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时代变了,本田用通用的技术造新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德系车——西方工程师,日系车——东方工匠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东营本田一直以技术和工艺著称。

纯技术的粉丝们可能没想到,在传统燃油时代极度偏执自大的本田,在电气化时代竟然还有时间“依赖”竞争对手在造车赛道上的核心技术。注入新的盈利运营模式,本田将以通用造车平台在美国打造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消息一出,一些吃瓜群众忍不住吐槽。以技术为基础的本田真的要在新四化时代靠通用技术生存吗?这个一直追求“独身主义”的东方匠人,真的要在转型的未来“拄着拐杖走路”吗?

面对时代的浪潮,难免会遇到挑战。本田正以自己的方式跨越这个艰难的门槛。在宏观背景下,传统风味的匠人形象需要注入新元素,不仅是新四化的技术改造,更是精益、成本、利润的综合考量。

告别“独身主义”

今年4月,59岁的三步洪敏接替61岁的八乡龙弘,成为本田新掌门人。这位激进的改革者从接手的那一天起,就承担了公司在新四化转型时期的艰巨任务,但业界最关心的是他会给本田带来什么。

首先是转型更加彻底。

在上任短短几周内,三部洪敏就对本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吸引业界关注的是,其宣布到2030年,新车销量的40%将是纯电动或燃料电池车型,燃料车型将正式停产至2040年。最终目标是尽快将本田转型为碳中和的移动出行提供商。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第二是价值观更元。

与同属日系阵营的丰田、日产相比,本田这两年对自己一直奉行的“不结盟战略”感到越来越恐慌。

近年来,丰田与铃木、斯巴鲁、大发、马自达等企业的资本合作越来越密切,日产和三菱也结盟多年。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年销量1000万辆的企业或联盟,才能在四化时代生存”。目前,本田在大规模生产和成本分摊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事实上,本田并没有完全执行孤立发展的“单一政策”。他们在传统燃油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与通用汽车合作,还入股了丰田和软银联合发起的出行服务公司MONET。但汽车制造作为核心业务,在资本层面一直是独立的。由于过去的独身主义倾向和不断增加的R&D费用,本田仍然难以融入新四化最艰难的斗争。

三步洪敏拒绝了“独身主义”。

作为三步洪敏的前首席执行官,田崎敬浩八乡不同意本田与其他公司在资本或交叉持股方面的深度联盟。然而,在三步洪敏看来,保持独立并不是一条不可改变的铁律。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推翻很多以前的观念和商业理念。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本田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合作策略。

今年7月初,三步洪敏表示,公司愿意组成新的联盟来实现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如果可以通过联盟尽快完成既定的转型目标,那么公司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组建或加入新的联盟。

“在这个时代,本田并没有太多优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单打独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近日接受《欧洲汽车新闻》采访,三部洪敏直接表示,本田需要与更多公司联手,这些公司可能是IT公司、信息娱乐公司,也可能是来自完全不同行业的实体。这个过程将产生新的价值和新的商业模式。如果必须持有股票,就没有无法突破的壁垒。

本田,通用做的?

美国是通用汽车“联盟”的试验田。

拥抱包括通用在内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量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2020年4月,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将共同打造下一代电动汽车,并利用通用Autoenergy平台为本田打造新的电动汽车。今年年初,北美媒体爆料称,通用和本田的合作可能很快进入新阶段。两个月后,本田自行确认了这一信息。

-共同打造的新车涉及本田和讴歌,均为纯电动汽车,将于2024年投放市场。

-新车为中大型SUV,尺寸将与凯迪拉克Lyriq大致相似,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本田将使用通用汽车Autoenergy平台,尤其是平台下的电池单元,续航里程为450英里(约724公里)。虽然官方没有透露太多关于其他合作部件的信息(比如驱动单元等。),双方的合作可能不仅限于电池组。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这两家公司实际上已经合作了很长时间。

当你看到“通用要帮本田造车”的新闻时,不要惊讶。按照时间轴来看,通用和本田的合作业务实际上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新一代系统、锂离子电池和自动驾驶。到目前为止,基于Autodyne电动平台打造纯电动汽车,本质上只是多维度合作的最新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主导与通用汽车合作的本田负责人是今年第三位执掌新公司的洪敏。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当然,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本质业务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这几年的本田其实在新技术方面更依赖通用,比如氢能源、纯电动架构、自动驾驶等。

用别人的技术,你落后吗?

