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自驾玩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深入到各个子场景中四处跑马圈地,引发了行业内的一股热浪。
但技术还是需要仔细锤炼,政策的抑制也让它束之高阁。一道鸿沟挡住了技术与现实的碰撞,于是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了短暂的寒冬期。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各路英雄锤手掂量,称之为利器。恰逢汽车行业的变革,跨界专家的出现让沉寂已久的行业再度升温。
产业链逐渐成熟,零部件成本整体下降,自动驾驶量产准备就绪;各国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自动驾驶公司上市的声音频频传出,技术商业化似乎触手可及。
在繁荣热闹的氛围下,马太效应随着资本更具选择性的投入而变得越来越明显。如何为生存而造血,再次成为玩家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
2021年,变成了自驾玩家判断未来商业模式,审视自身业务结构的大考年。
在充满未知变量的迷雾中,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公司理念、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商业化之路,是自动驾驶和AI领域的公司所关注的,也是雷锋网所关注的。
雷锋。com于2018年推出“AI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已挖掘近2000家AI+企业,致力于从多维度发现行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今年,雷锋。com推出第四届“AI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
这一次,雷锋网“AI最佳成长榜”有671家公司获得提名并申请上榜。根据雷锋预设的13个最受关注的领域和5个最佳维度。com,分别评选出五个奖项:最佳壁垒成长奖、最佳产品成长奖、最佳商业成长奖、最佳数字智能赋能奖、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
经过专家评审团长达一个月的密集评审,最终评选出65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商业价值和未来增长潜力的AI公司。
其中,在“AI+智能驾驶”领域,智加科技、华宇软件、沈航智能、百度Apollo、AutoX五大公司获得相关奖项。
AI最佳产品成长奖——智加科技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中国和美国,物流市场已经形成万亿规模,公路运输长期占据国内整体货运量的75%左右。然而,这个巨大的市场正面临着结构性人力供给的严重短缺:现在超过一半的卡车司机计划未来不做司机,96%的卡车司机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做司机。
智驾科技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让自动驾驶技术“上车”,帮助物流车队和货运司机。智加科技自成立以来,以落地应用为导向,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定位为全球两大物流市场,为其赋能。目前,智加在中国和美国设有办事处和R&D中心。超过25%的员工拥有博士学位,超过80%的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和美国排名前五的工程学院。
智驾科技拥有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全栈R&D能力,包括感知、测绘、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其中,智家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PlusDrive可以显著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通过节油算法减少碳排放。近日,搭载智加科技PlusDrive的自动驾驶重卡完成了全球首次智能公路重卡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在没有安全员的情况下完成了80km/h的自动驾驶测试。
领先的技术带来领先的产品增长。智加科技与全球多家主机厂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推出自动驾驶重卡并开始商业运营。在国内,智驾科技联合智途科技,帮助一汽解放打造了搭载PlusDrive系统的旗舰级自动驾驶重卡,并计划于2021年实现量产上市。同时,智家和中国物流巨头顺丰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据媒体报道,在美国,智家也已经推出了量产的自驾产品,目前已经收到了亚马逊上千份订单。
目前,智加科技已获得金沙江创投、红杉中国、光速中国、满邦、一汽解放、SAIC、顺丰等国际领先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智加科技已宣布将于近期在纽交所上市。
艾最佳屏障成长奖-花语软化
在pr……ent,“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成为业内共识。智能汽车面临着传统E/E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的转变,以及数据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在技术和生态两个方面。比如复杂严格的通信场景、软硬件松散耦合、通信安全亟待提升、核心技术被国外软件开发商掌握等。
成立于2020年,背后有清华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创始团队。华宇通软专注于基础软件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支撑,构建底层数据和应用平台之间高度可靠、安全、实时的互联互通,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高度可扩展的基础软件平台和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基于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深入洞察,华宇通软发布了国内首个完全基于DDS标准自主研发的通信中间件——“Swift”通信中间件,提供“以数据为中心”的实时通信服务,描述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互行为。
此外,华宇通软将通过整合执行、系统、升级等一系列关键模块,开发全自主可控的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并通过结合数据融合模块和智能驾驶核心算法,构建完整的智能驾驶基础软件平台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使特定应用场景能够更快速、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并实现量产。
