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日,无疑是一个让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值得铭记的节点。从早上8点开始,哪吒汽车首先宣布交付量成功突破万辆,一场属于这个集体的“狂欢”慢慢开始。
其次是零跑,尽管缺芯限电导致产能不足,但交付量仍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超过1.6万台。理想、蔚来、小鹏作为目前整个头部梯队中的绝对领导者,在11月携手实现了交付量过万的里程碑。其中,小鹏一举突破1.5万辆大关。今年饱受质疑的威马逐渐恢复,交付量恢复到5000辆以上。
说实话,看到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依稀记得去年年初,当特斯拉国产Model 3被慢慢赶出其上海工厂的时候,上面很多品牌会一时间受到致命打击的言论迅速传播开来;今年年初,国产Model Y突然来袭,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然而,随着11月交出的优异成绩,事实证明,有些担忧可能是多余的。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势力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特斯拉也只是起到了“鲶鱼效应”,并没有收割市场。
同时,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我想谈谈11月“嘉年华”交付后,他们打破了哪些疑惑。
小鹏P7不如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韩?
去年4月,当首款紧凑型纯电动SUV G3终端表现不如预期,小鹏选择推出定位b级车纯电动轿跑的小众车型P7时,看衰的声音占据了很大比重。
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能够推出并销售这样的产品,更不用说同价位区间最大的“对手”特斯拉Model 3,而占据性价比优势的“后来者”比亚迪韩也是虎视眈眈。
2020年全年,产能的爬坡已经结束,小鹏P7的终端表现只能用过得去来形容,月交付量长期徘徊在3000辆左右。
然而,就在大多数人认为这款车型遭遇了不可逾越的销量瓶颈时,自2021年以来,小鹏P7屡屡打破月度交付纪录,11月达到7839辆,环比增长30%。
显然,最终的结果已经可以证明,当品牌体量逐渐上升,结合一套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以及在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系统等方面的实际体验,它有着明显的长板,而这些因素也恰恰成为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的关键。
和小鹏P7,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奇怪。
仅仅依靠李一个人,这个理想就不能持久吗?
在《魏小利》中,如果让我给一家缺乏好感的车企投票,也许我的答案会比较理想。至于原因,我总觉得在追求造车梦想的道路上和竞争对手已经有点不一样了,选择加程序的技术路线也透露出一点猫腻。
但必须承认,无论是理想企业本身,还是作为创始人的李想,确实更能适应这一波电气化转型,能够利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实现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该品牌已建立多年。到目前为止,只有李ONE的一个产品在销售,但它本身可以与蔚来和小鹏平起平坐。在刚刚过去的11月,交付量达到创纪录的13,485辆。
至于李ONE能卖得好的根本原因,答案似乎集中在:在品牌效应减弱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和科技化需求,而它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外,高性价比、越级功能配置、更实用的车内空间、精准的用户定位甚至线下门店的超强执行力也成为关键。
综上所述,准确洞察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成本可控且尽可能短,后期保持迭代升级。
这样,理想将不仅是李一个人的持续,但将是第一个扭亏为盈的所有新的力量。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毛利率和整车毛利率分别达到23.3%和21.1%,均为最高。
蔚来在售的三款SUV是否略显“老旧”?
说实话,上半年看到蔚来汽车越来越强劲的终端表现,我们不禁产生了新的疑问:2021年蔚来能否完成10万辆的交付?
