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全面重构。面对汽车工业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2021年4月,东风公司在上海发布“东风”计划,启动智能驾驶领域的“智能驾驶跃升行动”。东风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大踏步前进,致力于通过技术产业化建立新的竞争力,成为赋能行业的科技型企业,努力将东风打造成原创技术的源头和现代产业链的走廊。
“十四五”伊始,为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东风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1年9月28-29日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举办了“中国车谷2021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武汉智慧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Gaspar也将参与主办论坛。大会以智能驾驶为主线,采用1+6模式,即1场主论坛和6场平行分论坛。主题围绕智能驾驶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技术与人机共驾、车路协调与网络连接技术、人工智能与芯片、传感融合技术、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估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等。
(主持人:盖世汽车CEO周晓颖)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女士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先后致辞。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在致辞中指出,回望过去,汽车创造了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开区整个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东风蓝兔、吉利莲花、Xpeng汽车等龙头整车企业正在迅速向经开区聚集。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武汉经开区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上,经开区走在前列。展望未来,武汉经济开发区将在汽车方面大有作为。具体而言,经开区将着力“四维”:一是着力“双智”联动,转换新动能,加快汽车产业发展“速度”。第二,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的“深度”。第三,强化人才和政策两个保障,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力度”。第四,规划中国车谷汽车产业新辉煌,加强与东风公司合作的“力度”。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能源革命、产业革命相互融合,推动了汽车产业向五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五化向一车、一车连四网”的趋势。五个现代……ATS就是汽车行业通常所说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上东风公司根据行业特点提炼出来的轻量化。一车连四网,意味着汽车通过交通、能源、信息、金融网络的跨界融合发展,将带来汽车功能形态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为汽车产业在新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创造广阔空间。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无智能,无汽车”已经到来。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谭民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谭民强先生演讲的主题是“跳跃行动中的东风智能驾驶新征程”。智能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快产业和技术的深化发展。在国内,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战略地位,引领了汽车的布局和产业形成,为建设汽车强国、制造强国、网联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来看,智能汽车的整体发展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深化,从网络化程度较低的辅助驾驶逐渐完善,最终实现网络化协同决策和控制的全自动驾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德仁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测绘遥感能为智能驾驶做什么?-关于测绘、遥感和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要求我们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低成本。有没有激光雷达要看成本。如果激光雷达能降到1000元以内就可以用,当然先进的设备也可以。测绘遥感必须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攻克智能驾驶的难关。我们要让汽车端、工厂端、通信设备供应商、通信运营商在全产业链上互动,用高精地图去智能地图站点,而智能驾驶高精地图的标准需要实时更新,安全手段需要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发表“智慧道路交通系统研究与展望”演讲。为了解决道路目前面临的安全、效率、污染等问题,我们相信智慧道路交通的发展会带来机遇。一般来说,智能交通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包括智能车辆、智能道路和云智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智慧道路交通系统。三个方面,智能汽车是核心部件,也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执行、多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智能汽车的推广应用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智能道路是先进道路基础设施的总称,它集成了道路设施、先进传感器、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其他软件和硬件。具有环境数据采集、道路运行状态分析预测、车辆集群调度等功能。云智能涉及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是智慧道路交通系统的数据协同中心、计算中心和资源优化配置中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许彦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彦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彦华带来了《从把握最佳商机——走向高智能》的分享内容。高阶自动驾驶有两大挑战。首先是技术,关于感知,算法,大数据赋能等等。第二是商业落地,道路设施环境,道路交通优化和数字化,包括车辆成本高。目前各种成本和车辆成本都不足以支撑车辆的商业化。在可预见的未来大规模驾驶L5上路并不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全球车辆高智能化所做的努力毫无意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基于已经掌握的技术找到了一条最优的商业实现路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带来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其商业规模将继续扩大。到2024年,是中高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的准备阶段。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中高档智能汽车将逐步满足商业化条件。