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6家自主零部件企业三季报一览: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依旧“凶猛”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截至11月9日,国内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加斯帕梳理了26家主流企业前三季度的表现。与上半年相比,多数企业增速放缓,但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继续表现强劲。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向好,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较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26家自主零部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营收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这与去年三季度基数的提高不无关系。去年由于国内疫情的好转,车市迅速回暖。从二季度看,自主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稳中有升,三季度企业业绩再度好转。当然,除此之外,缺乏核心和权力限制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因素对此也有一定影响。

但在同样的背景下,也有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动力电池及其上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增幅较大。具体来看,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30%。亿纬锂能和赣锋锂业是仅有的两家营收增幅超过上半年的企业。不仅如此,这两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较大,尤其是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飙升648.24%。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企的背景下,这种现象是可以预期的。最近几个月,在缺芯、限电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整体汽车产销同比持续下滑,但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产销仍保持优异表现。中汽协数据显示,继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大关后,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单月产销突破35万辆。同时,市场渗透率继续保持历史高位,达到17.3%。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基于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自然受益匪浅。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实现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132.7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其中,在很多企业业绩放缓的第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2.87亿元,同比增长130.73%,净利润32.67亿元,同比增长130.16%。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稳健增长的背后,储能业务功不可没。虽然“动力电池系统”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从业务结构来看,储能系统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毛利率较高。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3亿元,同比增长727.36%,毛利率达到36.6%(同期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财务……l 2021年上半年报告。

亿纬锂能(300014)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前三季度营收114.48亿元,同比增长114.39%,归母净利润22.16亿元,同比增长134.18%。据悉,今年以来亿纬锂能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动力电池出货量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动力电池收入达67亿元,占比约60%。

目前,公司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包括与德国Nano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亚铁锂,与恩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生产16亿片平锂隔膜及配套涂膜等。预计明年下半年产能将陆续释放,有望稳定原料供应,提升成本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逐渐转化为实际产量,进一步刺激了对锂的需求,行业正在从供需平衡逐渐转变为供应偏紧的状态。受锂化合物供应相对紧张和工业需求上升的刺激,2021年以来锂化合物价格持续上涨,利好锂电池材料供应商的业绩。

今年前三季度,赣锋锂业(002460)实现营业总收入70.54亿元,同比增长81.19%,净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648.24%。由于锂系列产品产量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赣锋锂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5.55%,同比上升16.7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6.12%,同比上升18.16个百分点。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初,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与特斯拉签订产品供应合同,约定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赣锋国际将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实际采购数量和销售金额以特斯拉开具的采购订单为准。公司指出,2022年至2024年将履行合同并确认收入,这将对这三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铝合金零部件企业,徐升股份(603305)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特斯拉、北极星、ZF、长城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正因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徐升的业绩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同时其盈利能力也持续改善。数据显示,徐升实现营收20.12亿元,同比增长82.1%,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3.67%。

事实上,除了上述企业,一些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开始通过业务扩张,从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增长“能量”。以万向钱潮(000559)为例。据悉,公司近年来不断向智能化、轻量化零部件布局转型,已为比亚迪、广汽、BAIC、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提供汽车零部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万向钱潮营收增长40.41%,净利润增长73.99%,相对优异。

汽车电子利润占比快速提升,新订单稳定部分企业业绩。

当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汽车共享、通信技术等各方面都很先进的时候,汽车电子的增速进一步加快,未来在整车中的占比也会快速上升。这使得一些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定业绩,甚至超过e……预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华阳集团(002906)实现营收31.31亿元,同比增长47.78%,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33.13%。其中,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7133.62万元,同比增长90.27%。据悉,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受其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收入增长的推动。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华阳汽车电子产品应用场景示意图;图片来源:华阳集团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阳集团智能驾驶舱订单大幅增长,中控、液晶仪表、HUD、无线充电等产品加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逆势增长。其中,中控和液晶仪表已在长安、长城、广汽等相关车型安装,还拥有金康赛利斯等指定项目,未来有望带动轿车业务稳步增长。W-HUD新指定长城坦克、欧拉、长安CS75Plus等重型车项目。基于TFT技术的AR-HUD将在广汽传祺GS8、奇瑞等车型上量产,带动产品单车价格提升。此外,该公司的驾驶舱控制器已经成熟,可以量产,并于9月份被指定为国产型号。这款产品凭借其高度的集成度和可扩展性,有望迅速渗透。

对于德赛四维(002920)来说,汽车电子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促进了其业务的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德赛四维总营收达63.03亿元,同比增长46.65%,归母净利润达4.91亿元,同比增长54.36%。德赛四维表示,其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公司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线业绩稳步提升,新项目和产品相继落地和量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运营,提高运营效率。

