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国产激光雷达的领军代表,镭智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领投方包括春阳资本和徐州政府引导基金。同时还有国联鲍彤、投控东海、正奇控股、招商证券投资、虹湾资本、君慈资本等其中,鸿雁投资是本次融资的财务顾问,镭智已完成四轮融资。股东包括北极光创投和招商资本。
镭思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胡晓波先生表示,本轮融资是镭思智能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将极大助推公司R&D、产业化和全球市场布局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镭智车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R&D、产业化和市场拓展,建设年产50万台的专用于车规产品生产的徐州生产基地及其全自动生产线,持续强化和提升基于汽车前装行业应用的多传感器融合传感算法R&D能力。 开发自主研发的核心驱动集成芯片和接收集成芯片,开展下一代战略产品——1550nm光纤激光雷达和核心大功率光纤组件的布局。 镭智将从研发、生产、营销全面构建车规激光雷达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加速提升软硬件产品性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布局汽车前装量产市场,这也将为镭智下一步走向资本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镭智自主研发的16路跨阻放大器LS1716M芯片。
激光雷达汽车前装市场容量指日可待
根据弗罗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达到135.4亿美元,其中高级辅助驾驶、无人驾驶、车联网和服务机器人将分别占激光雷达市场总额的34.64%、26.30%、33.81%和5.26%,而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将达到43.1亿美元。
镭智是最早布局转镜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公司之一,并成功打造了国内首台通过车辆法规认证的激光雷达和全球第二台激光雷达——CH32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已大规模交付东风悦翔。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CH128X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基于高光束混合固体激光雷达小型化技术的突破,不仅具有远距离、宽视场、高分辨率的优异性能,还大大缩小了整机体积。其中,CH128X1尺寸仅为118x90x75mm,车窗尺寸仅为85.3x66.8mm,更适合嵌入前进气格栅位置,兼顾整车设计美观的要求;CH128X2尺寸进一步缩小,高度仅为45mm,更适合将激光雷达嵌入车顶的OEM客户。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行业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外汽车主机厂和各应用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CH128X1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CH128X1道路测点云效果
CH128X的推出及其持续的性能优化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汽车主机厂的青睐和认可,与金龙、五菱、东风悦翔、陕汽等多个行业主流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并获得重要订单。
△镭智与东风悦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全面满足车规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镭光智能今年在徐州投资建立了新的全自动激光雷达生产基地,一期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本轮融资将帮助激光智能在新工厂引入SMT标准生产线,实现汽车级激光雷达生产全流程的工艺引入自动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一致性。生产基地只会生产车规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已经进入生产线调试阶段,9月份可以投产。预计2021年年产能20万辆,2022年28万辆,2023年超过50万辆。
△沈磊智能徐州生产基地
1550nm光激光雷达产品最好。
目前市场上的激光雷达光源大多采用经济型的905nm激光器。而905 nm激光雷达在满足人眼安全水平的功率下,很难探测到200 m以外道路上10cm以下高度的物体。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和行业需求,1550nm激光雷达将是下一代主流的前向主力激光雷达产品。
1550nm激光远离人眼吸收的可见光谱。相比同等功率905nm激光的1550nm激光,人眼安全性提升10万倍,探测距离可提升至300米以上,在雨雾天气探测更具穿透力,更符合高速场景下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要求。但目前1550nm光纤激光器成本较高,占雷达总成本的近80%,技术的成熟,导致1550nm激光雷达产品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方面,镭智已经进行了战略布局,并以绝对的R&D和生产优势在全球行业中领先。镭思智能创始人胡晓波先生从事激光行业20余年。他是中国最大的光纤激光公司创鑫激光的创始人。他曾经把脉冲光纤激光器的价格从20.1万降到8000人民币以内,把国外工业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市场份额从100%降到5%,基本上挤出了中国市场。因此被业界誉为“光纤激光器教父”,并于2014年随李克强总理作为科技部评选的十大青年科技企业家之一访俄。
得益于胡晓波先生在激光行业深厚的R&D和技术基础,镭智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1550nm光纤激光器及其核心大功率器件自研、自产能力的激光雷达公司,这将使其在1550nm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占据领先的竞争优势。
激光智能针对汽车前装市场开发了LS21G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采用1550nm光源,可探测250m处5%反射率的目标,原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本轮融资也将有效助推和保障下一代核心产品1550nm激光雷达的R&D、生产和市场布局,进一步构筑产品的技术壁垒和优势。
△1550nm LS21G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打造国产激光雷达之光
激光雷达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升级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在战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业发展考验。几年前,中国的激光雷达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但镭智一直在潜心攻关激光雷达的瓶颈问题。通过核心技术和工艺的自主创新,有效突破了激光雷达成本高、量产难等难题,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功推动国产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工业4.0、通用航空、桥梁防撞、测绘、安防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再次改写中国市场。
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化生产线,镭智一直引领行业内的成本迭代,在产品性价比上一直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2017年9月,镭智将市值6.8万到2.2万的机械式16线激光雷达砍掉;2019年2月,机械式多线激光雷达市场价格再次被大幅调价强烈撼动,32线激光雷达单价从12万提高到6万,16线激光雷达甚至只有1.2万,大大降低了激光雷达行业应用门槛,极大拓展了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2020年7月,随着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机械式32线激光雷达低至3万元。在随后的“双十一”活动中,镭智推出了机械式16线激光雷达史上最低价,机械式32线激光雷达14888元。虽然促销后原价有所回调,但也再次说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和价格,独树一帜。镭神的智能反向推动了激光雷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使许多原本因雷达成本高而无法获得批量订单的行业和客户能够及时、大规模地使用激光雷达,促进了各应用行业智能感知水平的飞跃和升级,也推动了国家科技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让更多的客户用上激光雷达,让更多的客户用好激光雷达。镭神践行了初衷,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
镭智自2015年成立以来,不仅坚持“让驾驶更安全,让机器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更肩负着打造激光雷达国产之光的使命。正如胡晓波先生所说,“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美元基金的投资,我一直希望做我们中国制造的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高端品牌!”
