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月销破万的理想,无法摆脱“追赶者”的形象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平心而论,与新势力造车三强蔚来和小鹏相比,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对自己的理想有“好感”。在接连经历召回风波、老车主维权等负面风波后,这家车企陷入了舆论漩涡。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但是,即使备受争议和质疑,它定位于终端市场,理想依然极其强烈。在极其严格的“产品经理”李想的带领下,正在全力激发唯一在售产品的潜力。

很显然,效率和执行力是他最看重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往往能更快的触碰到阶段性的成功。

“我们生活在中国最好的时代,我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希望通过李所有合作伙伴的努力,在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行业最美好的十年,成就一场真正的盛会。让这十年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骄傲的十年,不让生活留下巨大的遗憾。”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前几天,理想刚刚过完六岁生日。以上这段话是公司创始人李想给全体员工的寄语。

SEV项目失败后,被迫寻找差异化路线,采取了落地成本低的技术路线,即添加程序,并迅速推出了李一号,帮助其渡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同时去纳斯达克敲钟,缓解了资金紧张。

最后,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随着2021款Li ONE的到来,这款新车的实际交付表现再次出人意料。

破万,已成定局

“9月份希望销量过万,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支撑。首先,2021 Li ONE的产品力进一步增强。另一个支撑点是,截至今天,54个城市有75家零售店,门店覆盖面有点落后蔚来。未来,我们将加快渠道覆盖,以支持销售的进一步改善。”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新车发布会后的采访环节,李总裁沈亚男向媒体透露了2021李现阶段的最大目标。

9月,单一车型销售了1万辆。平心而论,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家公司的野心。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新中国动力造出来的车,能触碰到这样的里程碑。这一次,理想未必会“破碎”。

刚刚过去的7月,累计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环比增长78.4%,创下单月交付纪录。今年第二季度,李共交付17,575辆汽车,同比增长166.1%,环比增长39.7%,创下季度交付新纪录。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理想的订单一定是破万的,但是受困于芯片短缺和产能的问题。所以目前没办法保证交付量过万,但未来几个月,势必会冲刺这样的目标。”

和一位内部人士沟通后得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顺利解决一些外部约束,李ONE一个月交付一万辆以上是肯定的。

曾经,这款饱受诟病的产品首次亮相时,其最直接的竞争产品是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常青藤”——丰田汉兰达。此时此刻,2021年的李ONE已经实现了它的“超越”。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至于能实现的根本原因,答案似乎集中在:在品牌效应减弱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和科技化需求,而李ONE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此外,高性价比、越级功能配置、更实用的车内空间、精准的用户定位甚至线下门店的超强执行力也成为了上述成绩的关键。

再把视角放大,李一次次的“超车”或许也印证了一个新汉兰达的到来……a.品牌口碑虽然重要,但也会给模特本身带来一定的光环加持。但随着变化和迭代速度的不断提升,往往被忽视的智能和科技板块也开始成为潜艇选择的关键衡量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李ONE肯定打到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细分市场。此外,由于采用了增程式驾驶模式,刚从燃油车转换过来的用户不必直接遭遇纯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很好解决。

这样一个折中的选择,也在为其现阶段的新能源市场加分。

左右手互搏的“X01”。

事实上,为了理想,在李ONE之后推出一款整车尺寸更大的SUV产品,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去年美国IPO前夕的招股书中,Ideality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计划在2022年继续推出大型SUV,并继续采用增程动力总成。

在2020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也表示,2022年以后,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包括一款全尺寸增程式大型SUV。

另外,早前网络流传一份理想的产品计划表。从图中可以看出M01是李ONE,目前已经上市销售。新车代号X01,定位为大型6座SUV,竞品为奔驰GLS。这款车的价格可能是39.98万元。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同时,根据天齐股份发布的公告,公司确认中标重庆李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X01总装线”项目,中标金额为1.6亿元,交货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