2025-2030年,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包括政策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其中,未来四年是商业化的准备期。在此期间,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应不断取得重要突破。2025年后,逐步形成有利于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标准化政策法规环境。2025年后,我们相信标准体系会建立起来,量产装载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会逐渐稳定。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产品会逐渐成熟。商业应用,大的方面是从简单场景拓展到复杂路况,有些使用场景会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率先落地。新型产业生态将逐步形成。我们判断,可能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强。2025-2030年,产业生态格局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逐步完成产业资源整合,形成新型产业生态。
(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关明宇)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关明宇发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演讲。事实上,智能网络的转型有几个关键驱动力。首先是有许多新兴的参与者。如果一个行业的发展没有新的参与者,这个行业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有在不稳定的时候,新的玩家冲进来,开始打破行业以往的规则,才会促使行业重新思考。第二,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最根本的是要走向市场,而技术……ogy再好。如果没有消费者买单,那么这个技术可能是有问题的。第三,资本,过去十年资本在这个行业改革中非常活跃,我们相信未来十年资本会继续增加。这三个是最低的驱动力。在新的智能网联汽车黄金十年中,有几个关键要素:第一,以用户为中心。第二,全新的商业展示一方面要有前瞻性的布局,另一方面要保证商业展示和全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快速发展做好准备。第三,R&D战略和逻辑的转变。第四,组织结构调整和创新要靠人。如何一方面实现组织效率,另一方面为未来做好准备,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0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发表了题为《C-V2X车联网赋能智能驾驶》的演讲。广义的车联网包括三个部分:车内网、车网间、车云网。车载网络主要是车载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汽车云网,比如汽车远程信息服务和OTA,这个功能指的是通过3G/4G和未来的5G实现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车对车网络(V2X),这个功能在未来越来越重要。车联网的发展将分为两个阶段和三类应用。第一阶段,第一个应用是辅助驾驶,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事故率;第二个应用是特定场景有限区域的低速无人驾驶。在这个场景中,公园、机场、港口、码头都以为商业场景落地了,这些场景LTE-V2都一一得到了支持。未来第二阶段我们会讨论,乘用车全场景周边无人驾驶确实需要完善法规,需要NR-V2X和5GeMBB同时支持。
1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销售总经理朱朝根)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销售总经理朱朝根做了题为“开放生态助力智能驾驶发展”的演讲。如果把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分为三个阶段。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全面重构。面对汽车工业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2021年4月,东风公司在上海发布“东风”计划,启动智能驾驶领域的“智能驾驶跃升行动”。东风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大踏步前进,致力于通过技术产业化建立新的竞争力,成为赋能行业的科技型企业,努力将东风打造成原创技术的源头和现代产业链的走廊。
“十四五”伊始,为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东风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1年9月28-29日在武汉联投半岛酒店举办了“中国车谷2021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武汉智慧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Gaspar也将参与主办论坛。大会以智能驾驶为主线,采用1+6模式,即1场主论坛和6场平行分论坛。主题围绕智能驾驶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技术与人机共驾、车路协调与网络连接技术、人工智能与芯片、传感融合技术、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估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等。
(主持人:盖世汽车CEO周晓颖)盖世汽车CEO周晓颖女士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先后致辞。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乔在致辞中指出,回望过去,汽车创造了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开区整个汽车产业链非常完整,东风蓝兔、吉利莲花、Xpeng汽车等龙头整车企业正在迅速向经开区聚集。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武汉经开区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上,经开区走在前列。展望未来,武汉经济开发区将在汽车方面大有作为。具体而言,经开区将着力“四维”:一是着力“双智”联动,转换新动能,加快汽车产业发展“速度”。第二,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的“深度”。第三,加强人才和政策两个保障,进一步……加大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力度”。第四,规划中国车谷汽车产业新辉煌,加强与东风公司合作的“力度”。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乔洋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能源革命、产业革命相互融合,推动了汽车产业向五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五化向一车、一车连四网”的趋势。五化就是汽车行业通常所说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上东风公司根据行业特点提炼出来的轻量化。一车连四网,意味着汽车通过交通、能源、信息、金融网络的跨界融合发展,将带来汽车功能形态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为汽车产业在新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创造广阔空间。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无智能,无汽车”已经到来。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谭民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谭民强先生演讲的主题是“跳跃行动中的东风智能驾驶新征程”。智能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快产业和技术的深化发展。