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天,在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高级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了全国首批无人配送车辆车辆编码,并首次赋予无人配送车辆相应的路权。
美团、JD.COM、新石器成为首批获牌企业,车辆编码分别为MT0001、JD0001、NX0001。
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这三家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的“持证上岗”。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琦表示,示范区前瞻性的管理政策将为无人配送车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落地带来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此次获得首批上路资格,是对京东物流的极大肯定。接下来,他们可以在复杂开放的道路交通环境中进行更大规模的道路测试和实际运营,为公众提供智能配送服务,为技术迭代升级积累经验。
“未来的智慧城市将是移动的,移动将带来无限可能”,而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远也提到,“国内首张无人车路测牌照为新石器无人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积累路测数据,快速迭代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实践无人车服务网络在开放道路连接的多个场景下运行。探索‘自动驾驶+N’模式已经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
据悉,目前,JD.COM和美团已在配送站、居民区、工业园区投入近百辆无人配送车,开展末端快递服务。
新石器时代的无人送餐车还在南海子公园、亿城国际、BDA企业大道、永昌工业园等先驱区的园区提供不同时期的三餐外卖。
相关政策详情
无人配送车是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重要应用,对推动快递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各省市还没有系统的无人配送车管理政策,整个企业还处于封闭半封闭园区测试阶段。
北京作为国内无人车上路的先行区,今年4月开始制定相关政策。
今年4月10日,北京以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基础,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先行区范围内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监管措施。《无人配送车管理细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总体来看,北京市无人配送车辆管理政策有以下五大创新亮点:
首先是创新新产品的道路规则。
积极探索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行驶适用的交通规则,对通过审查的企业发放车辆编码,参照非机动车规则管理路权。
具体来说,无人配送车辆一般情况下禁止道路超车;当前方车辆和路况出现异常,会阻碍道路交通时,无人配送车辆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借道或者超车,然后返回原车道。
一般情况下,禁止无人配送车倒车;在紧急情况下,如前方倒车、事故等。,如果不倒车是不可能前进的,就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倒车到可以前进的位置。
二是规范上路车辆的标准。
对无人配送车辆的尺寸、载重、速度、功率等技术和检测指标进行了规范,并根据车辆法规进行了安全要求,为无人配送车辆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安全性方面,无人送货车需要配备各类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单元,以及冗余线控底盘、智能控制软件等系统和设备。
无人配送车行驶时,车速不超过15k m/h;当视线受限时,无人配送车应通过灯光和声音提示行人或车辆。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
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探索创新新业态商业化,创新无人销售管理。
四是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首次提出对无人配送车辆驾驶员进行分类,要求必须配备现场驾驶员和远程驾驶员,还将无人配送车辆纳入先行区自动驾驶监管平台监管,实现平台统一管理。
无人配送车辆运营初期,每辆无人配送车辆应配备经过企业培训并掌握相关技术知识的现场驾驶员和远程驾驶员,确保无人配送车辆的安全行驶。
第五,积极探索新产品保险模式。
首次规范无人车的险种、保额、保额,助力无人车商业模式的规模化发展。
无人配送车作为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参与者形式,在物流配送、零售、安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此次,政策先行区发布无人配送车管理政策后,将解决此类新产品监管和标准的双重空白,催生大量无人驾驶经济新业态,极大改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格局。
热无人配送轨道
2020年,受疫情刺激,无人配送的需求和市场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政策层面也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JD.COM、阿里巴巴、美团、长城汽车等纷纷增加了无人配送轨道。美国无人配送创业公司Nuro获得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国内很多创业公司,如白犀牛、一清创新、时宇科技、沈航智能、知行、新石器、易卡智能汽车等,都有了新的融资或业务突破。
与Robotaxi circuit不同的是,末端无人头的玩家去掉了安全员,进入正常运营,产生了商业价值。
这意味着无人送货车已经超越了Robotaxi的测试或开放体验阶段,离真正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更进一步。
JD.COM、阿里、美团等巨头公司均表示,计划在2021年投放数千辆无人配送车队,并计划在未来三年投放超过1万辆。
如果三大互联网巨头达成目标,今年无人配送赛道将诞生全球首个超千辆规模的无人车队,未来三年无人配送赛道将率先迎来爆发。
根据对现有快递和外卖订单的预测和增长趋势,未来五年行业将面临日送10亿单的巨大挑战。无人配送车将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其总投放量有望达到数百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如果说无人送货车的春天确实已经出现,它的商业化之路其实并不容易。
2018年4月3日,工信部、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其中提到,无人送货车不是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不能在开放道路上行驶。
无人配送车虽然行驶速度相对较低,安全风险相对较小,但本质上是在开放道路上行驶,需要与其他车辆共享通行权。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划分路权,明确责任主体,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鉴于此,去年3月,美团、百度、JD.COM、菜鸟等企业联合发布了《培育壮大无人配送行业建议书》,从无人配送车法规、标准、政策、行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其中,在法律法规方面……拟在交通法律法规层面推进无人配送车辆分类,明确相关问题,包括路权、车辆经营权、责任主体等。
今天,随着美团、JD.COM、新石器三家公司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在京持证上岗,国内其他省市无人配送车相关政策可能会陆续发布。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中国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天,在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高级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了全国首批无人配送车辆车辆编码,并首次赋予无人配送车辆相应的路权。
美团、JD.COM、新石器成为首批获牌企业,车辆编码分别为MT0001、JD0001、NX0001。
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这三家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的“持证上岗”。