2021年上半年,华宇软通获得由中关村前沿基金和合米资本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AI最佳商业成长奖-深度智能
沈航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无人驾驶技术提供商和智能物流产品供应商。其核心团队来自国防科大、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30多年无人驾驶科研和工程经验。沈航智能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不依赖开源软件的软件架构体系,基于认知的复杂场景行为决策规划系统,不依赖卫星导航定位的多源集成感知定位技术等无人驾驶技术和场景解决方案,具备底盘、结构、硬件、软件的全栈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沈航智能自成立以来,就以码头物流为市场切入点,专注于码头物流的智能化建设。目前,沈航智能已经推出了鹰巢、凡宇、奔晓、绝地、布衣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4级无人车产品,适用于各种终端物流应用场景。同时,沈航智能正在积极推动无人驾驶在校园、公园、景区、工厂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近年来,沈航智能联合JD.COM、美团、华为、富士康、中国邮政、乐天等合作伙伴,在终端智慧物流场景中广泛应用了大量无人车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深神智能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近40个地区落地,实现了量产、规模化、常态化运营。
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智能终端物流无人车已在湖北仙桃、浙江德清、河北雄安投入运营,为当地居民提供非接触式快递服务;2021年6月,沈航智能无人车团队还承担了广州丰控社区非接触式发放防疫物资的任务,跑了近300趟,发放了15000多份快餐外卖、果蔬、慰问品和快递。
AI最佳智能赋能奖——百度Apollo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全球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近年来在智能交通赛道上越来越明显。在招牌出现之前,百度Apollo已经在这里深耕多年。
百度于2013年启动自动驾驶项目,2017年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平台百度Apollo。基于百度核心的AI技术,百度Apollo通过开放代码和开放能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据悉,百度Apollo拥有210个全球生态伙伴,来自全球97个国家的6.5万名开发者贡献了70万行开源代码。
截至目前,Apollo的测试车队已经达到了500辆的水平,获得了2900项专利,在全球近30个城市开启了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1400万公里。是全球唯一实现1000万公里路试积累的中国企业。
目前阿波罗每天行驶里程4万公里,相当于每天测试地球一次。百度在国内获得了339个驾考牌照,其中载人考试牌照229个。另外,百度是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无人驾驶测试的企业,在中国、北京、长沙、沧州、加州拥有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其中,百度已率先获得沧州、重庆载人收费运营测试牌照,获得北京夜间及特殊天气测试资质。
目前,百度Apollo已经将数字智能升级的触角延伸到了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等领域。据了解,百度Apollo已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800多款车型搭载Apollo车载智能产品。
AI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AutoX
目前,由于技术储备、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制约,自动驾驶行业已经有不少玩家开始将技术应用于辅助驾驶。而AutoX则坚持L4级自动驾驶,通过投资造车和推出产品来回应质疑。
AutoX于2016年9月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肖在深圳创立。作为无人驾驶技术平台公司,AutoX以“民用自动驾驶”为使命,打造最安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驱动。它是全球第二家自动驾驶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在加州获得完全无人驾驶牌照的公司。
目前,AutoX已自主研发L4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构建自动驾驶核心车脑系统和平台。其中,AutoX发布的“全无人驾驶系统”AUXGEN 5,可以实现量产车型的全无人驾驶。此外,AutoX还推出了计算能力高达2200Tops的AutoXCU,这是国内首个L4/L5无人计算平台。
基于对L4级自动驾驶的不懈追求,AutoX在深圳坪山区进行了L4级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的商业试运营,可实现任意点对点自动驾驶,运行数月无安全事故。此外,AutoX还将在更多一线城市进行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
据了解,AutoX已与多家主流汽车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其无人驾驶系统将搭载在多款车型上;AutoX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也在加速研发。
摘要
参与评选的企业中,不乏意气风发的行业巨头和生活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初创企业。
在自动驾驶的荒原上,他们削山挖石,遇河架桥,凿出藏在冻土下的技术,给世界带来了以前被忽视或不可想象的巨大价值。
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下,自动驾驶公司正在冲向技术的最前沿,将悬浮在天空的技术拉向尘埃,连接各行各业。
未来的道路交通,乃至整个城市的形态,都在因为他们的参与而不断被重塑。
在试图改变世界的雄心中,自动驾驶公司也需要考虑到现在。商场里的大风随时呼啸,期待更多充满活力的新星走出风暴,拓宽新的疆域。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三年前,自驾玩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深入到各个子场景中四处跑马圈地,引发了行业内的一股热浪。
但技术还是需要仔细锤炼,政策的抑制也让它束之高阁。一道鸿沟挡住了技术与现实的碰撞,于是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了短暂的寒冬期。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各路英雄锤手掂量,称之为利器。恰逢汽车行业的变革,跨界专家的出现让沉寂已久的行业再度升温。
