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承认与否,进入2021年后,对于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晋头部势力造车,除了继续保持产品层面的有效创新,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用车场景和更多的玩法也同样重要。他们想出的最新办法是在“征服”西藏的路上建一个超级充电站...
我不禁想到,大概十年前,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坐车去那个地区,也许是因为当时还小,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只是依稀记得,站在高原上,踩着厚厚的土地,望着远处的雪山,嗅着稀薄的空气,时而清醒,时而迷茫。
十年后,身份变了。放眼望去,基本都是纯电动车覆盖。除了感受到行业变革的凶猛洪流,剩下的是一些更深刻的思考。所以,回到文章开头,新生力量去西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明知困难,却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去打通,意义何在?许多问题有待回答。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整个市场的逐渐回暖和上升趋势,各家车企已经熬过了黑暗时刻,开始了拼尽全力抢占终端份额的新阶段。目前任何手段的背后,目的都是为了更快的吸引潜在客户,把他们变成自己的订单。
"石油汽车能去的地方,电车就可以去."
曾几何时,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说过,“油汽车能去的地方,电车就行。”随后,也用实际行动让这句话真正落地。然而,由于目的地缺乏能源充电设施,蔚来采取了让两辆传统燃油驱动的“充电车”与ES8一起进入西藏的方法。
很快,这样的做法引起了非议,质疑点集中在:“这种做法是指伴随行驶的柴油车除了自身的燃油供给外,还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油为ES8加电,这样ES8才能继续行驶。”换句话说,大多数旁观者认为李斌采取了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实现他的承诺,而且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口碑的“翻车”或许引发了这家车企的新思考。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站在展台中央的李斌宣布:“在充电桩方面,蔚来目前正在尝试开辟去西藏的路线,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如果这件事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碍,我可以自己解决。”
这一次,后者没有食言。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据蔚来汽车官方宣布,川藏快充路线已成功开通。路线从成都到珠峰大本营,全长2900多公里。蔚来在沿线有14个20kW的快充站,平均每207公里一个,这意味着蔚来车主可以驱车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蔚来进一步发布了动力北计划,宣布三年内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八个省区布局100个换电站、120辆移动充电车、500个过充站、2000多个过充桩、10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必须承认,地处中国内陆,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建设更加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这家车企最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幸运的是,蔚来并不孤单。五一假期的前一天,作为“朋友”,Xpeng Motors宣布将利用13个站点开通川藏线免费充电服务,其中包括1个过充站和12个目的地充电站。在中国最美的风景点,225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鹏免费通道……平均每170公里有一个基站,垂直覆盖范围从海拔500米到海拔4100米。
几乎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宣布,沿着被誉为“最美高速公路”的318国道川藏段,建设首条高原过充线,从成都出发,到达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全程2500多公里,沿途建设了11个超级充电站,包括特斯拉V2和V3超级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250kW。据悉,这也是318川藏线上充电功率最大、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一条多充线路。
至此,无论蔚来、小鹏还是特斯拉,目前处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头部梯队的三位成员,都已经完成了在西藏的充电线路布局。李一个人的身影在川藏铁路因为延伸程序驾驶模式变得更为常见。未来,可以预见,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惊喜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拥有“绿卡”。
能量补充系统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在过去的假期里,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兰州,一个西北的省会城市。与上海截然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情况远不乐观。走访主城区后发现,快充桩的普及度和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已经建成的站点也存在设备需要维护,充电电量不足的现象。
据推测,类似的现象可能在更多内陆低线城市更严重,能源补充设施的严重短缺拖累了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所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迫切需要更快的进行过充建设。
据相关机构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1-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12月,公共充电桩新增11.2万个,同比增长56.3%。
截至去年底,中国充电联盟(EVCIPA)共收到会员举报的公共充电桩80.7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49.8万个,占比61.68%。DC充电桩30.9万个,占比38.27%;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481个,约占0.05%。
但更多的问题集中在,看似整体基数增长不错,但本质上仍存在分配不均。最近开着纯电动汽车长途旅行,你会发现如果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公共充电桩数量仍然不足的痛点开始凸显。此外,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传统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经常发生。
“其实目前充电桩也不少,但是充电桩利用率不到5%。桩体故障运维不及时,站点功能单一,缺乏配套设施,导致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体验长期不佳,导致焦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这是某行业人士对公共能源补给设施现状的描述。正如他所说,看似持续上升的累计数字背后,是利用率的严重不足。很多时候,车主很难找到充电站,才发现闲置的充电桩用不上了。平心而论,这样的经历很让人沮丧。
所以,一方面,在继续增加公共充电桩数量的同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更好的利用闲置设施,让整个体验和标准化尽快提升,否则很多时候就没用了。
权衡了一下,还是在公共补能设施还不完善的阶段。制造汽车和建立更好的能源补充系统已经成为一场战斗。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截至4月,蔚来在全国布局了203个换电站,144个过充站,近1100个过充桩,18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小鹏充电网络已在中国164个城市布局,共有1140个免费充电站。
较早进入市场、起步较早的特斯拉,拥有6200多个快速充电桩,已建成790多个超级充电站,70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17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全国310多个城市。
“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会严重低估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站,而魏自建充电站和充电系统会促进销量。否则续航445公里的Model 3和续航420公里的ES6价格贵,续航时间短。他们如何成为销售冠军?”
