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一则讣告开始在网上流传。微信官方账号,一个名为“美宜豪”的个人发布讣告称,2021年8月12日下午2点,创办了多个知名快餐品牌的蔚来ES8车主林文钦在沈海高速汉江段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年仅31岁。如果讣告中没有具体提到车辆的品牌和具体功能,可能只是另一个圈子里令人遗憾的车祸。但正是讣告中对具体品牌和功能的“引导”,才让这起危险的车祸从另一个角度引起了汽车行业的关注。因为从讣告的表述来看,至少在丧事群体中,林先生的车祸意外死亡与蔚来品牌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截至目前,车祸调查取证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关于事故的详细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是蔚来汽车和NOP的功能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与讣告中对“自动驾驶”的定义不同,蔚来官方从未描述过事故前后“自动驾驶”的功能,一直将NOP的名称定义为“飞行员辅助”。甚至在私下沟通中,蔚来公关团队和李斌本人都向媒体表示:“不要把NOP和任何自动驾驶仪连接,蔚来NOP是领先行业的导航辅助功能”。一次事故,两种说法:在消费者眼中,蔚来提供“自动驾驶”,对车主的安全负责;但在蔚来的表述中,并没有“自动驾驶”这个词。根本原因是厂商和用户对自动驾驶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蔚来:我从来没说过NOP就是林老师车祸中提到的蔚来NOP功能。全称是Navigate on Pilot,是NIO OS 2.7.0升级后新增的功能。该功能于2020年9月在汽车中国首次发布,并于当年10月通过FOTA(远程固件升级)批量推送给用户。
在当时的新闻资料中,蔚来声称NOP导航辅助实现了在指定路径下,根据导航路线自动辅助驾驶,是国内首个将高精度地图应用于量产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导航辅助允许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环境中,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进出匝道、切换主路,并根据道路限速、环境感知等信息自动调整速度、智能变道、自动超车慢车。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锡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明确表示,“从功能描述上看,NOP应该归入L2+的智能辅助驾驶范畴”。因为它实现了比L2更高级、更智能的辅助功能,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摆脱驾驶员的监控,实现更高级别的(L3、L4)自动驾驶。因为是高级辅助驾驶功能,蔚来汽车并没有在官方渠道宣称无人驾驶,甚至还严格纠正了媒体的相关说法。据接近蔚来的媒体人士透露,在蔚来NOP发布初期,其在文字中错误地将NOP标注为“造车新势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引发了蔚来公关业务部门的高度敏感。清晨,国际电联呼吁立即改变。事实上,蔚来在2020年10月在其官网发布的《航标指南》一文中也明确表示,NOP绝不应等同于自动驾驶,NOP不应用于非封闭道路(如城市地面道路、山路)。
来源:蔚来APP 《NOP用户指南》蔚来官方也指出NOP无法对人、动物、红绿灯、静态障碍物(如高速收费站、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做出反应。)及时。”如有意外,施工区域,临时封路等。前方路线,请立即接管车辆。NOP无法应对所有的天气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大家一定要时刻关注天气、交通状况、道路环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自主决定是否使用NOP。"
来源:蔚来APP 《NOP用户指南》针对林先生的车祸,蔚来回应:“对于车主的遭遇,蔚来深感痛心,正在配合当地交警调查事故,一切都在等待的调查结果。“同时,蔚来再次强调NOP是特定场景下的辅助驾驶。使用此功能时,您必须按要求握住方向盘,并专注于向前看,以便随时接管车辆。「自动辅助驾驶」是怎么变成「自动驾驶」的?为什么看似清晰的自动辅助驾驶方案在用户心目中变成了自动驾驶方案?既然蔚来官方没有提及任何NOP功能是自动驾驶的描述,那么受访者和车主讣告中所说的“自动驾驶”概念是从何而来?为了验证普通用户在不同情境下对NOP功能属性的判断,汽车预言家进行了随机采访。在20多位随机的非汽车行业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在了解了蔚来NOP的介绍后,反复将蔚来NOP的功能描述为“自动驾驶……在什么是自动驾驶标准的问题上,20名受访者无法给出答案,但他们表示,公司单独推广这项功能,让他们有使用这项技术的冲动,希望有不一样的驾驶体验。
