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斯拉国产Model Y的交付日期再次延期。官网显示,Model Y标准续航车型的交付时间从之前的6-10周调整为明年第一季度。
这次调整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市场对Model Y的需求在增加,最重要的是和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紧张有关系。今年8月,特斯拉宣布,由于美国本土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全球平均成本优化的考虑,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已从美国弗里蒙特工厂转移至上海工厂。上海工厂每个季度生产的汽车中,上半年的产量用于出口,下半年的产量投入中国市场。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总产能为45万辆。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特斯拉累计销量约为36.87万辆,也就是说全年产能已被使用近82%。其中出口约15万辆,约占总销量的40%,其余交付中国市场。其中,Model 3前十个月累计销量约为11.2万辆,Model Y最少,约为10.6万辆。
在上海工厂产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最近网上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青岛建第二工厂,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林只是否认了第二工厂的选址。一时间,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第二家工厂的消息可能已经被证实,接下来就是猜测在哪里了。
未来9年全球将建至少16家制造厂?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其上海超级工厂于去年10月开始了整车出口业务,出口国家包括欧洲和亚洲。当时,上海超级工厂的总产能达到25万辆。为了同时兼顾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需求,2021年上海超级工厂的年产能提升至45万辆。
但显然,45万辆的年产能在全球出口中心面前还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11月正处于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旺季。日前有消息称,长期跟踪特斯拉出口运输船的人士表示,至少已确定12艘滚装船参与特斯拉第四季度的运输,其中两艘在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使用,运往亚洲市场;10艘在上海工厂使用,运往欧洲市场。该人士称,去年国产特斯拉出口欧洲市场时,每艘船平均运载3500辆汽车。按此计算,今年第四季度有10艘,单次运输量约3.5万。
从1-10月国内特斯拉汽车约36.8万辆的总销量和货机运输现象来看,上海工厂今年约45万辆的产能不仅不会爆满,还可能供不应求。上海工厂产能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分析认为与特斯拉柏林工厂生产缓慢不无关系。
目前,特斯拉全球整车制造工厂仅在美国弗里蒙特和中国上海投产。这两家工厂的产能不仅服务于自己的本地市场,还兼顾了欧洲和亚洲其他市场的需求。
为了解决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特斯拉在2019年底宣布将在德国柏林建设超级工厂,年产能为50万辆。然而,两年过去了,柏林工厂仍未正式投产。原定于11月投产的计划因为当地勃兰登堡环境办公室拒绝发放最终许可而延期,相应的生产和后续产能爬坡时间将一再推迟。
图片来源:特斯拉
现阶段,上海工厂仍要承担“抢救”产能的任务。
虽然特斯拉现有产能紧张,但其占领市场的野心不小。今年,特斯拉宣布203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产量目标为2000万辆。与其现有产能和在建产能相比,特斯拉要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产能缺口约为1600万辆。如果年产能100万辆,特斯拉未来9年将在全球建设至少16座超级工厂。
亚洲第二家工厂可能还在中国。
关于全球产能布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特斯拉应该先完成柏林工厂的建设,然后在美国建第二座工厂,再考虑在亚洲建第二座超级工厂。从目前来看,柏林工厂和美国德州工厂都计划在今年年底投产。按照马斯克的布局,特斯拉的下一个工厂很可能建在亚洲。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亚洲,特斯拉的新工厂布局很可能在印度和中国市场。具体来说,B级和C级SUV以及高端车在印度市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全球各大车企纷纷在印度设厂,使得当地汽车产业基数高,供应链配套效率高,这些都构成了特斯拉进入的有利因素。
今年以来,特斯拉进军印度的消息相当频繁。除了美国和中国,印度是一个很大的汽车市场。今年9月,特斯拉在印度获得公路通行证,这意味着特斯拉可以出口到印度。
然而,马斯克目前对印度的进口税不满。他曾要求印度降低电动汽车进口税,称印度是世界上汽车进口税最高的国家之一。按照马斯克的想法,特斯拉首先要把车出口到印度,然后未来才有可能在印度建厂。印度政府希望特斯拉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后,再考虑降低电动汽车进口税。
事实上,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先向中国出口汽车,大约两年后才在上海设厂。如果特斯拉进入印度并继续进入中国,那么特斯拉不会太快在印度建厂。
此外,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根据印度电动汽车制造商协会(SMEV)的数据,总sa……2020年印度乘用车销量为242万辆,但电动汽车的注册数量仅为4588辆,市场份额仍然很小。此外,印度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并不完善。为打造电池供应链,自11月起,印度在美、德、法、韩、日等国举行路演,游说LG新能源、三星、松下、Northvolt等公司在印度设厂投产。综上所述,特斯拉在印度建厂可能还需要时间。
