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云母提锂“烽烟四起”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全球锂资源短缺预警,国际地缘存在变数。为了维持上游材料的稳定供应,动力电池巨头们都在争夺锂资源。

江西宜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资源量相当于636万吨碳酸锂。近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两大动力电池巨头相继落户宜春,业界重新将目光投向锂云母资源。

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落户宜春,是江西省单笔投资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

郭萱高科年初宣布在宜春投资115亿元的锂电池项目也有了新进展,两个新的锂电池材料项目分别落户宜丰和奉新。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碳酸锂10万吨。

资本涌动的背后,除了动力电池龙头迫切的资源战略部署,也意味着云母提锂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获得了认可。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锂云母碳酸锂在国内碳酸锂出货量中的占比从长期不足5%上升至上半年的25%,且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主。”业内人士告诉高科锂电,预计2021年国内从云母中提取锂的产能为13万吨,碳酸锂产量将达到6万吨左右。

同时,随着云母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自身矿石的优势,云母提锂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从之前的8-10万元/吨下降到3.5-4.5万元/吨,与采购原料的锂辉石冶炼厂相比优势明显。

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江西锂云母预计释放碳酸锂当量超过20万吨。在动力电池密集扩容、锂需求不断增加的新超级周期中,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锂云母被视为我国锂资源供应的重要补充。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此次入驻宜春,无疑将带来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资本实力,完善锂电池产业链,进一步突破云母提锂技术,降低成本,解决废渣处理问题。

从云母中提取锂的“难点”

过去锂云母由于原矿品位低,杂质多,Li2O含量相对较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生产的碳酸锂质量难以达到电池级别,导致其长期被市场忽视。

2015-2017年,受市场供需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万元/吨攀升至16万元/吨。即使云母提锂成本高,但每吨利润仍高达6-8万元,使得云母提锂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线。

随后几年,由于碳酸锂产能迅速扩张,下游需求放缓,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低至3.8万元/吨,这种高成本的提锂技术逐渐被资本市场遗忘。

在这个过程中,碳酸锂价格的波动也在倒逼云母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从石灰石煅烧法、硫酸浸出法等传统工艺到硫酸盐焙烧法,固氟工艺的突破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实现了大规模连续生产。

同时,通过副产物长石粉、应时和钽铌锡精矿的回收利用,抵消了部分锂云母精矿的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性价比。目前几大企业成本已降至4.5万元/吨左右(含管理费用和折旧,不含增值税和所得税)。

然而,从云母中提取锂的大规模生产仍然存在挑战。李梁滨,赣锋董事长……锂工业指出,在大规模生产云母锂提取的困难。一是选矿难度大,收益比较低;二是环保限制,包括固氟和废渣处理。

首先,锂云母原矿品位低,0.8%以上的矿石特别少见,一般0.4,选矿难度大,产量比较低。从0.4%品位原矿到2.2%品位精矿,生产1吨精矿可能需要8吨原矿,煅烧2.2%精矿生产锂盐可能需要25吨,所以生产1吨锂盐需要200吨原矿。

其次,云母提锂的环保问题也值得关注。云母含氟,需要固定,但氟总会出来,对环境影响很大。另外还有废渣处理的问题,因为锂是用硫酸盐提取的,废渣中含有钠、钾、钙,在水泥行业也会被限制,废渣量特别大。

按照锂云母与碳酸锂18:1的冶炼比例,每生产1吨碳酸锂将产生17吨废渣,宜春建设20万吨碳酸锂将产生340万吨废渣。如何处理剩余的废渣,是水泥行业消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攻击锂云母企业

目前国内云母提锂出货量集中在永兴材料、江特电气(银锂新能源)、飞宇新能源、石楠锂电池四家江西企业。

在此过程中,得益于云母提锂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缩短工艺流程,提高锂浸出率,获得了电池级碳酸锂,使云母提锂进入低成本范围。