这个非正式调查的结果与事故车主的认知一致,也从侧面总结出一个全新的答案:非专业人士对自动驾驶的分类和使用边界模糊。无论是蔚来还是特斯拉,无论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还是有限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表情,消费者对专业信息的接受度都很容易被过滤,最终导致误判。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播学者表示,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感知到的往往是那些与自身兴趣、习惯、需求相一致或接近的部分,也就是选择性接受。作为全新的汽车品牌,蔚来、特斯拉和小鹏,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是创新,这些品牌也愿意向消费者展示智能的优势。因此,当蔚来和特斯拉向外界强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概念时,大多数消费者首先会认为他不同于传统汽车的辅助驾驶,然后将其简化为“自动驾驶”系统,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暗示性的细节。这位人士认为,类似NOP的功能,确实可能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实现一些让消费者超出预期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巩固了消费者的一种概念判断。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厂商采取了一系列监控人类驾驶的技术措施,比如在方向盘上添加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确保驾驶员能够实时监控和处理车辆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
汽车先知在JD.COM和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到一款配重环产品。这款产品可以模拟一只手的重量,甚至保持与人体相同的温度,让车辆的电子系统误以为是驾驶员在驾驶,然后由电脑控制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汽车预言家发现,这种容易出事故的产品居然有10万+的销量,说明部分消费者误用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既有认知偏差,也有明知故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动驾驶的风险。如果没事,第一次会被认为是技术问题。”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企业有责任告知消费者,自动驾驶并没有取代人工驾驶,要合理引导自身技术,不要放大宣传;消费者也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交通法规驾驶,不要为了某项技术而图一时之快。一方面,过度包装的高级辅助驾驶是使用环境的不成熟;另一方面,除了消费者的选择性认知,新造车企业对自动辅助驾驶的一些“刻意”引导也成为了消费者认知错误的推手。
0
汽车预言家在蔚来官网看到,在NIO Pilot的介绍页面上,蔚来将其描述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英文翻译中既没有“auto”,也不需要驾驶员抓方向盘;在NOP导航辅助的页面介绍中,蔚来介绍导航辅助是导航+地图+NIO 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车辆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巡航,同时出现“自动”字样;蔚来在NIO Pilot的介绍中称,该功能搭载“蔚来自主研发,搭载全球领先的Mobileyeye EQ 4自动驾驶芯片”。
1
无论在NIO Pilot、pilot NOP还是chip的介绍中,都有“自动”这个关键词,极端情况下需要车主接手等等,这些都隐藏在极简视觉元素的显示页面中。
2
发现不仅蔚来,特斯拉、小鹏等企业也为自动辅助驾驶做了一系列“包装”。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命名为“自动辅助驾驶”,英文翻译为“AutoPilot”,提醒司机主动监控。Xpeng Motors将其驾驶辅助系统称为“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蔚来一样,两家车企都在介绍页面的最下方不显眼处,注明“驾驶员必须始终承担控制汽车、保持正确距离和速度的最终责任”。
3
几个品牌在宣传中,在“辅助驾驶系统”中加入了“自动”二字,造成了大量用户的误解。8月16日,汽车预报员走访了多家造车新势力和自主汽车销售终端,发现不少销售员工也在用自动驾驶的概念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很多销售顾问都把自动辅助驾驶简化为自动驾驶来介绍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深入询问,销售顾问才会向消费者解释,这种所谓的自动驾驶还是需要人为干预的。有销售顾问向汽车预言家坦言,现在所有家庭都是辅助驾驶功能,如果在功能上没有区别。将辅助驾驶功能简化为自动驾驶功能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这样。言外之意:“谁不说那就是傻。”区分自动驾驶的责任-证据应保留在整个现场。通过综合对比发现,蔚来、小鹏甚至特斯拉在自动辅助驾驶的表述上一直很克制。汽车预言家在很多汽车品牌官网看到,即使只实现了高级自动驾驶的某项功能(比如场景停车),也有企业已经打出了L3甚至L4的自动驾驶水平。