简单算一下,以1-6月份的交付量来算,当时离10万辆的目标还有58044辆的差距,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平均每月需要交付9,674辆新车。
为了维持这样的终端业绩,对于蔚来来说,无论是供应链还是销售端都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且整个汽车行业核心的严重缺乏也在为其增加难度。
最终,剧情的发展并没有偏离想象太多。10月份,由于生产线的改造,蔚来仅交付新车3667辆,环比下降65.5%。此前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8月份的交付量只有5880件。这样的表现也基本错过了年内交付10万辆的机会。甚至在11月,其发货量再次突破1万,不可逆转。
我想说的是,遗憾肯定是存在的,产能不足的痛点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但再往深层次看,2021年,由于产品规划周期的原因,实际上这支新生力量销售的只有ES8、ES6、EC6三款长列SUV,产品线也没有更新。甚至有声音质疑,横向对比其他竞品,三者在智能板块的一些指标和参数已经略显“老旧”。
但事实就是如此。有了他们,蔚来获得了近10万新车车主的认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潜水艇对品牌的认可,以及整个公司体系和执行能力的提升。三款车型的综合产品力绝不老套。
哪吒和零跑都掉进低端陷阱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先把新水平推向高端市场,然后再去探索,这是特斯拉唯一正确的道路。相反,如果新势力选择从低到高造车,往往会蒙上阴影,突围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如果哪吒汽车刚开始走高端,不走大众市场,我想哪吒汽车早就倒闭了。”
“其实我觉得当时不太清楚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但是让豪车和更好的车让普通人更买得起的想法是非常肯定的。”
以上两个回答来自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分别接受哪吒汽车CEO张勇和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的采访。文章开头用来反击的“偏见”似乎莫名其妙的贴切。刚刚过去的11月,仅从两家车企的交付表现来看,可以说再次回应了陷入“低端陷阱”的质疑。
哪吒和零跑要在如此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精准押注A00纯电动细分板块的快速打开,在车三电、续航里程、智能、性价比等方面利用自身的长板收割潜在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哪吒V Pro还是零跑T03,都采用了类似的玩法。
然后在收获了足够的销量作为支撑后,哪吒U Pro和零跑C11纯电动SUV的推出,继续肩负着各自品牌的重任。策略是用同级别燃油车一样甚至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智能配置来面对硬性和硬性。
另外,继哪吒的U Pro和零跑C11之后,明年两家车企的步伐也不会停滞。而是将重点放在B级纯电动车板块,计划分别推出哪吒S和零跑C01,继续形成最直接的竞争关系。
更重要的是,即使被人诟病,他们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曾经有首发优势的魏玛落后了?
其实早在2018、2019年,当魏小利还在挣扎着度过黑暗时刻的时候,同期起步的魏玛就处于相对乐观的局面。EX5作为其首款量产车型,当时的终端销量相当抢眼。
然而,随着“W……的日益强大小丽”,威马始终没有拿出一款全新的能让人眼前一亮,彻底引爆终端的产品。无论是与EX5同平台的EX6,还是今年4月上市的W6,反馈都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好在随着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扩张,威马的业绩也在慢慢恢复。11月共交付新车5,027辆,同比增长66.6%,创下单月销售新纪录。2021年1-11月,共交付新车39095辆,同比增长96.4%。虽然离三强还有一定差距,即使是哪吒和零跑,但也远远没有落后。
此外,就在昨天,根据威马的官方公告,该公司的D2轮融资已获得1.52亿美元。其中,国内知名高端房地产企业雅居乐集团领投1.4亿美元,金联商会等作为财务顾问参与此轮融资。
今年10月5日,威马汽车宣布获得D1轮超3亿美元融资,由PCCW有限公司和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领投。威马汽车当时表示,计划将融资贷款用于无人驾驶及其他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及销售和服务渠道的拓展。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新能源赛道乍一看很拥挤,但对于很多想用现金流入局的投机者来说,真正值得“下注”的选择屈指可数。
而魏玛在这个过程中的融资能力只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至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受阻后,这股新生力量很可能会开启赴港IPO的进程,继续寻求突破的机会。
0
“造车就像一场。只要上了桌,你的命值多少钱?”
文章最后,突然想以新势力年终盘点的一句话结束。对于上述车企来说,月供过万绝不是值得沾沾自喜的终点,而应该是持续发力的奇点。
毕竟,那些回头看身后,参与这场“局”的玩家,还在继续加入他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绝对的赢家。北京时间12月1日,无疑是一个让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值得铭记的节点。从早上8点开始,哪吒汽车首先宣布交付量成功突破万辆,一场属于这个集体的“狂欢”慢慢开始。
其次是零跑,尽管缺芯限电导致产能不足,但交付量仍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超过1.6万台。理想、蔚来、小鹏作为目前整个头部梯队中的绝对领导者,在11月携手实现了交付量过万的里程碑。其中,小鹏一举突破1.5万辆大关。今年饱受质疑的威马逐渐恢复,交付量恢复到5000辆以上。
说实话,看到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依稀记得去年年初,当特斯拉国产Model 3被慢慢赶出其上海工厂的时候,上面很多品牌会一时间受到致命打击的言论迅速传播开来;今年年初,国产Model Y突然来袭,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然而,随着11月交出的优异成绩,事实证明,有些担忧可能是多余的。几个已经实现大规模交付的新势力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特斯拉也只是起到了“鲶鱼效应”,并没有收割市场。
同时,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我想谈谈11月“嘉年华”交付后,他们打破了哪些疑惑。
小鹏P7不如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韩?