有人认为,与印度和其他亚洲市场相比,特斯拉亚洲的第二家工厂更有可能设在中国。一方面,上海工厂投产以来,其电动车国产化率已经接近100%。围绕上海工厂,特斯拉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布局。如果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工厂复制上海工厂,依托现有的供应链,第二工厂的效率可能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市场需求在增加。今年1-10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约为21.8万辆,同比增长约137.3%。再说了,如果以后特斯拉在中国把自己定位成对抗大众的品牌,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早晚会建成。
特斯拉上海工厂
图片来源:特斯拉
根据加斯顿汽车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80%的调查用户认为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立第二家工厂。在分析特斯拉在中国建第二工厂的原因时,45%的用户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工厂不仅是内需,还有出口,产能紧张;50%的用户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未来将方便地服务于亚洲市场,不仅是在中国,还有其他原因。
将第二家工厂设在海边和河边的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11月初,陶林对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选址的回应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在微博里评论为家乡拉票。其中可以看到,郑州、青岛、广州、武汉是讨论度较高的城市。
图片来源:微博
最近一项关于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选址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用户认为第二工厂将设在武汉,21%选择青岛,13%选择合肥和广州。从上面来看,武汉、青岛、广州、合肥的呼声较高。
其中,武汉和合肥这两年在新能源赛道下了很大功夫,当地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服务上也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武汉正在吸引整车企业落户。今年路特斯、Xpeng汽车相继在武汉建厂,FF也被曝将武汉作为意向目的地。据悉,武汉在引进小鹏建厂之前,还专门研究了小鹏的核心零部件产业库,同步招聘其核心零部件。
随着蔚来汽车总部落户合肥,合肥与蔚来共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这将成为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未来不仅服务于蔚来,还将引入其他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入驻,而特斯拉第二工厂是否落户合肥,取决于特斯拉是否愿意与蔚来做“邻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和合肥的共同优势是距离特斯拉供应链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不远。有人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商大多位于上海工厂500公里以内,聚集在长三角城市群。如果第二工厂能够共享特斯拉现有的供应链,或许有助于提高第二工厂的生产效率。
相比武汉和合肥,青岛和广州具有港口城市的优势。其中青岛偏北。如果第二工厂设在青岛,可能会辐射特斯拉在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需求,而广州南沙港是中国重要的汽车进出口口岸。如果第二家工厂位于广州,可能有助于特斯拉服务于南亚国家的需求。
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宪彬认为,特斯拉在华第二工厂的选址容易出口,因此更有可能选址在海边和江城市附近,主要是因为短期内特斯拉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需求较大,但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建厂的速度并不快。
在王宪彬看来,特斯拉第二工厂选址的逻辑大概有三点。一是所在地城市所在区域要发展汽车产业,已经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配套优势明显,有推动零部件100%国产化的动力;二是靠近港口,方便国产车型出口海外,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第三,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在上海临港工厂设厂的条件应该和土地、信贷资金、政府审批等相关领域差不多。
其实地方城市引进特斯拉建厂是好事。以上海工厂为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特斯拉上海工厂产值达689亿元,拉动上海汽车产业增长13.4%。同时,特斯拉工厂的建设也可以吸引人才,为当地解决劳动力。
目前还没有关于“特斯拉中国二厂”的官方消息,但最近有消息称,已有多个城市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那么特斯拉会入驻哪个城市呢?等着瞧。日前,特斯拉国产Model Y的交付日期再次延期。官网显示,Model Y标准续航车型的交付时间从之前的6-10周调整为明年第一季度。
这次调整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市场对Model Y的需求在增加,最重要的是和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紧张有关系。今年8月,特斯拉宣布,由于美国本土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全球平均成本优化的考虑,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已从美国弗里蒙特工厂转移至上海工厂。上海工厂每个季度生产的汽车中,上半年的产量用于出口,下半年的产量投入中国市场。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总产能为45万辆。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特斯拉累计销量约为36.87万辆,也就是说全年产能已被使用近82%。其中出口约15万辆,约占总销量的40%,其余交付中国市场。其中,Model 3前十个月累计销量约为11.2万辆,Model Y最少,约为10.6万辆。
