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半年考|10-20万热门新能源车竞争力分析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0-20万家用车,什么车卖的好?什么车空间比较大?什么车比较省油?什么车配置丰富,价值高?今天我们带来了10-20万元价格区间热门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分析。几十万,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次购车,可能是很多用户家里唯一的一辆车,可能需要承载全家。这些热门机型的优点是什么?哪辆车适合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新车值得入手吗?还有人和我一样重视吗?新车的关注度和话题是什么?我们将用一系列话题,按照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四个价格区间,分析上半年上市的重点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本文涉及的销量数据均来自乘联会的销量数据,关注度和竞争格局由汽车之家的海量大数据生成,其中关注度为汽车在汽车之家站内的关注度,而车辆的竞争格局主要根据消费者的正反对比排名形成。

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卖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F3DM。对于普通人来说,“新能源”在当时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东西。但13年后的今天,比亚迪已经交付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13年是技术沉淀、用户口碑积累、市场开拓的过程,所以比亚迪现在已经拥有百万新能源用户、近20款新能源汽车和“迪粉”。这半年比亚迪最火的新能源车是秦加新能源(包括秦加EV/DM-i)。

秦加新能源定位为紧凑型车,提供插电式和纯电动。秦加DM-i售价区间仅为10.5-14.58万元,而秦加EV售价仅为12.9-17.48万元。对于一款紧凑型车来说,这是很多首次购车或者预算有限的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区间,所以价格相对入门级,这是秦加新能源的第一个竞争优势。

除了价格,DM-i系统的省油特性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谁不关心一辆10万出头的车的经济性?DM-i摆脱了对充电的依赖,允许用户没有良好的充电条件。同时我们测量了120km版秦加DM-I在4.7L/100km的进给状态下的油耗,计算出其在2.8L/100km满功率下的300km综合油耗。这对于注重经济的家庭和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不出所料,不依赖充电的秦加DM-i销量高于秦加EV。以2021年6月的销量数据为例,秦加DM-I的销量分别为9269辆和4272辆。5月份秦加DM-I销量分别为5542辆和3263辆。自上市以来,该车销量也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秦加新能源销量将再次突破。

至于秦加EV,如果你有充电条件,这款纯电动版可以给你带来更经济的用车成本。大家最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包括秦加EV在内的很多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都已经配备了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得益于电池“叠层结构+陶瓷涂层”的技术以及磷酸亚铁锂本身的耐高温性能,“安全”成为了刀片电池的标签,为用户解决了一大难题。

回顾产品设计/功能层面,比亚迪这几年已经很熟悉“龙脸”设计语言了。通过汉EV、唐EV等车型的呈现,这种家族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秦加新能源这种价格相对较低的车型也不例外。同时,对于一款紧凑型家用车来说,丰富的舒适性配置、DiLink车载系统等配置加成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

除了产品本身,比亚迪的“基础”和线下服务网点也是优势。比亚迪不是一个靠持续融资就能生存的新汽车公司。多年的积累给了比亚迪足够的技术、人员和资金。比如DM-i系统产能有限,导致相关车型交付缓慢。比亚迪即将投资20亿元改造太原工厂,建设流水线及配套工厂……年产50万套EHS动力总成(DM-i系统的核心部件)的模具。对于线下销售/服务网点,比亚迪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覆盖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甚至小城镇的网点,这是新车公司无法比拟的,也是消费者看车、买车、养车的重要因素。

模型审查:

一般来说,有扎实的技术沉淀,有良好的品牌口碑,有用户能承受的价格,有目标用户在意的经济;所以秦加新能源的热度更高,销量更好。另外,从竞争格局来看,秦Pro新能源和吉利星锐与秦PLUS新能源形成竞争关系,后者占据低价高经济优势。

宋加新能源(宋加DM-i/EV)定位为紧凑型SUV,其中宋加DM-i的价格区间为14.6.8-16.9.8万元,宋加EV的价格区间为16.9-18.6万元。车也采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并不是唐新能源等司机硬线。宋PLUS新能源的细节做了优化,看起来非常和谐精致。