去年4月,当首款紧凑型纯电动SUV G3终端表现不如预期,小鹏选择推出定位b级车纯电动轿跑的小众车型P7时,看衰的声音占据了很大比重。
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个自主品牌能够推出并销售这样的产品,更不用说同价位区间最大的“对手”特斯拉Model 3,而占据性价比优势的“后来者”比亚迪韩也是虎视眈眈。
2020年全年,产能的爬坡已经结束,小鹏P7的终端表现只能用过得去来形容,月交付量长期徘徊在3000辆左右。
然而,就在大多数人认为这款车型遭遇了不可逾越的销量瓶颈时,自2021年以来,小鹏P7屡屡打破月度交付纪录,11月达到7839辆,环比增长30%。
显然,最终的结果已经可以证明,当品牌体量逐渐上升,结合一套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以及在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系统等方面的实际体验,它有着明显的长板,而这些因素也恰恰成为消费者最终决定购买的关键。
和小鹏P7,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奇怪。
仅仅依靠李一个人,这个理想就不能持久吗?
在《魏小利》中,如果让我给一家缺乏好感的车企投票,也许我的答案会比较理想。至于原因,我总觉得在追求造车梦想的道路上和竞争对手已经有点不一样了,选择加程序的技术路线也透露出一点猫腻。
但必须承认,无论是理想企业本身,还是作为创始人的李想,确实更能适应这一波电气化转型,能够利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实现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该品牌已建立多年。到目前为止,只有李ONE的一个产品在销售,但它本身可以与蔚来和小鹏平起平坐。在刚刚过去的11月,交付量达到创纪录的13,485辆。
至于李ONE能卖得好的根本原因,答案似乎集中在:在品牌效应减弱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和科技化需求,而它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外,高性价比、越级功能配置、更实用的车内空间、精准的用户定位甚至线下门店的超强执行力也成为关键。
综上所述,准确洞察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成本可控且尽可能短,后期保持迭代升级。
这样,理想将不仅是李一个人的持续,但将是第一个扭亏为盈的所有新的力量。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毛利率和整车毛利率分别达到23.3%和21.1%,均为最高。
蔚来在售的三款SUV是否略显“老旧”?
说实话,上半年看到蔚来汽车越来越强劲的终端表现,我们不禁产生了新的疑问:2021年蔚来能否完成10万辆的交付?
简单算一下,以1-6月份的交付量来算,当时离10万辆的目标还有58044辆的差距,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平均每月需要交付9,674辆新车。
为了维持这样的终端业绩,对于蔚来来说,无论是供应链还是销售端都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且整个汽车行业核心的严重缺乏也在为其增加难度。
最终,剧情的发展并没有偏离想象太多。10月份,由于生产线的改造,蔚来仅交付新车3667辆,环比下降65.5%。此前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8月份的交付量只有5880件。这样的表现也基本错过了年内交付10万辆的机会。甚至在11月,其发货量再次突破1万,不可逆转。
我想说的是,遗憾肯定是存在的,产能不足的痛点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但再往深层次看,2021年,由于产品规划周期的原因,实际上这支新生力量销售的只有ES8、ES6、EC6三款长列SUV,产品线也没有更新。甚至有声音质疑,横向对比其他竞品,三者在智能板块的一些指标和参数已经略显“老旧”。
但事实就是如此。有了他们,蔚来获得了近10万新车车主的认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潜水艇对品牌的认可,以及整个公司体系和执行能力的提升。三款车型的综合产品力绝不老套。
哪吒和零跑都掉进低端陷阱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先把新水平推向高端市场,然后再去探索,这是特斯拉唯一正确的道路。相反,如果新势力选择从低到高造车,往往会蒙上阴影,突围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如果哪吒汽车刚开始走高端,不走大众市场,我想哪吒汽车早就倒闭了。”
“其实我觉得当时不太清楚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但是让豪车和更好的车让普通人更买得起的想法是非常肯定的。”
以上两个回答来自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分别接受哪吒汽车CEO张勇和零跑汽车总裁吴保军的采访。文章开头用来反击的“偏见”似乎莫名其妙的贴切。刚刚过去的11月,仅从两家车企的交付表现来看,可以说再次回应了陷入“低端陷阱”的质疑。
