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自动驾驶赛道的热度和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鲶鱼效应的刺激下,国内自主品牌的转型似乎越来越快。
与百度合作造车的吉利,先后推出了智机汽车的SAIC和R汽车。今年不仅力推新品,猛秀肌肉,还频频传出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消息,不断向世界吹口哨,处处彰显其转型决心。
吉利和SAIC作为目前优秀的自主品牌,在智能化转型中乘风破浪,可圈可点。
不过除了这两家,还有一个曾经的王者也值得关注,那就是奇瑞,最近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不断变化的奇瑞,也有过丰富的祖先。
近日,奇瑞汽车与科大讯飞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音效、智能驾驶等七大领域开展全面深化合作。
特别是,他们还计划共同打造一辆在合适的条件下,在特定场景下可以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不久前,奇瑞商用车也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意图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从传统的主机厂转型为商用车运营商。
4月,奇瑞汽车还发布了“奇瑞4.0时代全球动力架构”,主要涵盖燃油、混动、纯电、氢电等多种能源形态的动力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奇瑞集团的种种举动颇具革命性,牢牢把握住了当今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主旋律。
但相对于吉利、SAIC分别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合作造车的重磅消息,奇瑞的声音真的不大,关注度也很有限。
不过,虽然奇瑞现在知名度不高,但它的祖先当年也很有钱。
1997年成立的奇瑞,是从一条从国外买来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起家的。1999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到2001年底,产量突破3万辆,实现了国产汽车出口零的突破。
2003年,经典车型奇瑞QQ正式上市,以不到5万元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年销量近10万辆。与此同时,奇瑞品牌汽车也逐渐大规模出口海外,在海外建起了第一家汽车组装厂。
到2009年,奇瑞已经连续九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出口销量冠军的宝座已经坐了十几年。
但在奇瑞QQ等中低端车型稳定销售第一年后,不满足于此的奇瑞开始尝试冲进中高端市场。只是没想到,以此为目标的两次多品牌战略转型,成为了奇瑞衰落的转折点。
第一次多品牌战略中的凯瑞、瑞祺、林炜等品牌,第二次转型尝试中的观致、伊凯等品牌都未能成功转型奇瑞。多品牌导致的巨额费用和定位不清,几乎拖垮了奇瑞。
因此,从2011年开始,奇瑞逐渐失去了销量优势,自此未能重回国内汽车销量第一的位置,外界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
奇瑞的转型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早。
然而,当汽车行业迎来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屡战屡败的奇瑞,却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重新回到中心舞台。
与大家的想象不同,奇瑞在汽车智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探索并不比吉利和SAIC晚。
据悉,奇瑞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探索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研发的企业之一。
2010年7月,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运营,并于当年交付第一批经济型纯电动汽车;
2015年,奇瑞新能源发力,旗下纯电动汽车数次跻身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榜前十;2016年,奇瑞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国内第四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基于此前24年的动力技术积累,今年4月,包括混合动力、纯电、氢能等动力解决方案的奇瑞4.0时代全球动力架构发布。在此期间,奇瑞还提出到2030年完成绿色转型。
至于智能技术,奇瑞于2010年开始基于前瞻技术研究院研发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并于2017年成立智能汽车事业群。
截至2017年底,奇瑞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申请专利1783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2%。
根据2018年初的报告,奇瑞已经掌握了车道线检测、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路径规划、车底控制、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地图数据处理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智能车底控制技术的车企。
也是在这一年,奇瑞发布了“奇瑞雄狮”智能品牌战略,具体涵盖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制造、大数据运营、移动出行服务五大业务。
次年,奇瑞狮跑在北美开启公开路测,成为全球第65家获得北美加州自动驾驶车辆牌照的公司。
此时,智能业务已经正式上升为奇瑞集团第七大业务板块。
去年9月,奇瑞雄视科技总经理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奇瑞级自动驾驶车型已经量产,将在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其实,奇瑞对前沿技术的远见和追求,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自主研发投入上。
在国内自动驾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奇瑞就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开始积极与百度、智加科技、时宇科技建立基于汽车智能研发的合作关系。
其中,奇瑞与百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底。
当时,百度的自动驾驶事业部刚刚宣布成立,正在寻求与传统主机厂的合作,而奇瑞当时就在百度的合作伙伴名单上。
次年8月,双方共同推出了基于奇瑞eQ的纯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并且搭载了当时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AutoBrain软件,内含行驶地图、检测、定位、规划决策等自动化组件。几个月后,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乌镇投入试运营。
近年来,奇瑞还与中兴、华为等企业就基于5G的车联网、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展开合作,推动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商用。
此外,地平线、德赛四维等公司也是奇瑞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
奇瑞能重返舞台中心吗?
