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复仇之战”?磷酸铁锂“杀”回来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油不卡脖子,也转化不出金属钴和金属镍。”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前几天意味深长地说,“电池真正大规模的推广,一定不是靠稀有金属。”

醉翁之意不在酒。王传福的言下之意是最近风头正劲的磷酸铁锂电池。最新的行业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63.6%。

这是磷酸亚铁锂近三年来产量首次超过三元锂。这也回应了王传福的一句话——“比亚迪靠自己的努力把磷酸亚铁锂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都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材料方案。前者因为稳定,性价比高,让车“跑得更安全”,后者因为能量密度高,让车“跑得更远”。两者各有优势,多年来一直在互相“厮杀”,争夺动力电池的“宝座”。

在三场引人注目的对决中,拥有先发优势的磷酸亚铁锂很快被锂三元“掀翻”,随后上演了一场前景不看好的“惊天逆转”。重回巅峰的磷酸亚铁锂真的从此“一统江湖”了吗?

第一轮:谁把磷酸亚铁锂踢下了神坛?

2019年以来,国家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政策偏向商用车,磷酸亚铁锂凭借安全性、循环寿命等优势,立即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当时比亚迪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核心产品是磷酸铁锂电池。

2017年之前,磷酸亚铁锂长期占据动力电池的“宝座”,份额甚至高达70%。但有两个关键事件让磷酸亚铁锂逐渐失去战斗力。

一个是特斯拉的利润,瞬间放大了锂三元的优势。

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首次盈利1120万美元,股价一度从年初的30多美元/股涨到100多美元/股。最吸引市场的是特斯拉Model S(参数|询价)续航里程高达500公里。当时主流的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车,续航大多在200公里以下。

随后,一份关于特斯拉产业链的深度调研报告流传开来。在其复杂的供应链中,电池组中使用了8142个18650高能量密度的电芯,这些电芯来自松下的NCA镍、钴和铝,即三元材料。

“2014款S”

之后,中国车企开始效仿。在2014年北京车展上,江淮、奇瑞、BAIC、众泰等厂商均表示将在最新车型上使用三元锂材料。

在此期间,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动力电池厂商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企业只用了八年时间,就称霸全球电池帝国。它后来被业内称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除去“白名单”保护因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锂三元的把握而成功起飞。

二是政策,直接沉重打击了动力电池行业,彻底打晕了磷酸亚铁锂。

2016年12月,国家首次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纳入考核标准,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是重点补贴。显然磷酸亚铁锂,能量密度瓶颈,后劲不足。相反,锂三元通过高能量密度赢得了众多主机厂的芳心。

2018年锂三元占比58.17%,磷酸亚铁锂占比降至39%。这是三元锂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磷酸亚铁锂。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担忧。当时,一位电池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特斯拉的优势在于使用松下提供的电池,但电池包装和电池管理系统都是原装的。另一方面,国内许多汽车厂和电池……大多数县都在争取补贴。他们能否做好电池一致性、包装和电池管理系统还存在疑问,安全性也很难评估。"

即便如此,2018年以来,三元锂在纯电动乘用车上攻城略地,磷酸亚铁锂被碾压。2019年1-7月,磷酸亚铁锂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仅占据5%的市场份额。

一时间,磷酸亚铁锂陷入了“失宠”“被淘汰”的境地。

第二回合:炽热的三元锂被大火“炸”了。

三元锂电池虽然续航优秀,但最大的缺点是安全性不如磷酸铁锂电池,遇到高温或剧烈碰撞容易爆燃。

“厂家刚进入三元锂技术路线的时候,普遍的心态是:先做出来。”一位行业分析师这样说道。根据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续航里程越长补贴越多。

近年来,电动车越卖越多,起火、自燃、爆炸等字眼开始冲击行业的神经。不知不觉,各方都把矛头对准了有“先天缺陷”的三元锂。这个“来自天堂的大锅”开始压倒三元锂。

“几乎平均每1.5天就有一起电动车自燃事故。”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联盟的报告,2020年1-9月电动车起火事件中,使用三元锂电池的车辆比例高达95%,磷酸铁锂电池仅占5%。