最近几天,关于X01的具体参数信息陆续被披露。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200/1998/1800mm,轴距为3100mm。其他配置方面,理想的X01将配备HUD抬头显示器、Touch Bar、两排屏幕,并支持L4级自动驾驶功能。

动力方面,X01继续使用增程式动力总成和1.5T四缸发动机,比Li ONE中的1.2T三缸发动机更进一步。续航方面,X01将配备44.5kWh三元锂电池组,纯续航200km。油箱容积增加到65L,WLTC续航820km。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综合来看,X01与李ONE相比,完全实现了多维度的升级,尤其是一直被外界诟病的动力系统。并且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软硬件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迭代,进一步赶超了目前市面上的几款主流智能电动车。

至于X01和李ONE的关系,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蔚来ES8和ES6。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定位更相似,两者在终端都不一定能避免左右手打架。在销售层面,大概率只能达到“1+1=1.5”的效果。

然而,类似的痛点也存在于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头部部队中。比起“因噎废食”,他们更关心更快地扩大产品线,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份额。

摆脱不了“追赶者”的形象

今年2月,为了激发更多人的热情,李想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试图提振大家的信心。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内容的最后,他给出了理想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市场份额20%,成为中国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面对这样的目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读的更多的是一种“自负”。

无论这种表述是好是坏,仅从结果导向来看,通过对比蔚来、小鹏、理想三大新势力,后者是最“刁钻”的一个。

同样,成功……在美国sful上市可能成本最低。同样的产品卖得好,但李一个人避开了大家的边缘,把触角伸向了另一个板块。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即使距离其第二款新车X01正式亮相的日子越来越近,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它依然用越级配置、没有里程焦虑的产品卖点和足够高的车辆实用性来抢夺传统燃油车众多竞品的固有份额。

“李要被很多人低估,我很看好他。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事,什么时候该建自己的工厂,什么时候该让自己在没有外部输血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生存下去,什么时候该开始自研。”

这是一位朋友对创始人李的评价。的确,在某些时候,李想的“聪明”,或者说更追求结果导向的选择,总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更大的问题是,无论如何,理想还是需要面对轨道的切换。但在纯电领域,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技术领先,既没有小鹏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领域的积累,也没有NIO Power的能量补充系统的多样性。反而长期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0

目前来看,不切实际的理想确实做到了三大新晋头部力量中毛利率最高、财报最健康的,但仅从后续“天花板”的高度考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以及因多一个完整的转换过程而减速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理想的R&D级别的资金需求只比蔚来和小鹏多得多。即使账面上有300多亿现金,但与消费速度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就在几天前,有消息称,李已于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将以双重上市的形式回归港股。它的赞助商之一是高盛。显然,回归港股已经成为筹集更多资金的最佳途径。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在这个阶段,实现一个月销售额过万的产品,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理想,真的达到了其他新生力量不曾触及的成就。造车总是更像一场马拉松。谁能保证中途获得暂时领先的选手一定是最终脱颖而出的冠军?

同时希望李想永远记得,他曾经说过要在202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句暂时提振信心的空话。平心而论,与新势力造车三强蔚来和小鹏相比,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对自己的理想有“好感”。在接连经历召回风波、老车主维权等负面风波后,这家车企陷入了舆论漩涡。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但是,即使备受争议和质疑,它定位于终端市场,理想依然极其强烈。在极其严格的“产品经理”李想的带领下,正在全力激发唯一在售产品的潜力。

很显然,效率和执行力是他最看重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往往能更快的触碰到阶段性的成功。

“我们生活在中国最好的时代,我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希望通过李所有合作伙伴的努力,在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行业最美好的十年,成就一场真正的盛会。让这十年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骄傲的十年,不让生活留下巨大的遗憾。”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前几天,理想刚刚过完六岁生日。以上这段话是公司创始人李想给全体员工的寄语。

