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在公共道路上的场景不再遥远。5月28日,德国联邦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立法,允许2022年L4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德国公共道路上。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该法案已经根据德国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于今年2月10日增加了L4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法律条款。此次德国联邦委员会通过该法案,意味着该法案将正式生效。同时也意味着德国在自动驾驶的应用上迈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一步。新法案详情“德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自动驾驶汽车从研究实验室运送到街道上的国家。”德国交通部长安德烈亚斯·朔伊尔这样说道。在迅速行动的同时,德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管理也相当严格,法案对其做出了一系列要求。首先,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德国公共道路的指定区域行驶,并始终保持随时远程接管的状态。其次,如果自动驾驶公司进行商业运营,必须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发生故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将其关闭。最后,法律还重新规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结构、条件和设备要求,调整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许可要求。具体来说,L4级自动驾驶车辆可用于指定区域:班车运输、非高峰时段市区公共客运中心之间的物流运输、第一或最后一公里客运/运输服务。德国一些人也提出了自动驾驶车辆将很快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担忧。德国自民党认为,“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日益成为决定性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德国议员呼吁联邦政府制定出行数据法,以界定车辆中产生的非个人数据以及公民使用这些数据的权利。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常运行下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自动驾驶的先行者在自动驾驶的历程中,德国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这在德国的资金支持、路测、立法上都有充分体现。在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在2016年拨款1亿欧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项目。其中,6920万欧元是在计划公布6个月后拨付的。除了政府投入巨大,德国的汽车工业也相当慷慨。2019年,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德国汽车工业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180亿欧元。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少有国家和汽车行业像德国一样对自动驾驶进行如此大的投资。在道路测试方面,博世和奔驰等德国公司于2013年开始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等各种环境下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实地测试。与此同时,被认为技术领先的Waymo在凤凰城及其周边路况简单、车流量较少的地区进行了路测。2019年,德国在柏林市中心开设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城市中心。该路段为双向三车道,配有两个环岛和15个红绿灯。在3.6公里的市中心道路上,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密集,每天的车流量可达6万辆。除了在国内进行测试,德国还与法国联手,在双方的跨境道路上划分了一个自动驾驶测试区。试验路段长70公里,连接德国西部和法国东部。时任德国交通部长的亚历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表示,其意义在于汽车制造商可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是否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或限速标准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当地的交通监管需求。在法规方面,德国追求“快而全”。早在2017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就已经颁布了首部涉及自动驾驶的道路交通法规。该条例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条件,并区分了不同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来说,法律规定了责任保险有限责任……即在发生生命/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时,接收人和车主应承担的责任,并划分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责任。判断依据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中强行安装的“黑匣子”获得的。此外,法案还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隐私:无事故时,数据保存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反之,资料保存期限不得超过三年。总的来说,科技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矛盾是很难协调的,德国似乎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2017年,德国自动驾驶伦理委员会也颁布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为企业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参考。《指南》的主要原则是人类优先于动物和财产。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防止恶意黑客入侵。必须弄清楚是人还是机器在控制车辆,并记录下来,以便确定责任。驱动程序必须控制数据处理。可以看出,德国不仅追求高速发展,而且提供了很多改善措施。在全力推动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运行的野心背后,德国争夺自动驾驶世界第一的野心显而易见。这背后是传统汽车强国的固执。德国不仅聚集了大众、戴姆勒、宝马等知名主机厂,还聚集了ZF、大陆、博世等近千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高度发达的汽车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来源。