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CBIS2021 |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方建华:动力电池扩产狂潮之下需冷思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爆发带来的动力电池扩张潮,极大增强了电池企业的信心和扩张行动。如何应对行业内的扩产现象?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表示,面对动力电池的扩张,需要“冷思考”。

图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

2021年12月14日,以“新动力新格局:迎接“双碳目标”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1)在江西赣州召开。来自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以及部分国外在华产业链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

高峰论坛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发表了主题为“碳中和中的动力锂电池拓展”的演讲。

方建华指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于我们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弥补上游原材料的成本负担。同时,日韩企业也在中国建设了很多电池工厂,也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最明显的发展是电池技术的不断变革和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动力电池已经进入量产时代,从技术方面来说,其成本也大幅下降。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在动力电池的产业布局上更加成熟和完善。

方建华用两个字总结了他对2021年动力电池行业的思考,一个是上涨,一个是疯狂涨价。比如碳酸锂,已经从4万元/吨突破21万元/吨。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等都涨了四五倍以上;另一种是扩张,疯狂扩张生产。他认为,疫情带来的量化宽松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通胀,其中动力锂电池是必然的,全球原材料资源都在上涨。

某种程度上,动力电池产业链将进入调整期或洗牌期,这是对上游材料企业降价等行为的一种报复。近年来,电池材料企业处于维持现状甚至亏损的状态,导致市场火爆后产能严重不足。只有提高价格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全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等环节的企业都表现出了扩大生产的表现。上游企业扩大生产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动力电池的材料来自世界各地,国外扩张的速度、决策、效率都比国内慢。受资源制约,资源价格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企业产能有望在1至2年内释放,价格将随着产能释放回归合理位置。对于电池厂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异地建厂、缺乏管理能力和技术人才等因素。

对于行业扩张的热度,方建华认为,一方面,行业需要更多的冷思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重点是理性看待市场的真实需求,是否与成熟的技术相匹配,管理能力和供应链是否能保证充足的供给。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爆发带来的动力电池扩张潮,极大增强了电池企业的信心和扩张行动。如何应对行业内的扩产现象?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表示,面对动力电池的扩张,需要“冷思考”。

图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

2021年12月14日,以“新动力新格局:迎接“双碳目标”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1)在江西赣州召开。来自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以及部分国外在华产业链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

高峰论坛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子基金合伙人、总裁方建华发表了主题为“碳中和中的动力锂电池拓展”的演讲。

方建华指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于我们完整的产业链。动力电池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弥补上游原材料的成本负担。同时,日韩企业也在中国建设了很多电池工厂,也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最明显的发展是电池技术的不断变革和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动力电池已经进入量产时代,从技术方面来说,其成本也大幅下降。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在动力电池的产业布局上更加成熟和完善。

方建华用两个字总结了他对2021年动力电池行业的思考,一个是上涨,一个是疯狂涨价。比如碳酸锂,已经从4万元/吨突破21万元/吨。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等都涨了四五倍以上;另一种是扩张,疯狂扩张生产。他认为,疫情带来的量化宽松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通胀,其中动力锂电池是必然的,全球原材料资源都在上涨。

某种程度上,动力电池产业链将进入调整期或洗牌期,这是对上游材料企业降价等行为的一种报复。近年来,电池材料企业处于维持现状甚至亏损的状态,导致市场火爆后产能严重不足。只有提高价格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全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等环节的企业都表现出了扩大生产的表现。上游企业扩大生产的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动力电池的材料来自世界各地,国外扩张的速度、决策、效率都比国内慢。受资源制约,资源价格可能长期维持在高位。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企业产能有望在1至2年内释放,价格将随着产能释放回归合理位置。对于电池厂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异地建厂、缺乏管理能力和技术人才等因素。

对于行业扩张的热度,方建华认为,一方面,行业需要更多的冷思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重点是理性看待市场的真实需求,是否与成熟的技术相匹配,管理能力和供应链是否能保证充足的供给。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CBIS2021 | 大运集团远勤山:与一流企业合作研发世界先进水平新能源车型

随着新一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诞生,汽车有望成为超越手机以外的第一大移动智能终端。

1900/1/1 0:00:00
鏖战前夜,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共商大计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作者秦章勇编辑李欢欢12月15日,由36氪未来汽车日报主办的2021WISE未来出行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
豪掷180亿欧元 奥迪加大电动化投资

第一电动网从奥迪官方获悉,奥迪再度提高了对未来车型项目的预投资,未来五年将未来车型项目投资金额从350亿欧元增至约370亿欧元,其中在电动化和混动领域的规划从150亿欧元增加至约180亿欧元。

1900/1/1 0:00:00
CBIS2021 | 明冠新材闫洪嘉:材料供应链安全是保障动力电池安全的基石

12月1415日,第六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2021CBIS在江西赣州召开,本届峰会以“新动力新格局:迎接双碳目标新时代”为主题。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洪嘉作主旨发言。

1900/1/1 0:00:00
CBIS2021 | 捷温科技胡峥嵘:以先进的热管理技术进军动力电池市场

热管理技术是衡量动力电池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电池的安全性。伴随着动力电池的飞速发展,热管理技术也被更多电池企业重视。

1900/1/1 0:00:00
博世出行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罗伯特博世公司负责多个技术密集型项目的HaraldKroeger宣布,将在今年年底离开该供应商。

1900/1/1 0:00:00