高新锂电了解到,目前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石楠锂电主要采用复合盐低温焙烧法,飞宇新能源采用锂云母矿高温焙烧制取锂母液制备碳酸锂。

成本方面,由于上述四家锂云母企业都有自己的矿山,在锂云母精矿成本上有很大优势。叠加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使云母提锂成本降至4万元/吨以下。

此外,通过进一步的工艺优化和副产品开发,从云母中提取锂的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永兴材料2020年年报显示,自2020年Q3碳酸锂生产线达产以来,至Q4碳酸锂成本已降至3.3万元/吨,季度产量增至32.2355吨。

2021年上半年,永兴材料实现碳酸锂出货量5448吨,锂盐产品收入3.85亿,每吨价格约7万元。

锂盐价格上涨,我们有自己的矿产资源,可以固定原料成本。如果没有矿山担保,今年云母提锂企业的成本增加会更快。

目前业内一致的做法是:1。钽、铌、锡直接出售,可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2.长石作为玻璃陶瓷的原料出售。宜春是中国第二大陶瓷基地,对长石的需求巨大,这是长石巨大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拓新的应用领域;3.冶炼渣主要供应水泥厂或作为青砖出售,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产能方面,永兴材料目前拥有1万吨云母锂冶炼产能,规划建设产能2万吨;江特电气拥有两条由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的生产线,年产能15000吨,此外还有15000吨锂辉石提取锂。飞宇新能源有2万吨云母提取锂的冶炼能力,远期规划4万吨/年;石楠锂电池拥有6万吨提取锂的云母冶炼能力。

在细分市场上,厦门钨业新能源、湖南豫能、德国纳米等正极材料公司与部分锂云母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订单,包括准电池级和电池级产品,这也意味着锂云母碳酸锂产品正极材料的品质逐渐得到肯定。

高新锂电了解到永兴材料、飞宇新能源等。有能力从锂云母生产氢氧化锂产品,但仍有成本压力。随着氢氧化锂价格的高涨,预计锂云母生产的氢氧化锂将在明年大规模应用。

突破性战略路线

从需求端来看,在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下,电动化趋势日益增强,储能市场也将快速启动。根据GGII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0%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2.8%。

按照10000吨碳酸锂的加工能力可以满足15GWh电池需求的估算,1,516 GWh锂电池意味着将衍生出101万吨碳酸锂的产能需求。

从供给端看,短期内全球供给不及预期,2021年下半年锂产业链仍将维持供应偏紧的局面;锂资源的长期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世界锂矿供需基本平衡,需求增长将成为锂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全球锂矿项目的投资周期和产能周期已经明显滞后于需求周期。从2022年到2025年,世界锂资源发展不平衡和锂电池需求增长将成为锂产业的主要矛盾。

为了维护锂资源供应的安全,我国锂资源开发的力度和速度开始加大。在资源为王的背景下,锂云母矿产资源优势开始显现。

目前,江西锂云母的冶炼能力约为12万吨。如果2025年能释放20万吨碳酸锂,约占全球碳酸锂供应量的1/5。因此,开发锂云母提锂也成为锂资源的战略需要,当代安普科技和郭萱高科提前卡壳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向未来,全球锂盐供应也将形成锂辉石为锂主要来源、盐湖为锂主要来源、锂云母为锂资源第三增长极的供应局面。全球锂资源短缺预警,国际地缘存在变数。为了维持上游材料的稳定供应,动力电池巨头们都在争夺锂资源。

江西宜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资源量相当于636万吨碳酸锂。近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两大动力电池巨头相继落户宜春,业界重新将目光投向锂云母资源。

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落户宜春,是江西省单笔投资最大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

郭萱高科年初宣布在宜春投资115亿元的锂电池项目也有了新进展,两个新的锂电池材料项目分别落户宜丰和奉新。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碳酸锂10万吨。

