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访TE孙晓光:新市场趋势下,外资企业将如何进一步突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如今,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逐渐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正成为外资企业思考和突破的重点。

“之前在国内汽车黄金浪潮的带动下,相关公司或多或少会受益是真的。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耕本土文化,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软实力。为此,今年我们提出了‘深耕本土,共创双赢’的理念,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近日,TE互联(以下简称“TE”)中国汽车事业部新任负责人孙晓光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concept, found

TE Connectivity中国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

在外界看来,“深挖本土,创新共赢”或许只是一句口号,但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却涉及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诸多环节,尤其是外资企业复杂的组织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至于如何深耕,如何创新变革应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汽车市场,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就上述问题,加斯帕尔与孙晓光进行了交流。

挑战极限,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据了解,作为全球领先的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TE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结缘30余年:在中国拥有十余个先进制造基地,提供丰富的产品线;此外,TE在中国拥有超过18,000名训练有素的本地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600名工程师,并不断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

30多年来,无论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大幅上升还是下滑,公司一直处于稳中有进的状态。尤其是2020年,在汽车行业整体动荡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高于历史同期的销量。

concept, found

TE汽车事业部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源:TE Connectivity)

在实际接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家国际公司的作风是敢打敢拼,盒子少很多,处理问题灵活高效。这种灵活和高效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运营上,也体现在对客户和市场的反馈上。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整个中国团队有一句话,‘不见黄河不罢休,撞南墙不回头’。再进一步,就算撞上南墙,也要想办法把它撞开。”孙晓光说,“特别是随着疫情、芯片短缺等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客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我们供应链企业的响应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一直在挑战极限。”

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除了TE的生产因为提前布局没有受到影响,疫情稍微缓解后,TE鼓励团队走出去,了解客户的现实和困难,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其实在特殊时期,客户除了担心供应商的反应速度,还会对质量有一些担忧。毕竟在紧急状态下,应急措施难免会有疏漏。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今年是我们获得质量奖最多的一年。如果要问我们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快速反应、稳定优质的本地交付是其中之一。”

如今,TE在中国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本地化布局,不仅仅是本地化生产交付,更是强大而快速的本地化开发能力。“我们的开发不仅涵盖多个产品线和工艺,还提供仿真分析、测试验证、样品制造、模具开发、工艺/流程开发和自动化开发等系列化一站式工程服务。在系统架构方面,TE可以提供从需求到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设计到验证的闭环开发流程,服务国内外OEM厂商的项目设计经验。”孙晓光说。

concept, found

慕尼黑2021上海电子展期间te展台现场交流(来源:TE Connectivity)

创新共赢,抓住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

据孙晓光介绍,TE中国汽车事业部之所以能超越同期增长,主要得益于车身电子的增加以及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增加。“我们业务增长的结构非常健康,其中比例最高的来自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相关的高速和高频连接紧随其后。这是市场对我们创新发展的反馈。”

如今,电动化、智能网联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车辆的连接和传感系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能源领域,TE推出了从充电接口、电池到电驱动的一整套高压连接、保护和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车辆零部件在高压大电流环境下实现稳定连接,保持充足的动力,进行精准运行。在智能网联领域,为保证互联汽车高速高频数据传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先于市场开发了兼容百兆和千兆连接的解决方案。“新技术趋势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除了关注产能,我们现在还特别关注自行车价值的提升,并将继续进一步加大本土创新。”孙晓光有限公司……。

concept, found

TE电气化创新解决方案(来源:TE Connectivity)

不仅如此,孙晓光还特别强调,除了创新产品,TE还非常重视国内的创新客户,比如造车新势力。“这些创新客户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我们非常重视这类客户。因为我们不仅把他们当成客户,更把他们当成共同创新的伙伴,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不仅是下游的代工客户,上游的供应商企业,如果有创新的想法,我们也会吸收,共同发展共赢。”

通过与创新型客户的合作,TE可以在创新自身的同时不断赋能客户创新,共同完成适合中国市场的特色本地化解决方案。孙晓光说:“中国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如何以前瞻性的方式帮助我们的客户满足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是我们一直致力于与客户合作共同解决的问题。”

