定将搭载地平线的智能驾驶方案。

激光雷达方面,随着一批国内玩家的进入竞争,共同加速了激光雷达的量产进程。

2017年,威力登推出了16线激光雷达的基本版,售价为8000美元,而64线激光雷达的售价最高可达70万美元。

此后,包括速腾、何塞在内的一批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不断壮大,同类产品价格也在不失稳定的情况下直接下调至1000美元的水平。

此外,DJI lidar公司的Livox产品即将安装在肖鹏P5,成为少数实现量产的国际lidar品牌之一。

软件方面,在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云平台、智能中控方面,中国玩家是智能汽车的主角。

操作系统如百度、斑马网络,云平台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智能中控如中之星,产品也在逐步落地智能汽车。

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方面,以马骁智行、AutoX、百度、滴滴、文远智行、Momenta、时宇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根据加州交通管理局DMV公布的2020年自动驾驶年度数据,AutoX、马骁智行、滴滴、文远智行位列前十。此外,AutoX和百度也获得了全球为数不多的加州无人驾驶牌照。

另外,百度,AutoX ……d华为早已做好了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量产车的准备,后两家最近宣布将与Alconik和广汽合作,分别研发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

随着华为等科技巨头跻身1级,外界对传统国外1级的关注可能会大大转移。

目前,华为已确认与BAIC、广汽和长安展开深度合作,其智能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将出现在后者的多款车型中。

百度Apollo也在4月19日表示,在本次车展中,共有65+款搭载Apollo智能客舱的车型亮相,并已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从软件到硬件,从零部件到集成解决方案,中国智能汽车的国产化趋势正在加速。

中国企业在机场、物流、园区、矿区等自动驾驶细分领域成绩斐然。

比如致力于物流的途胜未来和智加科技,前者已在美股上市,后者也已启动美股上市计划。

具体场景的不同属性,自然要求自动驾驶公司对这个垂直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时宇科技、长夏智能驾驶研究院、福睿特、新石器、知行在细分场景上已经扎根多年。在其他公司难以触及的行业,结合行业需求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在某些对自动驾驶需求很大的场景下,自动驾驶公司可以快速复制推广其商业模式,从而加速商业化进程。

但在这些特定场景下,可能会出现无人驾驶汽车和人工驾驶汽车混合运输作业,人类驾驶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年50万起交通事故中,重大交通事故主要是商用车。

目前,商用车的安全驾驶主要取决于驾驶员对交通法规的自觉遵守和驾驶环境的信息完整性。虽然我国对商用车实施了各种监管措施,但仍存在一些监管漏洞。

对此,睿明科技、海康威视、宏泉物流等企业一头扎进其中,为商用车安全合规驾驶搭建桥梁。

在睿明科技看来,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从以机械、电子为主的产业链,转变为以电子、人工智能为主的产业链。

基于这种变化,睿明科技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优势,为商用车的行驶安全保驾护航。

具体来说,睿明科技从商用车运输全流程入手,与驾驶员行为监管齐头并进。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来处理,检查,监测和控制商业车辆,以尽量减少不正常的运输业务。

在商用车驾驶行为监管方面,睿明科技在车身多个部位安装了摄像机、显示屏、提醒等电子设备。当商用车出现疲劳驾驶、超速、线路跑偏等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对驾驶员进行预警,获取并上报相关信息,通过政府监管或企业管理实现闭环。

除了车体,睿明科技还注重从车辆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车队管理服务,可以帮助运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实时定位、远程视频、历史轨迹回放实现运输全过程在线监管,优化车辆调度,保障货物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睿明科技通过视频、AI、车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监管部门合作,对商用车驾驶进行全过程监管,保障商用车驾驶安全。

在商用车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多年的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r……瑞明科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0年OMDIA报告显示,2019年,睿明科技在全球移动视频监控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2%,全球第一。

从制造、技术到保障行车安全,中国品牌正在实现全方位逆袭。

在发展燃油汽车产业的道路上,中国跌跌撞撞。

中国在发动机等燃油车核心技术上始终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很难与欧美日韩品牌直接竞争。

好在智能汽车时代,简化的汽车结构抛弃了长期被国外公司封锁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品牌摆脱束缚的时候到了。

根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报告,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巨大市场份额的诱惑下,它会促使家庭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这是一种地缘优势。

大浪淘沙之后,中国造车的生力军幸存下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传统汽车制造商方面,SAIC、吉利和长城等智能汽车品牌相继公布了多款产品,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大转弯。

在跨界互联网科技公司方面,百度、吉利推出“杜畿”,阿里、SAIC、张江高科打造“智机”,小米、华为、腾讯在智能汽车方面也有所动作。

一群士兵披挂上阵,孕育出不同想法的未来智能汽车形态。

另一方面,在这场智能化的汽车竞争中,外资品牌依然被传统汽车厂商所主导。奥迪高管日前还暗示将采用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中国的汽车产业链不仅站起来了,还有输出产能的趋势,这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由于近百年来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在未来可能更有发言权。

站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我们或许已经开始见证,中国汽车有底气、有信心与世界顶尖选手在技术、品牌、制造、供应链上一较高下。