业界也开始质疑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然而,仅靠安全是不可能将磷酸亚铁锂从边缘化中拉回的。毕竟磷酸亚铁锂在过去几年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

2019年,王传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比亚迪不排除在小型电动车上推出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电池。”当时王传福特意强调了一句话——“不一定是三元锂”。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外界可能很熟悉。2020年3月,比亚迪磷酸亚铁锂“刀锋电池”问世,同时比亚迪的针刺实验震惊业界。王传福甚至喊出了“彻底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的豪言壮语。

在安全的基础上,“刀锋电池”的另一个神奇功能是弥补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短板。

在更安全的同时,搭载“刀锋电池”的比亚迪韩可以实现605km的续航里程。截至2021年5月,比亚迪韩销量已超过8万辆,是比亚迪销量的主力。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再次“搅局”也加速了磷酸亚铁锂的“第二春”。2020年10月,搭载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进入工信部目录,并出口欧洲市场。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动力电池组类似于“刀锋电池”,属于电池组创新,同时达到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标准。CTP电池组体积利用率提高20%,能量密度超过180Wh/kg。

在磷酸亚铁锂的加持下,国产Model 3将补贴价格下调至24.99万元,业界直接将特斯拉视为“鲨鱼”。2020年6月,李创始人李想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一辆续航只有445公里的特斯拉在销量上打败了对手??

Tesla, BYD, Model 3, Han, Tucki

特斯拉Model 3]

背后的本质揭示了一个产业现状: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不再仅仅是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竞争,而仅仅是整车性价比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如今“武器”升级的磷酸亚铁锂,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低端乘用车,还可以应用于高端车型。从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12批新车推广目录来看,磷酸亚铁锂乘用车模式……占新能源乘用车的44%,较2018年和2019年大幅提升。

三元电池主导的高端市场开始松动,磷酸亚铁锂再次迎来“第二春”。

第三轮:磷酸亚铁锂真的能“一统江湖”吗?

重返乘用车市场是必然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重返“宝座”。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5月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8.8GWh,占总产量的63.6%,同比增长317.3%;今年前5个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共计29.9GWh,占总产量的50.3%,累计同比增长360.7%。

磷酸亚铁锂暴涨的背后,离不开爆款的助力。除了比亚迪韩和国产特斯拉Model 3,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五菱MINI EV爆发力惊人,仅半年销量就突破15万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彭辉能源和其他配套电池供应商都从中受益。

五菱洪光MINI EV]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争夺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车企纷纷选择或尝试更换电池类型。

3月3日,Xpeng Motors宣布推出磷酸铁锂电池。新P7版“后驱标准续航”比上一版三元锂电池长续航少106 km到480 km。但相应的,车型价格下降了2万元。该款车型5月开始交付,P7整体月交付量较4月增长27%。换句话说,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小鹏P7实现量变的“催化剂”。

“小鹏p7”

磷酸亚铁锂在那些年“跌下宝座”,政策是最大的推力。现在“登基”要看政策。2020年,补贴将逐渐下降,国家对电池组能量密度的追求将告一段落。反而会把安全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车企选择磷酸亚铁锂的背后,越来越体现出在磷酸亚铁锂技术的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

业内专家认为,每年夏季,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普遍增多,汽车召回数量不断增加,给整车厂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电池成本不仅取决于采购成本,还取决于召回等售后服务。未来更多中高端车型会考虑磷酸亚铁锂。

不久前,据相关消息称,决心造车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正在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洽谈为电动汽车项目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日前,更有媒体报道称,国产特斯拉Model Y将增加一款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供货,计划7月上市。在此之前,这款机型使用的是LG能源的三元锂电池。

今年4月,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蔚来将升级现有的70度电池组。新电池组采用磷酸亚铁锂,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同年2月,李想表示,理想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将于2023年交付,纯电动汽车将配备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亚铁锂,看来是真的要以多重优势统一动力电池的江湖了。然而,未来真的是这样吗?