目前没有宋加新能源车在乘联会的销量数据,但从车主价格和比亚迪其他新能源车的销量走势可以预测,宋加DM-i的销量也高于宋EV。其实我觉得和秦加DM-i一样,不依赖充电,油耗低。据我们实测,宋加DM-i 110KM车型在动力供应下的油耗在4.7L左右,确实是同级别燃油SUV无法比拟的,经济性也是家庭用户关心的问题。

从关注度来说,宋加新能源和秦加新能源差不多,都是上市后获得了很高的人气。相比秦加新能源,宋加新能源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就是SUV身份。中国的消费者对SUV有好感。比如2020年1-12月SUV累计销量946.1万辆,同年轿车累计销量927.5万辆。同时,SUV呈现同比增长趋势,轿车呈现下降趋势。对于购买家用车来说,相比同级别SUV的轿车,前者一般有空间优势。当然,前面提到的秦加的其他优势,比如品牌和口碑,宋加也是存在的。

模型审查:

从宋加新能源的竞争格局来看,秦加新能源、唐新能源与宋加新能源形成竞争优势。我们刚才提到了秦加新能源的优势,是经济性突出,入门级价位的产品,但是宋加新能源会赢得乘坐空间的优势;唐新能源价格更高。如果你预算充足,当然可以抛弃宋加新能源,否则后者还是有价格优势的。

此前,AION S是广汽爱安家族当之无愧的核心产品。2021年6月,广汽爱安推出AION S Plus。作为升级版车型,新车不仅在外观和内饰上有所改变。作为一款139.6-17.26万元的紧凑型车,AION S Plus的风阻系数低至0.211,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且因为风阻系数的优化,AION S Plus拥有602km的NEDC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竞争力。

AION S也是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老兵”。2021年四五月份,这款车的月销量超过5000辆,6月份销量维持在5000辆左右。感谢AION S的“老资历”,为今天的AION S Plus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有了老品牌的信任和更强的产品力,AION S Plus有理由再创销量新高。

从关注度来看,在6月份AION S Plus上市阶段,该车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也可以证明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浓厚兴趣。AION S Plus继承了AION S的优点,驾驶/乘坐质感好,乘坐空间好;同时新车进行了升级,比如舒适性配置的增加,续航能力的增加;结合车辆关注度的增长趋势,相信AION S Plus的后期销量可期。

我们在比亚迪车型中提到了传统品牌的线下服务网点的优势,这一点在广汽爱安也是存在的。不仅仅是传统的销售/服务网点,广汽爱安也于2021年7月26日开设了首家品牌直营体验中心,这代表着爱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客户服务的升级。同时,相比传统的线下服务网点,“体验中心”也方便用户体验城市化、高端化的看车/体验/购车服务。

在智能电动车的赛道上,辅助驾驶能力也是关键。广汽爱安的ADiGO系统拥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今天爱安也发布了第二代智能变焦激光雷达,可以智能调节分辨率,实现更远更清晰的探测。目前来看,虽然新技术可能率先在广汽爱安的更高端车型AION LX上投放,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技术将会分散化。

模型摘要:

从竞争格局来看,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秦Pro新能源与S Plus形成竞争关系。前者是S的姊妹车型,但iA5销量不如S,秦Pro新能源目前市场表现一般,但我们刚才说的秦加EV会对S Plus构成威胁,两车实力都不错。S Plus上市时间不长,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看看谁能比秦PLUS EV更好地抓住消费者。

广汽AION Y刚刚在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市。该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SUV,售价区间为10.4-14.86万元。这是一个大胆的模式。甚至第一眼你会以为是概念车。一开始我以为AION Y只会吸引年轻用户的眼球,但是看到车内空间,我发现我错了。

得益于短悬挂长轴距的设计,AION Y的车身比例甚至有点像MPV车型,轴距达到2750 mm,以一位身高172cm的体验者为例。AION Y的后排腿部空间远不止两拳,后排头部空间也有一拳两指。这样的乘坐空间在紧凑型SUV中很难找到对手,所以如果你是保姆,肩负着家庭出行的需求,AION Y的空间表现一定是这款车最大的优势。此外,由于AION Y的后窗面积足够大,后排乘客有很大的开阔感,进一步增加了后排乘坐体验。