以上是李创始人李想对新生力量自建能量补充系统的看法。随后,他补充道:“随着C端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持有新能源号牌的购买者不具备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公共快充的体验会继续下降。能够稳定解决最基础的充电体验,是销售核心的根本。一日三餐最基本的竞争其实已经赢了。好的产品,好的服务都是加分的。”
虽然不排除是我国目前坚持的增程路线,具有无里程焦虑的优势和“吆喝”的目的,但观点背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面对技术路线的切换,需要面对类似的情况。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点,在现阶段,一套相对成熟的能量补充系统,对于C端私人消费者来说,仍然是新车非常有力的加分项。而建设一条“征服”西藏的充电线路,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示范工程,意义大于功能。因为它给了车主更丰富的用车体验。无论承认与否,进入2021年后,对于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晋头部势力造车,除了继续保持产品层面的有效创新,为自己的用户提供更多的用车场景和更多的玩法也同样重要。他们想出的最新办法是在“征服”西藏的路上建一个超级充电站...
我不禁想到,大概十年前,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坐车去那个地区,也许是因为当时还小,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只是依稀记得,站在高原上,踩着厚厚的土地,望着远处的雪山,嗅着稀薄的空气,时而清醒,时而迷茫。
十年后,身份变了。放眼望去,基本都是纯电动车覆盖。除了感受到行业变革的凶猛洪流,剩下的是一些更深刻的思考。所以,回到文章开头,新生力量去西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明知困难,却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去打通,意义何在?许多问题有待回答。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整个市场的逐渐回暖和上升趋势,各家车企已经熬过了黑暗时刻,开始了拼尽全力抢占终端份额的新阶段。目前任何手段的背后,目的都是为了更快的吸引潜在客户,把他们变成自己的订单。
"石油汽车能去的地方,电车就可以去."
曾几何时,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说过,“油汽车能去的地方,电车就行。”随后,也用实际行动让这句话真正落地。然而,由于目的地缺乏能源充电设施,蔚来采取了让两辆传统燃油驱动的“充电车”与ES8一起进入西藏的方法。
很快,这样的做法引起了批评,质疑点集中在:“这种做法意味着,伴随行驶的柴油车除了自己的……n燃油供应,以便ES8可以继续行驶。”换句话说,大多数旁观者认为李斌采取了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实现他的承诺,而这种噱头不仅仅是实际意义。
口碑的“翻车”或许引发了这家车企的新思考。在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上,站在展台中央的李斌宣布:“在充电桩方面,蔚来目前正在尝试开辟去西藏的路线,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如果这件事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碍,我可以自己解决。”
这一次,后者没有食言。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据蔚来汽车官方宣布,川藏快充路线已成功开通。路线从成都到珠峰大本营,全长2900多公里。蔚来在沿线有14个20kW的快充站,平均每207公里一个,这意味着蔚来车主可以驱车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蔚来进一步发布了动力北计划,宣布三年内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八个省区布局100个换电站、120辆移动充电车、500个过充站、2000多个过充桩、10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必须承认,地处中国内陆,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建设更加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这家车企最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幸运的是,蔚来并不孤单。五一假期的前一天,作为“朋友”,Xpeng Motors宣布将利用13个站点开通川藏线免费充电服务,其中包括1个过充站和12个目的地充电站。在2250多公里的中国最美景区,平均每170公里就有一个小鹏免费充电站,海拔500米至4100米全垂直覆盖。
几乎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宣布,沿着被誉为“最美高速公路”的318国道川藏段,建设首条高原过充线,从成都出发,到达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全程2500多公里,沿途建设了11个超级充电站,包括特斯拉V2和V3超级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250kW。据悉,这也是318川藏线上充电功率最大、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一条多充线路。
至此,无论蔚来、小鹏还是特斯拉,目前处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头部梯队的三位成员,都已经完成了在西藏的充电线路布局。李一个人的身影在川藏铁路因为延伸程序驾驶模式变得更为常见。未来,可以预见,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惊喜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拥有“绿卡”。