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德国汽车工业产值占德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4%,2015年这一比例增至4.5%。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地位的冲击,德国汽车工业曾经引以为豪的内燃机优势正在消失,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自动驾驶正在蓬勃发展。德国如果不加快转型步伐,将失去智能汽车时代最重要的工业支柱。此前德国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种种举措,或是其不情愿的体现。政府在法律、资金、示范区等方面的支持与市场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此外,德国主机厂,近年来联合连横,逐渐勾勒出自动驾驶行业的图景,企图在各个细分领域抢占高地。2019年,宝马集团与英特尔、Mobileye、菲亚特克莱斯勒、麦格纳等制造商合作,在包括慕尼黑在内的世界各地测试其70辆自动驾驶汽车。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将与Argo合作,在德国开展基于ID Buzz车型的自动驾驶测试,目的是在2025年前在德国推出无人驾驶物流和运输服务。此外,大众还计划将其纳入自2017年开始运营的共享车队。与乘用车市场相比,戴姆勒更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2020年,戴姆勒收购了Luminar的部分股权,并与Waymo和Torc Robotics达成合作,将后者的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技术研发。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弥补技术短板,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已经领先。根据欧洲专利局2018年公布的数据,德国的自动驾驶专利占比14%,在欧洲国家自动驾驶专利数量中排名第一。总结一下德国政府提出致力于保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世界领先的口号下,是德国敏捷的政策支持,技术推动,以及齐新在行业内的合作。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德国付出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资金投入和法律支持。无论这一夙愿是否实现,德国在这一过程中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随着其他国家的跟进,不知道要不要上演一出后来居上的大戏。但德国已经加大马力,驶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星辰大海。参考:https://www . Bundestag . de/doku mente/text archiv/2021/kw20-de-autonomy-fa hren-840196 https://www.morgenpost.de/politik/inland/article232404681/ Laender-Wollen-nachbesserungen-am-klimaschutzgesetz.html https://www . heise . de/news/bundesrat-Winkt-regen-fuel-upload-filter-cookies-und-robo-autos-dur ch-6056769。L4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场景……在公共道路上不再遥远。5月28日,德国联邦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立法,允许2022年L4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德国公共道路上。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该法案已经根据德国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于今年2月10日增加了L4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法律条款。此次德国联邦委员会通过该法案,意味着该法案将正式生效。同时也意味着德国在自动驾驶的应用上迈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一步。新法案详情“德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自动驾驶汽车从研究实验室运送到街道上的国家。”德国交通部长安德烈亚斯·朔伊尔这样说道。在迅速行动的同时,德国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管理也相当严格,法案对其做出了一系列要求。首先,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德国公共道路的指定区域行驶,并始终保持随时远程接管的状态。其次,如果自动驾驶公司进行商业运营,必须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发生故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将其关闭。最后,法律还重新规范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结构、条件和设备要求,调整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许可要求。具体来说,L4级自动驾驶车辆可用于指定区域:班车运输、非高峰时段市区公共客运中心之间的物流运输、第一或最后一公里客运/运输服务。德国一些人也提出了自动驾驶车辆将很快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担忧。德国自民党认为,“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日益成为决定性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德国议员呼吁联邦政府制定出行数据法,以界定车辆中产生的非个人数据以及公民使用这些数据的权利。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常运行下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自动驾驶的先行者在自动驾驶的历程中,德国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这在德国的资金支持、路测、立法上都有充分体现。在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在2016年拨款1亿欧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项目。其中,6920万欧元是在计划公布6个月后拨付的。除了政府投入巨大,德国的汽车工业也相当慷慨。2019年,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德国汽车工业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180亿欧元。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少有国家和汽车行业像德国一样对自动驾驶进行如此大的投资。在道路测试方面,博世和奔驰等德国公司于2013年开始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等各种环境下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实地测试。与此同时,被认为技术领先的Waymo在凤凰城及其周边路况简单、车流量较少的地区进行了路测。2019年,德国在柏林市中心开设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城市中心。该路段为双向三车道,配有两个环岛和15个红绿灯。