多年后,当我们基于今年的上海车展回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时,或许能为这异常火爆的时刻释然一笑。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之前国产品牌在海外车企面前相形见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这种现象似乎有所改善,甚至有所超越。

一位业内人士在参观了今年的上海车展后,和新智家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今天正式闭幕。参展商这几天的经历不能说是燥热难耐。

热度来源于海外燃油车品牌统治行业数百年,首次在某国际车展上略显黯然失色;经过几十年的奋力追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开始超车。

以前,无论是从展厅的建设,还是从人们的关注度,国外汽车厂商的一举一动总是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然而,在本届车展上,中国品牌吸引了更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链,甚至是细分场景的落地竞争。

正如这次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也许是时候让世界拥抱中国汽车工业的变化了。

一个

从各大会议内容来看,电动化无疑是本次车展的主角。

无论是日产、宾利、大众、本田等国外汽车厂商,还是SAIC、长城、广汽等国内自主品牌,都推出了部分车型的首款新能源汽车作为展台亮点。

蔚来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上海车展显示了中国的变化有多快。就在四年前,还是以传统内燃机为主,但今天,展厅里的每个展位都有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

四年前的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只有103辆。几乎每一个参加今年的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汽车。

一方面,电气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国产品牌也在快速崛起。

除去特斯拉车展期间引起的社会新闻,无论是本次车展期间新车发布的关注度,还是展厅的人流量,国产品牌的风头都盖过了传统的外资车企。

本次车展期间,在梅赛德斯-奔驰举办的“梅赛德斯-奔驰之夜”中,包括EQ家族旗舰车EQS和梅赛德斯-奔驰远景AVTR概念车在内的四款电动车型公布。

然而,奔驰新车首秀在极狐和华为刚刚推出的阿尔法Hi版的攻击下,以及随后在小鹏的P5发布会上,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除了奔驰,马自达、福特和宝马等外国品牌都在本届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的电动汽车。虽然国外汽车厂商投下重磅炸弹,但大众还是更关注国产车。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百度搜索热度前18名的车大多是中国品牌车。

在7.1馆,与百年汽车品牌宝马竞争的不是同一批豪华品牌,而是蔚来和小鹏两支造车新势力,以及比亚迪、极速福克斯和恒驰。

从话题关注度来看,宝马等传统汽车厂商逐渐淡出舆论场,本土汽车品牌的新动作纷纷成为头条。

从资本关注度来看,蔚来市值一度超过奔驰、宝马,恒大一辆车没卖出去市值更接近4800亿,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潜力。

以上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土造车品牌有信心与外资品牌抗衡。

近期,360、创维、OPPO等公司也开始将业务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精彩。

电动化成为本届车展最重要的标签的同时,智能化的趋势也开始在本届车展上显现。

地平线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车型都是以智能化作为宣传点的。但是,很多年前,我们最关心和宣传的话题大概就是功率、马力、内饰、音响设备等。”

风起于清平之末,浪成于涟漪之间。在这种趋势下,智能本地化也有了全面的突破。

硬件方面,黑芝麻、速腾、何塞、镭神等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已久。

它们从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芯片和激光雷达中,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高效的硬件选型方案。

车展期间,地平线发布了面向ADAS的Horizon Matrix单声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基于Journey 3芯片的L2+ Horizon Matrix Pilot驾驶解决方案。

据悉,广汽、奇瑞、东风蓝兔、SAIC致基的新车型已经确定将搭载地平线的智能驾驶方案。

激光雷达方面,随着一批国内玩家的进入竞争,共同加速了激光雷达的量产进程。

2017年,威力登推出了16线激光雷达的基本版,售价为8000美元,而64线激光雷达的售价最高可达70万美元。

此后,包括速腾、何塞在内的一批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不断壮大,同类产品价格也在不失稳定的情况下直接下调至1000美元的水平。

此外,DJI lidar公司的Livox产品即将安装在肖鹏P5,成为少数实现量产的国际lidar品牌之一。

软件方面,在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云平台、智能中控方面,中国玩家是智能汽车的主角。

操作系统如百度、斑马网络,云平台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智能中控如中之星,产品也在逐步落地智能汽车。

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方面,以马骁智行、AutoX、百度、滴滴、文远智行、Momenta、时宇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无人驾驶公司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根据加州交通管理局DMV公布的2020年自动驾驶年度数据,AutoX、马骁智行、滴滴、文远智行位列前十。此外,AutoX和百度也获得了全球为数不多的加州无人驾驶牌照。

另外,百度,AutoX ……d华为早已做好了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量产车的准备,后两家最近宣布将与Alconik和广汽合作,分别研发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

随着华为等科技巨头跻身1级,外界对传统国外1级的关注可能会大大转移。

目前,华为已确认与BAIC、广汽和长安展开深度合作,其智能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将出现在后者的多款车型中。

百度Apollo也在4月19日表示,在本次车展中,共有65+款搭载Apollo智能客舱的车型亮相,并已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从软件到硬件,从零部件到集成解决方案,中国智能汽车的国产化趋势正在加速。