8月14日晚,一则讣告开始在网上流传。微信官方账号,一个名为“美宜豪”的个人发布讣告称,2021年8月12日下午2点,创办了多个知名快餐品牌的蔚来ES8车主林文钦在沈海高速汉江段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年仅31岁。如果讣告中没有具体提到车辆的品牌和具体功能,可能只是另一个圈子里令人遗憾的车祸。但正是讣告中对具体品牌和功能的“引导”,才让这起危险的车祸从另一个角度引起了汽车行业的关注。因为从讣告的表述来看,至少在丧事群体中,林先生的车祸意外死亡与蔚来品牌所谓的‘自动驾驶’功能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截至目前,车祸调查取证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关于事故的详细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是蔚来汽车和NOP的功能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与讣告中对“自动驾驶”的定义不同,蔚来官方从未描述过事故前后“自动驾驶”的功能,一直将NOP的名称定义为“飞行员辅助”。甚至在私下沟通中,蔚来公关团队和李斌本人都向媒体表示:“不要把NOP和任何自动驾驶仪连接,蔚来NOP是领先行业的导航辅助功能”。一次事故,两种说法:在消费者眼中,蔚来提供“自动驾驶”,对车主的安全负责;但在蔚来的表述中,并没有“自动驾驶”这个词。根本原因是厂商和用户对自动驾驶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蔚来:我从来没说过NOP就是林老师车祸中提到的蔚来NOP功能。全称是Navigate on Pilot,是NIO OS 2.7.0升级后新增的功能。该功能于2020年9月在汽车中国首次发布,并于当年10月通过FOTA(远程固件升级)批量推送给用户。
在当时的新闻资料中,蔚来声称NOP导航辅助实现了在指定路径下,根据导航路线自动辅助驾驶,是国内首个将高精度地图应用于量产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导航辅助允许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环境中,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进出匝道和切换主路,并根据道路限速、环境感知等信息自动调整速度、智能变道、自动超车慢车。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锡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明确表示,“从功能描述上看,NOP应该归入L2+的智能辅助驾驶范畴”。因为它实现了比L2更高级、更智能的辅助功能,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摆脱驾驶员的监控,实现更高级别的(L3、L4)自动驾驶。因为是高级辅助驾驶功能,蔚来汽车并没有在官方渠道宣称无人驾驶,甚至还严格纠正了媒体的相关说法。据接近蔚来的媒体人士透露,在蔚来NOP发布初期,其在文字中错误地将NOP标注为“造车新势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引发了蔚来公关业务部门的高度敏感。清晨,国际电联呼吁立即改变。事实上,蔚来在2020年10月在其官网发布的《航标指南》一文中也明确表示,NOP绝不应等同于自动驾驶,NOP不应用于非封闭道路(如城市地面道路、山路)。
来源:蔚来APP 《NOP用户指南》蔚来官方也指出NOP无法对人、动物、红绿灯、静态障碍物(如高速收费站、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做出反应。)及时。”如有意外,施工区域,临时封路等。前方路线,请立即接管车辆。NOP无法应对所有的天气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大家一定要时刻关注天气、交通状况、道路环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自主决定是否使用NOP。"
来源:蔚来APP 《NOP用户指南》针对林先生的车祸,蔚来回应:“对于车主的遭遇,蔚来深感痛心,正在配合当地交警调查事故,一切都在等待的调查结果。“同时,蔚来再次强调NOP是特定场景下的辅助驾驶。使用此功能时,您必须按要求握住方向盘,并专注于向前看,以便随时接管车辆。「自动辅助驾驶」是怎么变成「自动驾驶」的?为什么看似清晰的自动辅助驾驶方案在用户心目中变成了自动驾驶方案?既然蔚来官方没有提及任何NOP功能是自动驾驶的描述,那么受访者和车主讣告中所说的“自动驾驶”概念是从何而来?为了验证普通用户在不同情境下对NOP功能属性的判断,汽车预言家进行了随机采访。在20多位随机的非汽车行业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在了解了蔚来NOP的介绍后,反复将蔚来NOP的功能描述为“自动驾驶……在什么是自动驾驶标准的问题上,20位受访者无法给出答案,但他们表示,公司单独推广这项功能,让他们有使用这项技术的冲动,希望有不一样的驾驶体验。
这个非正式调查的结果与事故车主的认知一致,也从侧面总结出一个全新的答案:非专业人士对自动驾驶的分类和使用边界模糊。无论是蔚来还是特斯拉,无论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还是有限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表情,消费者对专业信息的接受度都很容易被过滤,最终导致误判。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播学者表示,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感知到的往往是那些与自身兴趣、习惯、需求相一致或接近的部分,也就是选择性接受。作为全新的汽车品牌,蔚来、特斯拉和小鹏,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是创新,这些品牌也愿意向消费者展示智能的优势。因此,当蔚来和特斯拉向外界强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概念时,大多数消费者首先会认为他不同于传统汽车的辅助驾驶,然后将其简化为“自动驾驶”系统,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暗示性的细节。这位人士认为,类似NOP的功能,确实可能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实现一些让消费者超出预期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巩固了消费者的一种概念判断。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厂商采取了一系列监控人类驾驶的技术措施,比如在方向盘上添加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确保驾驶员能够实时监控和处理车辆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
