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吴宣仪入职哈弗赤兔,流量明星能托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无论对于比亚迪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比亚迪实现100万销量都是一件难得的喜事。此后,中国市场也出现了累计新能源销量突破100万辆的车企,这也是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取得这一成绩的公司。

站在百万销量的重要节点上,我们需要庆祝,需要保持冷静。还有机会继续捍卫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誓言吗?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百万台的销量只是一个开始。再加上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除了逐渐站稳脚跟的蔚来、小鹏,华为、OPPO、美的也加入了造车大潮。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刚刚实现百万辆销量的比亚迪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如何更快的达到下一个一百万辆。

在第100万辆新能源下线仪式上,比亚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加速DM-i车型普及的同时进军海外市场。和蔚来一样,比亚迪乘用车出海的第一站是挪威。根据计划,比亚迪将于今年年底在挪威交付1500辆唐电动汽车。

一个刚刚踏上10万辆的台阶,100万辆的体系已经形成。“新旧势力”蔚来和比亚迪即将登上世界舞台,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成就。

“百万霸王”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开始,王传福就坦言想开拓电动车市场。2004年,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展出了纯电动概念车ET,这是新能源汽车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车展上亮相。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脊梁。虽然当时王传福一心制造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刚刚进入汽车市场的市场环境和合资品牌的涌入,王传福的“电动车梦”直到2008年才真正与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F3 DM在2008年正式下线,这也正是当初大众DM-i系统的样子,但当时新能源汽车的氛围还没有形成,F3 DM的售价接近17万元,直接导致新车的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2010年,比亚迪正式推出e6纯电动汽车。据悉,为了向市场推广这种模式,比亚迪当时招募了一批出租车司机,车是免费开的,可以在比亚迪园区免费充电,让车在深圳街头跑。如今10年过去了,深圳的出租车早已换成了比亚迪e6,成为了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亚迪真正进入民营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从2013年底秦DM上市开始,紧接着是2014年“542”战略的推出。百公里加速5秒内的口号,4轮驱动,百公里2L内油耗,与日益成熟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相得益彰,比亚迪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领头羊。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比亚迪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王朝车型,并聘请艾格等设计师开始了由内而外的转型,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2018年,比亚迪正式铺开30万辆新能源汽车,2021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百万辆。

在比亚迪快速成长的道路上,追求极致性能的“542”战略、追求极致安全的刀片电池以及去年正式推出的DM-i系统意义重大,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市场在更快、更安全、更节能等几个方向的拓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亚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从领导者到……洛勒

毫无疑问,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拥有绝对的影响力。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92万辆。其中90多万是比亚迪车型,占比近20%。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92.8%。根据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2.5万辆。按照这个比例,比亚迪仍然占据新能源市场15%的份额。

虽然在造车新势力逐渐崛起,传统车企转向拥抱新能源的市场背景下,比亚迪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甚至在风头和气势上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这不仅仅是比亚迪自身布局的结果,企业架构也极大影响了比亚迪的发展。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就在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前两天,比亚迪发表声明称,由于产能限制,购买DM-i系列车型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表态了。早在去年韩上市时,消费者就等了半年多,比亚迪不得不通过发“积分”来安抚消费者。

为什么比亚迪经常出现这种状态?

在记者看来,这与比亚迪的顶层设计有很大关系。以现在比较流行的DM-i系列机型为例。在车型上市之前,比亚迪应该已经通过市场调研预测了它们的市场表现,并根据这种表现制定生产策略,将产销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可能是因为芯片,或者是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缺乏信心,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羁绊。

按照很多车企的风格,应该是一款车接着一款车精耕细作,比亚迪也经常出一系列的车托盘。这次DM-i车型的上市是“三箭齐发”,秦、宋、唐三款DM-i车型的上市,不仅对生产阶段的产能分配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对各车型的扩散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比亚迪的发展史上,这种状态不止一次出现过。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比亚迪的“幸福烦恼”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消费者对新车的认可度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状态也会促使部分准车主掉头选择其他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生产管理,加快刀片电池和新车型的生产,是比亚迪的必修课。

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在记者看来,目前的表现并不是比亚迪的真正实力,复杂的命名体系,爆款产品的持久性低,技术实力无法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对比亚迪的了解。

比如宋系列,比亚迪旗下拥有宋经典、宋Pro、宋PLUS、宋Max等车型,每款车型基本涵盖燃油、电动、混动三大动力系统,在混动系统上分为DM-P和DM-i。如此复杂的状态让消费者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同时王朝系列的汉、秦、宋等新能源产品实力不错,阶段性销量和热度尚可,但一直没有形成持续的爆款矩阵,对比亚迪品牌建设也相当不利。

早起赶了个晚集,这可能是很多人对比亚迪新能源最大的印象。从早期的新能源策划者到最初的引领者,再到现在的新动力之下,比亚迪已经退化为跟随者。在比亚迪下一个百万辆的战役中,王传福还有机会扳回一局吗?无论对于比亚迪还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比亚迪实现100万销量都是一件难得的喜事。此后,中国市场也出现了累计新能源销量突破100万辆的车企,这也是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取得这一成绩的公司。

站在百万销量的重要节点上,我们需要庆祝,需要保持冷静。还有机会继续吗……捍卫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誓言?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百万台的销量只是一个开始。再加上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除了逐渐站稳脚跟的蔚来、小鹏,华为、OPPO、美的也加入了造车大潮。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刚刚实现百万辆销量的比亚迪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如何更快的达到下一个一百万辆。

在第100万辆新能源下线仪式上,比亚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加速DM-i车型普及的同时进军海外市场。和蔚来一样,比亚迪乘用车出海的第一站是挪威。根据计划,比亚迪将于今年年底在挪威交付1500辆唐电动汽车。