资本涌动的背后,除了动力电池龙头迫切的资源战略部署,也意味着云母提锂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获得了认可。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锂云母碳酸锂在国内碳酸锂出货量中的占比从长期不足5%上升至上半年的25%,且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主。”业内人士告诉高科锂电,预计2021年国内从云母中提取锂的产能为13万吨,碳酸锂产量将达到6万吨左右。

同时,随着云母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自身矿石的优势,云母提锂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从之前的8-10万元/吨下降到3.5-4.5万元/吨,与采购原料的锂辉石冶炼厂相比优势明显。

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江西锂云母预计释放碳酸锂当量超过20万吨。在动力电池密集扩容、锂需求不断增加的新超级周期中,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的锂云母被视为我国锂资源供应的重要补充。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此次入驻宜春,无疑将带来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资本实力,完善锂电池产业链,进一步突破云母提锂技术,降低成本,解决废渣处理问题。

从云母中提取锂的“难点”

过去锂云母由于原矿品位低,杂质多,Li2O含量相对较低,提取难度大,成本高,生产的碳酸锂质量难以达到电池级别,导致其长期被市场忽视。

2015-2017年,受市场供需影响,电池级锂的价格……m碳酸盐从6万元/吨攀升至16万元/吨。即使云母提锂成本高,但每吨利润仍高达6-8万元,使得云母提锂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线。

随后几年,由于碳酸锂产能迅速扩张,下游需求放缓,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低至3.8万元/吨,这种高成本的提锂技术逐渐被资本市场遗忘。

在这个过程中,碳酸锂价格的波动也在倒逼云母提锂技术的不断突破,从石灰石煅烧法、硫酸浸出法等传统工艺到硫酸盐焙烧法,固氟工艺的突破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实现了大规模连续生产。

同时,通过副产物长石粉、应时和钽铌锡精矿的回收利用,抵消了部分锂云母精矿的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具性价比。目前几大企业成本已降至4.5万元/吨左右(含管理费用和折旧,不含增值税和所得税)。

然而,从云母中提取锂的大规模生产仍然存在挑战。赣锋锂业董事长李指出,云母提锂规模化生产存在困难。一是选矿难度大,收益比较低;二是环保限制,包括固氟和废渣处理。

首先,锂云母原矿品位低,0.8%以上的矿石特别少见,一般0.4,选矿难度大,产量比较低。从0.4%品位原矿到2.2%品位精矿,生产1吨精矿可能需要8吨原矿,煅烧2.2%精矿生产锂盐可能需要25吨,所以生产1吨锂盐需要200吨原矿。

其次,云母提锂的环保问题也值得关注。云母含氟,需要固定,但氟总会出来,对环境影响很大。另外还有废渣处理的问题,因为锂是用硫酸盐提取的,废渣中含有钠、钾、钙,在水泥行业也会被限制,废渣量特别大。

按照锂云母与碳酸锂18:1的冶炼比例,每生产1吨碳酸锂将产生17吨废渣,宜春建设20万吨碳酸锂将产生340万吨废渣。如何处理剩余的废渣,是水泥行业消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攻击锂云母企业

目前国内云母提锂出货量集中在永兴材料、江特电气(银锂新能源)、飞宇新能源、石楠锂电池四家江西企业。

在此过程中,得益于云母提锂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缩短工艺流程,提高锂浸出率,获得了电池级碳酸锂,使云母提锂进入低成本范围。

高新锂电了解到,目前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石楠锂电主要采用复合盐低温焙烧法,飞宇新能源采用锂云母矿高温焙烧制取锂母液制备碳酸锂。

成本方面,由于上述四家锂云母企业都有自己的矿山,在锂云母精矿成本上有很大优势。叠加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使云母提锂成本降至4万元/吨以下。

此外,通过进一步的工艺优化和副产品开发,从云母中提取锂的成本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永兴材料2020年年报显示,自2020年Q3碳酸锂生产线达产以来,至Q4碳酸锂成本已降至3.3万元/吨,季度产量增至32.2355吨。