在国内,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战略地位,引领了汽车的布局和产业形成,为建设汽车强国、制造强国、网联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来看,智能汽车的整体发展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深化,从网络化程度较低的辅助驾驶逐渐完善,最终实现网络化协同决策和控制的全自动驾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德仁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测绘遥感能为智能驾驶做什么?-关于测绘、遥感和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要求我们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和低成本。有没有激光雷达要看成本。如果激光雷达能降到1000元以内就可以用,当然先进的设备也可以。测绘遥感必须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攻克智能驾驶的难关。我们要让汽车端、工厂端、通信设备供应商、通信运营商在全产业链上互动,用高精地图去智能地图站点,而智能驾驶高精地图的标准需要实时更新,安全手段需要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发表“智慧道路交通系统研究与展望”演讲。为了……解决道路目前面临的安全、效率、污染等问题,我们相信智慧道路交通的发展会带来机遇。一般来说,智能交通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包括智能车辆、智能道路和云智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智慧道路交通系统。三个方面,智能汽车是核心部件,也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执行、多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智能汽车的推广应用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智能道路是先进道路基础设施的总称,它集成了道路设施、先进传感器、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软硬件。具有环境数据采集、道路运行状态分析预测、车辆集群调度等功能。云智能涉及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是智慧道路交通系统的数据协同中心、计算中心和资源优化配置中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许彦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彦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彦华带来了《从把握最佳商机——走向高智能》的分享内容。高阶自动驾驶有两大挑战。首先是技术,关于感知,算法,大数据赋能等等。第二是商业落地,道路设施环境,道路交通优化和数字化,包括车辆成本高。目前各种成本和车辆成本都不足以支撑车辆的商业化。在可预见的未来大规模驾驶L5上路并不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全球车辆高智能化所做的努力毫无意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基于已经掌握的技术找到了一条最优的商业实现路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带来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其商业规模将继续扩大。到2024年,是中高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的准备阶段。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中高档智能汽车将逐步满足商业化条件。2025-2030年,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包括政策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其中,未来四年是商业化的准备期。在此期间,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应不断取得重要突破。2025年后,逐步形成有利于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标准化政策法规环境。2025年后,我们相信标准体系会建立起来,量产装载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会逐渐稳定。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产品会逐渐成熟。商业应用,大的方面是从简单场景拓展到复杂路况,有些使用场景会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率先落地。新型产业生态将逐步形成。我们判断,可能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强。2025-2030年,产业生态格局将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将逐步完成产业整合……l资源,形成新型产业生态。
(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关明宇)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关明宇发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演讲。事实上,智能网络的转型有几个关键驱动力。首先是有许多新兴的参与者。如果一个行业的发展没有新的参与者,这个行业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有在不稳定的时候,新的玩家冲进来,开始打破行业以往的规则,才会促使行业重新思考。第二,无论做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最根本的还是要走向市场,技术再好。如果没有消费者买单,那么这个技术可能是有问题的。第三,资本,过去十年资本在这个行业改革中非常活跃,我们相信未来十年资本会继续增加。这三个是最低的驱动力。在新的智能网联汽车黄金十年中,有几个关键要素:第一,以用户为中心。第二,全新的商业展示一方面要有前瞻性的布局,另一方面要保证商业展示和全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快速发展做好准备。第三,R&D战略和逻辑的转变。第四,组织结构调整和创新要靠人。如何一方面实现组织效率,另一方面为未来做好准备,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0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发表了题为《C-V2X车联网赋能智能驾驶》的演讲。广义的车联网包括三个部分:车内网、车网间、车云网。车载网络主要是车载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汽车云网,比如汽车远程信息服务和OTA,这个功能指的是通过3G/4G和未来的5G实现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车对车网络(V2X),这个功能在未来越来越重要。车联网的发展将分为两个阶段和三类应用。第一阶段,第一个应用是辅助驾驶,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事故率;第二个应用是特定场景有限区域的低速无人驾驶。在这个场景中,公园、机场、港口、码头都以为商业场景落地了,这些场景LTE-V2都一一得到了支持。未来第二阶段我们会讨论,乘用车全场景周边无人驾驶确实需要完善法规,需要NR-V2X和5GeMBB同时支持。
1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销售总经理朱朝根)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销售总经理朱朝根做了题为“开放生态助力智能驾驶发展”的演讲。如果把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第二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的出行工具。第三阶段是可移动的智能空间。在过去,以汽车为基础的交通工具是辅助驾驶。接下来,我们进入了高级自动驾驶。这里的关键是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像高速、停车这样的场景,但不是持续的自动驾驶。2025年后可以提供一个移动智能空间。我们认为高阶自动驾驶有三个特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在研发过程中发现高阶自动驾驶有四个核心能力:1。看得清楚,需要各种传感器,甚至路灯光纤上的传感器,才能真正看得清楚。2.快速计算,这实际上需要一个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来处理海量数据。3.没错,因为智能汽车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先进的算法至关重要。4,大量练习,最重要的是通过云端的海量数据训练算法持续反馈到自动驾驶平台。