一个刚刚踏上10万辆的台阶,100万辆的体系已经形成。“新旧势力”蔚来和比亚迪即将登上世界舞台,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成就。

“百万霸王”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开始,王传福就坦言想开拓电动车市场。2004年,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展出了纯电动概念车ET,这是新能源汽车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车展上亮相。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脊梁。虽然当时王传福一心制造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刚刚进入汽车市场的市场环境和合资品牌的涌入,王传福的“电动车梦”直到2008年才真正与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F3 DM在2008年正式下线,这也正是当初大众DM-i系统的样子,但当时新能源汽车的氛围还没有形成,F3 DM的售价接近17万元,直接导致新车的市场表现不及预期。

2010年,比亚迪正式推出e6纯电动汽车。据悉,为了向市场推广这种模式,比亚迪当时招募了一批出租车司机,车是免费开的,可以在比亚迪园区免费充电,让车在深圳街头跑。如今10年过去了,深圳的出租车早已换成了比亚迪e6,成为了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亚迪真正进入民营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从2013年底秦DM上市开始,紧接着是2014年“542”战略的推出。百公里加速5秒内的口号,4轮驱动,百公里2L内油耗,与日益成熟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相得益彰,比亚迪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领头羊。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比亚迪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王朝车型,并聘请艾格等设计师开始了由内而外的转型,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2018年,比亚迪正式铺开30万辆新能源汽车,2021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百万辆。

在比亚迪快速成长的道路上,追求极致性能的“542”战略、追求极致安全的刀片电池以及去年正式推出的DM-i系统意义重大,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市场在更快、更安全、更节能等几个方向的拓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亚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从领导者到追随者

毫无疑问,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拥有绝对的影响力。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92万辆。其中90多万是比亚迪车型,占比近20%。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6.3万辆,同比增长192.8%。根据销售数据……比亚迪发布,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2.5万辆。按照这个比例,比亚迪仍然占据新能源市场15%的份额。

虽然在造车新势力逐渐崛起,传统车企转向拥抱新能源的市场背景下,比亚迪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甚至在风头和气势上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这不仅仅是比亚迪自身布局的结果,企业架构也极大影响了比亚迪的发展。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就在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前两天,比亚迪发表声明称,由于产能限制,购买DM-i系列车型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做出这样的表态了。早在去年韩上市时,消费者就等了半年多,比亚迪不得不通过发“积分”来安抚消费者。

为什么比亚迪经常出现这种状态?

在记者看来,这与比亚迪的顶层设计有很大关系。以现在比较流行的DM-i系列机型为例。在车型上市之前,比亚迪应该已经通过市场调研预测了它们的市场表现,并根据这种表现制定生产策略,将产销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可能是因为芯片,或者是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缺乏信心,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羁绊。

按照很多车企的风格,应该是一款车接着一款车精耕细作,比亚迪也经常出一系列的车托盘。这次DM-i车型的上市是“三箭齐发”,秦、宋、唐三款DM-i车型的上市,不仅对生产阶段的产能分配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对各车型的扩散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比亚迪的发展史上,这种状态不止一次出现过。

BYD, Weilai, Han, Beijing, BYD E6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比亚迪的“幸福烦恼”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消费者对新车的认可度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状态也会促使部分准车主掉头选择其他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生产管理,加快刀片电池和新车型的生产,是比亚迪的必修课。

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在记者看来,目前的表现并不是比亚迪的真正实力,复杂的命名体系,爆款产品的持久性低,技术实力无法形成强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对比亚迪的了解。

比如宋系列,比亚迪旗下拥有宋经典、宋Pro、宋PLUS、宋Max等车型,每款车型基本涵盖燃油、电动、混动三大动力系统,在混动系统上分为DM-P和DM-i。如此复杂的状态让消费者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同时王朝系列的汉、秦、宋等新能源产品实力不错,阶段性销量和热度尚可,但一直没有形成持续的爆款矩阵,对比亚迪品牌建设也相当不利。

早起赶了个晚集,这可能是很多人对比亚迪新能源最大的印象。从早期的新能源策划者到最初的引领者,再到现在的新动力之下,比亚迪已经退化为跟随者。在比亚迪下一个百万辆的战役中,王传福还有机会扳回一局吗?

标签:哈弗哈弗赤兔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沃尔沃汽车碳经济宣言: 气候问题是关于所有生命的终极安全测试

作者张坤本文6538字需要阅读7分钟4月19日,

1900/1/1 0:00:00
万洲焊接发布全新H系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工作站

2021年5月18日,国内特种焊接领域的新锐厂商万洲焊接,发布了全新一代搅拌摩擦焊机器人工作站(型号:H1K500),并于同期在全球市场上市销售。

1900/1/1 0:00:00
被追赶的新能源汽车领导者

不管是对比亚迪而言,还是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来讲,比亚迪达成100万销量都是难得的喜事,自此,中国市场上也有了累计新能源销量跨越百万辆的车企,这是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达成这一成绩的企业。

1900/1/1 0:00:00
福特与以色列创企SAIPS合作L4自动驾驶汽车 预计2022年问世

盖世汽车讯特斯拉、丰田、大众、通用以及Waymo等公司都在竞相将自动驾驶汽车带入主流市场。在以色列,Yandex和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也已经在街头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多年。

1900/1/1 0:00:00
阿尔法S 华为HI版订单数破千,极狐加速破圈突围

智能汽车时代,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朝着用户企业的方向努力。不管是传统车企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加速发展,希望在这一轮新的竞争中,破圈突围,成为浪潮之上的弄潮儿。

1900/1/1 0:00:00
福特与SK Innovation成立电池合资企业

福特对电气化核心能力的垂直整合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