在上海工厂产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最近网上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青岛建第二工厂,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林只是否认了第二工厂的选址。一时间,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第二家工厂的消息可能已经被证实,接下来就是猜测在哪里了。
未来9年全球将建至少16家制造厂?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其上海超级工厂于去年10月开始了整车出口业务,出口国家包括欧洲和亚洲。当时,上海超级工厂的总产能达到25万辆。为了同时兼顾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需求,2021年上海超级工厂的年产能提升至45万辆。
但显然,45万辆的年产能在全球出口中心面前还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11月正处于特斯拉第四季度交付旺季。日前有消息称,长期跟踪特斯拉出口运输船的人士表示,至少已确定12艘滚装船参与特斯拉第四季度的运输,其中两艘在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使用,运往亚洲市场;10艘在上海工厂使用,运往欧洲市场。该人士称,去年国产特斯拉出口欧洲市场时,每艘船平均运载3500辆汽车。按此计算,今年第四季度有10艘,单次运输量约3.5万。
从1-10月国内特斯拉汽车约36.8万辆的总销量和货机运输现象来看,上海工厂今年约45万辆的产能不仅不会爆满,还可能供不应求。上海工厂产能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分析认为与特斯拉柏林工厂生产缓慢不无关系。
目前,特斯拉全球整车制造工厂仅在美国弗里蒙特和中国上海投产。这两家工厂的产能不仅服务于自己的本地市场,还兼顾了欧洲和亚洲其他市场的需求。
为了解决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特斯拉在2019年底宣布将在德国柏林建设超级工厂,年产能为50万辆。然而,两年过去了,柏林工厂仍未正式投产。原定于11月投产的计划因为当地勃兰登堡环境办公室拒绝发放最终许可而延期,相应的生产和后续产能爬坡时间将一再推迟。
图片来源:特斯拉
现阶段,上海工厂仍要承担“抢救”产能的任务。
虽然特斯拉现有产能紧张,但其占领市场的野心不小。今年,特斯拉宣布2030年全球纯电动汽车产量目标为2000万辆。与其现有产能和在建产能相比,特斯拉要达到2000万辆的目标,产能缺口约为1600万辆。如果年产能100万辆,特斯拉未来9年将在全球建设至少16座超级工厂。
亚洲第二家工厂可能还在中国。
关于全球产能布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特斯拉应该先完成柏林工厂的建设,然后在美国建第二座工厂,再考虑在亚洲建第二座超级工厂。从目前来看,柏林工厂和美国德州工厂都计划在今年年底投产。按照马斯克的布局,特斯拉的下一个工厂很可能建在亚洲。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亚洲,特斯拉的新工厂布局很可能在印度和中国市场。具体来说,B级和C级SUV以及高端车在印度市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时全球各大车企纷纷在印度设厂,使得当地汽车产业基数高,供应链配套效率高,这些都构成了特斯拉进入的有利因素。
今年以来,特斯拉进军印度的消息相当频繁。除了美国和中国,印度是一个很大的汽车市场。今年9月,特斯拉在印度获得公路通行证,这意味着特斯拉可以出口到印度。
然而,马斯克目前对印度的进口税不满。他曾要求印度降低电动汽车进口税,称印度是世界上汽车进口税最高的国家之一。按照马斯克的想法,特斯拉首先要把车出口到印度,然后未来才有可能在印度建厂。印度政府希望特斯拉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后,再考虑降低电动汽车进口税。
事实上,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是先向中国出口汽车,大约两年后才在上海设厂。如果特斯拉进入印度并继续进入中国,那么特斯拉不会太快在印度建厂。
此外,印度的电动汽车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根据印度电动汽车制造商协会(SMEV)的数据,总sa……2020年印度乘用车销量为242万辆,但电动汽车的注册数量仅为4588辆,市场份额仍然很小。此外,印度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并不完善。为打造电池供应链,自11月起,印度在美、德、法、韩、日等国举行路演,游说LG新能源、三星、松下、Northvolt等公司在印度设厂投产。综上所述,特斯拉在印度建厂可能还需要时间。
有人认为,与印度和其他亚洲市场相比,特斯拉亚洲的第二家工厂更有可能设在中国。一方面,上海工厂投产以来,其电动车国产化率已经接近100%。围绕上海工厂,特斯拉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布局。如果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工厂复制上海工厂,依托现有的供应链,第二工厂的效率可能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市场需求在增加。今年1-10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约为21.8万辆,同比增长约137.3%。再说了,如果以后特斯拉在中国把自己定位成对抗大众的品牌,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早晚会建成。
特斯拉上海工厂
图片来源:特斯拉
根据加斯顿汽车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80%的调查用户认为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立第二家工厂。在分析特斯拉在中国建第二工厂的原因时,45%的用户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需求越来越大,上海工厂不仅是内需,还有出口,产能紧张;50%的用户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未来将方便地服务于亚洲市场,不仅是在中国,还有其他原因。
将第二家工厂设在海边和河边的城市的可能性有多大?
