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汽斯柯达,如何自救?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前,SAIC斯柯达推出了明锐PRO。作为明锐的换代车型,明锐PRO基于大众MQB-EVO平台打造,轴距相比海外车型进一步增加,同时智能配置得到优化。显然,作为SAIC斯柯达今年投放市场的一款重磅车型,明锐PRO在强调家用车定位的基础上,试图以更高的价值感赢得新时代用户的青睐。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全新明锐PRO(信息来源:SAIC斯柯达官网)

明锐PRO的成功对于今天的斯柯达来说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先说斯柯达这两年的销量表现。

明锐撑起了斯柯达在华销量的半壁江山。

回顾斯柯达的国产历史,要从其2006年在上海大众生产斯柯达明锐说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斯柯达成为继大众和奥迪之后,奥迪股份公司在中国投产的第三个品牌。明锐作为斯柯达在华投产的首款车型,凭借家用车的定位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成为斯柯达在华最畅销的车型。即使在投产后的十年内,明锐也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斯柯达在华销量的半壁江山。

从SAIC斯柯达最近十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直到2016年,其年均销量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今年斯柯达在华年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8.12%,其中明锐销量为15.5万辆,占斯柯达年总销量的47%。2017年开始,随着科迪亚克的到来,明锐在斯柯达销量中的占比开始降低,但依然是斯柯达最畅销的单一车型。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纵观斯柯达最近十年的销量变化,2019年是其在华销量大幅下滑的第一个转折点。随着明锐销量的萎缩,斯柯达2019年在华销量从2018年的35.2万辆降至27.8万辆,同比下降20.92%。2020年,斯柯达在华销量再次下滑,年销量15.1万辆,同比下降45.68%。

受捷达挤压,斯柯达销量持续下滑。

斯柯达最近两年销量的大幅下滑,既与明锐、新锐、科米克等主力销售车型竞争力下降有关,也与上汽大众整体销量下滑、乘用车市场持续下滑有关。如果要更详细地分析斯柯达销量下滑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捷达带来的威胁。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近年来,捷达的月均销量已经超过了斯柯达,尤其是今年以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要知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斯柯达国产车型数量遥遥领先于两年前刚刚成立的捷达品牌。这让斯柯达在中国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显然,捷达热销的主要原因是更高的性价比优势。

过去斯柯达在上汽大众体系中的地位低于大众品牌。在同等德系品质的前提下,斯柯达更有性价比优势,所以在入华后的十年间销量一路攀升。现在捷达的定位更低,也更强调德系品质,所以更有性价比优势的捷达挤压了斯柯达原本所在的市场空间。去年,在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期间,大众汽车集团销售主管克里斯蒂安·达尔海姆(Christian Dahlheim)曾表示:“斯柯达在中国陷入困境,捷达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斯柯达,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重塑斯柯达的市场定位

鉴于2019年以来斯柯达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今年年初对媒体表示,斯柯达需要在市场中重新定位。在此之前,上汽大众也针对斯柯达品牌推出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4月宣布下调所有产品的建议零售价。

对于这一波斯柯达的正式没落,时任SAIC大众总经理的贾明勇……gen Sales有限公司曾评论称,斯柯达全系车型价格下调将有助于强化其“经济型”品牌定位,并与大众品牌形成明显区分。从销量来看,降价后,SAIC斯柯达所有车型的销量确实在去年第二、三季度有所回升;然而,自去年年底以来,其销量再次下滑。这种现象说明,官方的投降并不能一劳永逸,或者只是饮鸩止渴。

虽然斯柯达在华销量持续低迷,但大众集团管理层仍然认为斯柯达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原因是因为斯柯达在捷克生产,生产成本更低,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对部分中级消费者有吸引力。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斯柯达首款纯电动SUV < SUV ENYAQ iV

与此同时,作为奥迪股份公司的一员,斯柯达也在继大众AII电动化的决心之后,加大新能源产品的攻势。去年9月,斯柯达公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SUV ENYAQ iV的相关信息,这是斯柯达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的一款量产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同时,斯柯达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全球推出十款以上的电动汽车;到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占斯柯达全球销量的25%。只是在现阶段,斯柯达还没有透露更多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发展目标。

