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
作者|苏鹏
编辑|王艳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特斯拉还没有恢复过来,4月份的市场表现给了它沉重的一击。
5月28日,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 Sales公布的4月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今年4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仅为1244辆,与3月份的28184辆相比下降了95%。
未来汽车日报图
在特斯拉一路飙升的中国市场,销量也突然刹车,将其拉下了销量神坛。根据该联合会的数据,特斯拉4月份销量为25,845辆,比3月份下降了27%。其中出口新车14174辆,也就是说国内仅交付11671辆,比3月份的35478辆下降了67.10%。这是特斯拉国内销量环比下降最大的一个月。
当两个市场同时遇冷,无疑给一辆特斯拉泼了一盆冷水。当自身品牌和形象因为质量问题受到质疑的时候,特斯拉现在急需一个自救。
欧洲市场正在节节败退。
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的兴衰几乎是“东两年西两年”。当对手开始追赶时,其份额也用肉眼迅速下降。
2019年,特斯拉是欧洲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牢牢占据欧洲电动车市场31%的份额。到2020年,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将降至13%,其销量也将从2019年的10.9万辆降至2020年的9.8万辆,降幅约为10%。
如今,特斯拉的畅销车型Model 3直接跌出了今年4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但从单个车型来看,Model 3依然是前4个月累计销量最高的车型,累计销量为3.24万辆,是排名第二的大众ID.3的近两倍,占据5%的市场份额。
季节性因素可能是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原罪。4月份作为欧洲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加之疫情影响,欧洲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78%,新能源汽车环比下降63%。大环境下,特斯拉也未能幸免,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量环比下降95%。
同时,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也与特斯拉的规划有关。”“4月是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通常处于厂商订单和产量的调配期。从市场规律来看,交付量也会下降。并且由于疫情,法国等地实施进出口限制,也导致特斯拉对欧洲出口受阻。”崔东树说道。
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限制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交付表现,但在欧洲本土车企的努力下,也在悄然改变特斯拉“一家独大”的现状。
这两年,蓬勃发展的欧洲新能源市场给了特斯拉疯狂增长的空间。当时欧洲市场缺乏与特斯拉竞争的产品。凭借强大的产品和先发优势,特斯拉在欧洲新能源市场几乎独占鳌头。
当大众、宝马等欧洲传统巨头在新能源赛道上全面发力时,特斯拉的先发优势被慢慢侵蚀,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saxo股票策略负责人Peter Garnry在今年1月表示,最近几个月,雷诺、大众和现代的表现都超过了特斯拉,股东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图片来源:大众官方
对特斯拉的第一个威胁是本土玩家大众。今年1月20日,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推特上发表了他的第一条推文。他表示,大众在市场份额上正在追赶特斯拉,并在欧洲赢得了消费者之战。
Diss的自信早就体现在销量上了。2020年9月,大众ID.3在欧洲市场上市当月的销量为8571辆,位列s级第三……欧洲9月新能源汽车es。如今,大众ID.4和大众ID.3分别以7565辆和5941辆的交付成绩位列4月销量榜第一和第二。
与此同时,大众旗下的奥迪品牌继续挤压特斯拉在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空间。4月份,奥迪e-tron销量环比增长19.45%,以3188辆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12位。
事实上,在特斯拉在欧洲市场先发优势不断下降的背后,其产品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J.D.Power发布的2021年汽车可靠性研究排名显示,特斯拉每百辆车有176个故障问题,排名倒数第四;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给出的2020年调查数据中,特斯拉排名倒数第二。
5月25日,挪威媒体Nettavisen报道,因为电池问题,挪威一家法院裁定,特斯拉因在后台使用软件升级来限制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而被罚款,并将赔偿每名涉事特斯拉车主1.6万美元,受影响的特斯拉已在挪威售出1万辆汽车。
此外,特斯拉在欧洲市场薄弱的售后渠道也让大量潜在客户望而却步。特斯拉官网显示,法国有10家维修中心,英国有13家。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发言人乌尔苏拉·冯·斯特滕(Ursula von Stetten)曾调侃称,由于特斯拉的汽车服务网络极度分散,巴斯夫暂时不会为超过5万名员工购买特斯拉汽车。
中国市场开放自救
在欧洲市场份额节节败退的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4月19日,上海车展上,一位维权车主拉开了质疑特斯拉质量问题的舆论序幕。随后的事故更是将原本销量不错的特斯拉推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4月销量为11954辆,环比下降65.51%。其中,特斯拉主力销售车型Model 3月销量为6431辆,环比下降73.75%,首次跌破1万辆。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借机赶超,挑战特斯拉的强势地位。4月,蔚来交付7102辆;理想交付量也达到了5539辆;小鹏交付了5147辆汽车。Wi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特斯拉4月份的销量不及蔚来、小鹏和Ideality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
