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海马汽车(000572)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战略部署将深化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目前,公司已完成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的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力争2025年前投入约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同时,公司参与建设的海南首个一体化水制氢高压加氢站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未来公司计划在海南岛东(琼海)、西(儋州)、南(三亚)、北(海口)、中(琼中)建设大型加氢站。
8月16日下午,海马汽车(000572)股价直线涨停(来源:东方财富)。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海马汽车午后直线涨停,直至收盘。当日,氢能板块午后经历涨停,中泰股份、深冷股份、科融环境、厚朴股份、精诚股份、大洋电气、阳煤化工、浙江新能、柴权电力、海马汽车等股价封板,三聚环保、新天绿能、密封科技、雪人股份等股价大涨。消息面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世界财经》报道,中国石油首个冬奥会加氢站8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汽车燃料加注提供了保障,这标志着能源巨头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和布局又有了新进展。最近各种关于氢能的新闻层出不穷。
中国石油福田加氢站竣工(图片来源:中国石油魏然)专家指出,随着成本的降低,氢动力汽车将迎来发展趋势。从去年开始,我国加氢站建设加快。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36座加氢站投入运营。市场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个。与此同时,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布局也在加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以来,全国已签约氢气相关项目33个,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涉及氢气生产、储运、充装和应用等领域。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表示,氢动力汽车发展加速主要与成本下降有关。“以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例。燃料电池发动机加上系统,包括氢气瓶和控制器的成本占60%,所以价格还是很高的。锂离子电池(成本)在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下降了75%。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重现。”此外,成本更低的氢内燃机汽车也受到关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736号提案的答复中重申,氢发动机是氢能源在汽车上应用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同时氢发动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内燃机工业基础。基于此,工信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内燃机纳入支持范围。指出国内一些企业和大学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作为汽车工业的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加强……utomobile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70余项汽车发动机相关标准,涵盖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后处理系统等子领域;制定发布了15项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涵盖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加氢系统和接口。下一步,工信部将根据氢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情况,进一步评估现行标准体系的适应性和差异性,提前布局相关标准的预研,适时推进急需标准的制定,有力支持氢汽车科学合理发展。专家预测,随着对氢能重要性的肯定,氢能汽车将迎来发展趋势。从技术路线来看,一汽R&D研究所首席专家李金城认为,未来氢能源汽车将“两条腿走路”。对于海马来说,选择在这个时候切入氢能领域,无疑是最后一站。要知道,作为其近年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Xpeng Motors伴随着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相继获得生产资质,并在广州和武汉开工,Xpeng Motors对未来的产能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但在Xpeng Motors的未来,海马汽车已经不存在了。根据海马汽车与Xpeng汽车于2017年9月签署的《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初步确定协议项下生产的车型产能为5万辆/年,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对此,Xpeng Motors已明确表示,双方合作将于年底到期,不再续约。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发布的改款小鹏G3车型尾部由“海马”改为“小鹏”,表明这款新车型将不再由海马汽车生产。受此影响,海马会有大量闲置产能,销量和收入会明显减少。海马汽车也将不得不加快转型,开拓新业务。但氢能领域能否支撑海马汽车重回新生,还是要等待其产品的诞生才能下结论。8月16日,海马汽车(000572)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战略部署将深化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目前,公司已完成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样车的研发,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力争2025年前投入约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同时,公司参与建设的海南首个一体化水制氢高压加氢站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未来公司计划在海南岛东(琼海)、西(儋州)、南(三亚)、北(海口)、中(琼中)建设大型加氢站。
8月16日下午,海马汽车(000572)股价直线涨停(来源:东方财富)。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海马汽车午后直线涨停,直至收盘。当日,氢能板块午后经历涨停,中泰股份、深冷股份、科融环境、厚朴股份、精诚股份、大洋电气、阳煤化工、浙江新能、柴权电力、海马汽车等股价封板,三聚环保、新天绿能、密封科技、雪人股份等股价大涨。消息面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世界财经》报道,中国石油首个冬奥会加氢站8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汽车燃料加注提供了保障,这标志着能源巨头在氢能领域的探索和布局又有了新进展。最近各种关于氢能的新闻层出不穷。
中国石油福田加氢站竣工(图片来源:中国石油魏然)专家指出,随着成本的降低,氢动力汽车将迎来新的一年……发展趋势。从去年开始,我国加氢站建设加快。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36座加氢站投入运营。市场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个。与此同时,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布局也在加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以来,全国已签约氢气相关项目33个,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涉及氢气生产、储运、充装和应用等领域。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表示,氢动力汽车发展加速主要与成本下降有关。“以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例。燃料电池发动机加上系统,包括氢气瓶和控制器的成本占60%,所以价格还是很高的。锂离子电池(成本)在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下降了75%。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重现。”此外,成本更低的氢内燃机汽车也受到关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736号提案的答复中重申,氢发动机是氢能源在汽车上应用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同时氢发动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内燃机工业基础。基于此,工信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内燃机纳入支持范围。指出国内一些企业和大学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作为汽车行业的管理部分,工信部将继续加强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发布汽车发动机相关标准70余项,涵盖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后处理系统等子领域;制定发布了15项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涵盖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加氢系统和接口。下一步,工信部将根据氢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情况,进一步评估现行标准体系的适应性和差异性,提前布局相关标准的预研,适时推进急需标准的制定,有力支持氢汽车科学合理发展。专家预测,随着对氢能重要性的肯定,氢能汽车将迎来发展趋势。从技术路线来看,一汽R&D研究所首席专家李金城认为,未来氢能源汽车将“两条腿走路”。对于海马来说,选择在这个时候切入氢能领域,无疑是最后一站。要知道,作为其近年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Xpeng Motors伴随着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相继获得生产资质,并在广州和武汉开工,Xpeng Motors对未来的产能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但在Xpeng Motors的未来,海马汽车已经不存在了。根据海马汽车与Xpeng汽车于2017年9月签署的《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初步确定协议项下生产的车型产能为5万辆/年,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对此,Xpeng Motors已明确表示,双方合作将于年底到期,不再续约。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发布的改款小鹏G3车型尾部由“海马”改为“小鹏”,表明这款新车型将不再由海马汽车生产。受此影响,海马会有大量闲置产能,销量和收入会明显减少。海马汽车也将不得不加快转型,开拓新业务。但氢能领域能否支撑海马汽车重回新生,还是要等待其产品的诞生才能下结论。
20162021,五年匆匆即过,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这五年里跌宕起伏。
1900/1/1 0:00:00在正式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一句话点评》回想起今年年初的一篇分析文章《数据解析:2021年大众或将拖累德系败走日系》,文章分析认为,大众品牌SUV的增长乏力、轿车被压制,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斯巴鲁将斥资2722亿美元,在其位于东京北部群马县的国内生产中心,建造一座七层高的研发中心。
1900/1/1 0:00:008月16日上午,有报道称,餐饮行业创业者林某钦驾驶蔚来ES8在沈海高速发生车祸去世事件有了新进展,林某钦家属委托代理此案的北京权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林丽鸿律师称:蔚来技术人员未经交警同意,
1900/1/1 0:00:00来源:Unsplash作者李玉鹏苏鹏编辑李欢欢王妍短短半个月内,又一起因为自动驾驶而引发的伤亡事故,将蔚来汽车推向了风口浪尖。
1900/1/1 0:00:00“2025年,我相信在中国一线城市,智能汽车电动汽车占比会是新车占比60,智能汽车占到60里面的50以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