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伟巴斯特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在集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韦伯斯特中国的销售额占集团营业额的近40%。”近日,在伟巴斯特中国20周年庆典上,伟巴斯特集团董事会成员霍瑞德激动地说。这位来自德国总部的董事会成员特别肯定了伟巴斯特中国市场20年来的发展,同时对其未来20年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期望。
“参与”电气化对中国新能源业务40%的销售贡献充满信心。
据了解,伟巴斯特于1996年初进入中国,并加入市场。2001年,伟巴斯特抓住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开始了汽车工厂的原始配套业务。自上海以来,伟巴斯特迅速将其业务扩展到中国的11个地区,并与大多数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作为一家拥有110多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伟巴斯特一直专注于汽车天窗领域。2017年初,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下,韦伯斯特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采取了“强化”与“参与”的双重策略。其中,“做强”战略聚焦屋顶系统、供暖系统等核心业务领域;“参与”战略包括未来出行新趋势的解决方案,包括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系列、充电解决方案和电动汽车加热系统。
为了推动双重战略的实施,2019年初,韦伯斯特内部调整部署了三个事业部,分别是车顶系统和部件事业部,负责汽车天窗和敞篷车顶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及组件事业部,致力于动力电池组、充电解决方案以及燃料和电加热系统的研发;定制安装事业部为消费者、经销商和特种车辆制造商提供热管理和电动出行的定制解决方案和服务。
伟巴斯特新能源汽车产品;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在三大事业部的配合下,2020年,调整汇率后的伟巴斯特集团销售额为33亿欧元,其中中国的销售份额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达到39%;亚洲业务占集团总销售额的48%(上一年为46%);欧洲受疫情影响,占集团销售额的34%,较2019年下降2%;截至2019年,美洲占集团销售额的18%。
“现在伟巴斯特中国对集团的销售贡献接近40%。从集团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伟巴斯特中国能够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做出同样的贡献。”霍瑞德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说道。他承认这很有挑战性,但董事会完全有信心中国市场可以做到,因为近年来韦伯斯特中国在充电桩和电池组领域都有开发和落地项目。“只要以韦伯斯特今天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销售额为基础,五年内翻一番,这个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事实上,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天窗业务的供应商,当韦伯斯特决定进军电池组和充电桩领域时,就被业界反复询问自身优势,这次20周年庆典也不例外。对此,霍瑞德强调,正是基于在传统核心产品上积累的百年经验,伟巴斯特才能充分受益于其在动力电池组和充电桩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核心业务能力,尤其是在整车中集成复杂系统的经验、自身的电子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及领先的热管理技术。此外,相对完整的全球生产布局和对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将为伟巴斯特赢得更多的项目分。
为了在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伟巴斯特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投资。2019年,伟巴斯特投资5000万欧元在武汉建设新工厂,与汽车天窗同时生产高压电加热器和充电解决方案产品,其中汽车天窗年产能200万套,电加热器年产能120万套,充电桩60万套;2020年1月,伟巴斯特中国动力电池中心在嘉兴落成并开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研发、测试和生产动力电池组。目前,该中心电池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预计2022年实现批量生产。“这些投资主要是基于我们接到的订单或者客户的开发需求。如果未来仍有业务拓展的需要,不排除在武汉、嘉兴以外投资新能源。”霍里德说。
“加强”天窗业务,敞篷车顶项目即将登陆中国。
在汽车天窗领域,伟巴斯特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据了解,在过去的20年里,伟巴斯特在中国市场开发了500多种车型,交付了超过5800万套汽车天窗,如奥迪A6L使用的大尺寸全景天窗,宝马7系的星空氛围灯全景天窗,以及奥迪A5和宝马i8敞篷车型的创新折叠车顶。据统计,在汽车天窗领域,伟巴斯特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那么,在积极参与中国电动出行市场的同时,伟巴斯特传统天窗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后续发展规划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天窗领域,我们将继续加强投资."霍瑞德强调。在他看来,中国仍是未来汽车天窗需求量最大的市场,也是汽车天窗创新技术需求和应用最迫切的市场。因此,韦伯斯特一直在不断升级创新汽车天窗产品。