哪吒和零跑要在如此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精准押注A00纯电动细分板块的快速打开,在车三电、续航里程、智能、性价比等方面利用自身的长板收割潜在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哪吒V Pro还是零跑T03,都采用了类似的玩法。
然后在收获了足够的销量作为支撑后,哪吒U Pro和零跑C11纯电动SUV的推出,继续肩负着各自品牌的重任。策略是用同级别燃油车一样甚至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智能配置来面对硬性和硬性。
另外,继哪吒的U Pro和零跑C11之后,明年两家车企的步伐也不会停滞。而是将重点放在B级纯电动车板块,计划分别推出哪吒S和零跑C01,继续形成最直接的竞争关系。
更重要的是,即使被人诟病,他们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曾经有首发优势的魏玛落后了?
其实早在2018、2019年,当魏小利还在挣扎着度过黑暗时刻的时候,同期起步的魏玛就处于相对乐观的局面。EX5作为其首款量产车型,当时的终端销量相当抢眼。
然而,随着“W……的日益强大小丽”,威马始终没有拿出一款全新的能让人眼前一亮,彻底引爆终端的产品。无论是与EX5同平台的EX6,还是今年4月上市的W6,反馈都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好在随着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快速扩张,威马的业绩也在慢慢恢复。11月共交付新车5,027辆,同比增长66.6%,创下单月销售新纪录。2021年1-11月,共交付新车39095辆,同比增长96.4%。虽然离三强还有一定差距,即使是哪吒和零跑,但也远远没有落后。
此外,就在昨天,根据威马的官方公告,该公司的D2轮融资已获得1.52亿美元。其中,国内知名高端房地产企业雅居乐集团领投1.4亿美元,金联商会等作为财务顾问参与此轮融资。
今年10月5日,威马汽车宣布获得D1轮超3亿美元融资,由PCCW有限公司和信德集团有限公司领投。威马汽车当时表示,计划将融资贷款用于无人驾驶及其他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及销售和服务渠道的拓展。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新能源赛道乍一看很拥挤,但对于很多想用现金流入局的投机者来说,真正值得“下注”的选择屈指可数。
而魏玛在这个过程中的融资能力只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至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受阻后,这股新生力量很可能会开启赴港IPO的进程,继续寻求突破的机会。
0
“造车就像一场。只要上了桌,你的命值多少钱?”
文章最后,突然想以新势力年终盘点的一句话结束。对于上述车企来说,月供过万绝不是值得沾沾自喜的终点,而应该是持续发力的奇点。
毕竟,那些回头看身后,参与这场“局”的玩家,还在继续加入他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绝对的赢家。
德国罗伊特林根碳化硅(SiC)半导体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显著优势。经过多年的研发,博世目前准备开始大规模量产由碳化硅这一创新材料制成的功率半导体,以提供给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
1900/1/1 0:00:00今天,小马智行迎来了自己五周岁的生日。同样重要的是,这位自动驾驶独角兽还于今日收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小马智卡顺利进入京台高速路开展L4级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
1900/1/1 0:00:00短短两年内,国产SUV“三剑客”冒险家、航海家、飞行家成功上市,助力林肯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在市场上的销量表现蒸蒸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林肯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1900/1/1 0:00:00滴滴的“靴子”,出现了落地的迹象。12月3日上午早晨900,滴滴出行微博公众号发出一则简短声明: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1900/1/1 0:00:00金秋时节的白洋淀水面如镜、芦苇金黄。在河北雄安新区,由5G无人机搭载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和3604K摄像头正在缓缓升起。
1900/1/1 0:00:00路透社最新报道,丰田汽车将于明年底在中国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部分关键技术将从合作伙伴比亚迪那里获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