SEV项目失败后,被迫寻找差异化路线,采取了落地成本低的技术路线,即添加程序,并迅速推出了李一号,帮助其渡过了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与此同时,我去了纳斯达克……o敲钟,这缓解了资金短缺。

最后,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随着2021款Li ONE的到来,这款新车的实际交付表现再次出人意料。

破万,已成定局

“9月份希望销量过万,主要有两个方面作为支撑。首先,2021 Li ONE的产品力进一步增强。另一个支撑点是,截至今天,54个城市有75家零售店,门店覆盖面有点落后蔚来。未来,我们将加快渠道覆盖,以支持销售的进一步改善。”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新车发布会后的采访环节,李总裁沈亚男向媒体透露了2021李现阶段的最大目标。

9月,单一车型销售了1万辆。平心而论,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家公司的野心。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新中国动力造出来的车,能触碰到这样的里程碑。这一次,理想未必会“破碎”。

刚刚过去的7月,累计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环比增长78.4%,创下单月交付纪录。今年第二季度,李共交付17,575辆汽车,同比增长166.1%,环比增长39.7%,创下季度交付新纪录。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理想的订单一定是破万的,但是受困于芯片短缺和产能的问题。所以目前没办法保证交付量过万,但未来几个月,势必会冲刺这样的目标。”

和一位内部人士沟通后得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顺利解决一些外部约束,李ONE一个月交付一万辆以上是肯定的。

曾经,这款饱受诟病的产品首次亮相时,其最直接的竞争产品是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常青藤”——丰田汉兰达。此时此刻,2021年的李ONE已经实现了它的“超越”。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至于能实现的根本原因,答案似乎集中在:在品牌效应减弱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和科技化需求,而李ONE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此外,高性价比、越级功能配置、更实用的车内空间、精准的用户定位甚至线下门店的超强执行力也成为了上述成绩的关键。

再次放大视角,李ONE的“超车”汉兰达,或许也印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品牌口碑虽然重要,但也会给模特本身带来一定的光环加持。但随着变化和迭代速度的不断提升,往往被忽视的智能和科技板块也开始成为潜艇选择的关键衡量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李ONE肯定打到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细分市场。此外,由于采用了增程式驾驶模式,刚从燃油车转换过来的用户不必直接遭遇纯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很好解决。

这样一个折中的选择,也在为其现阶段的新能源市场加分。

左右手互搏的“X01”。

事实上,为了理想,在李ONE之后推出一款整车尺寸更大的SUV产品,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去年美国IPO前夕的招股书中,Ideality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计划在2022年继续推出大型SUV,并继续采用增程动力总成。

在2020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也表示,2022年以后,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包括一款全尺寸增程式大型SUV。

另外,早前网络流传一份理想的产品计划表。从图中可以看出M01是李ONE,目前已经上市销售。新车代号X01,定位为大型6座SUV,竞品为奔驰GLS。这辆车的价格可能是39……800元。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同时,根据天齐股份发布的公告,公司确认中标重庆李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X01总装线”项目,中标金额为1.6亿元,交货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

最近几天,关于X01的具体参数信息陆续被披露。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200/1998/1800mm,轴距为3100mm。其他配置方面,理想的X01将配备HUD抬头显示器、Touch Bar、两排屏幕,并支持L4级自动驾驶功能。

动力方面,X01继续使用增程式动力总成和1.5T四缸发动机,比Li ONE中的1.2T三缸发动机更进一步。续航方面,X01将配备44.5kWh三元锂电池组,纯续航200km。油箱容积增加到65L,WLTC续航820km。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综合来看,X01与李ONE相比,完全实现了多维度的升级,尤其是一直被外界诟病的动力系统。并且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软硬件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迭代,进一步赶超了目前市面上的几款主流智能电动车。

至于X01和李ONE的关系,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蔚来ES8和ES6。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定位更相似,两者在终端都不一定能避免左右手打架。在销售层面,大概率只能达到“1+1=1.5”的效果。