然而,即便如此,在如今的智能汽车赛道上,奇瑞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的确,奇瑞已经不是自主品牌中最抢眼的一哥了,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就是这样,不关心谁是第三,谁是第四,也不关心这些落伍者在做什么努力和尝试。
不过,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有着多年技术积累的奇瑞,重回舞台中央并非毫无希望。
更何况“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奇瑞商用车芜湖总部九楼走廊题词
目前无论是政策、资金、产业链、配套都在逐步准备中。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无数在汽车行业没有积累的外人涌入,异军突起,整个行业的基本盘将迎来全面洗牌。
这是所有后来者和弱者推翻旧格局,重新分蛋糕的好机会。
与世纪之交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类似,目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需求也处于爆发的前夜。曾经在燃油车东风中成长起来的奇瑞,可能不是……这次可以逆风掉头了。
但奇瑞是乘风破浪,还是作为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取决于它的技术实力,取决于它能否摆脱旧的束缚,能否挣脱多品牌战略屡战屡败的怪圈。
吉利、SAIC、奇瑞...你还没唱完,这个盒子里又出现了一个,一场国产自主品牌的转型大戏已经开始了。最后谁能留在舞台中央?让我们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近年来,在自动驾驶赛道的热度和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鲶鱼效应的刺激下,国内自主品牌的转型似乎越来越快。
与百度合作造车的吉利,先后推出了智机汽车的SAIC和R汽车。今年不仅力推新品,猛秀肌肉,还频频传出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消息,不断向世界吹口哨,处处彰显其转型决心。
吉利和SAIC作为目前优秀的自主品牌,在智能化转型中乘风破浪,可圈可点。
不过除了这两家,还有一个曾经的王者也值得关注,那就是奇瑞,最近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不断变化的奇瑞,也有过丰富的祖先。
近日,奇瑞汽车与科大讯飞签署协议,双方将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音效、智能驾驶等七大领域开展全面深化合作。
特别是,他们还计划共同打造一辆在合适的条件下,在特定场景下可以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不久前,奇瑞商用车也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意图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从传统的主机厂转型为商用车运营商。
4月,奇瑞汽车还发布了“奇瑞4.0时代全球动力架构”,主要涵盖燃油、混动、纯电、氢电等多种能源形态的动力解决方案。
整体来看,奇瑞集团的种种举动颇具革命性,牢牢把握住了当今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主旋律。
但相对于吉利、SAIC分别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合作造车的重磅消息,奇瑞的声音真的不大,关注度也很有限。
不过,虽然奇瑞现在知名度不高,但它的祖先当年也很有钱。
1997年成立的奇瑞,是从一条从国外买来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起家的。1999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到2001年底,产量突破3万辆,实现了国产汽车出口零的突破。
2003年,经典车型奇瑞QQ正式上市,以不到5万元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年销量近10万辆。与此同时,奇瑞品牌汽车也逐渐大规模出口海外,在海外建起了第一家汽车组装厂。
到2009年,奇瑞已经连续九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出口销量冠军的宝座已经坐了十几年。
但在奇瑞QQ等中低端车型稳定销售第一年后,不满足于此的奇瑞开始尝试冲进中高端市场。只是没想到,以此为目标的两次多品牌战略转型,成为了奇瑞衰落的转折点。
第一次多品牌战略中的凯瑞、瑞祺、林炜等品牌,第二次转型尝试中的观致、伊凯等品牌都未能成功转型奇瑞。多品牌导致的巨额费用和定位不清,几乎拖垮了奇瑞。
因此,从2011年开始,奇瑞逐渐失去了销量优势,自此未能重回国内汽车销量第一的位置,外界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
奇瑞的转型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早。
然而,当汽车行业迎来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屡战屡败的奇瑞,却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重新回到中心舞台。
与大家的想象不同,奇瑞在汽车智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探索并不比吉利和SAIC晚。
据悉,奇瑞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探索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研发的企业之一。
2010年7月,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运营,并于当年交付第一批经济型纯电动汽车;
2015年,奇瑞新能源发力,旗下纯电动汽车数次跻身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榜前十;
2016年,奇瑞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国内第四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基于此前24年的动力技术积累,今年4月,包括混合动力、纯电、氢能等动力解决方案的奇瑞4.0时代全球动力架构发布。在此期间,奇瑞还提出到2030年完成绿色转型。