写在最后:共生互补

磷酸亚铁锂赢了这场比赛,但这并不意味着磷酸亚铁锂就能稳坐“宝座”。

不可避免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并不完美。去年我国北方地区遭遇寒冷天气,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大幅减少,与新车销售时标注的里程相比几乎减半。

此外,由于单体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磷酸铁锂电池的持续成本降低依赖于规模效应。自2020年10月以来,磷酸亚铁锂中每吨价格从32000元/吨的历史低位反弹至5月底的50000元/吨,价格波动也给磷酸亚铁锂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磷酸亚铁锂将不是未来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电池,而是综合产能上一层楼的终极老大――固态电池。但鉴于从“液体”走向“固体”、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难度,业内多数专家认为,2030年前很难大规模见到纯固态电池。

未来10年,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的恩怨还会继续,但他们会以不同的市场定位俘获消费者,谁也不能碾压谁。毕竟真正决定动力电池命运的,不仅仅是政策之手的隐形控制,还有商业化的现实成本考量。

在固态电池到来之前,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未来的关系将不是水火同势的“仇怨”,而是共生互补的“恩宠”。(文/汽车之家彭飞)“油不卡脖子,也转化不出金属钴和金属镍。”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前几天意味深长地说,“电池真正大规模的推广,一定不是靠稀有金属。”

醉翁之意不在酒。王传福的言下之意是最近风头正劲的磷酸铁锂电池。最新的行业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63.6%。

这是磷酸亚铁锂近三年来产量首次超过三元锂。这也回应了王传福的一句话——“比亚迪靠自己的努力把磷酸亚铁锂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都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材料方案。前者因为稳定,性价比高,让车“跑得更安全”,后者因为能量密度高,让车“跑得更远”。两者各有优势,多年来一直在互相“厮杀”,争夺动力电池的“宝座”。

在三场引人注目的对决中,拥有先发优势的磷酸亚铁锂很快被锂三元“掀翻”,随后上演了一场前景不看好的“惊天逆转”。重回巅峰的磷酸亚铁锂真的从此“一统江湖”了吗?

第一轮:谁把磷酸亚铁锂踢下了神坛?

2019年以来,国家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政策偏向商用车,磷酸亚铁锂凭借安全性、循环寿命等优势,立即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当时比亚迪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核心产品是磷酸铁锂电池。

2017年之前,磷酸亚铁锂长期占据动力电池的“宝座”,份额甚至高达70%。但有两个关键事件让磷酸亚铁锂逐渐失去战斗力。

一个是特斯拉的利润,瞬间放大了锂三元的优势。

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首次盈利1120万美元,股价一度……ose从年初的30多美元/股到100多美元/股。最吸引市场的是特斯拉Model S(参数|询价)续航里程高达500公里。当时主流的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车,续航大多在200公里以下。

随后,一份关于特斯拉产业链的深度调研报告流传开来。在其复杂的供应链中,电池组中使用了8142个18650高能量密度的电芯,这些电芯来自松下的NCA镍、钴和铝,即三元材料。

“2014款S”

之后,中国车企开始效仿。在2014年北京车展上,江淮、奇瑞、BAIC、众泰等厂商均表示将在最新车型上使用三元锂材料。

在此期间,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动力电池厂商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企业只用了八年时间,就称霸全球电池帝国。它后来在业内被称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除去“白名单”保护因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锂三元的把握而成功起飞。

二是政策,直接沉重打击了动力电池行业,彻底打晕了磷酸亚铁锂。

2016年12月,国家首次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纳入考核标准,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是重点补贴。显然磷酸亚铁锂,能量密度瓶颈,后劲不足。相反,锂三元通过高能量密度赢得了众多主机厂的芳心。