然而,类似的痛点也存在于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头部部队中。比起“因噎废食”,他们更关心更快地扩大产品线,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份额。

摆脱不了“追赶者”的形象

今年2月,为了激发更多人的热情,李想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试图提振大家的信心。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在内容的最后,他给出了理想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市场份额20%,成为中国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面对这样的目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读的更多的是一种“自负”。

无论这种表述是好是坏,仅从结果导向来看,通过对比蔚来、小鹏、理想三大新势力,后者是最“刁钻”的一个。

同样,在美国成功上市可能成本最低。同样的产品卖得好,但李一个人避开了大家的边缘,把触角伸向了另一个板块。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

即使距离其第二款新车X01正式亮相的日子越来越近,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它依然用越级配置、没有里程焦虑的产品卖点和足够高的车辆实用性来抢夺传统燃油车众多竞品的固有份额。

“李要被很多人低估,我很看好他。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事,什么时候该建自己的工厂,什么时候该让自己在没有外部输血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生存下去,什么时候该开始自研。”

这是一位朋友对创始人李的评价。的确,在某些时候,李想的“聪明”,或者说更追求结果导向的选择,总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更大的问题是,无论如何,理想还是需要面对轨道的切换。但在纯电领域,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技术领先,既没有小鹏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领域的积累,也没有NIO Power的能量补充系统的多样性。反而长期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

Li ONE, LI, Weilai, Tucki, Highlander0

目前不切实际的理想确实做到了三大新掌门力量中毛利率最高,财报最健康,但是o……y从后续“天花板”的高度考虑,多一个完整的转换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减速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理想的R&D级别的资金需求只比蔚来和小鹏多得多。即使账面上有300多亿现金,但与消费速度相比,还是远远不够。就在几天前,有消息称,李已于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将以双重上市的形式回归港股。它的赞助商之一是高盛。显然,回归港股已经成为筹集更多资金的最佳途径。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在这个阶段,实现一个月销售额过万的产品,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理想,真的达到了其他新生力量不曾触及的成就。造车总是更像一场马拉松。谁能保证中途获得暂时领先的选手一定是最终脱颖而出的冠军?

同时希望李想永远记得,他曾经说过要在202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智能电动车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句暂时提振信心的空话。

标签:理想ONE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汉兰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黑科技电池新进展!三星、LG抢先发布样品 或推动Model Y价格下探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宋子乔)讯,一位业内高管近日对《韩国先驱报》透露,“三星SDI和LG能源已经开发出圆柱形4680电池的样品,目前正在工厂进行各种测试,以验证其结构完整性。

1900/1/1 0:00:00
Trimble推出Trimble?MX50移动测绘系统 提供道路数据采集技术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前,Trimble推出了TrimbleMX50移动测绘系统,用于资产管理和测绘。

1900/1/1 0:00:00
传统车企转型提速:比亚迪最快明年“禁燃”,长城、广汽猛追

在我国“双碳”目标以及“双积分”政策等背景下,汽车全行业都在为此而努力,其中传统车企寻求电气化转型的欲望最为明显。

1900/1/1 0:00:00
电动化推动车企跨国抱团:本田通用电动化联盟要扩圈

分享本田的纯电之路步伐偏慢,为了提高竞争力并削减成本,本田选择了“联盟”。在与通用汽车合作之后,本田又一次寻求组建新的联盟。按照战略规划,本田将在2040年实现在售车型的零排放目标。

1900/1/1 0:00:00
为何说理想得第一,代表的是自主豪车的崛起?

从2015年国内逐渐兴起新造车热潮到2020年前后形成“新造车三强”领跑的大格局,5年的时间,国内新造车运动终于有了拨云见月明的苗头,品牌关注度和市场表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900/1/1 0:00:00
研究显示:太阳能+储能可满足每年80%的电动汽车电力需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德国太阳能工业协会(EUPD)研究显示,太阳能光伏(PV)系统可满足电动汽车39的电力需求,如果加上储能,有望达到8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