汽车先知在JD.COM和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到一款配重环产品。这款产品可以模拟一只手的重量,甚至保持与人体相同的温度,让车辆的电子系统误以为是驾驶员在驾驶,然后由电脑控制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汽车预言家发现,这种容易出事故的产品居然有10万+的销量,说明部分消费者误用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既有认知偏差,也有明知故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自动驾驶的风险。如果没事,第一次会被认为是技术问题。”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企业有责任告知消费者,自动驾驶并没有取代人工驾驶,要合理引导自身技术,不要放大宣传;消费者也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交通法规驾驶,不要为了某项技术而图一时之快。一方面,过度包装的高级辅助驾驶是使用环境的不成熟;另一方面,除了消费者的选择性认知,新造车企业对自动辅助驾驶的一些“刻意”引导也成为了消费者认知错误的推手。
0
汽车预言家在蔚来官网看到,在NIO Pilot的介绍页面上,蔚来将其描述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英文翻译中既没有“auto”,也不需要驾驶员抓方向盘;在NOP导航辅助的页面介绍中,蔚来介绍导航辅助是导航+地图+NIO 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车辆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自动巡航,同时出现“自动”字样;蔚来在NIO Pilot的介绍中称,该功能搭载“蔚来自主研发,搭载全球领先的Mobileyeye EQ 4自动驾驶芯片”。
1
无论在NIO Pilot、pilot NOP还是chip的介绍中,都有“自动”这个关键词,极端情况下需要车主接手等等,这些都隐藏在极简视觉元素的显示页面中。
2
发现不仅蔚来,特斯拉、小鹏等企业也为自动辅助驾驶做了一系列“包装”。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命名为“自动辅助驾驶”,英文翻译为“AutoPilot”,提醒司机主动监控。Xpeng Motors将其驾驶辅助系统称为“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蔚来一样,两家车企都在介绍页面的最下方不显眼处,注明“驾驶员必须始终承担控制汽车、保持正确距离和速度的最终责任”。
3
几个品牌在宣传中,在“辅助驾驶系统”中加入了“自动”二字,造成了大量用户的误解。8月16日,汽车预报员走访了多家造车新势力和自主汽车销售终端,发现不少销售员工也在用自动驾驶的概念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很多销售顾问都把自动辅助驾驶简化为自动驾驶来介绍消费者。只有消费者深入询问,销售顾问才会向消费者解释,这种所谓的自动驾驶还是需要人为干预的。有销售顾问向汽车预言家坦言,现在所有家庭都是辅助驾驶功能,如果在功能上没有区别。将辅助驾驶功能简化为自动驾驶功能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这样。言外之意:“谁不说那就是傻。”区分自动驾驶的责任-证据应保留在整个现场。通过综合对比发现,蔚来、小鹏甚至特斯拉在自动辅助驾驶的表述上一直很克制。汽车预言家在很多汽车品牌官网看到,即使只实现了高级自动驾驶的某项功能(比如场景停车),也有企业已经打出了L3甚至L4的自动驾驶水平。全球新高端品牌——力克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体验店于当地时间8月14日正式开业。这是领克继2020年10月阿姆斯特丹体验店、2021年1月哥德堡体验店之后,一年之内在欧洲开设的第三家线下体验店,标志着领克的欧洲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持续拓展。
8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柯灵体验店正式开业。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国际(瑞典)首席执行官Alain Visser表示:“作为我们在比利时的第一家店,领克安特卫普体验店的开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这对我意义重大,因为我在安特卫普出生和长大。”柯灵欧洲体验店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线下体验店的认知。早在柯灵首家体验店在阿姆斯特丹开业时,著名时尚杂志VOUGE就评价道:“柯灵线下体验店更符合新一代潮人的生活方式,汇聚新锐设计师的智慧。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随意参观,还可以实际加入体验店的很多活动,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打破传统局限,打造“体验式汽车零售”社区