据悉,为了适应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韦伯斯特将激光雷达、摄像头和5G天线等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状态指示灯和可打开的全景天窗集成到车顶,并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智能车顶模块。此外,韦伯斯特继续开发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天窗。通过太阳能天窗的改装,一年可以增加车辆行驶里程2000公里左右。此外,随着高级自动驾驶的进步,驾驶员和乘客在驾驶舱的智能体验越来越高。如何在智能座舱中利用好车顶,韦伯斯特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和新的技术储备,比如可调光、变色玻璃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扩大,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颜指出,风靡欧洲和北美的敞篷车登陆中国的时机即将到来。据伟巴斯特《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购买意向环节,39.5%的用户喜欢敞篷车顶;33.9%的用户愿意购买敞篷车顶。活顶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目前中国市场还没有一个整车客户有敞篷量产的项目。“公司正在和一些品牌就配套高端车型进行洽谈,现有的敞篷电动车项目即将落地。”颜透露。
伟巴斯特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的设计图纸;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为了抓住电动出行的发展势头,加强在中国的车顶业务,伟巴斯特还决定大力投资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在20周年庆典的上午,韦伯斯特与闵行区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在上海闵行建设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该项目计划明年开工,2023年内投产。
“中国在电动出行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非常有信心,伟巴斯特将依靠我们在过去20年建立的基础,在未来的移动出行领域占据优势,并将业务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严说。“伟巴斯特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随着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的竣工,伟巴斯特将进一步深化其在中国的足迹。我们期待在未来20年带领中国企业取得新的成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作为伟巴斯特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在集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韦伯斯特中国的销售额占集团营业额的近40%。”近日,在伟巴斯特中国20周年庆典上,伟巴斯特集团董事会成员霍瑞德激动地说。这位来自德国总部的董事会成员特别肯定了伟巴斯特中国市场20年来的发展,同时对其未来20年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期望。
“参与”电气化对中国新能源业务40%的销售贡献充满信心。
据了解,伟巴斯特于1996年初进入中国,并加入市场。2001年,伟巴斯特抓住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开始了汽车工厂的原始配套业务。自上海以来,伟巴斯特迅速将其业务扩展到中国的11个地区,并与大多数中国汽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作为一家拥有110多年历史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伟巴斯特一直专注于汽车天窗领域。2017年初,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下,韦伯斯特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采取了“强化”与“参与”的双重策略。其中,“做强”战略聚焦屋顶系统、供暖系统等核心业务领域;“参与”战略包括未来出行新趋势的解决方案,包括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系列、充电解决方案和电动汽车加热系统。
为了推动双重战略的实施,2019年初,韦伯斯特内部调整部署了三个事业部,分别是车顶系统和部件事业部,负责汽车天窗和敞篷车顶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及组件事业部,致力于动力电池组、充电解决方案以及燃料和电加热系统的研发;定制安装事业部为消费者、经销商和特种车辆制造商提供热管理和电动出行的定制解决方案和服务。
伟巴斯特新能源汽车产品;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在三大事业部的配合下,2020年,调整汇率后的伟巴斯特集团销售额为33亿欧元,其中中国的销售份额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达到39%;亚洲业务占集团总销售额的48%(上一年为46%);欧洲受疫情影响,占集团销售额的34%,较2019年下降2%;截至2019年,美洲占集团销售额的18%。
“现在伟巴斯特中国对集团的销售贡献接近40%。从集团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伟巴斯特中国能够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做出同样的贡献。”霍瑞德在随后的媒体采访中说道。他承认这很有挑战性,但董事会完全有信心中国市场可以做到,因为近年来韦伯斯特中国在充电桩和电池组领域都有开发和落地项目。“只要以韦伯斯特今天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销售额为基础,五年内翻一番,这个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事实上,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天窗业务的供应商,当韦伯斯特决定进军电池组和充电桩领域时,就被业界反复询问自身优势,这次20周年庆典也不例外。对此,霍瑞德强调,正是基于在传统核心产品上积累的百年经验,伟巴斯特才能充分受益于其在动力电池组和充电桩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核心业务能力,尤其是在整车中集成复杂系统的经验、自身的电子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及领先的热管理技术。此外,相对完整的全球生产布局和对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将为伟巴斯特赢得更多的项目分。