押注智能年轻市场

一位业内资深观察人士认为,斯柯达想在短时间内通过电气化产品提振销量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提升现有主力销售车型的产品力来提升性价比,力争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斯柯达确实加快了在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除了2021款Kolok,SAIC斯柯达于4月29日推出了2021款Kodiak和Kodiak GT。2021年4月30日快递正式上线。以上车型的升级重点都把“增加智能配置”放在了首位。例如,2021款科迪亚克标配9.2英寸中控屏,采用斯柯达智能车联系统;同时,2021款快车在智能配置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除了这些改款车型是通过“增配不增”来提升价值感之外,开头提到的全新明锐PRO是SAIC斯柯达今年推出的一款完全经过改造的换代车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斯柯达发布了全新的MQB EVO数字智能架构,该架构将成为大众集团全新的第八代平台,而全新明锐PRO是斯柯达品牌应用该智能架构的首款产品。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Kodiak GT(来源:SAIC斯柯达官网)

有分析指出,鉴于斯柯达现有的两款国产GT车型,即Kodiak GT和Komuk GT,这两款车型增强了动感的造型和靓丽的配色,非常符合年轻消费者对炫酷动感汽车的追求,因此走适合年轻人口味的运动潮流路线也是斯柯达重塑品牌定位的一个方向。

结合今年年初斯柯达在重庆、杭州举办的“S-DAY潮玩酷”线下活动,斯柯达正以个性、年轻的品牌形象拥抱新生代用户。未来,智能化、年轻化可能会成为斯柯达转型的主要方向。日前,SAIC斯柯达推出了明锐PRO。作为明锐的换代车型,明锐PRO基于大众MQB-EVO平台打造,轴距相比海外车型进一步增加,同时智能配置得到优化。显然,作为SAIC斯柯达今年投放市场的一款重磅车型,明锐PRO在强调家用车定位的基础上,试图以更高的价值感赢得新时代用户的青睐。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全新明锐PRO(信息来源:SAIC斯柯达官网)

明锐PRO的成功对于今天的斯柯达来说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先说斯柯达这两年的销量表现。

明锐撑起了斯柯达在华销量的半壁江山。

回顾斯柯达的国产历史,要从其2006年在上海大众生产斯柯达明锐说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斯柯达成为继大众和奥迪之后,奥迪股份公司在中国投产的第三个品牌。明锐作为斯柯达在华投产的首款车型,凭借家用车的定位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成为斯柯达在华最畅销的车型。即使在投产后的十年内,明锐也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斯柯达在华销量的半壁江山。

从SAIC斯柯达最近十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直到2016年,其年均销量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今年斯柯达在华年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8.12%,其中明锐销量为15.5万辆,占斯柯达年总销量的47%。2017年开始,随着科迪亚克的到来,明锐在斯柯达销量中的占比开始降低,但依然是斯柯达最畅销的单一车型。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纵观斯柯达最近十年的销量变化,2019年是其在华销量大幅下滑的第一个转折点。随着明锐销量的萎缩,斯柯达2019年在华销量从2018年的35.2万辆降至27.8万辆,同比下降20.92%。2020年,斯柯达在华销量再次下滑,年销量15.1万辆,同比下降45.68%。

受捷达挤压,斯柯达销量持续下滑。

斯柯达最近两年销量的大幅下滑,既与明锐、新锐、科米克等主力销售车型竞争力下降有关,也与上汽大众整体销量下滑、乘用车市场持续下滑有关。如果要更详细地分析斯柯达销量下滑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捷达带来的威胁。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近年来,捷达的月均销量已经超过了斯柯达,尤其是今年以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要知道,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多少Sko……国产车型遥遥领先于两年前刚刚成立的捷达品牌。这让斯柯达在中国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显然,捷达热销的主要原因是更高的性价比优势。

过去斯柯达在上汽大众体系中的地位低于大众品牌。在同等德系品质的前提下,斯柯达更有性价比优势,所以在入华后的十年间销量一路攀升。现在捷达的定位更低,也更强调德系品质,所以更有性价比优势的捷达挤压了斯柯达原本所在的市场空间。去年,在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期间,大众汽车集团销售主管克里斯蒂安·达尔海姆(Christian Dahlheim)曾表示:“斯柯达在中国陷入困境,捷达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斯柯达,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重塑斯柯达的市场定位