多思考,快行动,加大本土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说到底,TE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主要得益于这么多年,尤其是近两年本土化人才的培养,本土团队研发的产品逐步推广到全球。”孙晓光说。

在孙晓光看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分为两部分,一是培养,二是营造创新氛围。

在人员培养方面,TE一直投入很大,很多员工都经历了从不开会,从优秀到更优秀的过程。据了解,很多核心管理团队的成员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磨砺才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孙晓光说自己是其中的幸运儿。“我们的本地团队不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最好的,认为还有机会做得更好。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和突破。当别人都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尝试,进步非常快。”

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带来一定的业务增长,但也存在一定的试错风险。毕竟市场变化太快,一旦出现大的失误,对企业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这方面,TE有一种创新文化,叫做“想得大,开始得小,行动得快”,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从全局考虑,然后由点及面去尝试。一旦成功,我们将立即整体推进。一旦我们犯了错误,我们会立即掉头,快速行动,快速决策。“我们希望给更多的人一些创新的勇气和机会,也以更快的速度跟进市场需求,并将这一理念推广到了TE的其他部分。”孙晓光指出。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培养了一个非常强大和有效的集群。产品方面,目前当地团队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精益生产、营销等方面,也有一批非常专业的人才精益求精,不断突破。相信在这种良性发展下,我们还是可以迎来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窗口期。”孙晓光补充道。如今,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逐渐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正成为外资企业思考和突破的重点。

“之前在国内汽车黄金浪潮的带动下,相关公司或多或少会受益是真的。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耕本土文化,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和服务软实力。为此,今年我们提出了‘深耕本土,共创双赢’的理念,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近日,TE互联(以下简称“TE”)中国汽车事业部新任负责人孙晓光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concept, found

TE Connectivity中国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

在外界看来,“深挖本土,创新共赢”或许只是一句口号,但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却涉及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诸多环节,尤其是外资企业复杂的组织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至于如何深耕,如何创新变革应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汽车市场,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就上述问题,加斯帕尔与孙晓光进行了交流。

挑战极限,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据了解,作为全球领先的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TE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结缘30余年:在中国拥有十余个先进制造基地,提供丰富的产品线;此外,TE在中国拥有超过18,000名训练有素的本地员工,其中包括超过2,600名工程师,并不断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

30多年来,无论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大幅上升还是下滑,公司一直处于稳中有进的状态。尤其是2020年,在汽车行业整体动荡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高于历史同期的销量。

concept, found

TE汽车事业部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源:TE Connectivity)

在实际接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家国际公司的作风是敢打敢拼,盒子少很多,处理问题灵活高效。这种灵活和高效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运营上,也体现在对客户和市场的反馈上。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整个中国团队有一句话,‘不见黄河不罢休,撞南墙不回头’。再进一步,就算撞上南墙,也要想办法把它撞开。”孙晓光说,“特别是随着疫情、芯片短缺等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客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我们供应链企业的响应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一直在挑战极限。”

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除了TE的生产因为提前布局没有受到影响,疫情稍微缓解后,TE鼓励团队走出去,了解客户的现实和困难,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其实在特殊时期,客户除了担心供应商的反应速度,还会对质量有一些担忧。毕竟在紧急状态下,应急措施难免会有疏漏。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今年是我们获得质量奖最多的一年。如果要问我们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快速反应、稳定优质的本地交付是其中之一。”

如今,TE在中国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本地化布局,不仅仅是本地化生产交付,更是强大而快速的本地化开发能力。“我们的开发不仅涵盖多个产品线和工艺,还提供仿真分析、测试验证、样品制造、模具开发、工艺/流程开发和自动化开发等系列化一站式工程服务。在系统架构方面,TE可以提供从需求到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设计到验证的闭环开发流程,服务国内外OEM厂商的项目设计经验。”孙晓光说。

concept, found

慕尼黑2021上海电子展期间te展台现场交流(来源:TE Connectivity)

创新共赢,抓住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

据孙晓光介绍,TE中国汽车事业部之所以能超越同期增长,主要得益于车身电子的增加以及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相关业务的增加。“我们业务增长的结构非常健康,其中比例最高的来自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相关的高速和高频连接紧随其后。这是市场对我们创新发展的反馈。”