Widbush Securities曾将中国市场称为特斯拉股票的“心脏和肺”。随着中国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特斯拉股价也出现下跌。如果按照2020年特斯拉股价暴涨740%后计算,到2021年,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2000亿。
在市场和股价一起下跌的情况下,曾经傲视群雄的特斯拉不得不向中国市场低头。
至于这场舆论风暴中的核心数据问题,不久前,特斯拉官方宣布将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在中国市场销售车辆产生的数据将全部存储在中国。同时,特斯拉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川财证券指出,特斯拉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使数据公开透明,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和改进,看好特斯拉问题解决后在华销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特斯拉最近开始在中国招聘负责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平台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分析的数据科学家和负责数据管理的数据安全专家。工作地点分别位于特斯拉在上海和北京的办公室以及临港超级工厂。
尽管特斯拉在风暴中经历着各种考验,但面对年产能占特斯拉全球产能42.86%的上海工厂和想象空间巨大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很难逃脱。但从其布局来看,除了增加产能,马斯克还打算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避免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除了在中国市场积极自救,特斯拉也在努力开拓新市场。5月21日,马斯克在莫斯科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特斯拉正在考虑在俄罗斯建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已经准备好进入俄罗斯电动汽车市场,并将在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开展业务。
早在2019年,马斯克就宣布将在欧洲汽车制造中心德国柏林建立第四家汽车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而且去年,马斯克还透露了在印度建厂的意向。特斯拉还提议将其首都班加罗尔作为特斯拉“印度工厂”的潜在地点。
但目前来看,自救是否有效,5月份的销量就能说明一切。
未来汽车日报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
作者|苏鹏
编辑|王艳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特斯拉还没有恢复过来,4月份的市场表现给了它沉重的一击。
5月28日,根据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 Sales公布的4月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今年4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仅为1244辆,与3月份的28184辆相比下降了95%。
未来汽车日报图
在特斯拉一路飙升的中国市场,销量也突然刹车,将其拉下了销量神坛。根据该联合会的数据,特斯拉4月份销量为25,845辆,比3月份下降了27%。其中出口新车14174辆,也就是说国内仅交付11671辆,比3月份的35478辆下降了67.10%。这是特斯拉国内销量环比下降最大的一个月。
当两个市场同时遇冷,无疑给一辆特斯拉泼了一盆冷水。当自身品牌和形象因为质量问题受到质疑的时候,特斯拉现在急需一个自救。
欧洲市场正在节节败退。
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的兴衰几乎是“东两年西两年”。当对手开始追赶时,其份额也用肉眼迅速下降。
2019年,特斯拉是一个小康……ved在欧洲市场独占鳌头,牢牢占据欧洲电动车市场31%的份额。到2020年,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将降至13%,其销量也将从2019年的10.9万辆降至2020年的9.8万辆,降幅约为10%。
如今,特斯拉的畅销车型Model 3直接跌出了今年4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但从单个车型来看,Model 3依然是前4个月累计销量最高的车型,累计销量为3.24万辆,是排名第二的大众ID.3的近两倍,占据5%的市场份额。
季节性因素可能是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原罪。4月份作为欧洲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加之疫情影响,欧洲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78%,新能源汽车环比下降63%。大环境下,特斯拉也未能幸免,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量环比下降95%。
同时,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也与特斯拉的规划有关。”“4月是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通常处于厂商订单和产量的调配期。从市场规律来看,交付量也会下降。并且由于疫情,法国等地实施进出口限制,也导致特斯拉对欧洲出口受阻。”崔东树说道。
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限制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交付表现,但在欧洲本土车企的努力下,也在悄然改变特斯拉“一家独大”的现状。
这两年,蓬勃发展的欧洲新能源市场给了特斯拉疯狂增长的空间。当时欧洲市场缺乏与特斯拉竞争的产品。凭借强大的产品和先发优势,特斯拉在欧洲新能源市场几乎独占鳌头。
当大众、宝马等欧洲传统巨头在新能源赛道上全面发力时,特斯拉的先发优势被慢慢侵蚀,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saxo股票策略负责人Peter Garnry在今年1月表示,最近几个月,雷诺、大众和现代的表现都超过了特斯拉,股东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图片来源:大众官方
对特斯拉的第一个威胁是本土玩家大众。今年1月20日,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推特上发表了他的第一条推文。他表示,大众在市场份额上正在追赶特斯拉,并在欧洲赢得了消费者之战。