鉴于2019年以来斯柯达在华销量持续下滑,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今年年初对媒体表示,斯柯达需要在市场中重新定位。在此之前,上汽大众也针对斯柯达品牌推出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4月宣布下调所有产品的建议零售价。

对于斯柯达的这一波正式下滑,时任上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贾明勇曾评价称,斯柯达全系车型价格下调,有助于强化其“经济型”的品牌定位,与大众品牌形成明显区分。从销量来看,降价后,SAIC斯柯达所有车型的销量确实在去年第二、三季度有所回升;然而,自去年年底以来,其销量再次下滑。这种现象说明,官方的投降并不能一劳永逸,或者只是饮鸩止渴。

虽然斯柯达在华销量持续低迷,但大众集团管理层仍然认为斯柯达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原因是因为斯柯达在捷克生产,生产成本更低,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对部分中级消费者有吸引力。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斯柯达首款纯电动SUV < SUV ENYAQ iV

与此同时,作为奥迪股份公司的一员,斯柯达也在继大众AII电动化的决心之后,加大新能源产品的攻势。去年9月,斯柯达公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SUV ENYAQ iV的相关信息,这是斯柯达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的一款量产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同时,斯柯达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全球推出十款以上的电动汽车;到202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占斯柯达全球销量的25%。只是在现阶段,斯柯达还没有透露更多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发展目标。

押注智能年轻市场

一位业内资深观察人士认为,斯柯达想在短时间内通过电气化产品提振销量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提升现有主力销售车型的产品力来提升性价比,力争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斯柯达确实加快了在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除了2021款Kolok,SAIC斯柯达于4月29日推出了2021款Kodiak和Kodiak GT。2021年4月30日快递正式上线。以上车型的升级重点都把“增加智能配置”放在了首位。例如,2021款科迪亚克标配9.2英寸中控屏,采用斯柯达智能车联系统;同时,2021款快车在智能配置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除了这些改款车型是通过“增配不增”来提升价值感之外,开头提到的全新明锐PRO是SAIC斯柯达今年推出的一款完全经过改造的换代车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斯柯达发布了全新的MQB EVO数字智能架构,该架构将成为大众集团全新的第八代平台,而全新明锐PRO是斯柯达品牌应用该智能架构的首款产品。

Skoda, Volkswagen, Ming Rui, Jetta, Kodiak

Kodiak GT(来源:SAIC斯柯达官网)

有分析指出,鉴于斯柯达现有的两款国产GT车型,即Kodiak GT和Komuk GT,这两款车型增强了动感的造型和靓丽的配色,非常符合年轻消费者对炫酷动感汽车的追求,因此走适合年轻人口味的运动潮流路线也是斯柯达重塑品牌定位的一个方向。

结合今年年初斯柯达在重庆、杭州举办的“S-DAY潮玩酷”线下活动,斯柯达正以个性、年轻的品牌形象拥抱新生代用户。未来,智能化、年轻化可能会成为斯柯达转型的主要方向。

标签:斯柯达大众明锐捷达柯迪亚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超级播报:拜登放狠话要赶超中国新能源

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

1900/1/1 0:00:00
小马智行(Pony.ai)获批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东部时间5月22日下午,中国机器人公司Ponyai已获得加州监管机构的许可,在三个城市指定的街道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1900/1/1 0:00:00
British Lithium可从花岗岩中分离含有锂的云母 满足EV电池锂需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国锂公司(BritishLithium)开发一项低能耗、个不含化学成分的MiSep工艺,并为之申请专利,可以从花岗岩中分离含有锂的云母。

1900/1/1 0:00:00
R汽车ES33演绎“无人区玫瑰”,理工男展示美学思维

来源:R汽车近日,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R汽车携手时尚杂志《时尚芭莎》,邀请国际知名时尚摄影师、视觉艺术家陈漫,围绕时尚、设计、美学等话题,在北京展开了一场设计美学ARTTALK。

1900/1/1 0:00:00
现款理想ONE可升级运动型中网/电吸门

新款(2021款)理想ONE参数询价即将于5月25日迎来上市,日前官方就“现款(2020款)理想ONE是否能硬件升级”进行了回复,表示现款车型可以升级运动型中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