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琦表示,示范区前瞻性的管理政策将为无人配送车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落地带来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此次获得首批上路资格,是对京东物流的极大肯定。接下来,他们可以在复杂开放的道路交通环境中进行更大规模的道路测试和实际运营,为公众提供智能配送服务,为技术迭代升级积累经验。
“未来的智慧城市将是移动的,移动将带来无限可能”,而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远也提到,“国内首张无人车路测牌照为新石器无人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积累路测数据,快速迭代自动驾驶技术,还可以实践无人车服务网络在开放道路连接的多个场景下运行。探索‘自动驾驶+N’模式已经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
据悉,目前,JD.COM和美团已在配送站、居民区、工业园区投入近百辆无人配送车,开展末端快递服务。
新石器时代的无人送餐车还在南海子公园、亿城国际、BDA企业大道、永昌工业园等先驱区的园区提供不同时期的三餐外卖。
相关政策详情
无人配送车是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重要应用,对推动快递物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各省市还没有系统的无人配送车管理政策,整个企业还处于封闭半封闭园区测试阶段。
北京作为国内无人车上路的先行区,今年4月开始制定相关政策。
今年4月10日,北京以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为基础,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先行区范围内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监管措施。《无人配送车管理细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总体来看,北京市无人配送车辆管理政策有以下五大创新亮点:
首先是创新新产品的道路规则。
积极探索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行驶适用的交通规则,对通过审查的企业发放车辆编码,参照非机动车规则管理路权。
具体来说,无人配送车辆一般情况下禁止道路超车;当前方车辆和路况出现异常,会阻碍道路交通时,无人配送车辆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借道或者超车,然后返回原车道。
一般情况下,禁止无人配送车倒车;在紧急情况下,如前方倒车、事故等。,如果不倒车是不可能前进的,就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倒车到可以前进的位置。
二是规范上路车辆的标准。
对无人配送车辆的尺寸、载重、速度、功率等技术和检测指标进行了规范,并根据车辆法规进行了安全要求,为无人配送车辆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安全性方面,无人送货车需要配备各类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单元,以及冗余线控底盘、智能控制软件等系统和设备。
无人配送车行驶时,车速不超过15k m/h;当视线受限时,无人配送车应通过灯光和声音提示行人或车辆。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
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探索创新新业态商业化,创新无人销售管理。
四是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首次提出对无人配送车辆驾驶员进行分类,要求必须配备现场驾驶员和远程驾驶员,还将无人配送车辆纳入先行区自动驾驶监管平台监管,实现平台统一管理。
无人配送车辆运营初期,每辆无人配送车辆应配备经过企业培训并掌握相关技术知识的现场驾驶员和远程驾驶员,确保无人配送车辆的安全行驶。
第五,积极探索新产品保险模式。
首次规范无人车的险种、保额、保额,助力无人车商业模式的规模化发展。
无人配送车作为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参与者形式,在物流配送、零售、安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此次,政策先行区发布无人配送车管理政策后,将解决此类新产品监管和标准的双重空白,催生大量无人驾驶经济新业态,极大改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格局。
热无人配送轨道
2020年,受疫情刺激,无人配送的需求和市场认知度有了很大提升,政策层面也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JD.COM、阿里巴巴、美团、长城汽车等纷纷增加了无人配送轨道。美国无人配送创业公司Nuro获得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国内很多创业公司,如白犀牛、一清创新、时宇科技、沈航智能、知行、新石器、易卡智能汽车等,都有了新的融资或业务突破。
与Robotaxi circuit不同的是,末端无人头的玩家去掉了安全员,进入正常运营,产生了商业价值。
这意味着无人送货车已经超越了Robotaxi的测试或开放体验阶段,离真正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更进一步。
JD.COM、阿里、美团等巨头公司均表示,计划在2021年投放数千辆无人配送车队,并计划在未来三年投放超过1万辆。
如果三大互联网巨头达成目标,今年无人配送赛道将诞生全球首个超千辆规模的无人车队,未来三年无人配送赛道将率先迎来爆发。
根据对现有快递和外卖订单的预测和增长趋势,未来五年行业将面临日送10亿单的巨大挑战。无人配送车将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其总投放量有望达到数百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如果说无人送货车的春天确实已经出现,它的商业化之路其实并不容易。
2018年4月3日,工信部、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其中提到,无人送货车不是可以在道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不能在开放道路上行驶。
无人配送车虽然行驶速度相对较低,安全风险相对较小,但本质上是在开放道路上行驶,需要与其他车辆共享通行权。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划分路权,明确责任主体,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鉴于此,去年3月,美团、百度、JD.COM、菜鸟等企业联合发布了《培育壮大无人配送行业建议书》,从无人配送车法规、标准、政策、行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其中,在法律法规方面……拟在交通法律法规层面推进无人配送车辆分类,明确相关问题,包括路权、车辆经营权、责任主体等。
今天,随着美团、JD.COM、新石器三家公司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在京持证上岗,国内其他省市无人配送车相关政策可能会陆续发布。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的理想汽车将接手北京现代第一工厂(位于北京顺义区),依托这一工厂,理想计划总投资60亿元,将其打造成为集整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的新工厂。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宝马已经正式开始在丁格芬工厂投产全新的EDrive动力单元,该单元将被使用在全新的宝马iX和i4上。
1900/1/1 0:00:00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悉,日产计划将在英国建设电池超级工厂。预计新工厂将会在2024年投产,初期年产量6GWh,项目最终完成后年产量将达到18GWh至20GWh。
1900/1/1 0:00:00理想汽车迎来2021款理想ONE的同时,也面对着诸多争议,首当其冲的就是由于产品单一导致的销量难以快速提升。
1900/1/1 0:00:00蓝鲸汽车5月26日讯今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其中总收入358亿元人民币(54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98,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3
1900/1/1 0:00:00今年年初,《新周刊》发过一篇文章:《打工人还在吃瓜,真中产都去滑雪啦》。确实,从去年冬天开始,滑雪运动就频频出现在各种视频平台,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