至于智能技术,奇瑞于2010年开始基于前瞻技术研究院研发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并于2017年成立智能汽车事业群。
截至2017年底,奇瑞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申请专利1783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2%。
根据2018年初的报告,奇瑞已经掌握了车道线检测、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路径规划、车底控制、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地图数据处理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智能车底控制技术的车企。
也是在这一年,奇瑞发布了“奇瑞雄狮”智能品牌战略,具体涵盖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制造、大数据运营、移动出行服务五大业务。
次年,奇瑞狮跑在北美开启公开路测,成为全球第65家获得北美加州自动驾驶车辆牌照的公司。
此时,智能业务已经正式上升为奇瑞集团第七大业务板块。
去年9月,奇瑞雄视科技总经理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奇瑞级自动驾驶车型已经量产,将在2025年实现L4级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其实,奇瑞对前沿技术的远见和追求,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自主研发投入上。
在国内自动驾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奇瑞就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开始积极与百度、智加科技、时宇科技建立基于汽车智能研发的合作关系。
其中,奇瑞与百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底。
当时,百度的自动驾驶事业部刚刚宣布成立,正在寻求与传统主机厂的合作,而奇瑞当时就在百度的合作伙伴名单上。
次年8月,双方共同推出了基于奇瑞eQ的纯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并且搭载了当时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AutoBrain软件,内含行驶地图、检测、定位、规划决策等自动化组件。几个月后,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乌镇投入试运营。
近年来,奇瑞还与中兴、华为等企业就基于5G的车联网、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展开合作,推动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商用。
此外,地平线、德赛四维等公司也是奇瑞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
奇瑞能重返舞台中心吗?
然而,即便如此,在如今的智能汽车赛道上,奇瑞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的确,奇瑞已经不是自主品牌中最抢眼的一哥了,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就是这样,不关心谁是第三,谁是第四,也不关心这些落伍者在做什么努力和尝试。
不过,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有着多年技术积累的奇瑞,重回舞台中央并非毫无希望。
更何况“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奇瑞商用车芜湖总部九楼走廊题词
目前无论是政策、资金、产业链、配套都在逐步准备中。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无数在汽车行业没有积累的外人涌入,异军突起,整个行业的基本盘将迎来全面洗牌。
这是所有后来者和弱者推翻旧格局,重新分蛋糕的好机会。
与世纪之交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激增的背景类似,目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需求也处于爆发的前夜。曾经在燃油车东风中成长起来的奇瑞,可能不是……这次可以逆风掉头了。
但奇瑞是乘风破浪,还是作为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取决于它的技术实力,取决于它能否摆脱旧的束缚,能否挣脱多品牌战略屡战屡败的怪圈。
吉利、SAIC、奇瑞...你还没唱完,这个盒子里又出现了一个,一场国产自主品牌的转型大戏已经开始了。最后谁能留在舞台中央?让我们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5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
1900/1/1 0:00:00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歇,早在几十年前,通用汽车便正与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Martin)公司合作,开发名为月球地形车(LTV)的下一代月球车。
1900/1/1 0:00:001海尔入局汽车圈,吉利极氪001将在海尔门店销售5月31日,继美的之后,国内另一家家电巨头海尔也将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在与国产汽车龙头企业吉利深入洽谈合作事宜。
1900/1/1 0:00:006月1日,smart发布旗下全新潮趣生活方式品牌smartidea。
1900/1/1 0:00:00来源:福特作者吴晓宇编辑李欢欢电动车行业有多火?就连美国总统拜登都对该行业“青眼有加”。
1900/1/1 0:00:00一直以来,业界普遍认为3nm是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也是芯片制程工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