同样在产品力上,AION Y搭载了广汽爱安的弹匣电池,是广汽爱安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不仅磷酸铁锂电池,弹匣电池也可以照顾三元锂电池。与比亚迪的刀锋电池类似,弹匣电池也能让消费者对安全更有信心,这也是AION Y的优势之一

看销量和关注度的表现,AION Y自4月上市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月销量2000+的成绩,但这个成绩和AION S Plus还是有差距的,AION Y会继续提升市场表现。同样是在4月,AION Y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了关注度的峰值,但在随后的5月和6月,AION Y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广汽爱安可能需要更多的沟通才能获得持续的关注。

模型摘要:

在竞争格局中,同门的AION V和AION S出现在前三名。相比之下,AION Y的价格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AION V的起步价已经超过了AION Y的顶配车型价格。价格低,空间更大,所以我觉得AION Y应该会受到更多家庭用户的青睐,但是你能喜欢AION Y这种标新立异的SUV外形吗?

ID系列车型被誉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开山之作。与以往将燃油车改造成纯电动汽车的产品不同,来自MEB平台的ID系列车型由内而外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计。ID.4 CROZZ由一汽大众投产,定位为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19.99万-27.99万元。目前,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合资品牌紧凑型纯电动SUV产品。与一些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相比,“大众”这个金字招牌有一定优势。

ID.4 CROZZ于2021年1月上市,但截至5月,该车型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6月,月销量才突破2000辆。对于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来说,月销2000辆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更不用说和大众之前的燃油车相比还有天壤之别。ID.4 CROZZ的空间和大众品牌出色的驾驶质感都是这款车的优势。但是,过去大众的纯电动车都是燃油车。现在突然转型的电动车,可能会让消费者缺乏一些信任。即使与比亚迪等品牌相比,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似乎也没有优势。10-20万家用车,什么车卖的好?什么车空间比较大?什么车比较省油?什么车配置丰富,价值高?今天我们带来了10-20万元价格区间热门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分析。几十万,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次购车,可能是很多用户家里唯一的一辆车,可能需要承载全家。这些热门机型的优点是什么?哪辆车适合你?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新车值得入手吗?还有人和我一样重视吗?新车的关注度和话题是什么?我们将用一系列话题,按照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四个价格区间,分析上半年上市的重点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本文涉及的销量数据均来自乘联会的销量数据,关注度和竞争格局由汽车之家的海量大数据生成,其中关注度为汽车在汽车之家站内的关注度,而车辆的竞争格局主要根据消费者的正反对比排名形成。

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卖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F3DM。对于普通人来说,“新能源”在当时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东西。但13年后的今天,比亚迪已经交付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13年是技术沉淀、用户口碑积累、市场开拓的过程,所以比亚迪现在已经拥有百万新能源用户、近20款新能源汽车和“迪粉”。这半年比亚迪最火的新能源车是秦加新能源(包括秦加EV/DM-i)。

秦加新能源定位为紧凑型车,提供插电式和纯电动。秦加DM-i售价区间仅为10.5-14.58万元,而秦加EV售价仅为12.9-17.48万元。对于一款紧凑型车来说,这是很多首次购车或者预算有限的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区间,所以价格相对入门级,这是秦加新能源的第一个竞争优势。

除了价格,DM-i系统的省油特性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谁不关心一辆10万出头的车的经济性?DM-i摆脱了对充电的依赖,允许用户没有良好的充电条件。同时我们测量了120km版秦加DM-I在4.7L/100km的进给状态下的油耗,计算出其在2.8L/100km满功率下的300km综合油耗。这对于注重经济的家庭和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不出所料,不依赖充电的秦加DM-i销量高于秦加EV。以2021年6月的销量数据为例,秦加DM-I的销量分别为9269辆和4272辆。5月份秦加DM-I销量分别为5542辆和3263辆。自上市以来,该车销量也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秦加新能源销量将再次突破。