在工信部办公厅今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工作名单第一期获奖名单中,镭思智能、华为、腾讯、南方电网等13家获奖企业代表人工智能产业前沿实力上榜,这也是对镭思智能R&D实力的充分认可。借助本轮融资,镭智将继续发挥核心优势,全面打造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辆法规激光雷达,为加速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落地提供核心驱动力。
本轮融资完成后,镭智将进一步聚焦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战略市场布局,重点加强在机器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轨道交通等重大应用行业的战略投入。镭神的智能化产品和市场将一步步走上新的高峰。
同时,镭智也将为汽车主机厂等各大合作行业开辟新的战略投资,为下一步发展铺路!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版权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近日,作为国产激光雷达的领军代表,镭智宣布完成近3亿元C轮融资。领投方包括春阳资本和徐州政府引导基金。同时还有国联鲍彤、投控东海、正奇控股、招商证券投资、虹湾资本、君慈资本等其中,鸿雁投资是本次融资的财务顾问,镭智已完成四轮融资。股东包括北极光创投和招商资本。
镭思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胡晓波先生表示,本轮融资是镭思智能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将极大助推公司R&D、产业化和全球市场布局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镭智车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R&D、产业化和市场拓展,建设年产50万台的专用于车规产品生产的徐州生产基地及其全自动生产线,持续强化和提升基于汽车前装行业应用的多传感器融合传感算法R&D能力。 开发自主研发的核心驱动集成芯片和接收集成芯片,开展下一代战略产品——1550nm光纤激光雷达和核心大功率光纤组件的布局。 镭智将从研发、生产、营销全面构建车规激光雷达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加速提升软硬件产品性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布局汽车前装量产市场,这也将为镭智下一步走向资本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镭智自主研发的16路跨阻放大器LS1716M芯片。
激光雷达汽车前装市场容量指日可待
根据弗罗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达到135.4亿美元,其中高级辅助驾驶、无人驾驶、车联网和服务机器人将分别占激光雷达市场总额的34.64%、26.30%、33.81%和5.26%,而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将达到43.1亿美元。
镭智是最早布局转镜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公司之一,并成功打造了国内首台通过车辆法规认证的激光雷达和全球第二台激光雷达——CH32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已大规模交付东风悦翔。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CH128X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基于高光束混合固体激光雷达小型化技术的突破,不仅具有远距离、宽视场、高分辨率的优异性能,还大大缩小了整机体积。其中,CH128X1尺寸仅为118x90x75mm,车窗尺寸仅为85.3x66.8mm,更适合嵌入前进气格栅位置,兼顾整车设计美观的要求;CH128X2尺寸进一步缩小,高度仅为45mm,更适合将激光雷达嵌入车顶的OEM客户。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行业领先水平,受到国内外汽车主机厂和各应用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CH128X1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CH128X1道路测点云效果
CH128X的推出及其持续的性能优化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汽车主机厂的青睐和认可,与金龙、五菱、东风悦翔、陕汽等多个行业主流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并获得重要订单。
△镭智与东风悦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全面满足车规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镭光智能今年在徐州投资建立了新的全自动激光雷达生产基地,一期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本轮融资将帮助激光智能在新工厂引入SMT标准生产线,实现汽车级激光雷达生产全流程的工艺引入自动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一致性。生产基地只会生产车规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已经进入生产线调试阶段,9月份可以投产。预计2021年年产能20万辆,2022年28万辆,2023年超过50万辆。
△沈磊智能徐州生产基地
1550nm光激光雷达产品最好。
目前市场上的激光雷达光源大多采用经济型的905nm激光器。而905 nm激光雷达在满足人眼安全水平的功率下,很难探测到200 m以外道路上10cm以下高度的物体。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和行业需求,1550nm激光雷达将是下一代主流的前向主力激光雷达产品。
1550nm激光远离人眼吸收的可见光谱。相比同等功率905nm激光的1550nm激光,人眼安全性提升10万倍,探测距离可提升至300米以上,在雨雾天气探测更具穿透力,更符合高速场景下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要求。但目前1550nm光纤激光器成本较高,占雷达总成本的近80%,技术的成熟,导致1550nm激光雷达产品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方面,镭智已经进行了战略布局,并以绝对的R&D和生产优势在全球行业中领先。镭思智能创始人胡晓波先生从事激光行业20余年。他是中国最大的光纤激光公司创鑫激光的创始人。他曾经把脉冲光纤激光器的价格从20.1万降到8000人民币以内,把国外工业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市场份额从100%降到5%,基本上挤出了中国市场。因此被业界誉为“光纤激光器教父”,并于2014年随李克强总理作为科技部评选的十大青年科技企业家之一访俄。