产业链逐渐成熟,零部件成本整体下降,自动驾驶量产准备就绪;各国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自动驾驶公司上市的声音频频传出,技术商业化似乎触手可及。
在繁荣热闹的氛围下,马太效应随着资本更具选择性的投入而变得越来越明显。如何为生存而造血,再次成为玩家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
2021年,变成了自驾玩家判断未来商业模式,审视自身业务结构的大考年。
在充满未知变量的迷雾中,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公司理念、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商业化之路,是自动驾驶和AI领域的公司所关注的,也是雷锋网所关注的。
雷锋。com于2018年推出“AI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已挖掘近2000家AI+企业,致力于从多维度发现行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今年,雷锋。com推出第四届“AI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
这一次,雷锋网“AI最佳成长榜”有671家公司获得提名并申请上榜。根据雷锋预设的13个最受关注的领域和5个最佳维度。com,分别评选出五个奖项:最佳壁垒成长奖、最佳产品成长奖、最佳商业成长奖、最佳数字智能赋能奖、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
经过专家评审团长达一个月的密集评审,最终评选出65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商业价值和未来增长潜力的AI公司。
其中,在“AI+智能驾驶”领域,智加科技、华宇软件、沈航智能、百度Apollo、AutoX五大公司获得相关奖项。
AI最佳产品成长奖——智加科技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中国和美国,物流市场已经形成万亿规模,公路运输长期占据国内整体货运量的75%左右。然而,这个巨大的市场正面临着结构性人力供给的严重短缺:现在超过一半的卡车司机计划未来不做司机,96%的卡车司机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做司机。
智驾科技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让自动驾驶技术“上车”,帮助物流车队和货运司机。智加科技自成立以来,以落地应用为导向,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定位为全球两大物流市场,为其赋能。目前,智加在中国和美国设有办事处和R&D中心。超过25%的员工拥有博士学位,超过80%的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和美国排名前五的工程学院。
智驾科技拥有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全栈R&D能力,包括感知、测绘、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其中,智家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PlusDrive可以显著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通过节油算法减少碳排放。近日,搭载智加科技PlusDrive的自动驾驶重卡完成了全球首次智能公路重卡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在没有安全员的情况下完成了80km/h的自动驾驶测试。
领先的技术带来领先的产品增长。智加科技与全球多家主机厂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推出自动驾驶重卡并开始商业运营。在国内,智驾科技联合智途科技,帮助一汽解放打造了搭载PlusDrive系统的旗舰级自动驾驶重卡,并计划于2021年实现量产上市。同时,智家和中国物流巨头顺丰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据媒体报道,在美国,智家也已经推出了量产的自驾产品,目前已经收到了亚马逊上千份订单。
目前,智加科技已获得金沙江创投、红杉中国、光速中国、满邦、一汽解放、SAIC、顺丰等国际领先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智加科技已宣布将于近期在纽交所上市。
艾最佳屏障成长奖-花语软化
在pr……ent,“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成为业内共识。智能汽车面临着传统E/E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的转变,以及数据快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在技术和生态两个方面。比如复杂严格的通信场景、软硬件松散耦合、通信安全亟待提升、核心技术被国外软件开发商掌握等。
成立于2020年,背后有清华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创始团队。华宇通软专注于基础软件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支撑,构建底层数据和应用平台之间高度可靠、安全、实时的互联互通,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高度可扩展的基础软件平台和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基于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深入洞察,华宇通软发布了国内首个完全基于DDS标准自主研发的通信中间件——“Swift”通信中间件,提供“以数据为中心”的实时通信服务,描述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互行为。
此外,华宇通软将通过整合执行、系统、升级等一系列关键模块,开发全自主可控的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并通过结合数据融合模块和智能驾驶核心算法,构建完整的智能驾驶基础软件平台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使特定应用场景能够更快速、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并实现量产。
2021年上半年,华宇软通获得由中关村前沿基金和合米资本联合投资的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AI最佳商业成长奖-深度智能
沈航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无人驾驶技术提供商和智能物流产品供应商。其核心团队来自国防科大、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30多年无人驾驶科研和工程经验。沈航智能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不依赖开源软件的软件架构体系,基于认知的复杂场景行为决策规划系统,不依赖卫星导航定位的多源集成感知定位技术等无人驾驶技术和场景解决方案,具备底盘、结构、硬件、软件的全栈自主研发设计能力。
