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金桥、曹家栋
从现阶段的行业发展来看,由于新能源行业的转型,中国的品牌上升幅度不亚于任何一次改革,未来的转型之路注定是艰辛的。但与此同时,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从品牌独立到自建体系,甚至启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很多车企的正确出路。
这不,广汽集团宣布广汽爱安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才90天。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深度整合和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运营能力,广汽集团于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广汽爱安资产重组增资的议案》,为广汽爱安混改增添了更多助力。
你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品牌重塑和成长,混改只是广汽集团基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大部分技术并不充足的传统新能源车企在混改道路上屡屡失败或止步不前时,广汽爱安能在如此稳健的形势下加速进入混改,不仅是放大目前在新能源市场的成绩,更是将其打造成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科技公司。
面对加速迭代和行业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一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成果无不包裹着混改的坚定步伐,这让广汽爱安自独立以来树立的“快速发展、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刻,甚至预示着中国新能源行业即将诞生一个不同于人的新能源企业,一个从技术驱动出发,锐意进取,打造全行业联动的行业领袖。
混改:从源头增加动力
今天,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是能源革命引发的行业变革。电气化让大家开始从各个维度寻找新的突破。但对于大多数传统车企来说,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和扩张新势力,过去的思路往往禁锢了自己的脚步,同时在很多决策上也带来了一定的滞后性。
结果,短短几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散乱重建的时候,传统汽车企业不再有优势,也缺乏构建产业框架的经验。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既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就需要加快各个环节的开放,甚至需要从源头上激发整个企业的活力。传统车企这个时候真的需要抛弃旧的发展逻辑吗?
答案显而易见。对于广汽爱安来说,作为品牌独立运营一年来的长足进步,要完成新一轮的推进,迎来彻底的改革,一场酣畅淋漓的变革是必然的。
公告中,一方面,广汽集团向广汽爱安增资;广汽乘用车以生产设备等实物资产向广汽爱安增资。另一方面,广汽爱安以支付现金及承担负债的方式购买广汽研究院及广汽乘用车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相关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广汽爱安将承接广汽研究院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的R&D人员,并将以部分资本公积增加注册资本。
可见混改走到这一步,隐藏在广汽爱安高速成长背后的,是自信和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
不可否认,自从造车新势力一个接一个地开始IPO,并借助资本市场开始了“谁能占据高位,谁又会被打回原形”的下一场对决之后,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天平似乎已经从传统车企那边倾斜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从广汽爱安独立后透露出的种种强势趋势中,我们发现,作为一家从2017年开始就紧跟行业同频共振,从未陷入政策陷阱的科技型车企,在这一刻已经从当年的“萌芽新”成长为具有前瞻性和雄心壮志的前辈。
“混改”只会是一个开始。在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之王的道路上,不需要像那些急功近利的人那样完全依靠外部输出,借助政策扩大市场。相信广汽爱安这个被外界视为“行业黑马”的非典型新生力量,是可以培养出优于所有同行的。
毕竟,在拥有充足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完成混改后,广汽爱安将在全新的企业机制下壮大自身实力,彻底完成升华和蜕变。既然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汽车市场浮躁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有传统汽车制造业背书,却在新能源行业脱颖而出的强者。那么,广汽爱安义不容辞。
“混改”中远见卓识
当然,说到这次混改,其目的始终是围绕如何激励或赋能广汽爱安的未来。但另一方面,判断广汽爱安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还是一个更具体的理由。
首先,在应对瞬息万变的新能源行业时,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国资监管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低效的工作作风不仅会束缚企业的发展,还会拖累整个公司成为市场化运作中的无优势。
为此,在宣布重组之前,广汽永旺就已经进行了组织体系的调整和变革。通过在各个领域实施敏捷组织变革,提升公司组织效率90%以上,直接提升组织体系等软实力。
而且对于全行业自主建设,广汽爱安也在那一刻拿出了一个很有原创但很有前瞻性的方案。
长期以来,受制于自身条件,除了特斯拉之外,几乎所有已经上市或打算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没能建立起R&D、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借用江淮的蔚来,到曾经倚仗海马的小鹏,再到如今宣称要加入造车大军的小米、小牛,无一例外。
或许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让新能源企业在初创时,最快速地完成市场积累。但是,缺乏常年在制造端获得的经验储备,并不是每一个想成为行业顶尖的车企的幸事。
< img alt = "艾安,广汽集团,海……、发现、江淮"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00420730943/7 . jpg "/>
新时代的节奏很快,车企的思维方向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自汽车行业诞生以来,在行业的迭代逻辑中,体系力一直是衡量一家车企能否实现行业超车的核心点。
自混改开启以来,广汽爱安坚定不移地向“研、产、销”一体化建设方向靠拢,这似乎与大多数新兴企业格格不入。然而,恰恰是这种慢而稳的顶层设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者应该是什么样子。随着混改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广汽的爱安全面掌控研、产、销,势必以高效、无缝的发展态势,为整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视角。
对了,大家不要忘了,在广汽爱安加快混改的过程中,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爱安,在早期的R&D投资和全球资源的共享上是无与伦比的。我想问一下,有多少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在上市前建立一套成熟的涉及整个行业供应链和决策流程的架构?