Diss的自信早就体现在销量上了。2020年9月,大众ID.3在欧洲市场上市当月成绩为8571辆,位列9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三。如今,大众ID.4和大众ID.3分别以7565辆和5941辆的交付成绩位列4月销量榜第一和第二。
与此同时,大众旗下的奥迪品牌继续挤压特斯拉在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空间。4月份,奥迪e-tron销量环比增长19.45%,以3188辆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12位。
事实上,在特斯拉在欧洲市场先发优势不断下降的背后,其产品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J.D.Power发布的2021年汽车可靠性研究排名显示,特斯拉每百辆车有176个故障问题,排名倒数第四;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给出的2020年调查数据中,特斯拉排名倒数第二。
5月25日,挪威媒体Nettavisen报道,因为电池问题,挪威一家法院裁定,特斯拉因在后台使用软件升级来限制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而被罚款,并将赔偿每名涉事特斯拉车主1.6万美元,受影响的特斯拉已在挪威售出1万辆汽车。
此外,特斯拉在欧洲市场薄弱的售后渠道也让大量潜在客户望而却步。特斯拉官网显示,法国有10家维修中心,英国有13家。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发言人乌尔苏拉·冯·斯特滕(Ursula von Stetten)曾调侃称,由于特斯拉的汽车服务网络极度分散,巴斯夫暂时不会为超过5万名员工购买特斯拉汽车。
中国市场开放自救
在欧洲市场份额节节败退的同时,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4月19日,上海车展上,一位维权车主拉开了质疑特斯拉质量问题的舆论序幕。随后的事故更是将原本销量不错的特斯拉推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4月销量为11954辆,环比下降65.51%。其中,特斯拉主力销售车型Model 3月销量为6431辆,环比下降73.75%,首次跌破1万辆。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借机赶超,挑战特斯拉的强势地位。4月,蔚来交付7102辆;理想交付量也达到了5539辆;小鹏交付了5147辆汽车。Wi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特斯拉4月份的销量不及蔚来、小鹏和Ideality等电动汽车初创企业。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
Widbush Securities曾将中国市场称为特斯拉股票的“心脏和肺”。随着中国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特斯拉股价也出现下跌。如果按照2020年特斯拉股价暴涨740%后计算,到2021年,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近20%,市值蒸发近2000亿。
在市场和股价一起下跌的情况下,曾经傲视群雄的特斯拉不得不向中国市场低头。
至于这场舆论风暴中的核心数据问题,不久前,特斯拉官方宣布将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在中国市场销售车辆产生的数据将全部存储在中国。同时,特斯拉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川财证券指出,特斯拉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使数据公开透明,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和改进,看好特斯拉问题解决后在华销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特斯拉最近开始在中国招聘负责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平台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分析的数据科学家和负责数据管理的数据安全专家。工作地点分别位于特斯拉在上海和北京的办公室以及临港超级工厂。
尽管特斯拉在风暴中经历着各种考验,但面对年产能占特斯拉全球产能42.86%的上海工厂和想象空间巨大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很难逃脱。但从其布局来看,除了增加产能,马斯克还打算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避免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除了在中国市场积极自救,特斯拉也在努力开拓新市场。5月21日,马斯克在莫斯科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特斯拉正在考虑在俄罗斯建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已经准备好进入俄罗斯电动汽车市场,并将在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开展业务。
早在2019年,马斯克就宣布将在欧洲汽车制造中心德国柏林建立第四家汽车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中。而且去年,马斯克还透露了在印度建厂的意向。特斯拉还提议将其首都班加罗尔作为特斯拉“印度工厂”的潜在地点。
但目前来看,自救是否有效,5月份的销量就能说明一切。
未来汽车日报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官方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锂电池板块有多火爆?看看宁德时代就知道了。
1900/1/1 0:00:00今日,百度与吉利合作的造车项目集度汽车在面世三个月后于北京召开了第二季度媒体沟通会。
1900/1/1 0:00:00终于,万众期待之下,宁德时代触及了属于自己的里程碑时刻。北京时间5月31日,其股价延续强势表现,盘中涨幅不断扩大,总市值一举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时成为了创业板首家触及万亿市值的公司。
1900/1/1 0:00:00作者王鑫进入2021年,碳中和成为热门话题,人们谈“碳”色变,尤其在汽车产业掀起一股碳潮流。
1900/1/1 0:00:00受全球疫情、中美贸易加剧等现实因素的制约,2020年的中国汽车经历了最强烈的震荡。众多车企的陷落和供求关系的重建,令在局者深感行业变迁带来的阵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