本田有自己的想法。

三步洪敏最近透露,与通用汽车分享技术只是该公司北美战略的第一阶段。一旦电动汽车量产达到一定数量,本田将考虑推出后续原创车型。

“未来,我们势必将投资扩大到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新领域,但作为在北美的第一步,我们仍然坚持联盟战略。或许,你会认为联盟的方式没有那么高效,但就目前而言,与通用汽车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从长远来看,本田不愿意落后,他们应该尽力摆脱对合作伙伴的依赖。但作为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仅靠电气化改造的爬坡阶段,仍然无法实现车辆的规模经济和利润。从这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全球汽车厂商受限于转型成本的一面镜子。

通用只是本田的一个跳板。

可以肯定的是,通用将按计划为本田打造两款纯电动汽车,但本田自主主导的纯电动汽车已经上路。本田将其纯电动平台命名为E: Architecture。在美国市场,新平台生产的量产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内销售。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本田和通用的合作业务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和电气化,这些都是新技术和新业务……g未来。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评价本田现阶段对通用技术的“依赖”时,不要把基础板和新技术混为一谈。

最大的事实是,本田的燃油车业务基础很优秀,但本田长期以来的新技术现在还不够突出。

无论是大众-福特的“德配”,还是本田-通用的“日美配”,其实都在提醒业界——

随着技术在推动行业变革过程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联合研发或技术共享的意义不亚于资本的融入。技术投资和控制资本注入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资本和技术都指向两者的结合。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新技术改变了汽车的形状,甚至改变了汽车的本质,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期。即使是日本排名第二的本田,也是利用通用的力量,一步步拥抱未来,注入新的盈利商业模式的战略步骤。

三步洪敏面临的主要改革课题是加速电气化改造、提升汽车业务收入和探索外部联盟模式。对于这位有技术背景的新教练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0

在当前燃油车依然回暖的背景下,本田的固体燃油车底盘业务会让其“今天很骄傲”,但新能源、智能等新技术的弱势注定“明天很艰难”。三步洪敏以大局为重,试图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只要这座桥能承担本田的大业,桥本身是日本技术还是美国技术真的很重要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德系车——西方工程师,日系车——东方工匠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东营本田一直以技术和工艺著称。

纯技术的粉丝们可能没想到,在传统燃油时代极度偏执自大的本田,在电气化时代竟然还有时间“依赖”竞争对手在造车赛道上的核心技术。注入新的盈利运营模式,本田将以通用造车平台在美国打造新一代纯电动汽车。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消息一出,一些吃瓜群众忍不住吐槽。以技术为基础的本田真的要在新四化时代靠通用技术生存吗?这个一直追求“独身主义”的东方匠人,真的要在转型的未来“拄着拐杖走路”吗?

面对时代的浪潮,难免会遇到挑战。本田正以自己的方式跨越这个艰难的门槛。在宏观背景下,传统风味的匠人形象需要注入新元素,不仅是新四化的技术改造,更是精益、成本、利润的综合考量。

告别“独身主义”

今年4月,59岁的三步洪敏接替61岁的八乡龙弘,成为本田新掌门人。这位激进的改革者从接手的那一天起,就承担了公司在新四化转型时期的艰巨任务,但业界最关心的是他会给本田带来什么。

首先是转型更加彻底。

在上任短短几周内,三部洪敏就对本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吸引业界关注的是,其宣布到2030年,新车销量的40%将是纯电动或燃料电池车型,燃料车型将正式停产至2040年。最终目标是尽快将本田转型为碳中和的移动出行提供商。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第二是价值观更元。

与同属日系阵营的丰田、日产相比,本田这两年对自己一直奉行的“不结盟战略”感到越来越恐慌。

近年来,丰田的资本合作……与铃木、斯巴鲁、大发、马自达等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日产和三菱也结盟多年。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年销量1000万辆的企业或联盟,才能在四化时代生存”。目前,本田在大规模生产和成本分摊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事实上,本田并没有完全执行孤立发展的“单一政策”。他们在传统燃油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与通用汽车合作,还入股了丰田和软银联合发起的出行服务公司MONET。但汽车制造作为核心业务,在资本层面一直是独立的。由于过去的独身主义倾向和不断增加的R&D费用,本田仍然难以融入新四化最艰难的斗争。

三步洪敏拒绝了“独身主义”。

作为三步洪敏的前首席执行官,田崎敬浩八乡不同意本田与其他公司在资本或交叉持股方面的深度联盟。然而,在三步洪敏看来,保持独立并不是一条不可改变的铁律。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推翻很多以前的观念和商业理念。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本田采取了更加开放的合作策略。

今年7月初,三步洪敏表示,公司愿意组成新的联盟来实现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如果可以通过联盟尽快完成既定的转型目标,那么公司愿意以开放的心态组建或加入新的联盟。

“在这个时代,本田并没有太多优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单打独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三部洪敏近日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采访时直接表示,本田需要与更多公司联手,这些公司可能是IT公司、信息娱乐公司,也可能是来自完全不同行业的实体。这个过程将产生新的价值和新的商业模式。如果必须持有股票,就没有无法突破的壁垒。

本田,通用做的?

