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域控制器将成汽车“标配”,多方势力加快布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曾经,为了丰富汽车的功能,车企大张旗鼓地在车上搭载了各种ECU(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据悉,从1993年到2010年,奥迪A8车型上使用的ECU从5个增加到100多个。

如今,汽车企业为了推动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尽量化繁为简,尽量减少ECU的数量,随之而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使得域控制器应运而生,逐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域控制器将成为汽车的“标配”,出货量将快速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中,大量的ECU用于控制不同的功能模块,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供应商,这使得汽车功能的持续升级变得非常困难和不经济。一方面,车库的后期维护困难且繁琐;另一方面,由于每个ECU是一个独立的通信通道,电源和数据分配的布线方案比较困难;另外,每个ECU的计算能力不同,需要自己的冗余设计,这大大增加了车企的成本。

于是,相关企业开始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化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需求,将电子电气体系结构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域,每个功能域以域控制器为功能中心进行构建。

xingyue l, Tesla, Audi, Audi A8, red flag

基于功能的汽车电子电气体系结构: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域控制器打破了传统的感知+算法+ECU的捆绑开发模式。由于各种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处理可以在域控制器的计算平台上实现数据融合,车辆可以及时做出更安全的决策。同时,通过将多个ECU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中,可以降低整车成本、布线和重量,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和整车集成验证周期,实现更好的OTA能力。此外,在这样的框架下,芯片计算能力和软件算法的提升成为汽车智能升级的核心,有利于推动汽车智能驾驶的加速渗透。

总之,在汽车智能时代,域控制器优势突出。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在下一代车型中,车企或多或少会应用到域控制器上,在未来,域控制器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事实上,许多生产型号都配备了域控制器。比如今年7月正式上市的吉利星月L。据称,星月L依托“CMA超级矩阵”架构首次推出的(跨域)集中式电气功能架构,借助车载核心超级域控制器,实现动力控制、智能驾驶控制、底盘控制、云端协同等功能域的跨域高速计算和高度集成协同管理,使自动驾驶控制管理更集中、更敏捷、更可靠、更安全。此外,今年6月上线的杜兰FREE和去年上线的小鹏P7、红旗H9都应用了域名控制器。

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曾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目前,域控制器方案被广泛接受并真正实施,越来越多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开始参与其中,提供各种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所以我认为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时间节点。”

通过梳理各大域控制器供应商的量产进度,Gaspar还发现,今明两年将有大量域控制器产品密集量产,域控制器出货量将迎来快速增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就经典的五域控制器(电源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而言,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由于量产难度大、成本相对可控,出货量会率先爆发,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目前的开发也是火热的,有很多厂商参与开发。

但根据Zoos Auto Research的分析,由于法规和技术成熟度的影响,预计3-5年内,乘用车L3/L4自动驾驶难以大规模落地。现阶段,各种OEM厂商、Tier1、芯片厂商都在推动L2+自动驾驶汽车落地量产。预计L3/L4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量产高峰,预计到2025年乘用车ADAS/AD域控制器全球年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套左右。

得“域”者得未来,多方面加速布局,推动技术升级。

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下,域控制器产业链吸引多方力量竞相布局。

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就不用说了。据悉,域控制器的概念是由Bosch、Continental等Tier1提出的,旨在解决信息安全和ECU开发的瓶颈问题。近年来,这些企业也推出了许多有竞争力的产品。车企也在做相关安排。他们可能与相关供应商合作进行研发。例如,SAIC与TTTech合作开发iECU,或者选择独立开发。比如特斯拉,HW3.0 FSD就是其自研的域控制器。

此外,科技公司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值得一提的是,在域控制器领域,近两年国内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华为、百度、Neuso等公司……睿驰正积极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以东软睿驰为例。作为初创企业,东软睿驰在2019年首次发布了三款通用域控制器,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电驱动系统对域控制器的开发需求。现在公司在域控制器领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域控制器很多,域控制器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域”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整车需要不断升级一样,域控制器也需要不断升级进化。

去年11月,东软睿驰汽车基础软件产品NeuSAR全面升级至3.0版本。据悉,东软睿驰NeuSAR3.0已完成多项DCU和ECU量产支持,不仅支持传统ECU开发,还为基于域控制器和新EE架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开发工具。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底盘电源、车身控制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的车域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生态软件包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 3.0正式亮相。资料显示,X-Box 3.0可实现多场景L0-L3自动驾驶量产应用,包括舱内/舱外场景、L2-L3前进场景、L3+泊车场景等多种组合功能。据东软睿驰透露,公司已获得多个型号的定点量产机会,将于2022年量产。