至于秦加EV,如果你有充电条件,这款纯电动版可以给你带来更经济的用车成本。大家最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包括秦加EV在内的很多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都已经配备了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得益于电池“叠层结构+陶瓷涂层”的技术以及磷酸亚铁锂本身的耐高温性能,“安全”成为了刀片电池的标签,为用户解决了一大难题。

回顾产品设计/功能层面,比亚迪这几年已经很熟悉“龙脸”设计语言了。通过汉EV、唐EV等车型的呈现,这种家族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秦加新能源这种价格相对较低的车型也不例外。同时,对于一款紧凑型家用车来说,丰富的舒适性配置、DiLink车载系统等配置加成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

除了产品本身,比亚迪的“基础”和线下服务网点也是优势。比亚迪不是一个靠持续融资就能生存的新汽车公司。多年的积累给了比亚迪足够的技术、人员和资金。比如DM-i系统产能有限,导致相关车型交付缓慢。比亚迪即将投资20亿元改造太原工厂,建设年产50万套EHS动力总成(DM-i系统的核心部件)的装配线及配套设施。对于线下销售/服务网点,比亚迪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覆盖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甚至小城镇的网点,这是新车公司无法比拟的,也是消费者看车、买车、养车的重要因素。

模型审查:

总的来说,它有扎实的技术沉淀,良好的品牌口碑,用户能承受的价格……和目标用户关心经济;所以秦加新能源的热度更高,销量更好。另外,从竞争格局来看,秦Pro新能源和吉利星锐与秦PLUS新能源形成竞争关系,后者占据低价高经济优势。

宋加新能源(宋加DM-i/EV)定位为紧凑型SUV,其中宋加DM-i的价格区间为14.6.8-16.9.8万元,宋加EV的价格区间为16.9-18.6万元。车也采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并不是唐新能源等司机硬线。宋PLUS新能源的细节做了优化,看起来非常和谐精致。

目前没有宋加新能源车在乘联会的销量数据,但从车主价格和比亚迪其他新能源车的销量走势可以预测,宋加DM-i的销量也高于宋EV。其实我觉得和秦加DM-i一样,不依赖充电,油耗低。根据我们的实测,宋加DM-i 110KM车型在供电情况下的油耗在4.7L左右,确实是同级别燃油SUV无法比拟的,经济性也是家庭用户关心的问题。

从关注度来说,宋加新能源和秦加新能源差不多,都是上市后获得了很高的人气。相比秦加新能源,宋加新能源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就是SUV身份。中国的消费者对SUV有好感。比如2020年1-12月SUV累计销量946.1万辆,同年轿车累计销量927.5万辆。同时,SUV呈现同比增长趋势,轿车呈现下降趋势。对于购买家用车来说,相比同级别SUV的轿车,前者一般有空间优势。当然,前面提到的秦加的其他优势,比如品牌和口碑,宋加也是存在的。

模型审查:

从宋加新能源的竞争格局来看,秦加新能源、唐新能源与宋加新能源形成竞争优势。我们刚才提到了秦加新能源的优势,是经济性突出,入门级价位的产品,但是宋加新能源会赢得乘坐空间的优势;唐新能源价格更高。如果你预算充足,当然可以抛弃宋加新能源,否则后者还是有价格优势的。

此前,AION S是广汽爱安家族当之无愧的核心产品。2021年6月,广汽爱安推出AION S Plus。作为升级版车型,新车不仅在外观和内饰上有所改变。作为一款139.6-17.26万元的紧凑型车,AION S Plus的风阻系数低至0.211,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且因为风阻系数的优化,AION S Plus拥有602km的NEDC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了新车的竞争力。

AION S也是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老兵”。2021年四五月份,这款车的月销量超过5000辆,6月份销量维持在5000辆左右。感谢AION S的“老资历”,为今天的AION S Plus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有了老品牌的信任和更强的产品力,AION S Plus有理由再创销量新高。

从关注度来看,在6月份AION S Plus上市阶段,该车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也可以证明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浓厚兴趣。AION S Plus继承了AION S的优点,驾驶/乘坐质感好,乘坐空间好;同时新车进行了升级,比如舒适性配置的增加,续航能力的增加;结合车辆关注度的增长趋势,相信AION S Plus的后期销量可期。