4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碧君)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碧君以“高精地图与感知的整合与定位”为题发表演讲。国家把智能驾驶作为重大战略。目前存在两大问题:1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促进车路协调和智能驾驶?2.在卫星不可用的情况下,无人车如何实现高精度智能导航?总的来说,测绘定位是高精度或高水平自动着陆的关键,也是目前的难点。感知不准,首先是定位不准,如果定位准,周围的传感器更准。现在有很多传感器,比人类的感知能力强很多,但是为什么做不好呢?还是技术上,算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刚才朱老师说的产品算力很强大。现在不是算力问题,而是算法问题,算法没有突破。L2,L3和L4。总的来说,感知准确、定位可靠仍然是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长尾问题。最后的5%和10%的问题能不能用很小的代价而不是95%解决,这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难点,也是学术、科技研究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5
(东风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边宁博士)东风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边宁博士最后为我们带来了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引进与发展。联盟的成立是为了发挥国家战略导向作用,加速武汉乃至湖北省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武汉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下,东风汽车集团于6月20日牵头,联合央企、高科技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并已开放区域为核心辐射武汉重点区域。我们将打造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R&D、测试和运营平台……ichest场景,技术最先进,规模全国乃至全球最大,大规模投入商业化生产,探索商业化运营的落地。第一阶段是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第二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的出行工具。第三阶段是可移动的智能空间。在过去,以汽车为基础的交通工具是辅助驾驶。接下来,我们进入了高级自动驾驶。这里的关键是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像高速、停车这样的场景,但不是持续的自动驾驶。2025年后可以提供一个移动智能空间。我们认为高阶自动驾驶有三个特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在研发过程中发现高阶自动驾驶有四个核心能力:1。看得清楚,需要各种传感器,甚至路灯光纤上的传感器,才能真正看得清楚。2.快速计算,这实际上需要一个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来处理海量数据。3.没错,因为智能汽车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先进的算法至关重要。4,大量练习,最重要的是通过云端的海量数据训练算法持续反馈到自动驾驶平台。
4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碧君)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碧君以“高精地图与感知的整合与定位”为题发表演讲。国家把智能驾驶作为重大战略。目前存在两大问题:1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促进车路协调和智能驾驶?2.在卫星不可用的情况下,无人车如何实现高精度智能导航?总的来说,测绘定位是高精度或高水平自动着陆的关键,也是目前的难点。感知不准,首先是定位不准,如果定位准,周围的传感器更准。现在有很多传感器,比人类的感知能力强很多,但是为什么做不好呢?还是技术上,算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刚才朱老师说的产品算力很强大。现在不是算力问题,而是算法问题,算法没有突破。L2,L3和L4。总的来说,感知准确、定位可靠仍然是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长尾问题。最后的5%和10%的问题能不能用很小的代价而不是95%解决,这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难点,也是学术、科技研究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5
(东风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边宁博士)东风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边宁博士最后为我们带来了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引进与发展。联盟的成立是为了发挥国家战略导向作用,加速武汉乃至湖北省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武汉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下,东风汽车集团于6月20日牵头,联合央企、高科技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了“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并已开放区域为核心辐射武汉重点区域。建设全国乃至全球场景最丰富、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R&D、测试和运营平台,并大规模投入商业化生产,探索商业化运营的落地。
日前,蔚来在提升车主用户体验上动作频频。据了解,蔚来官方宣布,其换电站总数已突破500座。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周二,高端豪华电动车品牌LucidGroup表示,将于10月下旬开始推出其豪华电动轿车,续航里程比特斯拉更长,这对当前电动汽车领域领头羊特斯拉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市物语”(IDautostinger),作者:李争光,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知道芯片不好找,没想到这么不好找。
1900/1/1 0:00:009月28日,2022款长安凯程F70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完成首批交车,正式成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服务用车。长安汽车副总裁彭陶、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场馆运营公司副总经理李新出席了此次交车仪式。
1900/1/1 0:00:009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召开,
1900/1/1 0:00:009月28日,远景科技集团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绿色出行、绿色能源、高端动力电池、零碳产业园、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秉承双方在交通、能源、数字化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