美国是通用汽车“联盟”的试验田。

拥抱包括通用在内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是为了通过量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2020年4月,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将共同打造下一代电动汽车,并利用通用Autoenergy平台为本田打造新的电动汽车。今年年初,北美媒体爆料称,通用和本田的合作可能很快进入新阶段。两个月后,本田自行确认了这一信息。

-共同打造的新车涉及本田和讴歌,均为纯电动汽车,将于2024年投放市场。

-新车为中大型SUV,尺寸将与凯迪拉克Lyriq大致相似,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本田将使用通用汽车Autoenergy平台,尤其是平台下的电池单元,续航里程为450英里(约724公里)。虽然官方没有透露太多关于其他合作部件的信息(比如驱动单元等。),双方的合作可能不仅限于电池组。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这两家公司实际上已经合作了很长时间。

当你看到“通用要帮本田造车”的新闻时,不要惊讶。按照时间轴来看,通用和本田的合作业务实际上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新一代系统、锂离子电池和自动驾驶。到目前为止,基于Autodyne电动平台打造纯电动汽车,本质上只是多维度合作的最新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主导与通用汽车合作的本田负责人是今年第三位执掌新公司的洪敏。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当然,这是一个公司的两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本质业务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这几年的本田其实在新技术方面更依赖通用,比如氢能源、纯电动架构、自动驾驶等。

用别人的技术,你落后吗?

本田有自己的想法。

三步洪敏最近透露,与通用汽车分享技术只是该公司北美战略的第一阶段。一旦电动汽车量产达到一定数量,本田将考虑推出后续原创车型。

“未来,我们势必将投资扩大到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新领域,但作为在北美的第一步,我们仍然坚持联盟战略。或许,你会认为联盟的方式没有那么高效,但就目前而言,与通用汽车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从长远来看,本田不愿意落后,他们应该尽力摆脱对合作伙伴的依赖。但作为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仅靠电气化改造的爬坡阶段,仍然无法实现车辆的规模经济和利润。从这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全球汽车厂商受限于转型成本的一面镜子。

通用只是本田的一个跳板。

可以肯定的是,通用将按计划为本田打造两款纯电动汽车,但本田自主主导的纯电动汽车已经上路。本田将其纯电动平台命名为E: Architecture。在美国市场,新平台生产的量产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内销售。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本田和通用的合作业务主要包括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和电动化,都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和新业务。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评价本田现阶段对通用技术的“依赖”时,不要把基础板和新技术混为一谈。

最大的事实是,本田的燃油车业务基础很优秀,但本田长期以来的新技术现在还不够突出。

无论是大众-福特的“德配”,还是本田-通用的“日美配”,其实都在提醒业界——

随着技术在推动行业变革过程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联合研发或技术共享的意义不亚于资本的融入。技术投资和控制资本注入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资本和技术都指向两者的结合。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

新技术改变了汽车的形状,甚至改变了汽车的本质,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时期。即使是日本排名第二的本田,也是利用通用的力量,一步步拥抱未来,注入新的盈利商业模式的战略步骤。

三步洪敏面临的主要改革课题是加速电气化改造、提升汽车业务收入和探索外部联盟模式。对于这位有技术背景的新教练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Honda, Toyota, Nissan, Volkswagen, Daihatsu0

在当前燃油车依然回暖的背景下,本田的固体燃油车底盘业务会让其“今天很骄傲”,但新能源、智能等新技术的弱势注定“明天很艰难”。三步洪敏以大局为重,试图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只要这座桥能承担本田的大业,桥本身是日本技术还是美国技术真的很重要吗?

标签:本田丰田日产大众大发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定于2022年3月25-27日举办

岁末将至,汽车行业内颇受关注的年度盛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已正式启动筹备。受冬奥会防疫管控影响,本届大会将调整至2022年3月2527日举办。

1900/1/1 0:00:00
卖爆了的理想ONE 首个实现月交付突破1.3万辆的中国品牌豪华车型

13485,这是理想在11月份交出的成绩单。哪怕已经知道理想月交付破万是迟早的事,但当这一天真的如此快的到来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还是难免感慨:汽车行业的天,真的变了。

1900/1/1 0:00:00
Stellantis:电气化转型压力大致车企成本过高,会影响就业和汽车质量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Tavares表示,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外部压力,这可能会威胁到就业岗位和汽车质量,

1900/1/1 0:00:00
中国低价车型到来 泰国电动汽车市场短暂升温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泰国汽车市场有望在2021年底迎来复苏,在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以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泰国发布新的纯电动车型后,12月该国的汽车销量可能会得到短暂的提升。

1900/1/1 0:00:00
核芯达与诚迈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共筑智能声学产业新高地

近日,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芯达”)与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迈科技”)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1900/1/1 0:00:00
比亚迪汽车金融增资25亿元 增幅166.67%

企查查显示,11月29日,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加至40亿元,增幅达16667。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