得益于胡晓波先生在激光行业深厚的R&D和技术基础,镭智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1550nm光纤激光器及其核心大功率器件自研、自产能力的激光雷达公司,这将使其在1550nm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在性能和成本上占据领先的竞争优势。
激光智能针对汽车前装市场开发了LS21G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采用1550nm光源,可探测250m处5%反射率的目标,原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本轮融资也将有效助推和保障下一代核心产品1550nm激光雷达的R&D、生产和市场布局,进一步构筑产品的技术壁垒和优势。
△1550nm LS21G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打造国产激光雷达之光
激光雷达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升级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在战略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工业发展考验。几年前,中国的激光雷达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但镭智一直在潜心攻关激光雷达的瓶颈问题。通过核心技术和工艺的自主创新,有效突破了激光雷达成本高、量产难等难题,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功推动国产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工业4.0、通用航空、桥梁防撞、测绘、安防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再次改写中国市场。
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化生产线,镭智一直引领行业内的成本迭代,在产品性价比上一直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2017年9月,镭智将市值6.8万到2.2万的机械式16线激光雷达砍掉;2019年2月,机械式多线激光雷达市场价格再次被大幅调价强烈撼动,32线激光雷达单价从12万提高到6万,16线激光雷达甚至只有1.2万,大大降低了激光雷达行业应用门槛,极大拓展了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2020年7月,随着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机械式32线激光雷达低至3万元。在随后的“双十一”活动中,镭智推出了机械式16线激光雷达史上最低价,机械式32线激光雷达14888元。虽然促销后原价有所回调,但也再次说明了激光雷达的成本和价格,独树一帜。镭神的智能反向推动了激光雷达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空间的扩大,使许多原本因雷达成本高而无法获得批量订单的行业和客户能够及时、大规模地使用激光雷达,促进了各应用行业智能感知水平的飞跃和升级,也推动了国家科技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让更多的客户用上激光雷达,让更多的客户用好激光雷达。镭神践行了初衷,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
镭智自2015年成立以来,不仅坚持“让驾驶更安全,让机器更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更肩负着打造激光雷达国产之光的使命。正如胡晓波先生所说,“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美元基金的投资,我一直希望做我们中国制造的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高端品牌!”
在工信部办公厅今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工作名单第一期获奖名单中,镭思智能、华为、腾讯、南方电网等13家获奖企业代表人工智能产业前沿实力上榜,这也是对镭思智能R&D实力的充分认可。借助本轮融资,镭智将继续发挥核心优势,全面打造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辆法规激光雷达,为加速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落地提供核心驱动力。
本轮融资完成后,镭智将进一步聚焦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战略市场布局,重点加强在机器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轨道交通等重大应用行业的战略投入。镭神的智能化产品和市场将一步步走上新的高峰。
同时,镭智也将为汽车主机厂等各大合作行业开辟新的战略投资,为下一步发展铺路!
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版权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芯旺微电子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7月29日,采埃孚正式公布上半年财务业绩。在疫情大流行、全球半导体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具有挑战性的物流环境下,采埃孚以积极的销售和盈利数据结束了上半年。
1900/1/1 0:00:00封面来源:宁德时代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预热数月的钠离子电池终于出山了。
1900/1/1 0:00:00蓝鲸汽车7月29日讯,今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同时,创新的锂钠混搭电池包也首次亮相。
1900/1/1 0:00:007月29日,福特汽车宣布其全球电池创新中心FORDIONPARK正式定址于位于底特律城郊西南部的Romulus,旨在提升电芯和电池组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进一步加速福特电气化进程。
1900/1/1 0:00:00现代汽车于近日宣布,计划在美国加州投运公司旗下新款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重卡XCIENTFuelCell,用于改善该地区空气质量的两个公共资助项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