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奥纬咨询张君毅: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讲故事就能融钱的时代 | 2021 WISE 未来出行峰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weilai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编者按: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近百年的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已经完全侵入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二次创业”,孵化渴望弯道超车的智能电动车新品牌。与此同时,小米、百度、360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造车大军,被称为新车2.0时代的到来。

新势力、传统车企、跨界人士摩拳擦掌,新的一年将成为智能电动车大战的元年。12月15日,2021WISE未来出行峰会盛大开幕,数十位大车友齐聚一堂,畅谈未来。

以下是奥纬咨询管理合伙人张俊以的发言,由《未来汽车日报》编辑。

大家好!我是张俊以。我曾经和蔚来汽车李斌公司一起创立了蔚来资本。现在奥维咨询负责亚太汽车行业和私募股权咨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智能电动车的投资新方向。

为什么要考虑投资新能源汽车?第一个关键点是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压力。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其他有害气体排放,我们的气候环境已经不堪重负。

另外在交通方面,不断引入个人车辆,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公共交通。

我们观察到,近两年来,充电、电池乃至整个智能出行领域的投资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投资者更关注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和布局,包括充电设施、微型出行,甚至电动飞行汽车和隧道出行。

根据奥纬的分析方法,我们将旅游领域分为四类:一是旅游服务;第二,销售服务,这是电子商务新的营销理念;第三,绿色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第四,智能网联技术和自动驾驶。

从全球范围来看,从2020年到今年,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投资,尤其是电动汽车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在网络化和自动化方面,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整个市场都在增长。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2020年并不是智能网联汽车融资环境特别好的时期。2021年,这个市场爆发,我们看到国内很多芯片公司获得融资机会,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也获得进一步投资。

在智能网联领域,从微观到芯片层面,宏观到算法层面,各国都在争夺话语权,未来这样的博弈会越来越多。

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提是电能。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多于绿色能源,未来的投资方向将更多考虑绿色能源。

纵观全球汽车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整个生态系统都获得了大量的融资,尤其是上下游。

未来,中国和美国将是这两类投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服务将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生。

回顾中国市场的投资环境,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我们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人说,今年是智能电动车的发展元年,也是智能电动车和造车新势力的2.0时代。

制造汽车并不是一件很新的事情。手机造车不是从小米开始的。波导之前也造过,五粮液和春兰空调也造过车。新公司都在争夺未来三到五年的机会,未来肯定会经历争夺和优胜劣汰的过程。

跨界车要想生存,给市场增加价值才是投资的重点。比如很多传统车企都想提升品牌,于是SAIC推出了知机,互联网公司也在考虑造车,但不仅仅是造车,而是成为汽车增值供应商。

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将汽车系改为汽车与车辆专业。汽车和电动车不仅仅是在地面上跑,美国两三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飞行汽车热潮,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飞行汽车上。

好消息是,我们航空部门未来将放开空域管制,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未来三到五年内,某个空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飞行汽车。你可能会在一些旅游场景中看到会飞的汽车。

另一方面是电池。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来自电池。从早期的磷酸铁锂电池到三元锂电池,后来的磷酸铁锂电池回归,再到下一阶段的固态电池推广,已经形成了非常明确的行业趋势。

固态电池是未来的技术,产业成熟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以上的时间。短期内推出全半固态电池。

说到智能网联企业,虽然该领域投资热情不减,但有一个特点是资金向大企业聚集,小企业仍然难以获得资金。未来“主机厂+出行公司+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联合体验会越来越多。比如广汽投资马骁智行,就是为了形成一个闭环。

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挑战。大家都在研发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整个运营趋势都在提升。

线控和机箱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也在进入。比如富士康也在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想做代工。

那些纯科技公司,不讲故事已经拿不到钱了。大家谈的更多的是业务场景。这些公司更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项目,是与合作伙伴合作的场景。这是我们现在追求的重点。

既然我们谈到了……投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来说说市场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很多创业者都有实业野心,但也有一部分专注于退路,现在资本市场对很多公司上市也不是特别友好。

一方面,科技创新板所需的科技投入和R&D是一定数量级的。另一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阻碍了许多企业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

所以很多公司会选择去香港上市,但是我想提醒各位创业者和投资者,香港市场其实是一个更严格的市场,流动性不如美国,估值也没有那么高。

从现在开始,一个好的创业者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做好一件事。如果有机会,他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他有幸实现了共同富裕,可以慢慢退出。他不能把过去急功近利的心态放在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行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未来汽车日报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编者按: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近百年的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已经完全侵入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二次创业”,孵化渴望弯道超车的智能电动车新品牌。与此同时,小米、百度、360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造车大军,被称为新车2.0时代的到来。

新势力、传统车企、跨界人士摩拳擦掌,新的一年将成为智能电动车大战的元年。12月15日,2021WISE未来出行峰会盛大开幕,数十位大车友齐聚一堂,畅谈未来。

以下是奥纬咨询管理合伙人张俊以的发言,由《未来汽车日报》编辑。

大家好!我是张俊以。我曾经和蔚来汽车李斌公司一起创立了蔚来资本。现在奥维咨询负责亚太汽车行业和私募股权咨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智能电动车的投资新方向。