和阿姆斯特丹体验店、哥德堡体验店一样,Link Automotive安特卫普体验店以打造社区为驱动,用设计展现独特气质,注重空间的高效灵活规划和室内环保材料的使用,拥有精致的吧台和公共区域,为志同道合者打造社区。这不是传统的汽车展厅,没有豪华的陈设和传统的销售人员。……t重新定义了“体验式汽车零售”,强调沉浸式体验,而不是卖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户可以到店看车、试驾、注册会员。体验店设置了会员活动室、咖啡休息室、合作品牌展示零售空间。
9
安特卫普Link体验店强调沉浸式体验。
为了给当地消费者带来更亲密和共鸣的体验,安特卫普体验店由克林和新秩序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他们改造了一个时尚街区中心的历史消防站,并用天然建筑材料和环保回收塑料翻新了这座历史建筑。其中,展台采用回收报纸手工制作,既有设计感又环保。体验店在延续原有建筑设计特色的同时,也注入了个性潮流的基因。例如,有一个“空中花园”,你可以在那里放松和荡秋千。
“不止是车”是领克一直秉承的品牌主张,也是领克与社群连接的方式。从阿姆斯特丹体验店、哥德堡体验店到安特卫普体验店,克林的合作伙伴采用了很多本土品牌,比如AR。m珠宝,Serax home,DAS服装,House浣熊室内设计等等。这是一系列与Link一样具有可持续性、创造性和社区价值的品牌。在这里,用户可以找到所有关于生活的灵感和美好,欣赏它,或者购买合作伙伴的产品或服务,给旅行和生活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0
安特卫普体验店有一种新颖的“订阅模式”
聚焦“用车”,体验“订阅”更便捷的出行生活。
凭借其独特的设计,Link在欧洲的线下体验店还拥有新颖的“订阅模式”,更侧重于“车辆使用”。用户可以选择订阅短租、长租或者直接购买车辆,让用户有更便捷的出行体验。除了和家人共享汽车,还可以和邻居共享汽车的使用权。通过移动网络与OTA保持同步,同时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通过采用创新的“订阅制”商业模式,力克在欧洲率先实现了从汽车制造商到出行服务商的角色转变。截至今年上半年,欧洲已有超过15000名用户成为Link的订阅系统会员。“欧洲计划”的快速推进,是对“生于全球,开放互联”品牌理念的生动诠释,将不断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1
克林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是中国高端品牌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一步。除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体验店,2021年,Link计划在年底前再开4家体验店,分别位于德国柏林、法国巴塞罗那和意大利米兰,柏林体验店将于9月17日与欧洲消费者见面。而且领克将在瑞典开设品牌之旅,在德国汉堡开设pop-up店,让更多的欧洲用户认识、了解、选择领克,带给他们更好的用车体验。
对欧出口常态化稳步构建全球“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国内市场,领克汽车延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表现优异。2021年7月,领克销量为18225辆,同比增长18.88%,品牌总销量突破55万辆,达到556046辆。稳定而超前的销量,直接体现了力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彰显了后疫情时代的强劲复苏能力。
在国内销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年利达充分利用完善的全球资源,稳步推进欧洲及全球市场的拓展。自“欧洲计划”启动以来,力克将整车出口欧洲常态化,开启了国内外“双循环”的良性模式。与此同时,全球战略,如林克莱特在亚洲的发展……太平洋市场也在有序推进。
国内外事业的稳步推进,表明年利达全面开启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将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有益探索。全球新高端品牌——力克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体验店于当地时间8月14日正式开业。这是领克继2020年10月阿姆斯特丹体验店、2021年1月哥德堡体验店之后,一年之内在欧洲开设的第三家线下体验店,标志着领克的欧洲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持续拓展。
8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柯灵体验店正式开业。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国际(瑞典)首席执行官Alain Visser表示:“作为我们在比利时的第一家店,领克安特卫普体验店的开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这对我意义重大,因为我在安特卫普出生和长大。”柯灵欧洲体验店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线下体验店的认知。早在柯灵首家体验店在阿姆斯特丹开业时,著名时尚杂志VOUGE就评价道:“柯灵线下体验店更符合新一代潮人的生活方式,汇聚新锐设计师的智慧。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随意参观,还可以实际加入体验店的很多活动,成为社区的一部分。”
打破传统局限,打造“体验式汽车零售”社区
和阿姆斯特丹体验店、哥德堡体验店一样,Link Automotive安特卫普体验店以打造社区为驱动,用设计展现独特气质,注重空间的高效灵活规划和室内环保材料的使用,拥有精致的吧台和公共区域,为志同道合者打造社区。这不是传统的汽车展厅,没有豪华的陈设和传统的销售人员。它重新定义了“体验式汽车零售”,强调沉浸式体验,而不是卖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户可以到店看车、试驾、注册会员。体验店设置了会员活动室、咖啡休息室、合作品牌展示零售空间。