今年7月底,东软睿驰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该平台采用四地平线Journey 5,支持多路激光雷达、16路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接入,可实现整车360度感知冗余,提供L3/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据悉,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已经全面发布,打通了芯片、软件、硬件、算法的全链条,将开启自动驾驶领域控制器全自主化的浪潮。

xingyue l, Tesla, Audi, Audi A8, red flag

东软睿驰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图片来源:东软睿驰

此外,东软睿驰还将于8月底发布导航与停车一体化域控制器。据了解,这种域控制器可以实现停车和驾驶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控制器中,同时运行。通过共享传感器,L2+可以增强感知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采用SOA架构,预置基础软件和中间件,为不同需求的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进入应用层开发定制功能。

同期,东软睿驰还将发布另一款通用域控制器。目前整车厂商面临硬件平台扩展性低、开发周期长、成本控制等问题。通用硬件平台东软睿驰将实现跨域集成,实现车身、动力、底盘系统等控制域的集成,支持网关功能和车载通信的加密需求,统一OTA升级。丰富的对外接口,全面的功能,帮助车企实现集中式架构。同时,基于面向SOA的架构,大大增强了平台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帮助整车厂商降低开发投入。同时预置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支持开发者个性化开发,提供多样化的开发服务。

其实不仅仅是东软睿驰,上面提到的很多力量都在推动域控制器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上有基于华为Ascent和特斯拉FSD芯片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从底层硬件到软件架构的全覆盖,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性能优势,但更常见的是开放的域控制器生态。

开源证券的研究指出,这种供应链生态由AI芯片公司、软件供应商、Tier1系统集成商和汽车制造商组成。其中底层AI芯片公司是域控制器的基础,软件供应商和算法提供商(部分是主机厂自研)被赋能,Tier1进行系统集成,最后由主机厂验证。

这意味着域控制器的升级需要以上各方的共同努力。令人欣慰的是,从目前来看,汽车域控制器领域已经呈现出控制器供应商与主机厂、域控制器供应商与芯片厂商紧密合作的趋势。曾经,为了丰富汽车的功能,车企大张旗鼓地在车上搭载了各种ECU(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据悉,从1993年到2010年,奥迪A8车型上使用的ECU从5个增加到100多个。

如今,汽车企业为了推动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尽量化繁为简,尽量减少ECU的数量,随之而来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使得域控制器应运而生,逐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域控制器将成为汽车的“标配”,出货量将快速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中,大量的ECU用于控制不同的功能模块,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供应商,这使得汽车功能的持续升级变得非常困难和不经济。一方面,车库的后期维护困难且繁琐;另一方面,由于每个ECU是一个独立的通信通道,电源和数据分配的布线方案比较困难;另外,每个ECU的计算能力不同,需要自己的冗余设计,这大大增加了车企的成本。

于是,相关企业开始推动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化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需求,将电子电气体系结构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域,每个功能域以域控制器为功能中心进行构建。

xingyue l, Tesla, Audi, Audi A8, red flag

基于功能的汽车电子电气体系结构: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域控制器打破了传统的感知+算法+ECU的捆绑开发模式。由于各种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处理可以在域控制器的计算平台上实现数据融合,车辆可以及时做出更安全的决策。同时,通过将多个ECU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中,可以降低整车成本、布线和重量,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和整车集成验证周期,实现更好的OTA能力。此外,在这样的框架下,芯片计算能力和软件算法的提升成为汽车智能升级的核心,有利于推动汽车智能驾驶的加速渗透。

总之,在汽车智能时代,域控制器优势突出。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在下一代车型中,车企或多或少会应用到域控制器上,在未来,域控制器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事实上,许多生产型号都配备了域控制器。比如今年7月正式上市的吉利星月L。据称,星月L依托“CMA超级矩阵”架构首次推出的(跨域)集中式电气功能架构,借助车载核心超级域控制器,实现动力控制、智能驾驶控制、底盘控制、云端协同等功能域的跨域高速计算和高度集成协同管理,使自动驾驶控制管理更集中、更敏捷、更可靠、更安全。此外,今年6月上线的杜兰FREE和去年上线的小鹏P7、红旗H9都应用了域名控制器。

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曾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目前,域控制器方案被广泛接受并真正实施,越来越多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开始参与其中,提供各种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所以我认为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革时间节点。”

通过梳理各大域控制器供应商的量产进度,Gaspar还发现,今明两年将有大量域控制器产品密集量产,域控制器出货量将迎来快速增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就经典的五域控制器(电源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而言,智能驾驶舱域控制器由于量产难度大、成本相对可控,出货量会率先爆发,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目前的开发也是火热的,有很多厂商参与开发。

但根据Zoos Auto Research的分析,由于法规和技术成熟度的影响,预计3-5年内,乘用车L3/L4自动驾驶难以大规模落地。现阶段,各种OEM厂商、Tier1、芯片厂商都在推动L2+自动驾驶汽车落地量产。预计L3/L4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量产高峰,预计到2025年乘用车ADAS/AD域控制器全球年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套左右。