换句话说,这种来自大厂的风范,既能保证混改后爱安对竞争对手形成碾压式的基础制造优势,又能在后续发展中,依托广汽集团全球R&D网络、全球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时刻抵御来自各个维度的产业危机。
此外,正如广汽爱安在每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的,随着混改的推进和员工股权激励的落地,爱安员工的“主人翁”感将会得到强烈加强,这种从内部激发的企业活力也将使广汽爱安进入混改后新的上升通道。
总之,在广汽看来,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人才、资本运作四大战略支撑下,“混改”从来就不是单纯股比开放、外部资源辅助的代名词。整个集团和自身在新能源行业获得的资源优势,最终会给它带来由内而外的创新。
未来很近了,谁也不能确定EV时代的发展方向。如果广汽永旺能以混改和全方位创新的方式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从而实现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夙愿,中国新能源行业为什么不能诞生一个优秀的行业典范?文/魏金桥、曹家栋
从现阶段的行业发展来看,由于新能源行业的转型,中国的品牌上升幅度不亚于任何一次改革,未来的转型之路注定是艰辛的。但与此同时,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从品牌独立到自建体系,甚至启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很多车企的正确出路。
这不,广汽集团宣布广汽爱安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才90天。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深度整合和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运营能力,广汽集团于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广汽爱安资产重组增资的议案》,为广汽爱安混改增添了更多助力。
你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品牌重塑和成长,混改只是广汽集团基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大部分技术不到位的传统新能源车企在混改道路上屡屡失败或止步不前的时候,广汽爱安能在如此稳健的形势下加速进入混改,不仅是放大了目前的ach……在新能源市场的成就,也使其成为一个集研究,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技术公司。
面对加速迭代和行业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一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成果无不包裹着混改的坚定步伐,这让广汽爱安自独立以来树立的“快速发展、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刻,甚至预示着中国新能源行业即将诞生一个不同于人的新能源企业,一个从技术驱动出发,锐意进取,打造全行业联动的行业领袖。
混改:从源头增加动力
今天,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是能源革命引发的行业变革。电气化让大家开始从各个维度寻找新的突破。但对于大多数传统车企来说,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和扩张新势力,过去的思路往往禁锢了自己的脚步,同时在很多决策上也带来了一定的滞后性。
结果,短短几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散乱重建的时候,传统汽车企业不再有优势,也缺乏构建产业框架的经验。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既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就需要加快各个环节的开放,甚至需要从源头上激发整个企业的活力。传统车企这个时候真的需要抛弃旧的发展逻辑吗?