沈航智能自成立以来,就以码头物流为市场切入点,专注于码头物流的智能化建设。目前,沈航智能已经推出了鹰巢、凡宇、奔晓、绝地、布衣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4级无人车产品,适用于各种终端物流应用场景。同时,沈航智能正在积极推动无人驾驶在校园、公园、景区、工厂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近年来,沈航智能联合JD.COM、美团、华为、富士康、中国邮政、乐天等合作伙伴,在终端智慧物流场景中广泛应用了大量无人车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深神智能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近40个地区落地,实现了量产、规模化、常态化运营。
据了解,2020年疫情期间,智能终端物流无人车已在湖北仙桃、浙江德清、河北雄安投入运营,为当地居民提供非接触式快递服务;2021年6月,沈航智能无人车团队还承担了广州丰控社区非接触式发放防疫物资的任务,跑了近300趟,发放了15000多份快餐外卖、果蔬、慰问品和快递。
AI最佳智能赋能奖——百度Apollo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已经成为全球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近年来在智能交通赛道上越来越明显。在招牌出现之前,百度Apollo已经在这里深耕多年。
百度于2013年启动自动驾驶项目,2017年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平台百度Apollo。基于百度核心的AI技术,百度Apollo通过开放代码和开放能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据悉,百度Apollo拥有210个全球生态伙伴,来自全球97个国家的6.5万名开发者贡献了70万行开源代码。
截至目前,Apollo的测试车队已经达到了500辆的水平,获得了2900项专利,在全球近30个城市开启了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1400万公里。是全球唯一实现1000万公里路试积累的中国企业。
目前阿波罗每天行驶里程4万公里,相当于每天测试地球一次。百度在国内获得了339个驾考牌照,其中载人考试牌照229个。另外,百度是同时在中国和美国进行无人驾驶测试的企业,在中国、北京、长沙、沧州、加州拥有无人驾驶测试牌照。其中,百度已率先获得沧州、重庆载人收费运营测试牌照,获得北京夜间及特殊天气测试资质。
目前,百度Apollo已经将数字智能升级的触角延伸到了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等领域。据了解,百度Apollo已与全球70+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800多款车型搭载Apollo车载智能产品。
AI最佳独立原创技术奖-AutoX
目前,由于技术储备、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制约,自动驾驶行业已经有不少玩家开始将技术应用于辅助驾驶。而AutoX则坚持L4级自动驾驶,通过投资造车和推出产品来回应质疑。
AutoX于2016年9月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肖在深圳创立。作为无人驾驶技术平台公司,AutoX以“民用自动驾驶”为使命,打造最安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驱动。它是全球第二家自动驾驶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在加州获得完全无人驾驶牌照的公司。
目前,AutoX已自主研发L4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构建自动驾驶核心车脑系统和平台。其中,AutoX发布的“全无人驾驶系统”AUXGEN 5,可以实现量产车型的全无人驾驶。此外,AutoX还推出了计算能力高达2200Tops的AutoXCU,这是国内首个L4/L5无人计算平台。
基于对L4级自动驾驶的不懈追求,AutoX在深圳坪山区进行了L4级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的商业试运营,可实现任意点对点自动驾驶,运行数月无安全事故。此外,AutoX还将在更多一线城市进行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
据了解,AutoX已与多家主流汽车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其无人驾驶系统将搭载在多款车型上;AutoX设计的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也在加速研发。
摘要
参与评选的企业中,不乏意气风发的行业巨头和生活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初创企业。
在自动驾驶的荒原上,他们削山挖石,遇河架桥,凿出藏在冻土下的技术,给世界带来了以前被忽视或不可想象的巨大价值。
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下,自动驾驶公司正在冲向技术的最前沿,将悬浮在天空的技术拉向尘埃,连接各行各业。
未来的道路交通,乃至整个城市的形态,都在因为他们的参与而不断被重塑。
在试图改变世界的雄心中,自动驾驶公司也需要考虑到现在。商场里的大风随时呼啸,期待更多充满活力的新星走出风暴,拓宽新的疆域。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受与半导体相关的零部件短缺影响,福特在北美的三座装配厂将在下周进入停工或减产,其中包括负责生产该公司最畅销的F150皮卡的两座工厂。
1900/1/1 0:00:00福特三座轻型卡车工厂再因缺芯减产由于半导体相关零部件短缺,福特汽车位于加拿大的Oakville装配厂以及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装配厂将于8月30日当周停产。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LG电子公司旗下的奥地利照明系统子公司ZKW宣布,其与合作伙伴公司正在研发新型微镜模块。
1900/1/1 0:00:00来源:理想汽车作者秦章勇编辑王妍继蔚来、小鹏之后,理想汽车也交出了2021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成绩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丰田北美公司表示,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大型“集成双燃料电池电池模块”,这些模块将被用在该公司肯塔基州乔治敦(Georgetown)装配厂内的一条新生产线上,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智能电源和传感技术的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Onsemi)宣布收购碳化硅(SiC)供应商GTAdvancedTechnologies,交易金额为415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