得“域”者得未来,多方面加速布局,推动技术升级。

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下,域控制器产业链吸引多方力量竞相布局。

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就不用说了。据悉,域控制器的概念是由Bosch、Continental等Tier1提出的,旨在解决信息安全和ECU开发的瓶颈问题。近年来,这些企业也推出了许多有竞争力的产品。车企也在做相关安排。他们可能与相关供应商合作进行研发。例如,SAIC与TTTech合作开发iECU,或者选择独立开发。比如特斯拉,HW3.0 FSD就是其自研的域控制器。

此外,科技公司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值得一提的是,在域控制器领域,近两年国内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华为、百度、Neuso等公司……睿驰正积极参与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以东软睿驰为例。作为初创企业,东软睿驰在2019年首次发布了三款通用域控制器,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电驱动系统对域控制器的开发需求。现在公司在域控制器领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域控制器很多,域控制器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域”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整车需要不断升级一样,域控制器也需要不断升级进化。

去年11月,东软睿驰汽车基础软件产品NeuSAR全面升级至3.0版本。据悉,东软睿驰NeuSAR3.0已完成多项DCU和ECU量产支持,不仅支持传统ECU开发,还为基于域控制器和新EE架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开发工具。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底盘电源、车身控制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的车域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生态软件包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 3.0正式亮相。资料显示,X-Box 3.0可实现多场景L0-L3自动驾驶量产应用,包括舱内/舱外场景、L2-L3前进场景、L3+泊车场景等多种组合功能。据东软睿驰透露,公司已获得多个型号的定点量产机会,将于2022年量产。

今年7月底,东软睿驰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该平台采用四地平线Journey 5,支持多路激光雷达、16路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接入,可实现整车360度感知冗余,提供L3/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据悉,东软睿驰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已经全面发布,打通了芯片、软件、硬件、算法的全链条,将开启自动驾驶领域控制器全自主化的浪潮。

xingyue l, Tesla, Audi, Audi A8, red flag

东软睿驰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图片来源:东软睿驰

此外,东软睿驰还将于8月底发布导航与停车一体化域控制器。据了解,这种域控制器可以实现停车和驾驶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控制器中,同时运行。通过共享传感器,L2+可以增强感知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采用SOA架构,预置基础软件和中间件,为不同需求的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进入应用层开发定制功能。

同期,东软睿驰还将发布另一款通用域控制器。目前整车厂商面临硬件平台扩展性低、开发周期长、成本控制等问题。通用硬件平台东软睿驰将实现跨域集成,实现车身、动力、底盘系统等控制域的集成,支持网关功能和车载通信的加密需求,统一OTA升级。丰富的对外接口,全面的功能,帮助车企实现集中式架构。同时,基于面向SOA的架构,大大增强了平台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帮助整车厂商降低开发投入。同时预置基础软件和标准中间件,提供丰富的开发工具,支持开发者个性化开发,提供多样化的开发服务。

其实不仅仅是东软睿驰,上面提到的很多力量都在推动域控制器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上有基于华为Ascent和特斯拉FSD芯片的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从底层硬件到软件架构的全覆盖,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性能优势,但更常见的是开放的域控制器生态。

开源证券的研究指出,这种供应链生态由AI芯片公司、软件供应商、Tier1系统集成商和汽车制造商组成。其中底层AI芯片公司是域控制器的基础,软件供应商和算法提供商(部分是主机厂自研)被赋能,Tier1进行系统集成,最后由主机厂验证。

这意味着域控制器的升级需要以上各方的共同努力。令人欣慰的是,从目前来看,汽车域控制器领域已经呈现出控制器供应商与主机厂、域控制器供应商与芯片厂商紧密合作的趋势。

标签:星越L特斯拉奥迪奥迪A8红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引以为傲的「护城河」,数千用户为何大内讧?

或许李斌从未想到,有一天,他引以为傲的用户“护城河”,会成为反噬蔚来的一把利刃。8月18日,蔚来NOP(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疑似致死事件刚略有平息,又被500位蔚来车主联手拖入舆论漩涡。

1900/1/1 0:00:00
造车新秀,如何绕开“特斯拉地狱”?

2018年,特斯拉深陷“产能地狱”。自宣布量产以来,特斯拉对Model3寄予厚望,甚至每周要耗资1亿美元来推动产能的爬坡。

1900/1/1 0:00:00
Stellantis因侧气囊破裂风险召回21.2万辆Ram车型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安全气囊中的充气泵端盖可能脱落,或者气体发生器侧壁可能破裂,Stellantis将召回212373辆2015至2020款Ram车型。

1900/1/1 0:00:00
宁德时代与四川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18日,宁德时代与四川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与四川发展及6家控股公司深化合作,

1900/1/1 0:00:00
云徙科技:专注于消费者数字体验的中台解决方案? | 2021金辑奖

云徙科技携专注于消费者数字体验的中台解决方案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
丰田因缺芯减产四成,9月损失近40万辆新车

《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报道,丰田汽车9月的全球产量将比之前的计划减少40左右,成为最新公布因半导体芯片短缺而大规模减产的主要汽车制造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