答案显而易见。对于广汽爱安来说,作为品牌独立运营一年来的长足进步,要完成新一轮的推进,迎来彻底的改革,一场酣畅淋漓的变革是必然的。
公告中,一方面,广汽集团向广汽爱安增资;广汽乘用车以生产设备等实物资产向广汽爱安增资。另一方面,广汽爱安以支付现金及承担负债的方式购买广汽研究院及广汽乘用车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相关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广汽爱安将承接广汽研究院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的R&D人员,并将以部分资本公积增加注册资本。
可见混改走到这一步,隐藏在广汽爱安高速成长背后的,是自信和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
不可否认,自从造车新势力一个接一个地开始IPO,并借助资本市场开始了“谁能占据高位,谁又会被打回原形”的下一场对决之后,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天平似乎已经从传统车企那边倾斜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从广汽爱安独立后透露出的种种强势趋势中,我们发现,作为一家从2017年开始就紧跟行业同频共振,从未陷入政策陷阱的科技型车企,在这一刻已经从当年的“萌芽新”成长为具有前瞻性和雄心壮志的前辈。
“混改”只会是一个开始。在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之王的道路上,不需要像那些急功近利的人那样完全依靠外部输出,借助政策扩大市场。相信广汽爱安这个被外界视为“行业黑马”的非典型新生力量,是可以培养出优于所有同行的。
毕竟,在拥有充足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完成混改后,广汽爱安将在全新的企业机制下壮大自身实力,彻底完成升华和蜕变。既然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汽车市场浮躁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有传统汽车制造业背书,却在新能源行业脱颖而出的强者。那么,广汽爱安义不容辞。
“混改”中远见卓识
当然,说到这次混改,其目的始终是围绕如何激励或赋能广汽爱安的未来。但另一方面,判断广汽爱安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还是一个更具体的理由。
首先,在应对瞬息万变的新能源行业时,过去那种面面俱到的国资监管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低效的工作作风不仅会束缚企业的发展,还会拖累整个公司成为市场化运作中的无优势。
为此,在宣布重组之前,广汽永旺就已经进行了组织体系的调整和变革。通过在各个领域实施敏捷组织变革,提升公司组织效率90%以上,直接提升组织体系等软实力。
而且对于全行业自主建设,广汽爱安也在那一刻拿出了一个很有原创但很有前瞻性的方案。
长期以来,受制于自身条件,除了特斯拉之外,几乎所有已经上市或打算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没能建立起R&D、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借用江淮的蔚来,到曾经倚仗海马的小鹏,再到如今宣称要加入造车大军的小米、小牛,无一例外。
或许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让新能源企业在初创时,最快速地完成市场积累。但是,缺乏常年在制造端获得的经验储备,并不是每一个想成为行业顶尖的车企的幸事。
< img alt = "艾安,广汽集团,海……、发现、江淮"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00420730943/7 . jpg "/>
新时代的节奏很快,车企的思维方向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自汽车行业诞生以来,在行业的迭代逻辑中,体系力一直是衡量一家车企能否实现行业超车的核心点。
自混改开启以来,广汽爱安坚定不移地向“研、产、销”一体化建设方向靠拢,这似乎与大多数新兴企业格格不入。然而,恰恰是这种慢而稳的顶层设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者应该是什么样子。随着混改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广汽的爱安全面掌控研、产、销,势必以高效、无缝的发展态势,为整个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视角。
对了,大家不要忘了,在广汽爱安加快混改的过程中,背靠广汽集团的广汽爱安,在早期的R&D投资和全球资源的共享上是无与伦比的。我想问一下,有多少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在上市前建立一套成熟的涉及整个行业供应链和决策流程的架构?
换句话说,这种来自大厂的风范,既能保证混改后爱安对竞争对手形成碾压式的基础制造优势,又能在后续发展中,依托广汽集团全球R&D网络、全球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时刻抵御来自各个维度的产业危机。
此外,正如广汽爱安在每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的,随着混改的推进和员工股权激励的落地,爱安员工的“主人翁”感将会得到强烈加强,这种从内部激发的企业活力也将使广汽爱安进入混改后新的上升通道。
总之,在广汽看来,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人才、资本运作四大战略支撑下,“混改”从来就不是单纯股比开放、外部资源辅助的代名词。整个集团和自身在新能源行业获得的资源优势,最终会给它带来由内而外的创新。
未来很近了,谁也不能确定EV时代的发展方向。如果广汽永旺能以混改和全方位创新的方式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从而实现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夙愿,中国新能源行业为什么不能诞生一个优秀的行业典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行业数百家企业要求美国延长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的关税豁免,特斯拉便是其中之一。
1900/1/1 0:00:00滴滴终究还是选择回来了。今天,距离滴滴赴美上市已经过去了156天。在这156天里,围绕滴滴以及其相关主体的故事精彩程度,想必比它成立九年来遇到的故事总和还要来得跌宕。
1900/1/1 0:00:00文卫金桥、曹佳东从现阶段的行业发展来看,中国品牌因新能源产业跃迁而崛起不亚于任何一场改革,往后的蜕变之路注定艰苦卓绝。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YokohamaNationalUniversity)和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ElectricIndustriesLtd
1900/1/1 0:00:00上周落幕的广州车展,Jeep携角斗士先行版、“飓风”改装概念车、以及牧马人高地阿拉斯加极光绿特别版和旗下全路况家族一同亮相。
1900/1/1 0:00:0012月1日,中汽研标准所在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工作组首次会议上宣布,集度、蔚来、吉利正式成为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和标准化研究联合牵头单位,将牵头线控转向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