智能驾驶舱作为德赛四维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随着终端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正在进入快速落地阶段。比如座舱控制器、大屏幕座舱产品、数字仪表等。,上半年陆续拿下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现阶段,虽然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速也非常可观,这主要得益于相关客户的销售。比如自动驾驶领域控制器IPU03的客户小鹏,今年9月销量首次超过1万台,第三季度交付2.6万台,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99%。

华金证券林凡指出,成功收购德赛四维智能驾驶主要产品域控制器,IPU02进入SAIC、长城、广汽、通用、新势力造车配套体系,明年大部分项目将陆续量产、规模化。2020年,IPU03将在小鹏P7车型上正式批量供货,在小鹏与P5搭配。此外,基于NVIDIA Orin芯片的IPU04已经与李合作,并获得多个指定项目。此类新订单有望继续稳定公司业绩。

华域汽车(600741)前三季度总营收达1003.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9%,归母净利润达47.02亿元,增长51.56%。盖世汽车表示,华域汽车不仅在传统业务上稳步增长,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动力等新兴领域也逐渐收获红利。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华宇汽车的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产品在乘用车主流车型上实现了定点突破,其电子分公司自主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产品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在智能座舱领域,已为上汽通用、SAIC大众、吉利汽车、SAIC乘用车、特斯拉等品牌提供智能开关、智能表面等产品。……基于高计算能力平台和多级主流操作系统的e智能座舱控制器也已开发匹配,即将为SAIC乘用车、智能车和SAIC大通提供配套设施。

对于上述这类企业,随着新订单的落地,汽车电子的利润占比将快速提升,有望推动业绩的后续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时出现了芯片短缺问题。事实上,由于芯片供应不足,部分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尤其是海外业务比较大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北美和欧洲的相关车企相继减产或停产,在今年第三季度损失了大量销量。接下来,在核心缺失、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相关企业的业绩仍可能遭遇较大挑战。截至11月9日,国内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加斯帕梳理了26家主流企业前三季度的表现。与上半年相比,多数企业增速放缓,但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继续表现强劲。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向好,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较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26家自主零部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营收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这与去年三季度基数的提高不无关系。去年由于国内疫情的好转,车市迅速回暖。从二季度看,自主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稳中有升,三季度企业业绩再度好转。当然,除此之外,缺乏核心和权力限制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因素对此也有一定影响。

但在同样的背景下,也有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动力电池及其上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增幅较大。具体来看,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30%。亿纬锂能和赣锋锂业是仅有的两家营收增幅超过上半年的企业。不仅如此,这两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较大,尤其是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飙升648.24%。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企的背景下,这种现象是可以预期的。最近几个月,在缺芯、限电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整体汽车产销同比持续下滑,但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产销仍保持优异表现。中汽协数据显示,继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大关后,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单月产销突破35万辆。同时,市场渗透率继续保持历史高位,达到17.3%。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基于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自然受益匪浅。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实现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132.73%,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其中,在很多企业业绩放缓的第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保持了稳定增长。根据财务报告,公司在2010年实现收入292.87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30.73%,净利润32.67亿元,同比增长130.16%。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稳健增长的背后,储能业务功不可没。虽然“动力电池系统”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从业务结构来看,储能系统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毛利率较高。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储能系统销售收入46.93亿元,同比增长727.36%,毛利率达到36.6%(同期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来源: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上半年财报。

亿纬锂能(300014)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前三季度营收114.48亿元,同比增长114.39%,归母净利润22.16亿元,同比增长134.18%。据悉,今年以来亿纬锂能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动力电池出货量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动力电池收入达67亿元,占比约60%。

目前,公司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包括与德国Nano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亚铁锂,与恩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生产16亿片平锂隔膜及配套涂膜等。预计明年下半年产能将陆续释放,有望稳定原料供应,提升成本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逐渐转化为实际产量,进一步刺激了对锂的需求,行业正在从供需平衡逐渐转变为供应偏紧的状态。受锂化合物供应相对紧张和工业需求上升的刺激,2021年以来锂化合物价格持续上涨,利好锂电池材料供应商的业绩。

今年前三季度,赣锋锂业(002460)实现营业总收入70.54亿元,同比增长81.19%,净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648.24%。由于锂系列产品产量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赣锋锂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5.55%,同比上升16.7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6.12%,同比上升18.16个百分点。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初,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与特斯拉签订产品供应合同,约定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赣锋国际将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实际采购数量和销售金额以特斯拉开具的采购订单为准。公司指出,2022年至2024年将履行合同并确认收入,这将对这三年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铝合金零部件企业,徐升股份(603305)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特斯拉、北极星、ZF、长城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正因如此,今年前三季度,徐升的业绩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同时其盈利能力也持续改善。数据显示,徐升实现营收20.12亿元,同比增长82.1%,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3.67%。

事实上,除了上述企业,一些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获得增长的“能量”……从新能源汽车市场通过业务扩张。以万向钱潮(000559)为例。据悉,公司近年来不断向智能化、轻量化零部件布局转型,已为比亚迪、广汽、BAIC、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提供汽车零部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万向钱潮营收增长40.41%,净利润增长73.99%,相对优异。