9
安特卫普Link体验店强调沉浸式体验。
为了给当地消费者带来更亲密和共鸣的体验,安特卫普体验店由克林和新秩序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他们改造了一个时尚街区中心的历史消防站,并用天然建筑材料和环保回收塑料翻新了这座历史建筑。其中,展台采用回收报纸手工制作,既有设计感又环保。体验店在延续原有建筑设计特色的同时,也注入了个性潮流的基因。例如,有一个“空中花园”,你可以在那里放松和荡秋千。
“不止是车”是领克一直秉承的品牌主张,也是领克与社群连接的方式。从阿姆斯特丹体验店、哥德堡体验店到安特卫普体验店,克林的合作伙伴采用了很多本土品牌,比如AR。m珠宝,Serax home,DAS服装,House浣熊室内设计等等。这是一系列与Link一样具有可持续性、创造性和社区价值的品牌。在这里,用户可以找到所有关于生活的灵感和美好,欣赏它,或者购买合作伙伴的产品或服务,给旅行和生活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0
安特卫普体验店有一种新颖的“订阅模式”
聚焦“用车”,体验“订阅”更便捷的出行生活。
凭借其独特的设计,Link在欧洲的线下体验店还拥有新颖的“订阅模式”,更侧重于“车辆使用”。用户可以选择订阅短租、长租或者直接购买车辆,让用户有更便捷的出行体验。除了和家人共享汽车,还可以和邻居共享汽车的使用权。通过以下方式与OTA保持同步……移动网络,同时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通过采用创新的“订阅制”商业模式,力克在欧洲率先实现了从汽车制造商到出行服务商的角色转变。截至今年上半年,欧洲已有超过15000名用户成为Link的订阅系统会员。“欧洲计划”的快速推进,是对“生于全球,开放互联”品牌理念的生动诠释,将不断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1
克林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是中国高端品牌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一步。除了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体验店,2021年,Link计划在年底前再开4家体验店,分别位于德国柏林、法国巴塞罗那和意大利米兰,柏林体验店将于9月17日与欧洲消费者见面。而且领克将在瑞典开设品牌之旅,在德国汉堡开设pop-up店,让更多的欧洲用户认识、了解、选择领克,带给他们更好的用车体验。
对欧出口常态化稳步构建全球“双循环”发展格局
在国内市场,领克汽车延续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表现优异。2021年7月,领克销量为18225辆,同比增长18.88%,品牌总销量突破55万辆,达到556046辆。稳定而超前的销量,直接体现了力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彰显了后疫情时代的强劲复苏能力。
在国内销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年利达充分利用完善的全球资源,稳步推进欧洲及全球市场的拓展。自“欧洲计划”启动以来,力克将整车出口欧洲常态化,开启了国内外“双循环”的良性模式。与此同时,Linklater在亚太市场的发展等全球战略也在有序推进。
国内外事业的稳步推进,表明年利达全面开启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将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有益探索。
刚刚过去的7月,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46万辆,环比增长51,同比增长2029。1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339万辆,同比增长2274。
1900/1/1 0:00:008月16日,闻泰科技发布“进展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BV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初创企业Canoo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新增了数百名员工,当前正在确定投产日期。但是,该公司尚未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例如电池供应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印度理工学院(IIT)Mandi校区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可帮助减少交通管理中的人工干预,并防止驾驶员在急转弯或盲区转弯时发生交通事故。
1900/1/1 0:00:00伴随特斯拉股价回升,马斯克最近又重新坐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全世界最富有的人2020年的薪酬居然为“零”。
1900/1/1 0:00:00最近蔚来车主使用领航辅助驾驶(NOP)功能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意外至驾驶员遇难的新闻持续发酵,引发了全网对所谓“自动驾驶”这一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未来技术展开了热议与质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