2018年锂三元占比58.17%,磷酸亚铁锂占比降至39%。这是三元锂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磷酸亚铁锂。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担忧。当时,一位电池领域的资深人士表示,“特斯拉的优势在于使用松下提供的电池,但电池包装和电池管理系统都是原装的。另一方面,国内很多车厂、电池厂,大多是为了补贴去的。他们能否在电池一致性、包装和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做好还存在疑问,安全性也很难评估。”

即便如此,2018年以来,三元锂在纯电动乘用车上攻城略地,磷酸亚铁锂被碾压。2019年1-7月,磷酸亚铁锂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仅占据5%的市场份额。

一时间,磷酸亚铁锂陷入了“失宠”“被淘汰”的境地。

第二回合:炽热的三元锂被大火“炸”了。

三元锂电池虽然续航优秀,但最大的缺点是安全性不如磷酸铁锂电池,遇到高温或剧烈碰撞容易爆燃。

“厂家刚进入三元锂技术路线的时候,普遍的心态是:先做出来。”一位行业分析师这样说道。根据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续航里程越长补贴越多。

近年来,电动车越卖越多,起火、自燃、爆炸等字眼开始冲击行业的神经。不知不觉,各方都把矛头对准了有“先天缺陷”的三元锂。这个“来自天堂的大锅”开始压倒三元锂。

“几乎平均每1.5天就有一起电动车自燃事故。”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联盟的报告,2020年1-9月电动车起火事件中,使用三元锂电池的车辆比例高达95%,磷酸铁锂电池仅占5%。

业界也开始质疑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然而,仅靠安全是不可能将磷酸亚铁锂从边缘化中拉回的。毕竟磷酸亚铁锂在过去几年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

2019年,王传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比亚迪不排除在小型电动车上推出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电池。”当时王传福特意强调了一句话——“不一定是三元锂”。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外面的世界可能很熟悉。2020年3月,比亚迪磷酸亚铁锂“刀锋电池”问世,同时比亚迪的针刺实验震惊业界。王传福甚至喊出了“彻底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的豪言壮语。

在安全的基础上,“刀锋电池”的另一个神奇功能是弥补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短板。

在更安全的同时,搭载“刀锋电池”的比亚迪韩可以实现605km的续航里程。截至2021年5月,比亚迪韩销量已超过8万辆,是比亚迪销量的主力。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再次“搅局”也加速了磷酸亚铁锂的“第二春”。2020年10月,搭载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进入工信部目录,并出口欧洲市场。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动力电池组类似于“刀锋电池”,属于电池组创新,同时达到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标准。CTP电池组体积利用率提高20%,能量密度超过180Wh/kg。

在磷酸亚铁锂的加持下,国产Model 3将补贴价格下调至24.99万元,业界直接将特斯拉视为“鲨鱼”。2020年6月,李创始人李想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一辆续航只有445公里的特斯拉在销量上打败了对手??

Tesla, BYD, Model 3, Han, Tucki

特斯拉Model 3]

背后的本质揭示了一个产业现状: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不再仅仅是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竞争,而仅仅是整车性价比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如今“武器”升级的磷酸亚铁锂,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低端乘用车,还可以应用于高端车型。从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12批新车推广目录来看,磷酸亚铁锂乘用车车型占新能源乘用车的44%,较2018年和2019年有明显提升。

三元电池主导的高端市场开始松动,磷酸亚铁锂再次迎来“第二春”。

第三轮:磷酸亚铁锂真的能“一统江湖”吗?

