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马来西亚疫情日益严重,一家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位于马来西亚的Muar工厂数周前停工,并再次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这将直接影响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预计8月份将基本断供。
这已经不是汽车行业第一次对马来西亚严峻的疫情发出警告了。上周,外媒报道称,由于马来西亚一家芯片供应商工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日产汽车公司暂时关闭了其位于田纳西州士麦那的大型组装工厂的生产线,直至月底。日产北美没有透露具体供应商的名称,但表示工厂将在8月16日和8月23日的一周内停止生产,目前计划在8月30日重启生产线。
目前,马来西亚正面临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形势。虽然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在东南亚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但不足以迅速控制疫情。相反,Delta病株由于传播速度快,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这迫使马来西亚多次实施封锁措施,影响了当地的半导体制造商。
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主要的封装测试生产中心。目前,马来西亚有50多家半导体工厂,包括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国等众多国际半导体巨头。本地封装测试产能约占全球封装测试产能的13%。由于疫情的反复,作为当地关键技术供应链的半导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少半导体企业遭遇了停产的窘境。
图片来源:英飞凌
例如,据报道英飞凌在马来西亚有三家工厂。今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6月1日至6月14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英飞凌在当地的工厂被迫暂时关闭。虽然工厂已经恢复运营,但据报道英飞凌仍将面临数千万欧元的损失。
尽管英飞凌CEO莱因哈德·普罗斯(reinhard Pross)曾表示,正在尽最大努力解决整个供应链中遇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目前,马来西亚当地的半导体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因疫情而停工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员工的生命已经受到疫情的威胁。
根据之前的消息,英飞凌马来西亚Kulim晶圆制造和测试工厂的一些员工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英飞凌的马来西亚生产合作伙伴也将受到影响。上面提到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Muar的情况更为严峻。据报道,3000多名员工被数百人感染,20多名员工因疾病和疫情而牺牲。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近日宣布,已向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递交辞呈,辞去总理职务。随着穆希丁的辞职,无疑将使马来西亚本就不明朗的防疫形势更加艰难,进而给马来西亚本土半导体企业的复工生产增加更多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全球芯片短缺。
此前,业界曾一致认为,第二季度将是芯片供应最紧张的时候。现在看来,这个结论还是太乐观了。由于海外疫情复发,芯片交付日期仍在延长。根据海纳国际集团的最新研究,7月份芯片的交付周期(从订购半导体到交付的时间差)比6月份增加了8天多,现在已经达到了20.2周,是该公司自2017年开始跟踪相关数据以来等待时间最长的一次。
因为芯片的短缺,汽车行业遭受了巨大的产能损失。根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截至奥格斯……9,全球因芯片短缺造成的汽车产量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中国紧随其后,为112.2万辆。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测,全球汽车年产量的最终损失可能进一步上升至700万辆。
这意味着核心的缺失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汽车行业的正常运行,大概率会持续到明年。此前,全球最大的两家汽车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和恩智浦表示,芯片的供需要到明年年中才会平衡。近日,为芯片厂商提供封测服务的孙也认为,2022年芯片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芯片供应紧张仍将是众多行业面临的挑战。8月1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马来西亚疫情日益严重,一家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位于马来西亚的Muar工厂数周前停工,并再次被当地政府要求关闭部分生产线至8月21日,这将直接影响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预计8月份将基本断供。
这已经不是汽车行业第一次对马来西亚严峻的疫情发出警告了。上周,外媒报道称,由于马来西亚一家芯片供应商工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日产汽车公司暂时关闭了其位于田纳西州士麦那的大型组装工厂的生产线,直至月底。日产北美没有透露具体供应商的名称,但表示工厂将在8月16日和8月23日的一周内停止生产,目前计划在8月30日重启生产线。
目前,马来西亚正面临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峻的形势。虽然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在东南亚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但不足以迅速控制疫情。相反,Delta病株由于传播速度快,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这迫使马来西亚多次实施封锁措施,影响了当地的半导体制造商。
公开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主要的封装测试生产中心。目前,马来西亚有50多家半导体工厂,包括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安森美国等众多国际半导体巨头。本地封装测试产能约占全球封装测试产能的13%。由于疫情的反复,作为当地关键技术供应链的半导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不少半导体企业遭遇了停产的窘境。
图片来源:英飞凌
例如,据报道英飞凌在马来西亚有三家工厂。今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6月1日至6月14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行动管制令”,英飞凌在当地的工厂被迫暂时关闭。虽然工厂已经恢复运营,但据报道英飞凌仍将面临数千万欧元的损失。
尽管英飞凌CEO莱因哈德·普罗斯(reinhard Pross)曾表示,正在尽最大努力解决整个供应链中遇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目前,马来西亚当地的半导体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因疫情而停工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员工的生命已经受到疫情的威胁。
根据之前的消息,英飞凌马来西亚Kulim晶圆制造和测试工厂的一些员工已经感染了新冠肺炎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英飞凌的马来西亚生产合作伙伴也将受到影响。上面提到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Muar的情况更为严峻。据报道,3000多名员工被数百人感染,20多名员工因疾病和疫情而牺牲。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近日宣布,已向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递交辞呈,辞去总理职务。随着穆希丁的辞职,无疑会使马来西亚的防疫形势,这……不明确,难度更大,进而给马来西亚本土半导体企业复工生产增加更多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全球芯片短缺。
此前,业界曾一致认为,第二季度将是芯片供应最紧张的时候。现在看来,这个结论还是太乐观了。由于海外疫情复发,芯片交付日期仍在延长。根据海纳国际集团的最新研究,7月份芯片的交付周期(从订购半导体到交付的时间差)比6月份增加了8天多,现在已经达到20.2周,这是该公司自2017年开始跟踪相关数据以来最长的等待时间。
因为芯片的短缺,汽车行业遭受了巨大的产能损失。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全球因芯片短缺造成的汽车生产损失已达585.3万辆,其中北美和欧洲的损失最大,分别为187.4万辆和174.6万辆,中国紧随其后,为112.2万辆。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测,全球汽车年产量的最终损失可能进一步上升至700万辆。
这意味着核心的缺失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汽车行业的正常运行,大概率会持续到明年。此前,全球最大的两家汽车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和恩智浦表示,芯片的供需要到明年年中才会平衡。近日,为芯片厂商提供封测服务的孙也认为,2022年芯片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芯片供应紧张仍将是众多行业面临的挑战。
“Muar工厂3000多名员工,因疫情牺牲20多人,上百人感染。
1900/1/1 0:00:00安通林携用于全景天窗顶棚的轻量化注塑骨架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蜂巢智能转向科技携DPEPS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旧约诗篇五十一》里,大卫王如是喟叹。在奥古斯丁力推原罪论之后,这两个沉重的字眼便时常作为一种无奈的答案,去解答那些莫名的非难和指责。
1900/1/1 0:00:00英搏尔电气携“集成芯”驱动总成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蜂巢易创科技携大扭矩紧凑型高效混动动力总成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