汽车电子利润占比快速提升,新订单稳定部分企业业绩。

当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汽车共享、通信技术等各方面都很先进的时候,汽车电子的增速进一步加快,未来在整车中的占比也会快速上升。这使得一些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定业绩,甚至实现超预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华阳集团(002906)实现营收31.31亿元,同比增长47.78%,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133.13%。其中,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7133.62万元,同比增长90.27%。据悉,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的增长主要是受其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收入增长的推动。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华阳汽车电子产品应用场景示意图;图片来源:华阳集团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阳集团智能驾驶舱订单大幅增长,中控、液晶仪表、HUD、无线充电等产品加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逆势增长。其中,中控和液晶仪表已在长安、长城、广汽等相关车型安装,还拥有金康赛利斯等指定项目,未来有望带动轿车业务稳步增长。W-HUD新指定长城坦克、欧拉、长安CS75Plus等重型车项目。基于TFT技术的AR-HUD将在广汽传祺GS8、奇瑞等车型上量产,带动产品单车价格提升。此外,该公司的驾驶舱控制器已经成熟,可以量产,并于9月份被指定为国产型号。这款产品凭借其高度的集成度和可扩展性,有望迅速渗透。

对于德赛四维(002920)来说,汽车电子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促进了其业务的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德赛四维总营收达63.03亿元,同比增长46.65%,归母净利润达4.91亿元,同比增长54.36%。德赛四维表示,其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公司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产品线业绩稳步提升,新项目和产品相继落地和量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运营,提高运营效率。

智能驾驶舱作为德赛四维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随着终端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正在进入快速落地阶段。比如座舱控制器、大屏幕座舱产品、数字仪表等。,上半年陆续拿下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新项目订单。现阶段,虽然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但增速也非常可观,这主要得益于相关客户的销售。比如自动驾驶领域控制器IPU03的客户小鹏,今年9月销量首次超过1万台,第三季度交付2.6万台,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99%。

华金证券林凡指出,成功收购德赛四维智能驾驶主要产品域控制器,IPU02进入SAIC、长城、广汽、通用、新势力造车配套体系,明年大部分项目将陆续量产、规模化。2020年,IPU03将在小鹏P7车型上正式批量供货,在小鹏与P5搭配。此外,基于NVIDIA Orin芯片的IPU04已经与李合作,并获得多个指定项目。此类新订单有望继续稳定公司业绩。

华域汽车(600741)前三季度总营收达1003.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9%,归母净利润达47.02亿元,增长51.56%。盖世汽车表示,华域汽车不仅在传统业务上稳步增长,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动力等新兴领域也逐渐收获红利。

Great Wall, Tesla, Tucki, BYD, Chang 'an

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华宇汽车的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产品在乘用车主流车型上实现了定点突破,其电子分公司自主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产品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在智能座舱领域,已为上汽通用、SAIC大众、吉利汽车、SAIC乘用车、特斯拉等品牌提供智能开关、智能表面等产品。……基于高计算能力平台和多级主流操作系统的e智能座舱控制器也已开发匹配,即将为SAIC乘用车、智能车和SAIC大通提供配套设施。

对于上述这类企业,随着新订单的落地,汽车电子的利润占比将快速提升,有望推动业绩的后续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同时出现了芯片短缺问题。事实上,由于芯片供应不足,部分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尤其是海外业务比较大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北美和欧洲的相关车企相继减产或停产,在今年第三季度损失了大量销量。接下来,在核心缺失、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相关企业的业绩仍可能遭遇较大挑战。

标签:长城特斯拉小鹏比亚迪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日产第二财季营收增1.1%,上调本财年利润预期

盖世汽车讯11月9日,日产汽车公布了本财年2021412022331第二财季财报,并调整了本财年财务预期。

1900/1/1 0:00:00
旗下无量产车 拜腾汽车被申请破产清算

日前,我们从企查查获悉,11月1日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值得一提的是,拜腾正是该公司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
宏光MINIEV再夺冠 10月新能源车销量榜

11月9日,乘联会公布10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

1900/1/1 0:00:00
Rivian IPO融资远超小鹏,估值与本田市值相当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亚马逊支持的RivianAutomotive在美国上市的目标估值超过530亿美元,这使其几乎与竞争对手本田的市值不相上下。

1900/1/1 0:00:00
车市“缺芯”元气大伤,上汽荣威逆势崛起

汽车芯片危机起源于2020年初,疫情影响下国内汽车销量下跌,车规级芯片需求不足,到2020年中,国内疫情好转后,汽车销量提升,车规级芯片需求增长,但国外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停摆,多家芯片企业停产,

1900/1/1 0:00:00
研究人员利用半导体材料中的固有缺陷来产生长波光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麻省理工学院在新加坡的研究机构SMART,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