11月初,陶林对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选址的回应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在微博里评论为家乡拉票。其中可以看到,郑州、青岛、广州、武汉是讨论度较高的城市。
图片来源:微博
最近一项关于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选址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用户认为第二工厂将设在武汉,21%选择青岛,13%选择合肥和广州。从上面来看,武汉、青岛、广州、合肥的呼声较高。
其中,武汉和合肥这两年在新能源赛道下了很大功夫,当地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服务上也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武汉正在吸引整车企业落户。今年路特斯、Xpeng汽车相继在武汉建厂,FF也被曝将武汉作为意向目的地。据悉,武汉在引进小鹏建厂之前,还专门研究了小鹏的核心零部件产业库,同步招聘其核心零部件。
随着蔚来汽车总部落户合肥,合肥与蔚来共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这将成为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未来不仅服务于蔚来,还将引入其他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入驻,而特斯拉第二工厂是否落户合肥,取决于特斯拉是否愿意与蔚来做“邻居”。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和合肥的共同优势是距离特斯拉供应链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不远。有人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商大多位于上海工厂500公里以内,聚集在长三角城市群。如果第二工厂能够共享特斯拉现有的供应链,或许有助于提高第二工厂的生产效率。
相比武汉和合肥,青岛和广州具有港口城市的优势。其中青岛偏北。如果第二工厂设在青岛,可能会辐射特斯拉在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需求,而广州南沙港是中国重要的汽车进出口口岸。如果第二家工厂位于广州,可能有助于特斯拉服务于南亚国家的需求。
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宪彬认为,特斯拉在华第二工厂的选址容易出口,因此更有可能选址在海边和江城市附近,主要是因为短期内特斯拉在欧洲和北美的市场需求较大,但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建厂的速度并不快。
在王宪彬看来,特斯拉第二工厂选址的逻辑大概有三点。一是所在地城市所在区域要发展汽车产业,已经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配套优势明显,有推动零部件100%国产化的动力;二是靠近港口,方便国产车型出口海外,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第三,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在上海临港工厂设厂的条件应该和土地、信贷资金、政府审批等相关领域差不多。
其实地方城市引进特斯拉建厂是好事。以上海工厂为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特斯拉上海工厂产值达689亿元,拉动上海汽车产业增长13.4%。同时,特斯拉工厂的建设也可以吸引人才,为当地解决劳动力。
目前还没有关于“特斯拉中国二厂”的官方消息,但最近有消息称,已有多个城市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那么特斯拉会入驻哪个城市呢?等着瞧。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专访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蔡蔚博士。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意大利的一个主要金属工人工会在11月19日表示,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可能会让该国6万个工作岗位面临威胁,该协会呼吁政府为这个“被变化压垮”的行业提供支持。
1900/1/1 0:00:00分享搭载马赫动力的东风风神奕炫MAX不断刷新着零百加速成绩,最终以6
1900/1/1 0:00:00千呼万唤始出来,上汽通用首款奥特能平台旗下纯电动LYRIQ车型终于与中国用户见面了。这是一款倾注了通用大量心血的智能电动产品,也寄托着通用转型的厚望。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和Rivian在11月19日证实,双方已经放弃了联合开发电动汽车的计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