我们在比亚迪车型中提到了传统品牌的线下服务网点的优势,这一点在广汽爱安也是存在的。不仅仅是传统的销售/服务网点,广汽爱安也于2021年7月26日开设了首家品牌直营体验中心,这代表着爱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客户服务的升级。同时,相比传统的线下服务网点,“体验中心”也方便用户体验城市化、高端化的看车/体验/购车服务。

在智能电动车的赛道上,辅助驾驶能力也是关键。广汽爱安的ADiGO系统拥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今天爱安也发布了第二代智能变焦激光雷达,可以智能调节分辨率,实现更远更清晰的探测。目前来看,虽然新技术可能率先在广汽爱安的更高端车型AION LX上投放,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技术将会分散化。

模型摘要:

从竞争格局来看,广汽丰田iA Toyota/a & gt;秦Pro新能源与S Plus形成竞争关系。前者是S的姊妹车型,但iA5销量不如S,秦Pro新能源目前市场表现一般,但我们刚才说的秦加EV会对S Plus构成威胁,两车实力都不错。S Plus上市时间不长,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看看谁能比秦PLUS EV更好地抓住消费者。

广汽AION Y刚刚在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市。该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SUV,售价区间为10.4-14.86万元。这是一个大胆的模式。甚至第一眼你会以为是概念车。一开始我以为AION Y只会吸引年轻用户的眼球,但是看到车内空间,我发现我错了。

得益于短悬挂长轴距的设计,AION Y的车身比例甚至有点像MPV车型,轴距达到2750 mm,以一位身高172cm的体验者为例。AION Y的后排腿部空间远不止两拳,后排头部空间也有一拳两指。这样的乘坐空间在紧凑型SUV中很难找到对手,所以如果你是保姆,肩负着家庭出行的需求,AION Y的空间表现一定是这款车最大的优势。此外,由于AION Y的后窗面积足够大,后排乘客有很大的开阔感,进一步增加了后排乘坐体验。

同样在产品力上,AION Y搭载了广汽爱安的弹匣电池,是广汽爱安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不仅磷酸铁锂电池,弹匣电池也可以照顾三元锂电池。与比亚迪的刀锋电池类似,弹匣电池也能让消费者对安全更有信心,这也是AION Y的优势之一

看销量和关注度的表现,AION Y自4月上市以来,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月销量2000+的成绩,但这个成绩和AION S Plus还是有差距的,AION Y会继续提升市场表现。同样是在4月,AION Y在2021年上半年达到了关注度的峰值,但在随后的5月和6月,AION Y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广汽爱安可能需要更多的沟通才能获得持续的关注。

模型摘要:

在竞争格局中,同门的AION V和AION S出现在前三名。相比之下,AION Y的价格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AION V的起步价已经超过了AION Y的顶配车型价格。价格低,空间更大,所以我觉得AION Y应该会受到更多家庭用户的青睐,但是你能喜欢AION Y这种标新立异的SUV外形吗?

ID系列车型被誉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开山之作。与以往将燃油车改造成纯电动汽车的产品不同,来自MEB平台的ID系列车型由内而外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计。ID.4 CROZZ由一汽大众投产,定位为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19.99万-27.99万元。目前,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合资品牌紧凑型纯电动SUV产品。与一些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相比,“大众”这个金字招牌有一定优势。

ID.4 CROZZ于2021年1月上市,但截至5月,该车型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6月,月销量才突破2000辆。对于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来说,月销2000辆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更不用说和大众之前的燃油车相比还有天壤之别。ID.4 CROZZ的空间和大众品牌出色的驾驶质感都是这款车的优势。但是,过去大众的纯电动车都是燃油车。现在突然转型的电动车,可能会让消费者缺乏一些信任。即使与比亚迪等品牌相比,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似乎也没有优势。虽然ID.4 CROZZ目前的市场表现并不好,但是大众品牌还是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优势。比如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扎根多年,品牌信任感好,品牌形象好。我们之前提到过其他品牌线下服务网点的优势,大众品牌也有。所以我相信在未来,大众的新能源产品在中国还是会有很好的认可度的,但是目前……市场跳水可能还不够。