为什么要考虑投资新能源汽车?第一个关键点是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压力。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其他有害气体排放,我们的气候环境已经不堪重负。

另外在交通方面,不断引入个人车辆,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公共交通。

我们观察到,近两年来,充电、电池乃至整个智能出行领域的投资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投资者更关注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和布局,包括充电设施、微型出行,甚至电动飞行汽车和隧道出行。

根据奥纬的分析方法,我们将旅游领域分为四类:一是旅游服务;第二,销售服务,这是电子商务新的营销理念;第三,绿色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第四,智能网联技术和自动驾驶。

从全球范围来看,从2020年到今年,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投资,尤其是电动汽车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在网络化和自动化方面,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整个市场都在增长。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2020年并不是智能网联汽车融资环境特别好的时期。2021年,这个市场爆发,我们看到国内很多芯片公司获得融资机会,很多自动驾驶公司也获得进一步投资。

在智能网联领域,从微观到芯片层面,宏观到算法层面,各国都在争夺话语权,未来这样的博弈会越来越多。

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提是电能。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多于绿色能源,未来的投资方向将更多考虑绿色能源。

纵观全球汽车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整个生态系统都获得了大量的融资,尤其是上下游。

未来,中国和美国将是这两类投资非常重要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服务将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生。

回顾中国市场的投资环境,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特点。我们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人说,今年是智能电动车的发展元年,也是智能电动车和造车新势力的2.0时代。

制造汽车并不是一件很新的事情。手机造车不是从小米开始的。波导之前也造过,五粮液和春兰空调也造过车。新公司都在争夺未来三到五年的机会,未来肯定会经历争夺和优胜劣汰的过程。

跨界车要想生存,给市场增加价值才是投资的重点。比如很多传统车企都想提升品牌,于是SAIC推出了知机,互联网公司也在考虑造车,但不仅仅是造车,而是成为汽车增值供应商。

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将汽车系改为汽车与车辆专业。汽车和电动车不仅仅是在地面上跑,美国两三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飞行汽车热潮,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飞行汽车上。

好消息是,我们航空部门未来将放开空域管制,结合自动驾驶技术,未来三到五年内,某个空域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飞行汽车。你可能会在一些旅游场景中看到会飞的汽车。

另一方面是电池。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来自电池。从早期的磷酸铁锂电池到三元锂电池,后来的磷酸铁锂电池回归,再到下一阶段的固态电池推广,已经形成了非常明确的行业趋势。

固态电池是未来的技术,产业成熟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以上的时间。短期内推出全半固态电池。

说到智能网联企业,虽然该领域投资热情不减,但有一个特点是资金向大企业聚集,小企业仍然难以获得资金。未来“主机厂+出行公司+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联合体验会越来越多。比如广汽投资马骁智行,就是为了形成一个闭环。

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挑战。大家都在研发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整个运营趋势都在提升。

线控和机箱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也在进入。比如富士康也在推出自己的产品,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想做代工。

那些纯科技公司,不讲故事已经拿不到钱了。大家谈的更多的是业务场景。这些公司更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项目,是与合作伙伴合作的场景。这是我们现在追求的重点。

既然我们谈到了……投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来说说市场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很多创业者都有实业野心,但也有一部分专注于退路,现在资本市场对很多公司上市也不是特别友好。

一方面,科技创新板所需的科技投入和R&D是一定数量级的。另一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关系阻碍了许多企业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

所以很多公司会选择去香港上市,但是我想提醒各位创业者和投资者,香港市场其实是一个更严格的市场,流动性不如美国,估值也没有那么高。

从现在开始,一个好的创业者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做好一件事。如果有机会,他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他有幸实现了共同富裕,可以慢慢退出。他不能把过去急功近利的心态放在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行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未来汽车日报

标签: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宁德时代与伊顿成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伊顿电源(上海)有限公司在福建宁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朱岩松与伊顿关键电源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李海平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1900/1/1 0:00:00
澳门大学须成忠:「保守」无法推动智能驾驶行业进步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年12月10日,由雷峰网amp新智驾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在深圳正式召开。

1900/1/1 0:00:00
上汽大众傅强:一年研发三款车型,老牌合资车企如何在新赛道快跑?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编者按:百年汽车产业正发生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全面侵袭产业链的各个角落。

1900/1/1 0:00:00
达芬骑动力汪琦:高级的东西都很简单,但简单的东西最难设计 | 2021 WISE 未来出行峰会

达芬骑动力汪琦编者按:百年汽车产业正发生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全面侵袭产业链的各个角落。

1900/1/1 0:00:00
小鹏汽车李鹏程:中国品牌改写世界汽车格局的机会可能就在这几年 | 2021 WISE 未来出行峰会

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来源:未来汽车日报编者按:百年汽车产业正发生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全面侵袭产业链的各个角落。

1900/1/1 0:00:00
极星亚太总裁内森:生产环节减碳,才是真环保

极星亚太区总裁内森福肖编者按:百年汽车产业正发生巨变,汽车智能化浪潮全面侵袭产业链的各个角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