为了在中国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伟巴斯特过去几年一直在大力投资。2019年,伟巴斯特投资5000万欧元在武汉建设新工厂,与汽车天窗同时生产高压电加热器和充电解决方案产品,其中汽车天窗年产能200万套,电加热器年产能120万套,充电桩60万套;2020年1月,伟巴斯特中国动力电池中心在嘉兴落成并开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研发、测试和生产动力电池组。目前,该中心电池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预计2022年实现批量生产。“这些投资主要是基于我们接到的订单或者客户的开发需求。如果未来仍有业务拓展的需要,不排除在武汉、嘉兴以外投资新能源。”霍里德说。
“加强”天窗业务,敞篷车顶项目即将登陆中国。
在汽车天窗领域,伟巴斯特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据了解,在过去的20年里,伟巴斯特在中国市场开发了500多种车型,交付了超过5800万套汽车天窗,如奥迪A6L使用的大尺寸全景天窗,宝马7系的星空氛围灯全景天窗,以及奥迪A5和宝马i8敞篷车型的创新折叠车顶。据统计,在汽车天窗领域,伟巴斯特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那么,在积极参与中国电动出行市场的同时,伟巴斯特传统天窗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后续发展规划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天窗领域,我们将继续加强投资."霍瑞德强调。在他看来,中国仍是未来汽车天窗需求量最大的市场,也是汽车天窗创新技术需求和应用最迫切的市场。因此,韦伯斯特一直在不断升级创新汽车天窗产品。
据悉,为了适应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韦伯斯特将激光雷达、摄像头和5G天线等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状态指示灯和可打开的全景天窗集成到车顶,并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智能车顶模块。此外,韦伯斯特继续开发效率更高的太阳能天窗。通过太阳能天窗的改装,一年可以增加车辆行驶里程2000公里左右。此外,随着高级自动驾驶的进步,驾驶员和乘客在驾驶舱的智能体验越来越高。如何在智能座舱中利用好车顶,韦伯斯特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和新的技术储备,比如可调光、变色玻璃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扩大,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颜指出,风靡欧洲和北美的敞篷车登陆中国的时机即将到来。据伟巴斯特《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购买意向环节,39.5%的用户喜欢敞篷车顶;33.9%的用户愿意购买敞篷车顶。活顶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目前中国市场还没有一个整车客户有敞篷量产的项目。“公司正在和一些品牌就配套高端车型进行洽谈,现有的敞篷电动车项目即将落地。”颜透露。
伟巴斯特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的设计图纸;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为了抓住电动出行的发展势头,加强在中国的车顶业务,伟巴斯特还决定大力投资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在20周年庆典的上午,韦伯斯特与闵行区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在上海闵行建设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该项目计划明年开工,2023年内投产。
“中国在电动出行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非常有信心,伟巴斯特将依靠我们在过去20年建立的基础,在未来的移动出行领域占据优势,并将业务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严说。“伟巴斯特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随着地区总部大楼和R&D中心的竣工,伟巴斯特将进一步深化其在中国的足迹。我们期待在未来20年带领中国企业取得新的成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雷诺集团已经获得了Whylot公司21的股份,后者是一家正在开发轴流式电动机的法国企业。
1900/1/1 0:00:0011月23日,小鹏汽车公布了今年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1900/1/1 0:00:00近日有车主爆料,长城欧拉好猫的车机系统芯片货不对板,用老款英特尔芯片包装称高性能高通8核芯片宣传,这引发了车主公开维权。对此,欧拉官方给出补偿方案。
1900/1/1 0:00:0011月23日,据央视财经报道,深受芯片短缺拖累的汽车行业,产销量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但新能源汽车却逆势上扬。业内专家介绍,芯片对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同等重要。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摄像头,可帮助减少障碍物,并允许非视距成像(NLoS)。
1900/1/1 0:00:00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投资电池核心材料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未来电池材料的短缺可能是致命的,在战略投资上,很多车企都在行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