2021年上半年,永兴材料实现碳酸锂出货量5448吨,锂盐产品收入3.85亿,每吨价格约7万元。

锂盐价格上涨,我们有自己的矿产资源,可以固定原料成本。如果没有矿山担保,今年云母提锂企业的成本增加会更快。

目前业内一致的做法是:1。钽、铌、锡直接出售,可用于国防、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2.长石作为玻璃陶瓷的原料出售。宜春是中国第二大陶瓷基地,对长石的需求巨大,这是长石巨大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拓新的应用领域;3.冶炼渣主要供应水泥厂或作为青砖出售,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产能方面,永兴材料目前拥有1万吨云母锂冶炼产能,规划建设产能2万吨;江特电气拥有两条由锂云母制备碳酸锂的生产线,年产能15000吨,此外还有15000吨锂辉石提取锂。飞宇新能源有2万吨云母提取锂的冶炼能力,远期规划4万吨/年;石楠锂电池拥有6万吨提取锂的云母冶炼能力。

在细分市场上,厦门钨业新能源、湖南豫能、德国纳米等正极材料公司与部分锂云母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订单,包括准电池级和电池级产品,这也意味着锂云母碳酸锂产品正极材料的品质逐渐得到肯定。

高新锂电了解到永兴材料、飞宇新能源等。有能力从锂云母生产氢氧化锂产品,但仍有成本压力。随着氢氧化锂价格的高涨,预计锂云母生产的氢氧化锂将在明年大规模应用。

突破性战略路线

从需求端来看,在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下,电动化趋势日益增强,储能市场也将快速启动。根据GGII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0%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2.8%。

按照10000吨碳酸锂的加工能力可以满足15GWh电池需求的估算,1,516 GWh锂电池意味着将衍生出101万吨碳酸锂的产能需求。

从供给端看,短期内全球供给不及预期,2021年下半年锂产业链仍将维持供应偏紧的局面;锂资源的长期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世界锂矿供需基本平衡,需求增长将成为锂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全球锂矿项目的投资周期和产能周期已经明显滞后于需求周期。从2022年到2025年,世界锂资源发展不平衡和锂电池需求增长将成为锂产业的主要矛盾。

为了维护锂资源供应的安全,我国锂资源开发的力度和速度开始加大。在资源为王的背景下,锂云母矿产资源优势开始显现。

目前,江西锂云母的冶炼能力约为12万吨。如果2025年能释放20万吨碳酸锂,约占全球碳酸锂供应量的1/5。因此,开发锂云母提锂也成为锂资源的战略需要,当代安普科技和郭萱高科提前卡壳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向未来,全球锂盐供应也将形成锂辉石为锂主要来源、盐湖为锂主要来源、锂云母为锂资源第三增长极的供应局面。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AEye与CF Finance Acquisition Corp. III完成业务合并 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适应、高性能LiDAR解决方案供应商AEye已于8月1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IDR。

1900/1/1 0:00:00
通用扩大Bolt EV召回范围 损失高达1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通用在8月20日表示,由于高压电池存在起火风险,该公司将扩大针对雪佛兰BoltEV车型的召回范围,此举将导致该公司遭受10亿美元的损失。

1900/1/1 0:00:00
电动汽车要涨价?全球将现50%的锂需求缺口 部分锂电材料日涨千元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布局加速,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的价格节节攀升,近期更是呈现日涨千元的局面。锂目前的最大应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是全球碳中和布局的核心资源之一。

1900/1/1 0:00:00
2 天又 3 起亿元级融资,自动驾驶被「持续重仓」

喻成炸子鸡,都掩不住自动驾驶近期的红。

1900/1/1 0:00:00
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日推出DojoD1芯片

8月19日,也就是汽车制造商的人工智能日,特斯拉发布了一款为其人工智能网络提供数据中心的训练服务的定制芯片。

1900/1/1 0:00:00
过度宣传“自动驾驶”的罪与罚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这是北野武的名句,而现实中“死了两万人”这样的漠视,近年也不断在自动驾驶领域发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