中国企业在机场、物流、园区、矿区等自动驾驶细分领域成绩斐然。

比如致力于物流的途胜未来和智加科技,前者已在美股上市,后者也已启动美股上市计划。

具体场景的不同属性,自然要求自动驾驶公司对这个垂直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时宇科技、长夏智能驾驶研究院、福睿特、新石器、知行在细分场景上已经扎根多年。在其他公司难以触及的行业,结合行业需求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在某些对自动驾驶需求很大的场景下,自动驾驶公司可以快速复制推广其商业模式,从而加速商业化进程。

但在这些特定场景下,可能会出现无人驾驶汽车和人工驾驶汽车混合运输作业,人类驾驶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年50万起交通事故中,重大交通事故主要是商用车。

目前,商用车的安全驾驶主要取决于驾驶员对交通法规的自觉遵守和驾驶环境的信息完整性。虽然我国对商用车实施了各种监管措施,但仍存在一些监管漏洞。

对此,睿明科技、海康威视、宏泉物流等企业一头扎进其中,为商用车安全合规驾驶搭建桥梁。

在睿明科技看来,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从以机械、电子为主的产业链,转变为以电子、人工智能为主的产业链。

基于这种变化,睿明科技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优势,为商用车的行驶安全保驾护航。

具体来说,睿明科技从商用车运输全流程入手,与驾驶员行为监管齐头并进。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来处理,检查,监测和控制商业车辆,以尽量减少不正常的运输业务。

在商用车驾驶行为监管方面,睿明科技在车身多个部位安装了摄像机、显示屏、提醒等电子设备。当商用车出现疲劳驾驶、超速、线路跑偏等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对驾驶员进行预警,获取并上报相关信息,通过政府监管或企业管理实现闭环。

除了车体,睿明科技还注重从车辆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车队管理服务,可以帮助运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实时定位、远程视频、历史轨迹回放实现运输全过程在线监管,优化车辆调度,保障货物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睿明科技通过视频、AI、车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监管部门合作,对商用车驾驶进行全过程监管,保障商用车驾驶安全。

在商用车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多年的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r……瑞明科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0年OMDIA报告显示,2019年,睿明科技在全球移动视频监控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2%,全球第一。

从制造、技术到保障行车安全,中国品牌正在实现全方位逆袭。

在发展燃油汽车产业的道路上,中国跌跌撞撞。

中国在发动机等燃油车核心技术上始终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也很难与欧美日韩品牌直接竞争。

好在智能汽车时代,简化的汽车结构抛弃了长期被国外公司封锁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品牌摆脱束缚的时候到了。

根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报告,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巨大市场份额的诱惑下,它会促使家庭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这是一种地缘优势。

大浪淘沙之后,中国造车的生力军幸存下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传统汽车制造商方面,SAIC、吉利和长城等智能汽车品牌相继公布了多款产品,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大转弯。

在跨界互联网科技公司方面,百度、吉利推出“杜畿”,阿里、SAIC、张江高科打造“智机”,小米、华为、腾讯在智能汽车方面也有所动作。

一群士兵披挂上阵,孕育出不同想法的未来智能汽车形态。

另一方面,在这场智能化的汽车竞争中,外资品牌依然被传统汽车厂商所主导。奥迪高管日前还暗示将采用华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中国的汽车产业链不仅站起来了,还有输出产能的趋势,这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由于近百年来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在未来可能更有发言权。

站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我们或许已经开始见证,中国汽车有底气、有信心与世界顶尖选手在技术、品牌、制造、供应链上一较高下。

多年后,当我们基于今年的上海车展回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时,或许能为这异常火爆的时刻释然一笑。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奔驰宝马蔚来小鹏速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同比增长532% 哪吒汽车4月销量4015辆

日前,我们从哪吒汽车官方获悉,4月销量为4015辆,同比增长532,环比增长24。14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11458辆,同比增长432。

1900/1/1 0:00:00
戴姆勒和沃尔沃集团设立燃料电池合资企业cellcentric

4月29日,商用车领导者戴姆勒卡车公司(DaimlerTruckAG)和沃尔沃集团正式公布路线图,建立全新燃料电池电池合资企业cellcentric,

1900/1/1 0:00:00
2021年3月国内热销MPV排行榜榜单出炉

日前,中国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3月的全国汽车工业报告,其中2021年3月的国内热销车SUV,轿车,MPV,新能源车车型的排行榜也被公布出来。

1900/1/1 0:00:00
特斯拉回应广州停车场事故 未发现制动系统故障

5月3日,特斯拉官方就广州地下停车场事故作出回应,在原文中表示,车辆全程为驾驶员操控,事故发生前未发现车辆制动系统故障。

1900/1/1 0:00:00
2021年3月国内热销SUV排行榜榜单出炉

日前,中国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3月的全国汽车工业报告,其中2021年3月的国内热销车SUV,轿车,MPV,新能源车车型的排行榜也被公布出来。

1900/1/1 0:00:00
国际能源署:2030年全球电动车数量将达1.45亿辆

盖世汽车讯4月29日,国际能源署表示,到2030年,上路的电动车、公交车、货车和重型卡车的数量预计将达到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