从关注的趋势可以看出,ID.4 CROZZ上市后获得了不少关注,但随后用户的热情消退,这款新车的关注度一落千丈。作为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应该不缺乏人气,但就目前而言,大众还是需要想一些办法让用户更了解ID.4 CROZZ,从而提升关注度和市场反馈。

模型摘要:

在竞争格局中,有两款人气极高的特斯拉车型——Model 3/Y位列前三,证明了特斯拉确实会抢夺ID.4Crossz的份额,而ID.4Crossz面对这两款人气和销量都不错的产品,压力很大。至于上汽大众的ID.4 X,两款姊妹车型如何选择,就看你的主观感受了,产品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不大。

欧拉好猫定位为小型纯电动汽车,2020年11月首款上市,2021年3月推出搭载三元锂电池组的好猫新车型。好猫全系车型价格区间为10.39万-14.39万元,有401km和501km两种NEDC续航版本。对于一款小型纯电动车来说,好猫的价格偏高,但该车独特的可爱、复古、上档次的外观,会吸引一部分女性用户的注意。在它面前,“性价比”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一般车型来说,谈造型价值不大,但在好猫身上就不一样了,因为造型才是它最大的卖点。这款车将会融入圆润、复古、可爱等元素,侧面造型就像是两厢和SUV的跨界形式,突出的短后悬挂设计,真的是一款个性化的离谱车型。当然,为了满足女生的胃口,好猫还提供了20多种体色组合供女生选择。

进入车内,这并不是一个廉价的入门级产品,因为它似乎不符合女生的标准。中控台大面积的软性材质覆盖,双屏设计,让欧拉的好猫更上一层楼。和闺蜜一起出门,车内的氛围绝对不会让你沦陷。如果你问一个女生为什么选择一只好猫,答案可能是质感,可爱,喜欢。你不会听到实用性、性价比、空间这些词。

即使与同级产品相比,欧拉好猫的价格也不便宜,但在2021年上半年,这款车的月销量仍在1000-2000左右。考虑到好猫已经上市半年,市场表现会趋于稳定。而且从用户需求来看,10-15万价格区间能满足女性追求个性、可爱、复古的产品还是屈指可数,所以欧拉好猫还是有竞争优势的。

从关注度趋势来看,4-6月已经过了欧拉好猫上市的火爆期,但该车的关注度依然有不错的提升。我觉得这和欧拉品牌对用户圈的培养有关系,比如黑猫、白猫、好猫。这些车型已经被用户视为彰显个性的大玩具,而不是一种入门级的、简单的交通工具,有利于欧拉通过用户进行积极的产品传播。

模型摘要:

从竞争格局也可以看出,前三名包括黑猫和白猫,证明欧拉品牌的这些车型已经形成了标签,都是好玩又好看的车,但是好猫还是比“前二猫”贵,好猫看起来也更有档次。而比亚迪e2则是一款缺少一些乐趣的车。如果你喜欢可爱复古的风格,爱彰显个性,显然欧拉猫更适合你。

全文摘要:

无论是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市场,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对于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责任重大。必须满足交通和家用的需求,经济可靠,品牌必须有良好的口碑。所以这个“蛋糕”很大,但也很难吃好。(文/汽车之家游董卿)虽然目前ID.4 CROZZ的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大众品牌还是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优势。比如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扎根多年,品牌信任感好,品牌形象好。我们提到了其他品牌线下服务网点的优势……之前,大众品牌也有。所以我相信未来大众的新能源产品在国内还是会有不错的认可度的,只是目前的市场跳水可能还不够。

从关注的趋势可以看出,ID.4 CROZZ上市后获得了不少关注,但随后用户的热情消退,这款新车的关注度一落千丈。作为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应该不缺乏人气,但就目前而言,大众还是需要想一些办法让用户更了解ID.4 CROZZ,从而提升关注度和市场反馈。

模型摘要:

在竞争格局中,有两款人气极高的特斯拉车型——Model 3/Y位列前三,证明了特斯拉确实会抢夺ID.4Crossz的份额,而ID.4Crossz面对这两款人气和销量都不错的产品,压力很大。至于上汽大众的ID.4 X,两款姊妹车型如何选择,就看你的主观感受了,产品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不大。

欧拉好猫定位为小型纯电动汽车,2020年11月首款上市,2021年3月推出搭载三元锂电池组的好猫新车型。好猫全系车型价格区间为10.39万-14.39万元,有401km和501km两种NEDC续航版本。对于一款小型纯电动车来说,好猫的价格偏高,但该车独特的可爱、复古、上档次的外观,会吸引一部分女性用户的注意。在它面前,“性价比”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一般车型来说,谈造型价值不大,但在好猫身上就不一样了,因为造型才是它最大的卖点。这款车将会融入圆润、复古、可爱等元素,侧面造型就像是两厢和SUV的跨界形式,突出的短后悬挂设计,真的是一款个性化的离谱车型。当然,为了满足女生的胃口,好猫还提供了20多种体色组合供女生选择。

进入车内,这并不是一个廉价的入门级产品,因为它似乎不符合女生的标准。中控台大面积的软性材质覆盖,双屏设计,让欧拉的好猫更上一层楼。和闺蜜一起出门,车内的氛围绝对不会让你沦陷。如果你问一个女生为什么选择一只好猫,答案可能是质感,可爱,喜欢。你不会听到实用性、性价比、空间这些词。

即使与同级产品相比,欧拉好猫的价格也不便宜,但在2021年上半年,这款车的月销量仍在1000-2000左右。考虑到好猫已经上市半年,市场表现会趋于稳定。而且从用户需求来看,10-15万价格区间能满足女性追求个性、可爱、复古的产品还是屈指可数,所以欧拉好猫还是有竞争优势的。

从关注度趋势来看,4-6月已经过了欧拉好猫上市的火爆期,但该车的关注度依然有不错的提升。我觉得这和欧拉品牌对用户圈的培养有关系,比如黑猫、白猫、好猫。这些车型已经被用户视为彰显个性的大玩具,而不是一种入门级的、简单的交通工具,有利于欧拉通过用户进行积极的产品传播。

模型摘要:

从竞争格局也可以看出,前三名包括黑猫和白猫,证明欧拉品牌的这些车型已经形成了标签,都是好玩又好看的车,但是好猫还是比“前二猫”贵,好猫看起来也更有档次。而比亚迪e2则是一款缺少一些乐趣的车。如果你喜欢可爱复古的风格,爱彰显个性,显然欧拉猫更适合你。

全文摘要:

无论是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市场,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对于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责任重大。必须满足交通和家用的需求,经济可靠,品牌必须有良好的口碑。所以这个“蛋糕”很大,但也很难吃好。(文/汽车之家游董卿)

标签:AION S比亚迪AION Y大众埃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第2500万台变速箱下线,面向2025年青山工业正式发布“GI-Drive”平台架构

7月27日,伴随青山工业第100万台DCT变速器的正式下线,其已实现累计产销2500万台各类变速器。从0到1,再由1到1000万、2000万直至2500万台,青山工业又一次书写了自己的里程碑。

1900/1/1 0:00:00
商用车动力电池公司微宏完成合并上市

汽车之家获悉,微宏公司(MicrovastInc)完成了与Tuscan控股公司的合并上市,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微宏控股公司(微宏控股,MicrovastHoldingsInc

1900/1/1 0:00:00
被华为免去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苏箐下一站何去何从?

多个信源显示,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已被免职。据悉,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亲自签批了一份免去苏箐职务的人事任免文件。免职之外,苏箐将进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

1900/1/1 0:00:00
造过彩电进过监狱,三次创业的黄宏生能否靠创维EV6再赢一次?

7月27日,创维汽车首款车型EV6正式上市,新车不论性价比和综合产品力都具备一定市场优势。

1900/1/1 0:00:00
大众探索MAN Energy Solutions部门长期未来选项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大众集团正在探索其MANEnergySolutionsSE部门的未来选项,当前大众正专注于向电动汽车过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