如今,电动化、智能网联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车辆的连接和传感系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新能源领域,TE推出了从充电接口、电池到电驱动的一整套高压连接、保护和管理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车辆零部件在高压大电流环境下实现稳定连接,保持充足的动力,进行精准运行。在智能网联领域,为保证互联汽车高速高频数据传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先于市场开发了兼容百兆和千兆连接的解决方案。“新技术趋势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除了关注产能,我们现在还特别关注自行车价值的提升,并将继续进一步加大本土创新。”孙晓光有限公司……。

concept, found

TE电气化创新解决方案(来源:TE Connectivity)

不仅如此,孙晓光还特别强调,除了创新产品,TE还非常重视国内的创新客户,比如造车新势力。“这些创新客户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我们非常重视这类客户。因为我们不仅把他们当成客户,更把他们当成共同创新的伙伴,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不仅是下游的代工客户,上游的供应商企业,如果有创新的想法,我们也会吸收,共同发展共赢。”

通过与创新型客户的合作,TE可以在创新自身的同时不断赋能客户创新,共同完成适合中国市场的特色本地化解决方案。孙晓光说:“中国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日新月异。如何以前瞻性的方式帮助我们的客户满足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是我们一直致力于与客户合作共同解决的问题。”

多思考,快行动,加大本土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说到底,TE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主要得益于这么多年,尤其是近两年本土化人才的培养,本土团队研发的产品逐步推广到全球。”孙晓光说。

在孙晓光看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分为两部分,一是培养,二是营造创新氛围。

在人员培养方面,TE一直投入很大,很多员工都经历了从不开会,从优秀到更优秀的过程。据了解,很多核心管理团队的成员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磨砺才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孙晓光说自己是其中的幸运儿。“我们的本地团队不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最好的,认为还有机会做得更好。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和突破。当别人都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尝试,进步非常快。”

一般来说,新技术的开发可以带来一定的业务增长,但也存在一定的试错风险。毕竟市场变化太快,一旦出现大的失误,对企业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这方面,TE有一种创新文化,叫做“想得大,开始得小,行动得快”,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从全局考虑,然后由点及面去尝试。一旦成功,我们将立即整体推进。一旦我们犯了错误,我们会立即掉头,快速行动,快速决策。“我们希望给更多的人一些创新的勇气和机会,也以更快的速度跟进市场需求,并将这一理念推广到了TE的其他部分。”孙晓光指出。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培养了一个非常强大和有效的集群。产品方面,目前当地团队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开发;精益生产、营销等方面,也有一批非常专业的人才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我相信在这种良性发展下,我们仍然可以迎来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窗口期。”孙晓光补充道。

标签:理念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Cybertruck新用户界面专利曝光 续航里程或超600英里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近日,特斯拉申请了一项情境感知用户界面(UI)专利。

1900/1/1 0:00:00
体验与预期有差距 Boring Company动态

近日,马斯克的初创交通公司BoringCompany邀请了首批300多位体验者进行了LVCC环线的试乘体验,根据海外体验者的说法,这个“地下汽车隧道”似乎与预期相差甚远。

1900/1/1 0:00:00
R汽车:用速度建设渠道,用态度拥抱变革

千禧年前夕,汽车4S店由欧洲传到中国,这种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一体的汽车销售店,是汽车厂家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而它旨在提供“汽车终身服务解决方案”的先进理念,

1900/1/1 0:00:00
“摘帽”虽好,奈何海马积重难返

从销量在四年间跌入谷底,到于资本市场被逼到退市边缘,海马汽车近年来所遭受的一切,几乎成了弱势自主车企陷入困顿的真实写照。

1900/1/1 0:00:00
特斯拉回应河南“高速刹车失灵”事件

日前,我们从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微博了解到,其回应河南温先生近日在网络上声称的车辆“高速刹车失灵”、“险出事故”事件,称目前初步远程诊断车辆报警原因为右前轮速传感器警报,并非“刹车失灵”。

1900/1/1 0:00:00
强产品力+圈层营销 哈弗H9不想出圈都难

中国越野旗舰哈弗H9,自2014年上市至今,一直都是中国高端中大型硬派SUV的代表车型,今年4月,哈弗H9夺得国内大中型硬派SUV销量冠军,5月,哈弗H9第十万辆整车下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