在3.6公里的市中心道路上,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密集,每天的车流量可达6万辆。除了在国内进行测试,德国还与法国联手,在双方的跨境道路上划分了一个自动驾驶测试区。试验路段长70公里,连接德国西部和法国东部。时任德国交通部长的亚历山大·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表示,其意义在于汽车制造商可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是否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或限速标准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当地的交通监管需求。在法规方面,德国追求“快而全”。早在2017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就已经颁布了首部涉及自动驾驶的道路交通法规。该条例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条件,并区分了不同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来说,法律规定了接收人和车主应承担的责任保险限额……发生生命/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时ld承担,事故发生时双方责任划分。判断依据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中强行安装的“黑匣子”获得的。此外,法案还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隐私:无事故时,数据保存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反之,资料保存期限不得超过三年。总的来说,科技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矛盾是很难协调的,德国似乎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2017年,德国自动驾驶伦理委员会也颁布了自动驾驶指导原则,为企业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参考。《指南》的主要原则是人类优先于动物和财产。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防止恶意黑客入侵。必须弄清楚是人还是机器在控制车辆,并记录下来,以便确定责任。驱动程序必须控制数据处理。可以看出,德国不仅追求高速发展,而且提供了很多改善措施。在全力推动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运行的野心背后,德国争夺自动驾驶世界第一的野心显而易见。这背后是传统汽车强国的固执。德国不仅聚集了大众、戴姆勒、宝马等知名主机厂,还聚集了ZF、大陆、博世等近千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高度发达的汽车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来源。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德国汽车工业产值占德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4%,2015年这一比例增至4.5%。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地位的冲击,德国汽车工业曾经引以为豪的内燃机优势正在消失,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自动驾驶正在蓬勃发展。德国如果不加快转型步伐,将失去智能汽车时代最重要的工业支柱。此前德国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种种举措,或是其不情愿的体现。政府在法律、资金、示范区等方面的支持与市场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此外,德国主机厂,近年来联合连横,逐渐勾勒出自动驾驶行业的图景,企图在各个细分领域抢占高地。2019年,宝马集团与英特尔、Mobileye、菲亚特克莱斯勒、麦格纳等制造商合作,在包括慕尼黑在内的世界各地测试其70辆自动驾驶汽车。大众汽车近日宣布,将与Argo合作,在德国开展基于ID Buzz车型的自动驾驶测试,目的是在2025年前在德国推出无人驾驶物流和运输服务。此外,大众还计划将其纳入自2017年开始运营的共享车队。与乘用车市场相比,戴姆勒更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研发。2020年,戴姆勒收购了Luminar的部分股权,并与Waymo和Torc Robotics达成合作,将后者的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技术研发。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弥补技术短板,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已经领先。根据欧洲专利局2018年公布的数据,德国的自动驾驶专利占比14%,在欧洲国家自动驾驶专利数量中排名第一。总结一下德国政府提出致力于保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世界领先的口号下,是德国敏捷的政策支持,技术推动,以及齐新在行业内的合作。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德国付出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资金投入和法律支持。无论这一夙愿是否实现,德国在这一过程中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国家借鉴。随着其他国家的跟进,不知道要不要上演一出后来居上的大戏。但德国已经加大马力,驶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星辰大海。参考:https://www . Bundestag . de/doku mente/text archiv/2021/kw20-de-autonomy-fa hren-840196 https://www.morgenpost.de/politik/inland/article232404681/ Laender-Wollen-nachbesserungen-am-klimaschutzgesetz.html https://www . heise . de/news/bundesrat-Winkt-regen-fuel-upload-filter-cookies-und-robo-autos-dur ch-6056769。
封面图:电影《出租车司机》今日凌晨,继大连恶意撞人事件后,南京的“蓄意撞人新闻”再度牵动了所有人的神经。数万年来,人工具,一直是双刃剑般的组合。
1900/1/1 0:00:00从左到右DavidToomeyChiefRevenueOfficerMichaelHipwoodChiefFinancialOfficer
1900/1/1 0:00:00周六,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推特表示,ModelSPlaid版的交付时间将推迟到6月10日,因为这款车“还需要一周的时间进行调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AnalogDevicesInc
1900/1/1 0:00:00近两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关注度可以说是非常的高,甚至感觉有点被吹捧成为“电动神车”一般,即便是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依然备受大家的青睐。
1900/1/1 0:00:002021年4月,全球新能源车市普遍从去年4月的销售低谷中实现复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