能量补充系统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在过去的假期里,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兰州,一个西北的省会城市。与上海截然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情况远不乐观。走访主城区后发现,快充桩的普及度和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已经建成的站点也存在设备需要维护,充电电量不足的现象。
据推测,类似的现象可能在更多内陆低线城市更严重,能源补充设施的严重短缺拖累了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所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迫切需要更快的进行过充建设。
据相关机构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1-12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呈上升趋势……g趋势。2020年12月,公共充电桩新增11.2万个,同比增长56.3%。
截至去年底,中国充电联盟(EVCIPA)共收到会员举报的公共充电桩80.7万个,其中交流充电桩49.8万个,占比61.68%。DC充电桩30.9万个,占比38.27%;交流/DC一体化充电桩481个,约占0.05%。
但更多的问题集中在,看似整体基数增长不错,但本质上仍存在分配不均。最近开着纯电动汽车长途旅行,你会发现如果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公共充电桩数量仍然不足的痛点开始凸显。此外,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传统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经常发生。
“其实目前充电桩也不少,但是充电桩利用率不到5%。桩体故障运维不及时,站点功能单一,缺乏配套设施,导致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体验长期不佳,导致焦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这是某行业人士对公共能源补给设施现状的描述。正如他所说,看似持续上升的累计数字背后,是利用率的严重不足。很多时候,车主很难找到充电站,才发现闲置的充电桩用不上了。平心而论,这样的经历很让人沮丧。
所以,一方面,在继续增加公共充电桩数量的同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更好的利用闲置设施,让整个体验和标准化尽快提升,否则很多时候就没用了。
权衡了一下,还是在公共补能设施还不完善的阶段。制造汽车和建立更好的能源补充系统已经成为一场战斗。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截至4月,蔚来在全国布局了203个换电站,144个过充站,近1100个过充桩,18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小鹏充电网络已在中国164个城市布局,共有1140个免费充电站。
较早进入市场、起步较早的特斯拉,拥有6200多个快速充电桩,已建成790多个超级充电站,70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17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全国310多个城市。
“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会严重低估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站,而魏自建充电站和充电系统会促进销量。否则续航445公里的Model 3和续航420公里的ES6价格贵,续航时间短。他们如何成为销售冠军?”
以上是李创始人李想对新生力量自建能量补充系统的看法。随后,他补充道:“随着C端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持有新能源号牌的购买者不具备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公共快充的体验会继续下降。能够稳定解决最基础的充电体验,是销售核心的根本。一日三餐最基本的竞争其实已经赢了。好的产品,好的服务都是加分的。”
虽然不排除是我国目前坚持的增程路线,具有无里程焦虑的优势和“吆喝”的目的,但观点背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面对技术路线的切换,需要面对类似的情况。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点,在现阶段,一套相对成熟的能量补充系统,对于C端私人消费者来说,仍然是新车非常有力的加分项。而建设一条“征服”西藏的充电线路,也可以认为是一个示范工程,意义大于功能。因为它给了车主更丰富的用车体验。
5月7日晚,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2021年4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当月长安汽车产量2044万辆,同比增长2197;销量2023万辆,同比增长2678。
1900/1/1 0:00:00与BBA的纯电产品在当下中国市场的境况不同,大众的ID系列所受到的关注远超其他传统外资车企的电动车产品,自然对它的期待值也便高了起来。
1900/1/1 0:00:00去年七月,曾组队前往江苏与安徽,进行了一场关乎新势力造车全产业链的实地调查。
1900/1/1 0:00:00要说今年上海车展,奥迪绝对可以做“拥抱变化”的代言人,这场绝对“空前”的车展,让进入中国30多年的奥迪品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剧变中,承接着时代脉搏的发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D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解决方案供应商Outsight宣布推出一款颠覆性产品:增强型LiDARBox(ALB)。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5月7日,宝马集团表示,该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持续大幅增长,财务数据强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