重返乘用车市场是必然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重返“宝座”。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5月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8.8GWh,占总产量的63.6%,同比增长317.3%;今年前5个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共计29.9GWh,占总产量的50.3%,累计同比增长360.7%。

磷酸亚铁锂暴涨的背后,离不开爆款的助力。除了比亚迪韩和国产特斯拉Model 3,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五菱MINI EV爆发力惊人,仅半年销量就突破15万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彭辉能源和其他配套电池供应商都从中受益。

五菱洪光MINI EV]

此外,为了降低成本,争夺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车企纷纷选择或尝试更换电池类型。

3月3日,Xpeng Motors宣布推出磷酸铁锂电池。新P7版“后驱标准续航”比上一版三元锂电池长续航少106 km到480 km。但相应的,车型价格下降了2万元。该款车型5月开始交付,P7整体月交付量较4月增长27%。换句话说,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小鹏P7实现量变的“催化剂”。

“小鹏p7”

磷酸亚铁锂在那些年“跌下宝座”,政策是最大的推力。现在“登基”要看政策。2020年,补贴将逐渐下降,国家对电池组能量密度的追求将告一段落。反而会把安全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车企选择磷酸亚铁锂的背后,越来越体现出在磷酸亚铁锂技术的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

业内专家认为,每年夏季,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普遍增多,汽车召回数量不断增加,给整车厂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电池成本不仅取决于采购成本,还取决于召回等售后服务。未来更多中高端车型会考虑磷酸亚铁锂。

不久前,据相关消息称,决心造车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正在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洽谈为电动汽车项目供应磷酸铁锂电池。

日前,更有媒体报道称,国产特斯拉Model Y将增加一款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供货,计划7月上市。在此之前,这款机型使用的是LG能源的三元锂电池。

今年4月,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蔚来将升级现有的70度电池组。新电池组采用磷酸亚铁锂,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同年2月,李想表示,理想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将于2023年交付,纯电动汽车将配备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亚铁锂,看来是真的要以多重优势统一动力电池的江湖了。然而,未来真的是这样吗?

写在最后:共生互补

磷酸亚铁锂赢了这场比赛,但这并不意味着磷酸亚铁锂就能稳坐“宝座”。

不可避免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并不完美。去年我国北方地区遭遇寒冷天气,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大幅减少,与新车销售时标注的里程相比几乎减半。

此外,由于单体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磷酸铁锂电池的持续成本降低依赖于规模效应。自2020年10月以来,磷酸亚铁锂中每吨价格从32000元/吨的历史低位反弹至5月底的50000元/吨,价格波动也给磷酸亚铁锂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磷酸亚铁锂将不是未来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电池,而是综合产能上一层楼的终极老大――固态电池。但鉴于从“液体”走向“固体”、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难度,业内多数专家认为,2030年前很难大规模见到纯固态电池。

未来10年,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的恩怨还会继续,但他们会以不同的市场定位俘获消费者,谁也不能碾压谁。毕竟真正决定动力电池命运的,不仅仅是政策之手的隐形控制,还有商业化的现实成本考量。

在固态电池到来之前,磷酸亚铁锂和锂三元未来的关系将不是水火同势的“仇怨”,而是共生互补的“恩宠”。(文/汽车之家彭飞)

标签:特斯拉比亚迪Model 3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老头乐”要转正,五菱宏光MINI EV危险了?

游走在监管边缘的“老头乐”,很快就能光明正大地上路了。

1900/1/1 0:00:00
戴姆勒计划自己生产电芯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戴姆勒内部人士透露,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希望自己生产电芯。(图片来源:戴姆勒)2019年,戴姆勒与孚能科技达成协议,向后者采购锂离子电芯。

1900/1/1 0:00:00
车用总线技术 | CAN接口——实时串流传输CAN总线和OBD2数据

您是否需要低成本的CAN接口将CANOBD2数据流传输到PC吗?在本简介中,我们将展示虹科CLX000如何让您通过USB实时传输数据,以及相关用例。

1900/1/1 0:00:00
北京数字认证王新华:密码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实践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

1900/1/1 0:00:00
法拉利将在赛车和公路运营中使用AWS服务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亚马逊云科技(AWS)宣布与法拉利达成协议,将成为法拉利的官方云存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供应商。

1900/1/1 0:00:00
四维图新石清华:车联网数据安全监测溯源平台发布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